登陆注册
20357800000007

第7章 报社大楼上的母亲(1)

善于心算的母亲。

1、出色的母亲。

确切地说,巴菲特的母亲利拉·斯塔尔是一名报人,年轻时,她曾在自家的印刷厂当过排字工,后来又在自己家的报社当记者。1905年,她和她的父亲住在报社大楼的最顶层,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她的房间灯光亮着,可以说,巴菲特的母亲是一位相当敬业并能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的一个人。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当过排字工和记者的女子非常善于心算,她是个对数字相当敏感的人。巴菲特小时候对数字的敏感就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母亲的影响,巴菲特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他具备的审计员的本能或许就是母亲遗传给他的。

2、与众不同的天赋。

巴菲特对数字的敏感是他后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从他记事起,就显现出了这种与众不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在16岁那年就和一位比他大一岁的同学唐·丹利(DonDanly)共同出资350美元购买了一辆1928年产的劳斯莱斯轿车,并对外出租,租金为一天35美元。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赚到了很多钱,另一方面,他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在进行投资。

现在,回想起1947年从巴尔的摩购买轿车的情形,现已退休的蒙桑托公司技术董事、家住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市的丹利仍旧记忆犹新:“那辆车是在巴尔的摩南郊一个废品旧货站发现的。车是作为废铜烂铁出售的,作为交通工具已没有什么价值。它被叫做‘女士购物车’,前面有一个供司机(可能是雇佣司机)使用的单人折叠座椅,后面有一个双人座椅。”

那是一个美好年代,对于巴菲特而言更是如此,唐·丹利(DonDanly)回忆说:“我和沃伦、诺玛驾驶我父亲那辆1938年产的别克轿车(我们惟一的轿车)前往巴尔的摩。返回华盛顿的路程很有意思,因为这辆劳斯莱斯车的燃油系统有故障,我们必须每隔六七英里路程就得加一次油,而我们回家的路途是40英里,因此这是一个相当烦人的路程。除此之外,这辆车运行正常,只不过车速不快罢了。我驾驶这辆劳斯莱斯车,沃伦坐在‘女士’座位上,当时正同丹利谈恋爱的同班同学诺玛则驾驶着别克轿车尾随其后。”

有时候,巴菲特还会利用父亲的身份来为自己保驾护行,唐·丹利(DonDanly)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开着这辆车回来,但是没有汽车牌照。我们到达华盛顿时,由于没有汽车牌照而被警察拦住。沃伦拿出一个官衔证并说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于是警察就给我们放行。”

唐·丹利(DonDanly)把巴菲特是相当敬佩的,他说:“他善于心算。有时,他叫我报出20个两位数的数字让他心算。”丹利则用笔在纸上累加那些数字,他惊叹道:“他的心算准确无误。”

那么,他的心算本事是从哪里来的呢?唐·丹利(DonDanly)依旧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把这辆车放在沃伦的车库。我愿意打理它,我是技术能手而他是财务行家。有些人说我们共同打理它,其实,沃伦不善于拧螺丝帽,也不会做任何技术性工作。他只是站在一边,读商业方面的书给我听。中学毕业前,他就阅读了100本商业方面的书。也许,他的心算本领一方面是他母亲给的,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的努力。”

唐·丹利(DonDanly)对巴菲特不是欣赏而是崇拜。他后来在谈到巴菲特时,总是用各种角度来证明巴菲特的伟大。1997年9月13日,美国在线的“伯克希尔公司信息公告栏”上,丹利说:“我承认我有一个毛病:每天数次上网查看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要是不点击那个表示股票正在上升的弯箭头,我就不想登录美国在线网站。在某种程度上,我渴望重温巴菲特合伙公司的‘美好时光’,那个时候,我每年都会收到一份描述我所持股票价值(它总是在上升)的报告。我持有伯克希尔股票已经30多年的时间,从未抛售过,因此,它目前的价格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不打算抛售)。我说过,我将坚持每天至少查看一次它的价格。”

