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5100000012

第12章 20世纪50~70年代:欲望的政治化与审美的贫困化(12)

这种思潮的“当代形态”的特征,一是提出有关“革命”,也有关文学的更纯粹的尺度,一是选择上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根据阶级精神和文学形态的纯粹性标准,《纪要》开列了必须“破除迷信”的中外文学的名单,其中有“中外古典文学”,有“十月革命后出现的一批比较优秀的苏联革命文艺作品”,有中国的“30年代文艺”(指左翼文艺)。后来,一篇阐述这一派别的理论文章明确指出,“古的和洋的艺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是古代和外国的剥削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是必须彻底批判和与之彻底决裂的东西,至于其中少数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某些方面,也是需要用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来进行批判和改造,才能推陈出新,使它为创造无产阶级文艺服务”。

这便有了“从《国际歌》到革命样板戏,这中间一百多年是一个空白”、“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业期”的论断。另外,江青1976年1月21日对中国艺术团的讲话中也说,“无产阶级从巴黎公社以来,都没有解决自己的文艺方向问题。自从六四年我们搞了样板戏,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同时,也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经典”重评的运动,其结果是几乎任何“经典”都被“颠覆”,剩下的就是正在创造的文艺“样板”。

大多数作家、艺术家在“文革”期间,受到各种迫害。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到“批斗”,遭受人身污辱摧残,有的被拘禁、劳改。一些作家因此失去生命。作家的这种遭遇,是1966年提出的“横扫牛鬼蛇神”的大规模政治迫害运动的一个部分。由于“文革”的激进派别指控“十七年”文艺界为“黑线专政”,大多数作家被看作是“黑线人物”、“反动文人”;作家、知识分子又是要彻底破除的“旧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这加剧了对他们迫害的广泛性和严重程度。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宣读的《为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遭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致哀》中,列举的知名作家、艺术家名字计有二百人。他们当中的有邓拓、叶以群、老舍、傅雷、周作人、司马文森、杨朔、丽尼、李广田、田汉、吴晗、赵树理、萧也牧、闻捷、邵荃麟、侯金镜、王任叔(巴人)、魏金枝、丰子恺、孟超等。

在这样背景下,“集体创作”得到鼓励和提倡,尤其是“工农兵”的创作。“集体创作”1958年就作为一项显示“共产主义思想”的事物提倡和实行过,《文艺报》还发表过《集体创作好处多》的专论。集体创作的方式有多样,其中的一种是“三结合”(“党的领导”、“工农兵群众”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创作。

这种“三结合”写作小组,在“文革”期间,一般是抽调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工人(或农民,或士兵),短期或长期脱离生产,由部门的文化宣传干部组织起来,再加上一些作家(或文艺报刊编辑,大学文学教师)组成。写作步骤,通常会先学习毛泽东着作和有关政治文件,以确定写作的“主题”,然后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设计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

作为“群众”的写作者中,也会有表现出较强的写作能力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参加写作组的“专家”在最后的定稿上,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当时一部分有影响的作品,就是以“集体写作”方式出现的。如《金训华之歌》(仇学宝、钱家梁、张鸿喜)、《牛田洋》(署名南哨)、《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涉执笔)、《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理想之歌》(北京大学中文系72级创作班工农兵学员)等。“三结合”创作,当时被认为是“文艺战线上的一个新生事物”,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列举的理由包括“有利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造就大批无产阶级文艺战士的好方式”,以及“为破除创作私有等资产阶级思想提供了有利条件”。关于后面这一点,当时的阐述是:“由于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参加,他们也把无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带进了创作集体”,文艺创作“就像他们在生产某一机件时一样,绝没有想到这是我个人的产品,因而要求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文革”则明确“无产阶级文学”只能写“社会主义建设和斗争”、只能写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生活。“社会主义文学”必须把创造新人形象(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可以替代的概念有“正面人物”、“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工农兵英雄形象”等)作为“中心的”或“根本的”任务,也是20世纪50年代初或更早就已提出,成为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原则”。

