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05200000015

第15章 立威--掌控心理(2)

以身作则,威信自来

领导者的威信不是上级授予的,也不是别人吹捧的,更不是领导者自封的。威信,是领导者在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在人们心目中建立的一种令人信服的高大形象,是靠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点滴业绩浇铸起来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在工作中展示出自己高尚的品行和超群的能力时,才能为下属所信服,其所作所为才能获得信赖和支持。

以己正人

“正人先正己。”领导者要树立威信,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史蒂夫·鲍尔默是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微软,如果说比尔·盖茨是战略家,那么鲍尔默就是行动家。这个行动家的执行力是无与伦比的,而这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就是靠他的自律来维持的。

鲍尔默在工作上异常严厉,但他并非那种只会严格要求别人的领导,他深谙律人必先律己的道理。他认为,如果一个领导者经常说空话,就不可能得到员工的尊重。要员工做到的,自己就必须先做到。

勤奋,一直是鲍尔默实践管理的原则。他要求微软的经理人,对公司的事务了若指掌。他孜孜不倦地关心着微软的每件事情、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员工的榜样。史蒂夫·鲍尔默提倡家庭式的管理,他要求所有的管理者都关心员工,让员工感觉到微软是一个大家庭。他本人也认识周围的每一个微软员工,他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意见,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让微软形成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工作氛围。他从不忽视自己的责任,在生活上很关心员工,他经常提醒员工不能因为工作而透支自己的健康,又亲自下令人力资源部门和各级主管制定切实可行的康乐保健措施。全体中层领导者在他的带动下,都非常关注下属的生活,比如员工家里有事情,像交电费、水费、交通罚款单等,没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公司代缴;员工有一些困难,需要公司时,公司会马上帮助解决。

任何一家企业想要成功,都必须有一个像史蒂夫·鲍尔默这样严于自律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是最严格的自律者,无论有什么要求,都先从自己做起。这种自律,最能让员工受到感染,最能帮领导者建立威信。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是那些在管人过程中能够时刻注意自身言行的人。在他们看来,管理人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自己在此过程中暴露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小问题。

领导者要想拥有威信,就必须从自我修炼开始,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些自己过去做不到的事,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以德服人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有过人的智慧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以德服人”。

康熙在告诫雍正时说:“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康熙不愧为千古明君,一语道破了坐江山、当领导的真谛。领导过程是一个使人服从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做人成功了,才算是真正的成功。高尚的品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

人们常说,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领导不单单是一种职位或权力,在更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影响力。权力是从领导者一上任即被赋予的特殊职能,而威信却是领导者依靠自身培养起来的一种影响力、感召力。威信是任命不了的,它也不会随着职务的解除而自然消失。

唐高宗时期有位吏部尚书叫裴行俭,家里有一匹御赐的骏马和配套的非常珍贵的马鞍。有个部下私自将这匹马骑出去炫耀,结果马摔了一跤,摔坏了马鞍,这个部下非常害怕,因此连夜逃走了。裴行俭叫人把他找回来,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反而好言抚慰。

还有一次,裴行俭带兵去平都支援,战后获得了许多宝物,于是就宴请部将,并把这些宝物拿出来给客人看。其中有个部下在抱着一个直径两尺、非常漂亮的玛瑙盘出来给大家看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盘子摔碎了,顿时害怕得不得了,伏在地上拼命叩头。裴行俭笑着说:“你不是故意的。”脸上也没有露出可惜和责备的神情。

受损的一方并没有因自己的损失而大发雷霆,怀恨在心,反而表现得宽宏大量,让下属不用过分忧惧,博得了众人的赞誉,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比较强制性的权威感,在下属意识中自发形成的非强制性权威感要真实持久得多。正所谓“德高而望重”。

现代社会中,领导者如果能够给员工起到表率作用,用高尚的品德感召员工,也可以在企业里形成非常好的工作氛围。

优秀的领导者是优秀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者具有的顽强意志等人格魅力也会深深地感染着员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方向。

有这样一句关于领导的格言:“如果你自以为在领导,却没有人追随在你左右,那你只不过是在独行而已。”人们无法信任那些品行有明显瑕疵的领导,也很难长久追随这样的领导。

没有下属的合作打拼,就算有全世界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完美的计划,领导者也只能是孤掌难鸣。高尚的品德是领导者威信的灵魂,是号召力和说服力的基石。

以情感人

领导者的威信作为一种影响下属的感召力、吸引力,是通过与下属感情传递发生的,这就是领导者形成与巩固自己威信的情感原则。

蒙牛的老总牛根生曾说:“经营事业就是经营人心。企业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如何将这种异心圆凝聚成共同为企业服务的‘同心圆’,经营人心是关键。”