3、解读母亲的事迹。

让我们再来浏览一下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事迹吧,利拉·斯塔尔出生在内布拉斯加一个荒凉而又偏僻的小镇—西点。父亲约翰·安蒙·斯塔尔拥有一家周报—《卡明县民主报》。

由于当时的报纸行业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想的那样利润很高,所以,利拉家的家境并不好。利拉有一个长时间卧床不起的母亲,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因为母亲的身体一直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利拉和哥哥在青少年时期就担当了照顾两个妹妹的责任。当然这是她的份内之事,除了要照顾家庭,利拉还要协助父亲工作。为此,利拉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使用印刷机,后来又掌握了活字印刷的技术。

一个小学五年纪的孩子,在做完功课后,就会跑到巨大的印刷机前,像一个熟练的工人一样紧紧抓住新闻印刷品的纸张,然后在合适的时候逐一拉出来。

16岁那年,为了筹集一笔学费,她开始寻找工作。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巴菲特的父亲,当时正在《内布拉斯加日报》任职的霍华德·巴菲特。

那天,报社要他担任面试官,而前来面试的巴菲特的母亲利拉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天下真有一见钟情这样的事,霍华德·巴菲特一见到这个年轻漂亮的顾念,立即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尤其是利拉幽默而辛辣的语言更让他心存情愫。

巴菲特在后来的文章中曾谈到父母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霍华德·巴菲特用一个面试官的口气问道。

利拉那时刚刚高中毕业,根本没有读大学,于是她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我的专业就是结婚。”

“这可是一门不切实际的课程。”霍华德·巴菲特也幽默地说道。

霍华德·巴菲特虽然这样说,但他最终还是聘用了未来的妻子。当利拉来到《内布拉斯加日报》工作以后,霍华德很快就表达了自己对利拉的爱慕之情。由于第一次见面时霍华德的睿智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利拉很兴奋地接受了巴菲特的父亲。

霍华德并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就向利拉求婚。当时还遇到了一点阻碍,那就是利拉的父亲约翰·斯塔尔希望女儿能读完大学。可爱情是等不及的。此时,两人的爱情火花已经火星四溅,任是谁都无法阻止他们走进婚姻殿堂。于是在1925年圣诞节,两人在西点举行了简单而又朴素的婚礼。

由于当时两个人都是贫穷的人,又因为当地并没有度蜜月的习惯,因此两人结婚后,就立刻坐上了去奥玛哈的汽车。这可以看作是旅行结婚吧,后来,沃伦·巴菲特就出生在了奥玛哈。

智慧锦言。

巴菲特的母亲遗传给了自己孩子心算的本领,这无疑为巴菲特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了飞翔的翅膀,更最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智慧教会孩子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秉承着一颗母亲圣洁的心灵,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带给孩子精神的升华。

《华盛顿邮报》,母亲的寄托。

1、情系《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后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华盛顿邮报》上,不能说跟她的母亲没有一点关系。

她的母亲在巴菲特心中永远都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正是受到了母亲以及其家族的影响,巴菲特从小就爱上了报纸,并且做了一名出色的报童。

母亲职业对巴菲特的影响在几十年后依然存在。那是1973年,巴菲特用1062万美元买了华盛顿邮报股票,几年前,也就是2006年年底增值为12.88亿美元,持有33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27倍。可以说,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收益率最高,同时也是持股期限最长的一只股票。

《华盛顿邮报》的历史很漫长也相当复杂。报纸的创始人斯蒂尔森·霍奇斯在1877年末的美国经济重建时期投资办了这家报纸,在那个时代,创办报纸发表言论的人大都是思想活跃,不肯安分守己的人。斯蒂尔森·霍奇斯就是这样的人。

《华盛顿邮报》第一期出版后,共有4版,每一版面包括7个栏目,采用优质印刷纸印刷。1933年,《华盛顿邮报》在美国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步入了现代大发展的时期。