1953年3月,周扬在第一届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上,就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中说,创造先进人物的典型去培养人民的高尚品质,“应该成为我们的电影创作的以及一切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最中心的任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就是创造先进人物的形象”。江青1964年7月在《谈京剧革命》中说,塑造出工农兵形象,塑造出革命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任务”或“首要任务”。《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说,“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成为有严格条文规定的、不得稍有违反的“律令”。一方面,所有的作品必须主要表现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又必须居于中心的、绝对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塑造的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完美,不允许有什么思想性格的弱点。因而,提出了“三突出”(涉及结构方法、人物安排规则)的“创作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后来由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成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这种创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世纪式”的,事实上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这表现了短篇作为政治力量的“话语工具”的性质。这些作品(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创作),直接写“文革”运动本身,涉及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如红卫兵运动,“夺权斗争”、“工人宣传队”占领“上层建筑”进驻学校,歌颂“革命样板戏”,工厂农村的“两条路线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农兵学员”进大学,反“走资派”的斗争,以及1976年的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等等。“在“十年动乱”及其“十年动乱”以前的一段时期,生活在只允许“革命”存在的非正常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社会生活环境里的人们,单调、枯燥、神经紧张的生活使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强烈的畸变。爱,作为被排斥的对象被封闭起来,人们只能谈工作和革命,不能涉及有情有性的爱,如不然,则有“专政”加身之虞。畸变年代里谈及的“爱”的符号,是虚假的、空洞的和被政治色彩强化了的。因此,从政治反拨的角度呼唤正常的爱的复归,是社会、历史、时势的必然。”

二、“小私小我”的诉求尽管20世纪60~70年代强调的是“大公大众”,但“小私小我”的小说也在地下流行。如《逃亡》是70年代初在知青中传抄的小说,作者佚名。小说描写插队东北的几个知识青年为了回家,悄悄爬上一辆运煤车。火车开动后,几个小青年蜷缩在车厢里,各自陷入了回忆,每个人的不同的回忆片断构成了一幅“文革”的历史场景。他们梦见了童年与少年时代,梦见了亲人。他们死得很“幸福”。列车在一个小站停靠时,人们在一节空车厢里发现几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冻僵的尸体。这样一些作品给当代文学吹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春风。“文革”后期传抄的几部中篇小说:《公开的情书》《波动》和《晚霞消失的时候》。

孟繁华说,“文革”后陆续“浮出历史地表”的这些作品,传达了那一时代截然相反的思想意识……通览这些作品我们突出的感觉是,它的作者几乎无一不是以抗拒或反叛的心态面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他们以怀疑、愤怒、拒斥的情绪诉诸作品,对社会政治以反面的理解,艺术上的考虑则退居到了次要地位。这是中国特殊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历史的正义性要求来自民间的呼声无可避免地也要强烈地具有意识形态性。因此“地下文学”是以“斗士”的形象完成了它的自塑的。意识形态成了“文革”时代两种截然对立的文学景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们的取向相悼,而焦点却只是一个”。

《公开的情书》写于1972年3月,随即以手稿和打印稿形式在青年中流传。1979年9月作者改定第二稿,后发表于大型文学丛刊《十月》,并作为“十月文学丛书”于1981年3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第一版印数即达3l万册。本书的扉页引用了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的话:“宙斯送来生命之火,余焰还在慢慢燃烧着。”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由四个男女青年(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从1970年2月至8月的半年间所互通的43封信组成。这些信被作者分为四辑,分别为:第一辑(1970年2月下旬至4月下旬)等待和寻找;第二辑(1970年4月下旬至5月底)心的碰撞;第三辑(1970年6月初至7月中旬)带着镣铐的爱情;第四辑(1970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只有一次生命。《波动》是一部以表现返城知青的生活与情感为题材的作品,初稿写成于1974年11月,并在知识青年中传抄。1976年6月和1979年经过两次修改,正式发表于1981年第l期《长江》杂志。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文革”后期通过各种渠道被招工,或以各种理由返回家庭所在城市,这是一个大的社会事件和一次大的社会风潮,其间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情感问题。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背后的村庄

    背后的村庄

    各执一端,其实都对。诗是人们感情的凝聚,学养的弥漫,思想的升腾,人格的外露。愤怒出诗人,喜悦出诗人,踌躇满志出诗人,穷困潦倒出诗人。诗是感情的露珠,学养的硕果,思想的鲜花,人格的善缘。诗是时代的脉搏,也是历史的脉络。对于诗歌,我从小就有一种深刻的喜爱;对于诗人,我有发自灵魂深处的尊敬。在我不算深厚的学养中,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是最为坚硬的基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忧伤的时候,就吃点甜的