通常而言,任何企业成立之初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员工,装备也只是“小米加步枪”,即便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也不得不面对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一开始,这些小企业都差不多,可是后面的差距逐渐就拉大了,有的企业越干声势越大,有的则越来越小小,直至被淘汰出局。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几乎没有例外,那就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把人心搞散了,企业也就垮了。牛根生在散财与聚人上的做法很为业界所称道。他绝不拖欠员工一分工资,并多次把自己的年薪分给下属。这在蒙牛内部形成了一种风气,蒙牛的高层管理者也多次向员工散财。

为什么要散财?牛根生详细解释道:“企业的第一个战利品,也许只不过是锅盖大的一块蛋糕。可是,这第一块蛋糕的分割却很有学问。假如领头的将军切走五分之四,只给冲锋陷阵的弟兄们留下五分之一,你说下一次这个仗还怎么打?有的人抱怨,有的人怠工,有的人想走,有的人说闲话,这第二仗还没开打呢,人心就先散了一半。”古人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佛经也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牛根生很清楚,只懂得散财不懂得聚集人心,也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必须注重感情的投入,这也就是“经营”的含义。“经营”是一项细活。因此感情的培养和投入是非常必要的,领导者要特备注重善待周围的人,包括企业的人,包括社会的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牛根生虽然离开了伊利,但很多伊利的员工依然把牛根生称为“我们牛总”。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牛根生无时不体现出来的“经营人心”的理念。牛根生说:“创业者天生不是孤家寡人,一个不关心他人的人,没有资格把别人的命运与自己捆到一起。即使勉强捆到一起了,也是悲剧多于喜剧。”

领导者如果能够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真心诚意地尊重他人,那么下属就会由衷地信服领导者,领导者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威信的光环有必要打造

领导者要想让自己的意志得到坚决的执行,就必须要打造威信的光环。在一个团队中,领导的威信是让团队成员绝对服从自己意志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工作中论资排辈的方式。

毛泽东军事上的超凡才华,是他在军内党内建立威信的第一资本。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和统帅,毛泽东指导战争与同时代的统帅有很大不同。毛泽东是从战役指挥起家的,他在后来进行战略指导的同时,也在具体的战役中为战场指挥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威信是无人敢望其项背的,权威是空前的。他的这种空前的权威,毫无例外地来自于他的伟大革命实践,来自于他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伟大的人格和巨大的贡献。

斯大林等统帅指导战争,主要是通过大本营总参谋部实施,斯大林本人进行战略决策,但从不参与战役指挥。而毛泽东除了进行战略决策,还对每一个战役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甚至连电报也自己起草,这在二战的战略统帅中绝无仅有。毛泽东同时还非常尊重战场指挥员的意见,每封电报最后都有“熟筹见复”、“视情况且酌定”等,给战场指挥员充分的指挥自主性。辽沈战役的时候,从毛泽东和林彪之间往返多达百余封的电报中就可看出,毛泽东非常尊重战役指挥员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毛泽东甚至不惜等待,一定要战场指挥员从根本上理解自己的战略构想。这在苏军是不能理解的。一个苏军的将领说:“发个命令就得了嘛,讨论什么啊?斯大林从来不这样。”抗美援朝期间,苏联顾问就曾对聂荣臻说:“这叫命令吗?”聂荣臻答:“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领导着我们打胜仗得天下的,你们不懂!”

出身行伍的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贺龙、林彪、粟裕、陈赓等战将对毛泽东心悦诚服,衷心拥戴,首先是源于对其战争指导艺术的认可和倾倒,源于毛泽东的“用兵真如神”。党内的高级将领对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都非常信服,如第二次反围剿后,彭德怀就说:“还是摇鹅毛扇的人厉害。”

有人说毛泽东只会将将,不会带兵。但是,真没有两招,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怎么会服气?毛泽东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党、政、军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威信的力量,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却能决胜千里之外;能羽扇纶巾抚瑶琴,也能指挥若定失萧曹。

威信是领导者开展工作必备的一种内在力量,威信高的领导者必定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打造了威信的光环,领导者开展工作时便会如鱼得水,有呼即有应,令即行,禁即止。

谦虚同样带来威信

领导建立威信,首先要让下属认可你,而态度谦虚是取得下属认可的前提。

人都是需要尊重的。无论是上级还是下属,无论是合作关系还是供需关系,与人交往所表现的谦虚态度,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尤其在与客户交往中,谦虚的态度会赢取客户的高度配合与认可,在与下属沟通中,谦虚的态度是领导者亲和力的表现。

大部分人在刚拥有职衔时,都会显得很谦虚。然而随着时日迁延,领导的威权日重,自我也日益膨胀,上任之初的谦卑态度,逐渐淡去。在下属眼里,甚至会觉得领导愈来愈居高临下了。