不过,大发展也等于大挑战,《华盛顿邮报》慢慢地被许多新报纸抛在了后面。不久后,乔治·汉米尔顿代表梅耶在拍卖会上以82.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家报社,而梅耶授权汉米尔顿的最高报价为200万美元。

在1933年的6月1日,《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华盛顿邮报》卖出了82.5万美元”的文章。当时有文章对这件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尽管有关购买人真实身份的谣言到处传扬,但是汉米尔顿实际上没有隐藏任何东西……在6月4日的《华盛顿星星报》上,刊登了梅耶在纽约公开否认自己是真正买主的报道。在十天之后法庭正式批准收购完成之后,……6月13日《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以两行带边框的大字“尤金.梅耶公开宣布自己是《华盛顿邮报》的新主人”。

尤金·梅耶很是卖力,几乎把自己的所有时间、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在《华盛顿邮报》的工作中。《华盛顿邮报》在最初曾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损失。一位负责人说:“《华盛顿邮报》的亏损非常严重:在尤金·梅耶接管后半年内的亏损为32.3588万美元;1934年的亏损为119.1597万美元;1935年的亏损为127.9262万美元;1936年的亏损为85.7156万美元;在1937年的亏损为83.8937万美元。尤金.梅耶后来曾经对他的一个朋友说,‘《华盛顿邮报》一年的损失就可以耗尽我的全部收入’。他还曾经对自己的另一个朋友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损失’。但是,尤金.梅耶不但一直承担着的亏损,而且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华盛顿邮报》加以改进。”

正是尤金·梅耶孜孜不倦的追求、执著、对公司业务事必躬亲以及他为此而不断投入的资金,让《华盛顿邮报》死而复活。从1942年到1945年,《华盛顿邮报》累计赢利额达到了24.7451万美元,在1946年,杜鲁门总统邀请尤金·梅耶担任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

此时,菲利普·格雷厄姆加入了《华盛顿邮报》,1948年,尤金.梅耶正式宣布,把具有投票权的公司股份转交给已经成为自己女婿的菲利普·格雷厄姆和自己的女儿凯瑟林·格雷厄姆,他说,在全部具有投票权的5000股股票中,菲利普·格雷厄姆占有3500股,凯瑟林·格雷厄姆占有其余的1500股。

菲利普·格雷厄姆夫妇很快就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两个精明强干的领导人。两人开始从财务和新闻两个方面着手打造公司,实际证明《华盛顿邮报》公司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到了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外发行的股份总额为1400万股,凯瑟林·格雷厄姆女士控制着A股的270万股。当到1973年到1974年期间股票市场严重下跌的开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每股价格从最初的6.50美元的发行价格,并经过后来股票分拆的调整后下降至每股4美元。

在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时,巴菲特已经购买了价值为1?060万美元的股票,占《华盛顿邮报》公司全部B股的12%,或者说全部股票总额的10%。等于说,巴菲特的投资总额也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下降到1974年底的800万美元。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停下来。他始终在断断续续地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从他第一次花很大的价钱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时,身为报纸的负责人凯瑟林·格雷厄姆女士就一直注意着巴菲特,她几乎是对这个人保持着敌意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谁,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是否是一个威胁?’”

凯瑟琳·格雷厄姆总是坐卧不安,她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两年后,两人见面了,凯瑟琳看着眼前这个慈眉善目的人,希望他能手下留情,不要再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希望能到《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坐一把椅子,凯瑟琳也只好答应他。

巴菲特的加入《华盛顿邮报》后,凯瑟琳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不久后,报纸上市,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0%。10年后,巴菲特当年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亿美元。

许多年后,格雷厄姆女士在个人著作《我的历史》中这样写道:“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1973年收购了公司10%的B股,巴菲特后来告诉我,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们竟然会上市,但是他仍然对我们的最终上市而感到高兴。事实上,我自己也为此而感到高兴,尽管我不喜欢公开上市之后那些复杂而烦琐的工作。但是,巴菲特的到来,可以说是公开上市所带来的惟一可取之处。我们把公开上市的日期定在6月15日。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开盘的那一天,我以每股24.7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第一股,之后公司股票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公开交易。”

