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4300000012

第12章 赢家之道:对不同人打出不同牌(2)

2.断知短之路。用人在于扬长避短。扬长用长是用人的最佳方法,也是避短的最好途径。作为领导者应该了解下属的短处,以便避短就长,还可适当引导,缩短助长。但是,当有人进谗别人的短处时,则应避而不听、断然拒斥。即使听到他人议论下属短处,也应淡然处置,不予理睬。这种冷处理,一是表明领导者用人不疑、坚定信任的态度,二是不让杂言碎语干扰自己的用人部署,三是可以净化用人环境,让人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3.断知情之路。在某些情况下,主要是下级发生了有负于自己的错误行为时,作为领导者在已经察觉的情况下,可以断绝自己进一步了解或彻底调查的知情之路,漠然处之,不追不查,以此感化下级,促其反省。这不但是用人的最高境界,也充分显示出领导者的魄力。曹操在与袁绍官渡之战时缴获了许多部将写给袁绍的效忠信,这些人想给兵败时的自己留下退路。但曹操获信后看都没看一眼,就令人付之一炬,以断人后顾之忧,也断了自己的知情之路。这可称为经典一例。

4.断失职之路。一些领导者之所以不敢大胆用人,除了作风不实,缺少了解人的基础性工作外,重要的原因是怕用错人担责任。应该说,这主要还是气魄、胆识、意识问题。所谓断失职之路,就是不去考虑个人承担责任之事,横下心来用人之长。

5.断失误之路。领导者用人还有一个担心,怕下级发生过错,造成大的损失。这会带来三个后果。(1)舆论,上级会认为这是领导用人失当,应负领导责任;(2)造成损失,给工作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3)会给直接负责者处分。实际上,过失、错误人人会有,关键是要分清是什么问题。是质的还是量的,是主流的还是支流的。对损失也不能只看绝对数量,而要比较损失在失误者整个工作中的分量。如果他确有大的成绩,损失只占较小的比重,即便在绝对数额上有十万、百万,那还是不足为怪的。至于对失误者的处分,如果端正了认识,许多处分也实是庸人自扰。

当然,对人才“信而不疑”还有一个关键点,即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谗言。特别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或不堪入耳的“群众反映”时,领导者应认识到“树大招风”、“不招人妒是庸才”的道理,警惕专门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小人”,千万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疑虑重重,轻信嫉贤妒能的不实之词。历史上就有不少君主偏于私念,多疑信谗,毁坏贤才,丧失良佐,导致了国破身亡。明朝崇祯帝冤杀袁崇焕就是用人而疑的典型代表。

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夙有立功边关的雄心壮志。他筑宁远等城,屡次击退后金的进攻。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在宁远大捷中击败努尔哈赤,终使之因伤毙命。次年又在锦宁大败皇太极。然而朝廷阉宦魏忠贤却弹劾袁,袁心寒而告病乞休,卸职回籍。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后金欲攻打锦州以打通山海关之路,形势日急,崇祯仍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崇焕鉴于此前名将孙承宗受人排挤、郁郁不得其志的历史教训和自己受贬的经历,预感到个人受命后前途可畏,遂大胆向皇帝陈言:“以臣之力,制金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巨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袁崇焕最后痛心疾首地说:“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崇祯帝立即赐予尚方宝剑,叫袁崇焕不必担心,一切皆便宜行事。然而,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袁崇焕并非杞人忧天。

次年十月,皇太极亲率数十万大军避开袁崇焕,入喜峰口越长城,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奉旨亲率大军,从山海关回兵驰援,大败皇太极于广渠门外。皇太极为了置袁崇焕于死地,施用反间计。金军以耳语闻于明被俘之二宦官,云:今日撤兵,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以马上成功。时杨太监佯卧,窃闻其言。皇太极命放走杨太监,告于崇祯帝,崇祯信而不疑。

