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087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到政策

理论所反映的是客观实际中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而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总是具体而复杂的,因而理论的成果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活动。要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就必须首先结合实践活动的特定需要使理论具体化,形成和建立一定的实践理念。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实践理念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制定的改造客观对象的构思、规划、方案,是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实在客体的原型和根据,现实的实践结果就是这种实践理念的对象化、实在化。实践理念不仅包容了理论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性知识,而且结合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需要,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必要环节,并将理论和实践二者内在地统一起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这种实践理念的现实化就上升为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针、政策和制度框架。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把握策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具体的政策。毛泽东同志就非常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所谓政策,就是国家、政党为实现其所代表阶级的利益与意志,规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又是人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目的。与理论不同,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是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关于国家、党和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政策。

(一)邓小平理论从理论到政策的转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政策体现,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探索和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进行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改革开放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更不是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邓小平说过:“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对内改革主要指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机制,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进行改革;对外开放主要指在邓小平关于发展同世界各国关系的理论指导下,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恢复和发展国际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连,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开放政策都叫改革,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称为开放政策。

1.对内改革

首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价格杠杆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价格促进生产和需要的协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基础上,新的适应我国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得以建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开始朝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政治体制越来越成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阻力。这就意味着,如果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如果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最终走向失败。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起点。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邓小平就提出了党政分开的改革思路。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央领导,有利于建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管好政府职权范围的工作。”接着,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党政分开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不解决,“党的领导无法真正加强,其他改革措施也难顺利实施”。

随着党政分开改革不断取得成效,政治体制改革开始向具体工作制度领域扩展,最终在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一,实行党政分开;第二,进一步下放权力;第三,改革政府工作机构;第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第五,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第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第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对外开放

自从1980年我国决定兴办经济特区以来,对外开放实际上就已经作为邓小平经济建设理论的政策体现而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外开放政策大致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建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充满期待的,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内,我国却一步步地走向了封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期,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几乎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文化大革命”中后期,随着国际形势发展和美苏争霸需要,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为中国发展对美关系和实施开放战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随着中美接触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而开启了中国走向开放之门,其标志性事件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和福建试办经济特区。

二是中国经济发生外向型转变。随着经济特区的兴办,对外贸易开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因素之一。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代表团时指出:“欧美国家和日本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下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基于这一判断,中国决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福建闽厦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按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这样,中国的出口贸易开始加速发展,到1987年,中国出口额达347.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提高,形成了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态势。

三是中国开放格局由最初的“点”,发展到“线”,再到“面”。所谓“点”是指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即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随着特区取得成功,对外开放开始由“点”连成“线”,即1984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形成对外开放的主干线;随后,在“线”的基础上,形成了发展出口贸易的三个“三角”经济区及海南省经济特区,从而形成了对外开放的“面”。

四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成型。中国对外开放由“点”发展到“面”,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实行全方位开放。继续推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以及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形成既有层次又各具特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到政策的转化:加强党的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些新课题、新考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国内环境快速变化;三是党自身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从国际环境上看,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主导的对华战略包围圈已经连成一线并不断收紧,致使中国国家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严峻,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的日本等国趁机发难,以试探中国的反应,使中国周边外交处于被动应对地位。朝鲜半岛也在美国因素的影响下,不时爆发危机,沉重打击了以中国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六方会谈”机制,使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受到影响。在印度,美国虽然没能将其塑造成“反华斗士”,但中印之间传统矛盾和现实结构性矛盾复杂交错,印美接近的可能性不断增大,给中国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国际环境的这种不利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其次,从国内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如国家经济外向依赖性大、发展成果的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建构不足等,严重影响了人民内部团结以及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再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都可能影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葬送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国家发展的现状,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再次,党自身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威信不断得到提升,群众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对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党员数量急剧增长,质量参差不齐;二是十五大以来,修改后的《党章》对入党条件进行调整,将私营企业主等社会新兴阶层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使党员身份更趋复杂,增加了党的建设难度和复杂程度。

基于以上因素,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解决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同时,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转化为指导党的建设实践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一是强调整体的党的建设;二是强调个体的党员先进性建设。

1.强调整体的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理论优势转化为政策优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对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具有决定作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为抓手,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执政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使党始终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强调个体的党员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4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三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四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五是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意见》规定,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为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从2005年1月到6月基本结束;第二批为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从2005年7月到12月基本结束;第三批为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从2006年1月到6月基本结束。在每批的半年时间内,各单位的集中学习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习动员阶段;第二阶段为分析评议阶段;第三阶段为整改提高阶段。活动涉及全党7 000多万党员、350多万个基层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

3.党的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关系

党的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党的建设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党的建设主要将党作为一个整体,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等各个方面将党建设成坚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党员先进性建设是从个体着手,从思想上、行动上和作风上将党员塑造成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党的建设是根本,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是实现党的建设的最重要举措;先进性是党的根本属性,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政策的转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现,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实践。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地解决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战略高度,使之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

1.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和谐社会的建设,首要和主要的是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团结,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将人的因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