事实上,略懂市场经验的人就该明白一个道理,一家经营良好的报业公司的出售价格大约为公司年销售额的2.5倍。从这个理论来讲,《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是巴菲特出价的4倍。巴菲特为什么要出如此之高的价格购买《华盛顿邮报》,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人们当时对于这个行业还没有什么热情。”

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巴菲特绝不会因为这样一条理由就出高价购买《华盛顿邮报》,而且在它股票下跌的时候,始终对他报有信心。凯瑟琳曾这样评价巴菲特,“在金融界,他是我所知道的最聪明的人,我不知道谁是第二。”

2、透过现象看本质。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很少出现失误,那么,他为什么要购买《华盛顿邮报》呢?

首先,他对《华盛顿邮报》非常熟悉。巴菲特13岁就是邮报的报童,他每天下午按照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这其中就有《华盛顿邮报》)。4年多他就攒了5000多美元,巴菲特说这是他的第一笔财富。

其次,他对报纸行业有着相当的了解。1969年时,巴菲特购买了奥马哈太阳报。在1973年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之前,他已经有4年经营报纸的经验,他总结说:“报纸是一个奇妙的行业。它是那种趋向一种自然的有限垄断的少数行业之一。”

第三,《华盛顿邮报》巨大影响力让巴菲特很自信它的前途。1971年,华盛顿邮报得到了一份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报告”,暴露了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欺骗行径。如果发表这份机密文件,根据《间谍法案》,邮报有可能遭到起诉,甚至被关闭。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坚决要报道这件事。我们不得而知她当时是不是在赌博,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到一个报人的道德素质,巴菲特相信这样一个报人,一定会把报纸带进一个光明之地。

同类推荐
  • 甘地自传

    甘地自传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电影《末代皇帝》原著,唯一为自己做传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荣获最佳影片、导演、摄影、剧本等全部九项奥斯卡大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影史经典。该片由意大利、英国、中国合拍,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得·奥图尔、英若诚、坂本龙一、陈凯歌等人主演,是第一部被允许在紫禁城拍摄的影片。《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全书按时间顺序展开,从家庭背景写起,回顾了自己在三岁时入宫做了皇帝,后来遭遇辛亥革命、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伪满洲皇帝、逃亡等,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历史。全书真实地呈现了溥仪在狱中接受改造的精神风貌,对了解溥仪的思想转变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未做任何删减,保持了原汁原味。这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导演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导演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本书是导演冯小刚唯一的自传,也是迄今为止演艺界人士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自传。书中呈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苦孩子”步履维艰的奋斗史。作者冯小刚既不作任何姿态也不戴任何面具,坦诚写下对青春往事的回忆,对中国电影的坚守与反思,对母亲妻女的感情。《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一声叹息》《手机》,这些牵动着全国人民记忆的影视作品,冯小刚亦原原本本记录了它们不为人知的诞生历程。而他与王朔、刘震云、姜文、葛优、陈凯歌、陈道明等大腕儿的独特交情,也带着强烈的冯氏风格,连珠妙语跃然纸上,甚是精彩。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热门推荐
  • 铮锋

    铮锋

    战气显雄风,机甲画锋芒;男儿当铁骨铮锋!一个被判死刑的半废材杀手,服刑中被拉去做外星生物基因移植的活体实验,在九死一生中成功融合了被誉为“星级幽灵”卡斯特人的染色体,身具卡斯特人学识与变异能力的他,从此带领一帮死囚犯,开启了一段星际传奇!
  • 酷虫学校1

    酷虫学校1

    酷虫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蝗虫校长认为,“这里危机四伏,有的坏学生会借口忘带午餐而吃掉老师!”甲虫班班长狼蛛001认为,“这里虫虫平等,谁也不会歧视一只杂虫,尤其是像我这样长着毒牙的杂虫。”甲虫班的虎甲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学校,因为到处都是美味的同学。”
  • 漫威之我是噬元兽

