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9000000031

第31章 非常心理与文化(1)

〔暴力心理与文化〕

我要辩解的问题和前面提到过的一些话题有关,也就是某些女性主义人士的观点:男人会支配女人、苛待女人,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会相信女人存在的功用是为了服侍男人,满足男人的需求。男人有权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以确保“我要的时候,就一定要得到”。这一段说得很对,和下面这段话是一样的正确:男人就算不藉助苛待、不主动苛待,也能从制度化的男性支配与男性优势中获益。我想说明的是,这种情形不全然只是教育与社会化的结果。很明显的,如果男人要具备苛待性,并发展出一种容许、甚至是助长男性苛待性的文化,他们的心中至少要有一股推动他们主动表现出苛待性的动力。社会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人士认为苛待性源自文化本身,这种想法不对。这么说就是把“文化”视为一个实体,并意指文化有自己的心智、有独立的动机,不受其组成分子与组成团体的影响。事实上,我们不用费太多心思就可以断言,“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的心理是男性发展的一个缺陷,不但是全世界男性共同的缺陷,也是制度化的女性受压迫状态与人类文化的一块基石。

苛待与压迫性的强度当然是因人而异,产生的原因当然很多。不过我很清楚记得,有一次我向一名女性庇护所的工作者讲解一个心理动力学上的假设,大意是说:男性苛待性的程度可能和两个因素有密切关联,一是情感发展的状况,二是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进展时的核心冲突是否获得适当的解决。我那时想传达给她的想法是,攻击的频率与强度,可能和男人的情感固着阶段有关,除此之外,和基本矛盾感的未解决程度也有关。这位工作者给我的回答令我终生难忘。

“或许事情比你说的要简单得多;或许他们就只是一直干下去,直到称心如意为止。”殴妻与苛待行为的表现方式当然是因人而异,而且差异相当大。花心思去了解这些差异的来源,绝不会影响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断绝暴力。承认个体人性的差异也绝对不会削弱了女性主义人士的政治型分析。这个观点大致是说:男性暴力——乃是男性权力与男性支配的一种表现。有些想法是男人深信不移的,而且是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分,举例来说:男人有权获得女人的照养;女人应该服侍男人、服从男人;男人有权惩戒自己的妻子;男人在女人之上;女人屈从于男人,这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男人有权使用各种方式控制女人(杀害除外)。这些想法与成规是性别歧视的构成成分,在那些性别歧视的社会中,家庭结构更是加强了男人对女人的控制。男人是家庭中的最高权威。身为男性,绝不表示男人是权力的应刻拥有者。相反的,男人所得到的这种“合法的权威”,乃是基于一套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支持男性支配的体系。

事实上,许多男人在事件发生之后,很坦然的承认自己所找的藉口都是无中生有。我并不只是在叙述男人在攻击事件发生后的修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鲜花与承诺”期,我想强调的是,有些男人在暴力攻击之后并不会觉得懊悔,可是却又不能判定为患有精神疾病。很显然的,他们的攻击行为、以及促使攻击行为出现的感觉——“她精神有问题”——完全是产生于内在;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暴力找藉口。我们只要着手分析他们的内在施虐欲的膨胀过程,就可以很清楚看到他们平常就在为某个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发生的暴力行为铺路。为了要做到这点,他们就必须相信相自己眼前的女人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女人。光是觉得她有问题,就足以使这些男人漠视太太的其他特质。她变成了一件东西,而且是有问题的东西。男人本身的感觉,加上太太的行为,两者相乘后有如火上添油,火势益发猛烈,最后终于爆发。日益严重的苛待情绪、心理,促使妻子做出更令丈夫恼火的行为,丈夫因此觉得太太越来越不听使唤,苛待的恶劣程度因此而更上一层。对男人来说,唯有暴力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那个狂暴、会抛弃人的对象永远都不会消失,而且和男性本身的施虐冲动有密切的关系。真实世界的每件不如意事都可能唤醒这种冲动——和上司发生口角、塞车、汽车抛锚、怀疑别人看不起他。事实是,自我在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封缩的精神病”,人在这种精神病的控制下,一旦失去某件东西,他就会觉得永远找不到一件够好的东西来代替。深入了解暴力行为从蕴酿以至发生之间的心理过程,并不一定会对偏女性主义观点的男性权力理论造成牵制。我这个想法和班哲明的看法一致。她在她的著作中探讨的是女性主义人士对于“女性共谋论”的全面反对声浪。她和谭伯利都认为,女人本身也是配合男人苛待的共谋者。我并不支持共谋率,然而我也不想像部分女性主义人士一样,主张男人的苛待行为是病态的。我只想说我确定的事:就整体来看,男人或许是压迫的一群,可是他们也有个别的动机与发展过程,形成了个人之间的差异。