当时,以当朝首辅温体仁为首的一帮奸臣也大肆诬陷袁崇焕“通敌谋反”,与皇太极订有“城下之盟”。阉党余孽则雇请一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墨客大肆宣传袁崇焕是“汉奸”,勾结后金反明朝。生性好疑的崇祯帝,外轻信于后金的反间计,内惑于奸臣的流言蜚语,违背自己的许诺,马上下诏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下狱,辽军将士放声大哭;关外吏民也“日诣督辅孙承宗,号哭代雪”。有的则冒株连的危险,上书《白冤疏》,称袁崇焕“义气贯天,忠心捧日”。但崇祯执迷不悟,将袁崇焕斩杀于菜市口。

后金闻听崇祯自毁长城,欣喜若狂,连年入塞,所掠甚多,不过数年,辽东半岛尽陷。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这个多疑的皇帝身边只剩下一个贴身太监,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终自缢在北京煤山。

可见,用人,必须给予充分信任,否则绝难用好人。用人不疑,就是既任之则信之,放手让他在职权范围内自主决策,充分相信他的聪明才智。若已授权,却又放心不下,事事“犹抱琵琶半遮面”,横加干预,轻则使下属有职无权,无法放手工作,挫伤其积极性,影响事业顺利发展,重则误国误民,害人害己,重蹈崇祯覆辙。

领导者要想真正信任人才,用而不疑,就要做到:一,要明责授权,责权统一。对于任用的人才,要充分信任,既委以职位,又授予权力,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使其放手大干,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二,不临阵换将,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人才的任用要保持相对稳定性,要给人才一定的施展才华的时间,不宜走马灯似地换人。尤其是遭遇挫折,工作进展不大时,决不能怀疑他固有的才能,草率地中途换将,而应及时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其心中的顾虑,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要正确对待谗言,这是信而不疑的关键。当领导者听到自己使用的人才遭到非议时,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在没有查证落实以前,决不轻易地怀疑人才。对于那些故意中伤人才者,领导者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并且一如既往地重用、关爱人才,如此方是高明的领导者,人才眼中的“伯乐”。

发挥最佳组合的威力

——唐太宗的用人搭配术

在一个人才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最佳的群体结构。1+1>2,你不必强求你的下属都是全才,事实上全才少之又少,其实只要“偏才”组合得好,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用人如工匠架屋,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一幢屋不可能只由栋梁构成,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小构件。对人才的搭配就像画师作画一样,同样的色调,高明的画师能搭配出一幅姹紫嫣红的图画,而低水平者却只会信手涂鸦、暴殄天物。

唐太宗登基后,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贞观政要》是这样记载的:太宗从即位开始,霜旱为灾,粮食价格昂贵,突厥侵扰,引起边境州县不安。那时,从京城长安到河东、河南、陇右广大地区,饥荒尤其严重,一匹绢只能换到一斗米。

值此危机存亡之秋,他充分认识到,要想安邦治国,选拔人才为第一要务。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告诉他,用人是国家兴亡的关键。“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从这种高度来认识,太宗就抓住了治国的根本。他不仅自己重视人才,还号召大臣们举贤任能。

在用人问题上,他不仅注重人才的智力和才能,做到量才授职,各取所长,而且善于将人才合理地搭配,最具典型的要算他对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的使用。

唐太宗即位不久,许多规章法典和治国之策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制订。他在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研究安邦治国的策略时,发现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鞭辟入里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但是,房却不善于决断,以至于对自己的许多精辟见解难以取舍。而杜如晦虽不善谋,却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作周密的分析,精于决断,什么事情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提交到唐太宗面前。据说太宗曾跟房玄龄谋划事宜,没有最后议定,两个人就说:“必须杜如晦来,才能最后裁定。”一会儿杜如晦来到,作出决断,最终还是与房玄龄意见相同。李世民笑曰:“汝二人就好像写文章,一个人草拟初稿,另一个加工润色,使朝廷决策终无遗憾之处。”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拜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又任命杜如晦为右仆射,并兼任吏部尚书,与房玄龄共执朝政。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仆射又实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总揽朝廷各部事务。唐太宗通过这次人事任命,把他们俩搭配起来,利用房玄龄的善谋和杜如晦的善断,使他们紧密合作,形成合力,辅佐自己,从而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的人才结构和传奇用人佳话。正是由于唐太宗善于合理搭配和使用人才,使得满朝文武,才尽用其,各显其能,为开创贞观盛世提供了智力支持,为大唐300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谋杜断”,相得益彰。唐太宗正是在了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所长和所短的基础上,发现了他们在智能上的互补性,于是,把二人合理地搭配起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唐太宗晚年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曾说他的才能不及古人,但之所以能取得超过前人的成就,关键在于他能合理地搭配和使用人才。