如果询问公司主管级的人物:“你认为你自傲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绝对不!”然而如果问下属相同的问题,通常他们会意味深长地苦笑一下。看来领导似乎并不了解自己言行举止上的缺点。

领导最好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仪容,尽量避免出现趾高气扬的态度。有机会时,最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姿态、形象是否让人厌恶。比如下属在认真地汇报工作时,自己是否口叼香烟、跷着二郎腿、东张西望,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情状。是否公私不分,在上班时间吩咐下属为自己办私事。使唤下属时,态度是否傲慢。

其实领导大可不必如此傲慢。只有缺乏自信的人,才会虚张声势,无论对自己或对周围的人都想弄虚作假。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领导个人的威信,更严重的是会招致下属的厌恶和不信赖,从而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为下属绝对不可能顺从于品行恶劣的领导。女性职员更厌恶这种领导,不愿与其接近。而其他公司的人来访时,也会感到不愉快。如果来访的是重要客户,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在态度傲慢所造成的损失中,最严重的应该是断绝了情报和信息的来源。假如下属认真地向你汇报某件事情,而你却屡次打断他的话,恐怕以后这位下属再也不会向你汇报事情了。因此,即使下属汇报的内容枯燥乏味,令你不耐烦,或者你早已很了解,你也必须认真地听完,因为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听完汇报后,还应大加赞扬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样一来,下属以后一定会不断地提供情报给你。

身为领导,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肯定下属的功劳。

有些领导天生不擅长夸奖他人,甚至认为赞美别人是件肉麻、太客套而且麻烦的事,所以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还有不知该说什么来赞扬下属。当下属因为完成任务而满心兴奋时,有些领导却轻描淡写地说些不得体的话,使下属感觉扫兴。领导或许并无恶意,只是在激励下属方面不善言辞。然而,下属听了必定会觉得不受重视,从而感到很不痛快。

如果下属立了功劳,比如与客户签订了一份重要的合约,开发了新的销售网络,对新产品的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等等,领导就应该毫不吝惜地夸奖他,甚至为他举办庆功宴。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下属该做的,更不要嫉妒下属。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领导不但不肯定下属的功劳,甚至还企图窃取下属的功劳。一见下属立了功,便急忙地向自己的上级邀功。或许有些领导会辩解:“不,我并不是霸占他的功劳,是我介绍那位客户给他的,所以,我也有功劳。”这并非毫无道理,但是功劳遭窃取的下属一定会怒不可遏。这不仅会给领导自身带来不良的声誉,严重时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领导如果想邀功,就必须付出比下属多三倍的努力。光是扮演剧中介绍的角色,并不算有功劳。介绍之后的指导、服务,也必须与下属共同完成以期获得佳绩。一旦有所收获,你有七分功劳,下属只有三分时,你才有资格说:“我也有功劳!”那时即使你不提及,周围的人也会认同你。更何况领导比下属更加勤奋地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不费一丝心力却企图享受成果的行为和小偷并无两样。

其实,身为领导,必要时应该将自己的功劳让与下属。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样损失太大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领导本身实力雄厚,足以建功立业,让出一部分功劳,对领导并无大碍。适当地让功劳于下属,不仅会提高下属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帮助领导树立个人的威信和声誉。

当你将功劳让给下属时,千万别要求下属报恩,或者摆出威风凛凛的态度。因为下属可能会因此而闹别扭、发脾气,甚至感到自尊心受损,进而采取反抗的行动。这样一来,你反而得不偿失。应该心甘情愿地把功劳让给下属,并且对其表达感谢之意。

若能持有这种心态,相信你所得到的喜悦将是无限的。即使仅有一次类似经验的下属,也必定会将此恩惠牢记在心。在公司出问题时既可发挥作用,而在平时,下属也会体谅领导。而在充满如此和谐气氛的公司里,领导与下属也绝不会发生摩擦。

同类推荐
  • 顾客凭什么购买:销售必须答对的7个问题

    顾客凭什么购买:销售必须答对的7个问题

    顾客所有的疑问,归纳起来只有7个问题,能答对这7个问题,基本上就能把顾客搞定了。通过分析这7个问题,销售能够更加了解顾客和客户的心理,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他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从而促使顾客和客户最终做出购买决定。顾客和客户千差万别,提出来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只有7个。做销售,只要能够答对这7个问题,很轻松就能把顾客拿下了。本书就是从这7个问题展开,告诉你如何答对这些疑问,让你搞定顾客,业绩一路飙升。
  • 胡雪岩管理日志