    忧伤的时候,就吃点甜的

    理想的甜点一定要层次丰富,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原始味道,并带有余韵,令人再三回味。美,也不该只有单一成分,应该是私密、耐人寻味的,需要克制,需要细烹慢熬。心里那块逝去的杯子蛋糕不会再回来了,但我们总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练习制造甜美的能力。失败了没有关系,只要能一直坚持,那扇橱窗里的触动就会一直再生,心中的甜美永远不会就此死去。
  • 竹园之恋

    竹园之恋

    《竹园之恋》是为了迎接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25周年校庆,该校每一位教师回顾和展望学校的发展,通过诗歌和散文的表达形式,用自己最真的情感书写对竹园的恋恋情深,并编辑《竹园之恋》散文集,为学校25周年华诞献上一份珍贵的贺礼。
  • 刘师培讲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讲中国中古文学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 高考游戏制度

    高考游戏制度

    “咳咳,大家注意了啊,今天我们开始讲王者荣耀——大家拿出手机,选择英雄亚瑟!”“你这孩子,回去种红薯算了,一个学期才到了黄金段位,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看看隔壁老王家孩子,都上王者了……”我快疯了,别拦我我要学习,我不想打游戏啦!
  • 我在绝地求生捡宝箱系统

    我在绝地求生捡宝箱系统

    一位玩绝地求生玩出修仙的牛逼大神,他自我们的世界穿越到他们的世界
  • 是痴非妄

    是痴非妄

    叶念廿爱上一个人,一个将她从十岁丧父成孤的深渊中拉起并一直陪着她在阳光下生活着的女人。“一个人要活一世,总归无聊孤单,所以总是两两为伴,你爸爸去找了你妈妈,如今你一人我也是一人,我们先做个伴,好不好?”好啊,那就约个期限吧,一辈子,怎么样?
  • 缘生则来

    缘生则来

    李来大学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地去了西部一个山村支教。却不想她在这里遇到了她这一生的劫,也是缘。
  • 览天传

    览天传

    览天地之意,观大千万道。屠世间万邪,君莫凡尘落。看四月年华,水柔情弥月。红尘道仓皇,尽是逐群雄。看天涯海角,忘前世今朝。梦我今日忆,不再记千年。
  • 大佬在线掉马甲中

    大佬在线掉马甲中

    ##开始大家以为荆薇只是一个被找回来的私生女,不想天不随人愿.竟是个大佬?!回来时荆薇只是冷冷扫了一眼荆家所有人,没有温度的看着然后走上楼。(注:并不是真的私生女,只是隐藏身份单纯想玩而已。)荆家以为她是软柿子,经常算计,可她怎会随人愿,她她把一切玩弄于骨掌之中,心狠手辣,惜字如金。
  • 娱乐复印机

    娱乐复印机

    穿越平行世界的肖胜,脑中居然带着手机,更神奇的是,手机居然还能上网!有一整个世界的经典文娱作品打底,看肖胜如何在另一个世界名利双收的。
  • 快穿全靠装逼

    快穿全靠装逼

    人生就如一场戏,唉……【宿主,请禁止你的**行为】“我谈谈我的人生不行啊,就你事多”【……】不是我事多,是你现在的行为很是傻*“快放反派过来,老子带他装逼带他飞”【……】反派需要你带着吗,人家逼格就很高,好不好………………【宿主,请不要随便殴打主要人物】“她这么把脸凑上来,不打她太对不起我自己了………”【宿主,请老老实实的求取反派好感,别伤害反派】“我喜欢他”【…】你说的话没有可信度………
  • 红玉飘香

    红玉飘香

    灵感来了,就写了,朋友集思广益,喜欢就出来了禾为猫,被一只老鼠收养,为此为人妇,走上一段奇异的冒险之旅
  • 首长,求休战!

    首长,求休战!

    遇上流氓,你是选择调戏还是被调戏?一觉醒来,发现睡在隔壁老王家,身边还坐着果男,咋办?先从头吃呢?还是从中间吃?然而一次沾花惹草,从此夜夜难眠,某男还霸道的宣布:“我说一,你就不能答二。”“是。”那她答三就是了,也不麻烦。“我要你向东,你就不能向西。”“是。”她再温顺点头,不能向东和向西,那向南北也不错,问题不大。“不准你去找别的男人。”“是!”她更加肯定点头。从不找男人,一般只有找上门……【宠文无虐,污力滔天,欢迎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