2.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总要求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首先,民主法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合理地分配。这种分配应该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按劳分配的主导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要求都将与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产生冲突。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民主法制参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培育,以限制市场经济内在的破坏性和消极因素,从而形成市场经济的法治规约,促使市场经济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其次,公平正义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社会安定有序的前提与基础。诚信友爱实质上是讲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和谐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和精神的舒畅,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更高的效率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上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它还能增添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与冲突,从而有利于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建构。因此,诚信友爱在良好社会氛围的建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能够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和谐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因为公平正义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味着人们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上的平等,意味着人们平等地分享发展的机会和发展带来的成果,也意味着社会法制的完善和司法公正等。因此,公平正义就成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社会安定有序的前提与基础。

再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前面诸多要求的总结,也是其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从民主法治到社会安定有序,根本上讲的都是人与人之间、人类社会内部应该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人们对这种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是由人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在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仅仅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是片面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出现,对人们实现理想社会的追求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这种干扰和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以有限资源的方式出现,造成人类内部的不和谐乃至战争;自然环境以被污染的面目出现,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人类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及其保护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自然环境实质上成为人类考虑自身和谐所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这就使得人类从仅仅关注自身和谐的思想发展到与自然相结合的程度,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整的和谐思想。

由此可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这一总要求来开展。

同类推荐
  •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内容,如农村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的相关问题:村党组织书记的产生、职责和作用的相关问题;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提升与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与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相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问题。第二部分讲述了村委会主任的产生、村委会主任的素质、村委会主任的工作艺术与方法、村委会主任的日常工作、村委会主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工作中应该了解的法律法规。
  • 丹麦廉政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丹麦廉政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丹麦何以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本书译介了丹麦廉政建设的政策、法规和举措,以及丹麦学者对此的解读和阐释。同时,本书还包括了中国学者对中丹廉政建设的思考。
  • 山重水复: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山重水复: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大总体上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江青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本书通过大会背景、大会纪实、重要文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客观全面介绍了在林彪集团覆灭后,依然坚持的“左”倾错误。
  •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为作者刘书林的一部论文专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刘书林著,
  •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
热门推荐
  •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启发小学生智慧的寓言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启发小学生智慧的寓言故事

    读故事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启发小学生智慧的寓言故事》中所收录的故事纯真、自然、轻松,既寓教于乐,又能收获智慧,当孩子们与奇妙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字一起翩翩起舞时,他们会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风吹柒里

    风吹柒里

    风里有每个人的故事,我们站在风里,我们行在风里,我们是风里一粒渺小的尘埃,愿风里有你的故事。
  • 相遇便是爱

    相遇便是爱

    他们都是在皇城根下一起长大的‘太子党’,她是久居国外的真正的‘公主’。他有他心目中的那朵红玫瑰她也有回忆里的那一抹暖阳她是他的那一抹暖阳他想紧紧握住她的手不要放开她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他说“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眼里找到蓝天”当命中注定应该相遇的人互相交织,爱恨,离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与傻太的那些事

    我与傻太的那些事

    比系统更高级的“系统”傻太与天命之子主角刘天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听说你想要钱多多系统?直接摧毁就完事了。我就喜欢你想得到又得不到的样子,傻太想到。
  • TFBOYS之源来爱的眷顾

    TFBOYS之源来爱的眷顾

    一次旅游,三位女生为了他们决定定居重庆。后来决定在一起后不久,星雨姐妹的好朋友季如玫带了自己的好朋友梁籽果去重庆找她们。她们把自己的男朋友给她们俩说了以后……然后在海南旅游中结实一位朋友莫月淇。可能是老天爷的不允许吧,让星雨,雪糖,晴晴在海上盛宴时掉入海中。六个月后,她们回来了,可是当她们得知他们有女朋友,三人崩溃了。她们感觉自己有撕心裂肺般的心痛。……然后决定离开重庆。四年后,韩国的moodgirl组合来到中国拍新歌的mv和广告。后来又擦出了什么花火呢?
  • 暗夜,彼岸花通彼岸

    暗夜,彼岸花通彼岸

    花与叶,永不相见暗夜,海风空灵,拂乱了那柔顺秀发。一轮明月高悬,柔和的月光照亮了甲板,映在那晶莹剔透的冰色眼眸中。海幽,梦远,魂飘荡,水天一色间,樱唇轻启:“熙,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只是,她害死小希,就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血的代价!”珠泪滑落,她轻轻转过身,看远处波涛汹涌,微闭眼眸:“熙,爱上你,我从未后悔。”
  • 首富继承人

    首富继承人

    他们都骂我是窝囊废,但殊不知我是亿万富豪,富可敌国。你们这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等着,我会把你们施加在我身上的耻辱通通还给你们。
  • 后洪荒时代

    后洪荒时代

    一颗玉石使徐鹰翔穿越了,到底这玉石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替不能尽孝的父母积点阴德,他决定这辈子做个好人!临死前却发现他重生的这个世界里神佛漫天,成为修神者的他也渴望能获得更精彩!(本书的修神指的是修阴神)为什么修神只是下品呢?修仙修佛修魔怎么都是中品呢?三清门下是什么意思呢?西方教和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一期待吧!看看在圣人淡出修真界多年的后洪荒时代,神.仙.魔.佛又演绎出一曲怎样的恩怨情仇!洪荒时代有又多少被掩盖的事实呢?我们的男主人公又会给这时代带来什么影响呢???
  • 王牌间谍

    王牌间谍

    杨锦帆是一名谍报员,被派往汪伪政府工作。他的妻子郑艳芳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妻子的感召下,杨锦帆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情报,并立下很多功劳。然而唯一能证明他身份的妻子牺牲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埋名古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