一个群体是否有竞争力,不在于个人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群体效能发挥得如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不能合理地搭配人才,则可能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一个有效的人才群体,必须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才能迸发出巨大的集体力量,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业绩。有的领导者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选人用人时往往过分看重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一味地追求“全才”,而不考虑整体的搭配。结果,虽然选拔的都是些优等人才,但是,由于专业知识、智能结构、年龄、性格等方面不能形成有效的互补,人才不能为我所用,为我所需,因而,整体效能也就难以发挥。甚至有的群体中满是自诩为“诸葛亮”之流的人,自以为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出现互相拆台的现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整体效能,严重的还可能使整个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我们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分工愈益精细,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组合的世界。正是这种组合,大的如波音飞机,小的如耐克运动鞋,其生产散布各地。对人力资源来讲,组合内部与外部的人才,由此也带来企业组织体系的扁平化的矩阵项目演变。应该说,组合是人力资源实现物化的枢纽,组合的优势程度决定着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它能使无序的人力资源有序配置。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果领导之间的协调不当,互相推诿工作,或人人想当主大事者,而不顾其他人的能力和感受,必然会导致将帅不和,指挥得不到落实,影响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领导者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才群体的最佳结构要素,使组织中的每个人既具有自己的专长,又能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动态综合体和最优的群体结构。

顺时势用人

——刘邦重用儒生守天下

古人云:“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智慧和谋略,如此才能更好地应付时变,只靠某一个或某种类型的人提供的智力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应时势的变化而起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形成不同的智慧资源,这是用人艺术最精微、也是最玄妙之处。

刘邦是以霸术而得天下的。在打江山的时候,刘邦对儒术以及儒生表现出过相当程度的厌恶。他叮嘱侍从,凡是儒生来求见都加拒绝,不要向他引见。郦食其去拜谒刘邦的时候,侍从告之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撒尿)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食其不敢说自己是儒生,而称自己是个狂徒,这样刘邦才肯见他。刘邦这种对儒生的轻蔑一直保持到他一统天下的时候。所以,楚汉相争的时候,所用之人多为策谋之士、战将和辩士,很少用到儒生。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还仍然像他逐鹿中原时一样,非常讨厌儒家学说和儒生,一谈到诗、书、礼、乐,刘邦就心生厌恶。大臣陆贾深通世变,偏偏时常在刘邦面前提起《诗经》和《尚书》,弄得刘邦很不耐烦,大骂陆贾道:“老子我提三尺剑,于马背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什么用!怎么能去信奉它们呢?”

陆贾则针锋相对说:“陛下于马背上得天下,也要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过去商汤王、周武王诛暴虐,顺应民心,文武并重来治理天下。春秋时吴王夫差、中山国的智伯以武力称霸,但却不懂权变,最后穷兵黩武而败亡。秦国专任刑法治天下,一点也不因时而变,所以最后灭亡。假如秦并天下之后,行仁义,效法先圣,陛下又安能夺他的天下呢?如果陛下于马背上治之,恐怕是不能长久的。”

听了陆贾的这番话,刚刚得天下不久的刘邦惊悟自己于“审权变”的策略上有误,认识到用人、用术要因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从此开始大量起用儒生,来帮助他治理天下。