事实上,许多男人将高喊:我们对女人的感觉、期望,以及对她们做出的行为,根本不像上面叙述的那样。如果你认为大家看得见的苛待者只是男人的一部分,不足以代表男人整体;如果你认为苛待者和那些暴力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我想,你在听到那么多的否认声浪时,一定不会觉得什么奇怪。

以下是一份挑选过的目录,上面列的是苛待生还者认定是具苛待性的行为。读者可以把自身的经验拿出来比对:

——身体苛待——

掌掴、挥拳、强抓、踢、勒住脖子让她不能呼吸、推开或压住对方使她不能活动、拉头发、扭捏、咬、强暴;使用蛮力、恐吓或以胁迫方式逼她与你发生性行为,或者强迫她做出违反自己意愿的性动作以取悦你。

使用武器、丢东西、拿武器在她面前挥舞吓唬她。

破坏家具、宠物或她的物品,撕破或毁坏她的衣物。

恫吓——争吵时站在门口,摆出生气或威胁的姿势,仗着体型优势吓唬她,监视她的行动,乱开车,令人不悦的触摸,捂住她的嘴巴不让她说话。

威胁要使用暴力,包括口头或非口头、直接或非直接;自我伤害——例如以头撞墙或威胁要自杀。

骚扰,例如不请自来的拜访,或打电话、跟踪、调查、被要求离开时拒不离开。

——心理上情绪上的苛待——

软禁,不让她或是让她不容易和朋友亲戚或其他人见面或谈话;说她朋友坏话。吼叫、咒骂、说粗话、提高音量、使用愤怒的措辞或动作、揭她疮疤。

批评、骂人、咒骂、挖苦、损人、椰揄、指责、怪罪、羞辱、怒气冲冲的拉她起床。

压力策略——催迫她下决定或手脚快一点,走在她前面,用某些话挑起她的罪恶感,生闷气,威胁要中断财源,利用小孩子。

中断她说话,故意改变话题,不听她说话或是不回答,看到她想说话时就会拿起报纸,曲解她的话,搁置谈话主题。

经济上的侵扰——很生气的质问她“钱用到哪里去了?”不让她有机会拿到钱或使用汽车,故意破坏她求职的意原与行动,让她相信丈夫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并认为自己没有丈夫就活不下去,还说丈夫赚的钱就该是丈夫的。

自以为是、自命权威、自以为有权界定两人关系中什么才是合逻辑、合理、公平的。说她愚笨,再不然就是认定她的行为是不合逻辑、不合理、不讲理的;明明自己行为不当、不忠实,却强词夺理、说谎、隐藏事实。

在违反对方意愿的情形下,叫她一起观看色情影刊,包括家庭录影带。

推说自己已经做了一天的事,而不帮忙照顾小孩或做家事;不守约定;对小孩滥用权力,包括情绪上与肢体上的苛待。

觉得紧绷、有压力,并且因此而变得心情恶劣,看到什么事不顺心——例如东西找不到、屋内杂乱等——就责怪她。这通常是暴力攻击的前奏。

无动于哀——冷漠、不给她鼓励,认为自己的问题比她的问题重要,不注意她,不说任何好听的话,不重视她的感觉、权利或意见;不但不主动谈论家里以及两人之间的大小事,反而期望她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生闷气。