    漫威之我是噬元兽

    朕以为自己只是一只普通的橘喵直到他们都叫我噬元兽才知道原来朕是那么的牛掰dc、漫威、哈利波特、死神、火影等你想要的我这里都会有跟着朕一起浪迹二次元世界吧~喵
  • 唐宫清梦

    唐宫清梦

    现代才女外出游玩失足落水,醒来却发现已是千余年之前;从高校才女、新媒体运营者,到小家碧玉、再到六宫宠妃,回到唐宫她会完成怎样的蜕变?面对感情抉择和权谋利益,她会逆来顺受还是奋力抗争?现代教育的产物与历史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唐宫清梦,给你最贴近历史真相的贞观大戏。
  • 腹黑老公:老婆你别跑

    腹黑老公:老婆你别跑

    闪婚一个月不到,就被骗了付出的心,还被骗了亿万的身价,最重要的还是,墨羽贤的无情,把落浅惜赶出了家门,一点离婚后的财产都没有分她一点,让她沦落到街头,当误会解除时,还以为是幸福的到来,怎么知,刁蛮婆婆的来袭,让落浅惜连哭都没有眼泪,还外带一个第三者,实在忍无可忍,落浅惜只好选择逃离,再相遇时,墨羽贤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眼前的女人给撕了,强忍要爆发的冲动,低声下气,“落浅惜,好久不见。”落浅惜嘴角微微拉动,露出轻微的笑,眼前略显淡定的墨羽贤更让落浅惜无法淡定,落浅惜知道,她的离开让墨羽贤受伤了,他不会放过她的,显然,真的,墨羽贤没有放过她,把她关在房里三天三夜折磨,让落浅惜知道痛字怎么写……
  • 潮宙记

    潮宙记

    玄幻+科幻,地球到灵主星到征战宇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做饭、制陶、拍照、旅行、手作是“我的小幸福”的来源。它们纯净而简单,看似各不相联,却存在着很多交错重叠的元素。我爱“小幸福”里的每个细节,它们使我内心更宁静,也更丰盛。我喜欢这样的自己,也喜欢这样的生活。初到日本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习惯了国内汹涌的人潮,这里显得空旷清冷极了。租的房子偏偏远离闹市,就更觉得清冷。已经记不清是独自流泪的第几个晚上了,突然闻到一阵淡淡的飘香,夹杂着大酱、豆腐、海鲜的味道,瞬间触动了我的味蕾,忍不住感叹“真香”。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这个世界这么美好,别把时间浪费在伤心上了。——凉酱
  • 当宅男爱上哆啦A梦

    当宅男爱上哆啦A梦

    许小萌是悲催的,走在大街上都能被从天而降的花盆砸成了植物人儿,灵魂穿越到一只仿真机器猫哆啦A梦的身上!顾骁比许小萌更悲催,为女友庆生在网上花了十万大洋买了只仿真机器猫,这只叫哆啦A梦的机器猫简直逆了天,在没开机的状态下能跑能跳能逃命抓捕、吵架,有时候顾骁气的真想把许小萌往死里揍,但看在她长那么可爱的份儿上就算了,哎呀,命不好,顾骁仰天大叹,然后斜瞅一旁做家务做的贼勤快的机器猫许小萌。“晚上吃什么?”顾骁问。“主人,我给你炒了你最喜欢吃的土豆丝!”许小萌甩开吸尘器的手柄,屁颠屁颠的跑过来献媚。顾骁表面装的淡定,实则内心笑开了花,免费小仆加保姆,其实仔细想想还是不错滴!
  • 我身体里有银河系

    我身体里有银河系

    新书《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恳请支持!开局一个残破的雏形神国,怎么把它养成能装下一个银河系的终极洞天?什么,洞天里的灵气溢出?全球灵气复苏?我是最大幕后黑手?你们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这个锅,我坚决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