叔孙通是一位儒生,在他投靠刘邦的时候,带去了儒生弟子数百人。但是他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所以并不向刘邦推荐他的弟子,而是专门把那些盗贼壮士推荐给刘邦。他的弟子对他很有怨言。叔孙通知道后,就对自己的弟子说:“汉王现在提三尺剑冒死争天下,你们这些人能跟随他去厮杀疆场吗?所以我现在向汉王首先举荐斩将夺旗的攻拔之士。你们要善于等待。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刘邦得天下之后,曾大宴群臣,那些追随他马背上征战的武将,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和刘邦为布衣时一样,刘邦很是不高兴。叔孙通将其看在眼里,明白自己用武之时已到,就劝说刘邦道:“儒者难与进取,但却可与其守成。今陛下初定天下,群臣不懂应有的朝仪礼节,陛下也显示不出应有的威仪。如果陛下愿意,我可召一些儒生来为陛下定朝仪。”刘邦生性对儒家的一套礼仪本是十分讨厌,但他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威仪天下,非儒家那一套礼仪不可。于是令叔孙通与诸儒生草就汉代的朝仪。

朝仪制定之后,刘邦令群臣勤加演练,不得有误,并于汉七年十月大会群臣,在这次朝会上第一次使用这套朝仪。群臣以尊卑次序坐于朝堂之上,饮酒既不敢仰视天子,也不敢大声喧哗。刘邦看到这种情景后非常高兴,说:“吾到今天才知道作皇帝的尊贵。”于是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乘机向刘邦进言说:“我的弟子追随我已经很久了,他们与我一起编制了朝仪,请陛下给他们点赏赐。”刘邦就把这些儒生都赐为郎官。叔孙通把他得的赐金分赠给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很高兴地说:“叔孙通真是圣人,知道当世最重要的事务是什么。”叔孙通由此而成汉朝的儒宗。

同类推荐
  • 我可是圣人

    我可是圣人

    文景之治后的大汉天朝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征战四方的匈奴人想要东占数千里草原沃野。贺庆华睁开眼,发现自己来到了贺兰山脚下,成了鲜卑族的一员,面对亡族灭种的危机,稍微做了点事,各族人民开始叫他天可汗!到汉室皇宫喝了杯茶,同年同日生的刘彻叫他大哥!讲了几堂课,人们开始叫他圣人!拜托,别再叫我圣人,我们家领导卓曦桐知道了,会揍我的……
  • 残明霸业

    残明霸业

    他是敌人谈虎色变的人屠皇帝,他专杀敌人和恶人。她是百官口中的妖后,天地灵气,万千宠爱都集于她一人。来到残明是偶然,携手争霸是必然。明月清风下,他杀人,她跳舞。山河崩葅中,天道难伸,残血未冷。十步杀一人,慷慨在秦宫。泠泠不肯弹,翩跹影惊鸿。奈何江山生倥偬,死生知己两峥嵘。宝刀歌哭弹指梦,云雨纵横覆手空。凭栏无语言,低昂漫三弄:问英雄,谁是英雄?”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新书《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已经发布,这本书风殇会更加用心的去写,写的更加精彩,请各位书友们能够给予我一点关注,多多收藏,多投推荐票,多多打赏,多多评论,助我一臂之力......(新群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5.8.9.8.2.1.7.4.7(五八九八二一七四七)
  • 我在秦朝修长城

    我在秦朝修长城

    什么?这是秦朝?我还要修长城?不!妈妈我好想回家!
  • 中华一帝

    中华一帝

    李书星重生了,因为一系列错误,带着记忆投生在大清王朝,既来之则安之,利用特权争取最大的利益,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吧。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为求自保,争夺帝位,锐意改革,富国强兵,使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犯我中华者,寸土必争;杀我国人者,以一偿十;投敌叛国者,诛灭九族。打倒列强,以牙还牙,以强硬的态度歼灭任何侵略者;对于藩属国,给予最大的支持,使他们成为中华的永久拥护者。这是一部跨度大的历史巨作,从公元1844年到1920年,再现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精彩片段。讨论QQ群:17565429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娘娘要上天