不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例如做菜;滥用药物、酗酒、饮食不正常、不和朋友来往、不向朋友寻求协助与鼓励;认为自己有权界定什么是好太太与好妈妈该做的事,坚守自己的期望、没有商量的余地;批评她没把小孩照顾好或批评她没有照顾小孩的本事。指责她不在乎小孩或是威胁她要把小孩带走。

告诉她: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怎么怎么做——例如收拾行李、离家等等。不认同两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对自己很重要,并向她说出“我不需要你的爱”之类的话。

这份单子并不周全。每个男人通常都能够找出自己特有的苛待行为。

容我补充一句,我不相信有任何男人完全没做过上述行为中的任何一项,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男人应该要了解如何使用这张清单,和自己的行为相比对,判断出自己的苛待积度,并了解自己为何会做出某些特别的行为。每个男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常做的某些行为,不管有无肢体苛待,出现在这张苛待行为清单上。医生着手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苛待程度判定会谈,医生会要求受协助者参考这张清单,从头到尾和自己的行为比对一次,医生会以比对结果判定他的苛待程度。此外还有一个补充性的判断,内容是了解他做出这类行为的频繁程度。医生以此为依据,决定他和中心的契约中该写入哪些条文,并决定他的团体。

专家的帮助:

一开始医生会要求他写日记,记下他和太太的互动情况。这个工作很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他熟悉什么是控制性的行为与苛待性的行为。希望他每天都能把这份清单全部看过,和自己的行为纪录比对一次,看看自己的行为与态度是否具有苛待性或控制性。许多受协助者说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说自己很少做出苛待行为。专家通常会反驳他们,并提醒他们:你们和所有来此求助的男士一样,都有一段很长的苛待史,如果当天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你们就回想一下以前的日子。

如果受协助者难以判定自己的某个行为算不算是苛待行为,医生会要求他准备一个记录表,只要他觉得太太很讨人厌,或是想对她发脾气时,就做个纪录。令人讶异的是,大部分的受协助者都觉得这个工作很困难。他们在一开始时者声称自己从未怨恨过太太。我不是说,所有的憎恶感或愤怒都代表苛待冲动已经出现,不过在苛侍者身上大致上都是这个样子。苛待者会攻击对方身体,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苛待冲动,不懂得用其他的方式化解苛待冲动。拿事实比对、验证这类冲动是医生采用团体咨商方式的真正用处之一。这方面的讯息对医生进行两项工作也很有利,一是修改他们对太太的期望,二是帮助他们尽量由现实面去评断自己的期望。会导致暴力攻击的微心理历程,其起头是一种积压已久的憎恶,而此种憎恶的产生是因为女人无法达到男人的期望、无法做到他要求她做到的事。

〔男性权力〕

和女人比较起来,男人在社会各领域中,都拥有较大的权势,这种情形并不会随阶级、种族、职业、收入高低、体型、智力的不同而有差异。男人并不一定要借助苛待或暴力才能得到这种优势地位。女人从出生后就一直被教会要配合男性权力的要求。女孩会知道,若要成功的和男人相处,就必须学会扮演“正确的”次等角色,并且要有办法“反射出实体两倍大的男人形象”。不管男人是否有意苛待女人,他们都从性别不平等的状态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就算是那些只是不自觉相信性别不平等的男人,也会因为别的男人做出暴力行为而直接获益:

强暴与暴力……的存在,意指每个女人都必须限制自己的生活(穿着、言语、活动或工作的地点)。这也意指,或许不是每个男人都是强暴者或暴力者,可是所有的男人都因为这些行为的存在而在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获利。因为这些行为对女人造成威胁,使得男人能轻易的获得工作、掌握权势与行动的自由。强暴与暴力也使得女人想要寻求男人保护,以免被“坏”男人欺负……这两个行为的功用就是用来压制所有的女性。