    胡雪岩管理日志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商场呼风唤雨,他一生大起大落,由学徒到巨富再沦落至子然一身,胡雪岩跌宕的一生就是一部商业经典。他的官商协作智慧、超前的品牌意识、精准的用人眼光等至今仍为后世津津乐道。本书采用管理日志的形式,将胡雪岩的经营理念、商业智慧以及处世哲学等重新梳理整合,再现一代巨贾的商业世界,揭示胡雪岩乱世中成就伟业的奥秘。让读者在轻松阅读胡雪岩商场传奇的同时得到宝贵的经商启示。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本书介绍了在企业成功管理中商标注册与商标设计的方略,现代商标、品牌的命名方略,国际商标的注册、取名方略,驰名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以及企业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等内容。
  •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多学科视角下的薪酬理论的解析、我国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其发展、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内在作用机理分析、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框架和匹配模式等。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不久前一个叫刘向东的人悄然出现在江海市,并成为了某公司安保部的一员,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居然还是公司的总裁,天天在美女圈子里转悠,这叫刘向东如何把持得住?“别这样,我不是个随便的人!“——刘向东说道!“放开他,他是我的!”——校花说道!“是我的!”——警花说道!“是我的!”——如花说道!“让我先吐一会儿!”——刘向东说道!
  • 多彩的小学时光

    多彩的小学时光

    作品讲的是作者在小学时的一些喜悦和一些挫折.起初作者学习很差,但在她四年级时遇到了一批很好的老师,这批老师很负责,也很严格,让她成为了优秀的学生,另她至今难忘.努力成为优秀学生期间,她还遇到了一群好朋友,直到现在关系还没有断.最后懵懂无知的她还喜欢上了一个人......
  • 回眸岁月流

    回眸岁月流

    岁月流逝,我们在匆匆前行的道路上,是否驻足,或欣赏风景,或回首品味。活在当下,是否只是着眼今天。朝花夕拾,曾经的相伴,誓言,每次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
  • 神歌痛吻

    神歌痛吻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一个挨了社会三十年毒打的社畜,成为一个神的故事。
  • 假如我们在一起

    假如我们在一起

    A大日本语系女孩陈小陌和闺蜜穆紫萱同时喜欢上学校里众星捧月的左空城,但是穆紫萱先于陈小陌表白,并成为左空城“女朋友”,陈小陌只得埋藏感情。不料,左空城生日那天,陈小陌遭到左空城表白,她背叛闺蜜,做了左空城女朋友。因此,她和闺蜜的关系一度陷入危机。不久,学生会主席穆容拓(左空城好朋友)表白陈小陌,声称要和左空城公平竞争,三人关系走向风口浪尖。一场误会让左空城抛弃陈小陌只身前往日本,从此杳无音讯,与此同时,穆容拓也放弃了对陈小陌的追求,陈小陌的生活陷入谷底。无意中,陈小陌知道了一个关于闺蜜穆紫萱的惊人秘密,她开始重新梳理这所有的故事??????
  • 天地深陷

    天地深陷

    南海琼川,蓬莱之岛。浔泠第一次飞升,因吞食一条南海小鱼,误了机缘;第二次飞升,因给了一凡人一块鳞片,被雷劈成重伤,误了机缘,差点不能化形;第三次飞升,传说收了鳞片那凡人来报恩,终于帮她渡了这劫,飞升成神了。#南海懒散不学无术蛟龙(并没有)VS天庭怼天怼地第一神官(也不是)##本文又名《今天南海那蛟龙飞升了吗?》#
  • 如弈歌

    如弈歌

    若视天下为棋局,世人皆当为棋子。重生一世,是若要当布局人,亦或是那入局者。人生如弈,岁月当歌。如弈非如意,当歌且高歌。且让各位看官,闲庭信步,品一品咱这本:如弈歌。
  • 天堂历险记

    天堂历险记

    依云依风姐弟俩被天堂女王请去帮助她,究竟是什么?冷酷美男凯文,俏皮美女罗薇,冷静聪明依云,帅气可爱依风,可爱狗狗可可,他们几人将如何应对女王的难题呢?想知道答案就来本书中找吧
  • 异世界手机勇者

    异世界手机勇者

    大学学生,学习一般,又胖又懒。马冕,也就是我,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在一次可怕的工厂实习事故后,我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更奇怪的是,我为啥还带着我的手机?!
  • 行走在丧尸末日

    行走在丧尸末日

    一觉醒来,世界变成了电影中的末日世界......“前面的路会往那边儿去,这个我真不知道,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去,其他的我什么都不顾。”任续俯视着楼下密密麻麻的丧尸,左手拎着一把带血的斧子,右手握着一根香蕉往嘴里送去。这是一个人的旅途?不,一个人是没办法在末日里生存下去的。这是一个团队的生存历险?不,身在团队里也可能孑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