    穿越之娘娘要上天

    听说,在每一个脾气火辣的女人身边,都少不了一个贤内助(扮猪吃虎)的男人。华夏古武世家的唯一继承人冷仙儿,警界的警花,因为一场意外,莫名其妙的来到另一个时空,还意外得了一个便宜男人。在公孙绝的眼里,媳妇欺负人可以,但是被人欺负不可以。媳妇可以发火,可以打人,但是说谁要是胆敢动她一根汗毛,他必十倍报还!公孙家的信条:宠媳妇,爱媳妇,媳妇说的话就是圣旨。【听说,这是一篇搞笑文:】“皇上,听说娘娘不高兴了!”“什么?”正在跪榴莲的某皇上‘噌’的一跃而起,其速度之快让人惊叹。难道是昨天跪搓衣板的时候偷懒被发现了?【还听说,这是一篇宠文。】“皇上,娘娘把小王爷给揍了!”公孙绝抚摸不存在的胡须,神情之中隐隐透露着一丝得意:“不愧是我媳妇!”“皇上!娘娘命人把太后扔出去了!”公孙绝:“不愧是我媳妇!”众人……“皇上,娘娘离家出走了!”“不愧是我…什么!”下一秒,某皇帝就不见了踪影。
  • 快穿女配不做人了

    快穿女配不做人了

    [爽文]系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扛着加特林的不是我的宿主!女配快穿系统迎来了史上画风最清奇的员工,每次都脱离剧情却又完美的完成任务。你见过在豪门校园文里做火箭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娱乐圈文里研发癌症药物被全世界崇拜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末世文里用科技消灭丧尸病毒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星际文里追着虫族啃的女配吗? 如果你没见过,那你都可以在这本书见到! 温秋雨:谢邀,人在古代,刚刚做完微型原子弹,皇帝老儿很赏识,差点把皇位让给我。 每当男女主暗戳戳想要弄死她的时候,全世界都出来抱住了她的裤腿:求宠幸!求蹂躏!求求看一眼孩子吧!!可最意想不到的是,正当她在各个世界大展拳脚的时候,每个领域却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优秀的男人。他:感动吗?看着面前巨大的追踪导弹,温秋雨咽了咽口水:不敢动,不敢动。[久别重逢1v1]
  • 鬼颜毒妃

    鬼颜毒妃

    借尸还魂,她成右相府的嫡女大小姐,痴傻良善,柔弱无能!亲娘早逝,亲爹不爱!庶妹排队来欺辱,庶弟暗中下死手……冷眸睁开,她残忍狠毒,欺我者,十倍欺之,辱我者,百倍送还!修武术,种灵草,杀魔兽,得灵宠……废物变天才,叱咤穹天大陆!却偏偏栽在一群死男人手里!凰阁阁主墨非离,久微国四皇子千灵久夜,夕耀国国主华夕耀……个个都是她打不过的强大存在!她躲,她藏,她逃……都免不了被他们戏弄!阴谋,始终围绕不散,她初心不变,却在到达巅峰之际惨遭灭杀,拼死挣扎,只余破碎灵魂……古籍上说,唯有她的心头血,方可重启通往神殿的路……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也是她的处女作,于1903年出版,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本书详细讲述了小海伦·凯勒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觉、听觉,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学会读书认字、认识世界,并以优秀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最终成长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育家及作家的故事。全书文字朴实优美,富有哲理,行文流畅简洁、真实感人,是自传文学的佼佼者。
  • 十九之夏

    十九之夏

    在十七岁的一见钟情会萌发结果吗?十三岁的一群孩子能否完美演绎生活?
  • 建筑节能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读本

    建筑节能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读本

    长期以来,浙江省对工程建设现场关键岗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目前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统一考试合格并核发证书的施工员等各类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已近30万人,他们在施工一线承担着施工现场的组织及质量安全管理等各项任务,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唯有我最好的幸运

    唯有我最好的幸运

    遇见生命中的那个,总要花费一生的运气。可是,遇见你,才是我最好的幸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些曾经都回不去了

    那些曾经都回不去了

    在学校横行的离落因为小母牛的丑闻意外的对楚阳一见钟情,却害同宿舍女生汾霜事故离开。之后离落又遇见莫川,忆往等人,这些人之间发生一系列的情感与纠葛
  • 大驴丫小驴丫

    大驴丫小驴丫

    我们这个年龄大多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多子多女的大家庭生活60后我们这个年龄大多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多子多女的大家庭生活现在好多人已经老迈了但那个年代手足亲情血浓于水浓于酒只是渐向远去写这文为让心里记着有些宝贵的不要一起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