如果你还怀疑女人是否真受到如此大的压制,我想你可以试试以下这个简单的试验。你可以开始注意女人出丑或男人使女人出丑时的各种情境,不管表现的方式是明是隐。看看报纸、杂志和电视上的广告或肥皂剧中的女性刻版形象。仔细聆听所有暗指女人无能、男性全能的小笑话。首先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片刻都不得体息的工作,贬抑女性的言语或文字源源不断而来,你几乎来不及记下每一件。认定男性优于女性无处而不在。

这个实验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就是开始对泛滥的性别歧视展开攻击。你可以客气的质疑你的朋友,问一问他们家里的车子归谁管;是不是可以不和太太商量就决定家庭金钱的使用?是谁决定看哪个节目?在家里谁负责泡茶、哄小孩?问一问他们是否有个人的房间,而太太就没有;决定假日要怎么过的人是不是他们?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将一个个离开你。在最好的情况下,你会被朋友指责没幽默感或是无聊。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你会被他们威胁,你的质问将招来莫大的敌意。

说到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先前提过的男性暴力的一个重要性质:其发生是有背景的。男人的暴力性不是一连串偶发行为的组合——不管是在街道上被陌生人强暴的偶发事件,或者是在家中被自己的丈夫伤害。男性暴力发生的背景就是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浸渗在社会各层面之中,包括制度层面与个人层面。布朗米勒说过:“男人整体使得女人整体处于恐惧状态”。

把性欲视为男性权力的最主要社会领域——这个观点后来成为革命派与文化论者的共同基点之一,她们以此为中心,重新构筑出一种姊妹一体的感觉,视男人全体为一个整体而实际的敌人,并且认为每个女人都是每个男人手下的受害者。

杰佛瑞斯相信,异性恋制度是最根本的压迫性制度:从异性恋情欲形态衍生出各种形式的压迫。异性恋情欲形态是男性建立规范的础石;所有关系的根源与标准皆以之为本……所谓“差异”的概念,乃是基于一套主张非优即劣、非主即仆的价值体系。

这是措辞强硬的一段话,不过在我看来却也是无法反驳的事实。

男性暴力强弱性的概念——也就是把强暴与异性间性行为摆在同一条分布带上。我在这里要介绍一个表,是美国波士顿伊莫吉男性暴力咨商计划中的两位治疗者,亚当斯与哈特所拟出来的。虽然表中没有明言指出这张表所指的是异性恋关系,不过从当中所列的“性别角色”——异性恋情欲形态的操作性表现——这一项来判断,这个指向是不可否认的:

暴力

强暴

殴打

性骚扰

杀害

色情影刊

这些是以下行为的下意识线索

隐性控制

愤怒

不动感情

谈话的权力表现

同类推荐
  •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这本集子,共收录了100多篇小小说,这是从作者(沈岳明)近20年创作的数干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可谓篇篇精品,可读性极强。这些小小说,有的幽默搞笑,但笑后又总能让人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有的曲折离奇,能将人带入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有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有的感人至深……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既拥有瞬间的冲击力,又拥有长久的回味力。目前,市面上的小小说集不少,但这本小小说集与其他小小说集,又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作者在创作上,一直是以哲理散文见长的,所以在写小小说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地将许多的人生哲理,糅入其中。
  • 哈佛学不到——12位励志大师告诫青年的人生哲理

    哈佛学不到——12位励志大师告诫青年的人生哲理

    本书介绍了12位励志大师的忠告与垂训,为我们奉献了人生智慧的累累硕果,12位大师的忠言,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哲理的丰富营养。
  • 内心强大的秘密

    内心强大的秘密

    这不是鼓声震天的励志书!也不是味同嚼蜡的心灵鸡汤!那些东西给你的不过是短暂的热血沸腾,给你的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但本书却不同,作者主要从心灵深处挖掘人性原本的东西,对你的内心和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让你的心灵在震后得以重建。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如果六十岁是人生的主要里程,那么三十岁就如同是衡量人生能否立业的里程碑。就一般人而言,人生的前三十年,是完成对社会认识和对自己人生设计的重要阶段,后三十年则是对社会进行改造及对人生目标予以实施的过程。三十岁的男人如何规划与设计自己的路,能否走出一片艳阳天,全看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三十岁,成为男人的一道测试题,它的正确答案是:天真在这里结束,成熟从这里开始;轻松在这里告别,重负这里上肩……三十岁的男人,应该是父母手下的拐杖,是妻子挡风的墙和遮雨的树,是儿女领航的灯和过路的桥……种种压力虽然给男人带来了焦虑、恐慌与无奈,但也如同一个火种投入干燥的柴垛,迅速燃烧起来,使自己的人生充满火热的激情。
  • 心灵鸡汤系列书——心灵之旅

    心灵鸡汤系列书——心灵之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会承载太多的负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各种烦恼和痛苦:事业上的竞争,经济上的压力,爱情上的坎坷,婚姻上的困惑,健康上的隐忧,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遭受朋友的疏远,等等。在茫然失措、愁眉不展的时刻,我们需要对人生、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父爱、母爱的舐犊之情,感受朋友间、恋人间的纯真之爱,明白怎样以博大的胸襟去施爱于人,怎样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获取慰藉。
热门推荐
  • 浪漫的错过青春

    浪漫的错过青春

    青春有爱,爱到何时方能止;说好永远,但却直到不再见。青春里的浪漫无处不在,青春里的遗憾何时都有。与其平凡的等待老去,还不如浪漫的错过青春。浪漫的错过青春。
  • 天剑苍云

    天剑苍云

    上古世纪,一把巨剑从天而降,直入苍云山,引天下高手争夺,至此天下大乱,纷争百年,而后剑神萧丁山力压群雄,建天剑派,传承至今已有万年。外门弟子程飛机缘巧合得巨剑擎天认可,获上古秘籍天恒剑术,从此问鼎天下……
  •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哑女皇后

    哑女皇后

    没想到,像穿越这样在小说里才有的情节竟然也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更没想到的是,运气竟会这么差,我的这具躯体还是个哑巴。最没想到的是,竟喜欢上了那个遭人追杀,差点去了半条命的家伙,他居然是那样的身份……可惜与他相遇的时候,他的眼睛看不见了,原本以为的小别变得遥遥无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穿越修仙之我原来是炮灰

    穿越修仙之我原来是炮灰

    “混了这么久,我原来是个炮灰啊!”周云舒仰天长叹!
  • 冥冥之书

    冥冥之书

    亲情、友情、爱情……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中,肉体凡胎之人究竟要经过怎样的磨砺,才能守住那一颗纯粹而炽热的初心?
  • 异界接触

    异界接触

    一个由VR游戏引发的阴谋,人类被神秘空间的智慧骗到新的空间,为了回家,联合起来勇闯多层空间,一层连着一层,到底是离家越来越近?还是根本就是不归途?
  • 死亡进化游戏

    死亡进化游戏

    这里是败者的地狱,而胜者将走向更深的沉沦。这只是一款游戏,却以生命铸就进化的高台,引爆了整个世界。这是一场大赌局、大冒险,决定世界命运的筹码就握在你手中。让我们掀起这场风暴!欢迎来到《使命SF》,死亡与进化的游戏!现实与虚拟,交错而无止境的杀戮,谁能走到终点,看破背后一切?还是,一切只是骗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异才:废柴小姐逆天下

    绝世异才:废柴小姐逆天下

    现代的人,魂穿到一个不知的地方…看废柴如何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