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08000000009

第9章 挖药引差点挨了枪子儿

从石庄镇上抓回来的药,分两天喂进去了,没见病人有好转。身子依然烧得烫手,唇皮干得一片片地翘起来,碰上去像扎手的刺猬,口中呼出的气味灼热,带着一股腐败的酸臭,像是五脏六肺都被烧化了,面团儿一样地发酵起泡了。也有时候,病人又奇怪地发寒,身上盖两床被子,娘再往他脚下塞一只黄铜暖炉,人还是冷得瑟瑟发抖。人抖,床也抖,守在旁边的娘跟着抖。病人抖是难受,娘发抖是帮着难受。娘不停地闭着眼睛喊“阿弥陀佛”,期盼中国的菩萨发发善心,别让这个外国小伙儿遭这么大的磨难。

薛先生心里犯了嘀咕,因为照他的估算,这两剂药服下来,应该见出一点分晓的,还没有动静的话,情况显然是不妙。他顾不得避人眼目了,每天亲自跑到飨堂来,把娘已经倒进砂锅里的药材又倒回到笸箩里,一样样地闻,一样样地端详,考量:药材的年份够不够?产地是不是纯?这一味要不要减一点?那一味要不要添一点?还有一味是不是替换成别的?他亲自坐到灶下烧火,掌握火侯:有些药材要用文火慢慢煨,还有些药材煨久了反而不妥,必须在快撤火时最后下到锅里去。喂药时,他干脆赶走了克俭,自己卷起袖子上阵,明着是帮忙,暗里是监督:严格把好药汁的份量关,多一口少一口都不行。

这样的用心,这样的细致,从前他的祖爷爷给皇上配药都没有费过这般思量。

无奈,所有的努力付出去,打水漂儿一样地没了踪迹。病人照样发烧,也照样发寒,照样的无知无觉,不死不活,铆足了劲儿不给薛先生面子似的。

薛先生急得揪头发,还抽了自己耳光,责骂自己太没用:祖传行医,从他手里救起过成百上千的人,偏偏这个洋病人出了鬼,祖传药方用到他身上,简直地刀枪不入。

娘好心安慰他:“薛先生你不能急,不能乱阵脚。你要这么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初你自己就说过这话。毕竟这个人的病太凶险,能够吊着他的一口气到今天,不容易了。”

薛先生连连摇手:“不对不对,医家要是这么想,门口的牌子砸掉算了。”

“可是……”娘说,“能用的药不是都用了吗?”

“都用了?没办法了?”薛先生瞪着眼睛,扎撒着两只手,神神叨叨的样子。

娘吓得一个劲地唤他:“薛先生!薛先生!你还好吧?天神菩萨,可别让薛先生急出个三长两短……”

薛先生听不进她的话,自顾自地在院子里转圈圈,嘀咕:“没办法了?药都用过了?”

他决定另辟蹊径,药方子不再改动,只在药引子上做大胆试验。有一天他叫去了宝良和克俭,分派任务:“你们两个听着啊,我需要用蟾酥。”

宝良伸着脖子,两眼瞪得滚圆:“蟾酥是什么?”

薛先生回答:“你不管,你们只需给我抓蟾蜍,多抓几只。”

轮到克俭发傻了:“蟾蜍又是什么呢?”

宝良这回懂了,嘻嘻地笑起来:“就是癞蛤蟆呗。”

克俭大大地松口气。癞蛤蟆还不好抓?河沟,稻田,芦柴地,哪儿听到呱叽呱叽叫,哪儿就有癞蛤蟆。还不是一只两只,是成群结队,闭着眼睛都能抓到手。

两个人带上鱼叉,再背个竹篓子,出门抓蛤蟆。根本不需走远,飨堂边上的竹园里有的是。癞蛤蟆贪吃,长得胖,拖着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趴在田埂上,嘴巴鼓成球,呼哧呼哧喘气儿,人都要走到跟前了,它才艰难地蹦一蹦,蹦出两步远,接着喘它的气。

宝良瞄准一只碗口大的胖蛤蟆,屏了半天气,用劲掷出他的鱼叉。蛤蟆的喉咙里“呱”地一声响,被铁叉头牢牢地钉在地上,穿心透肺,肚子里淌出红的白的东西。

克俭别过头,不敢看,心里很恶心。

宝良赶快声明:“别以为我心狠,我爹要用它做药呢。”

一口气叉了五六只,只只都是血糊拉塌的,横七竖八扔在竹篓子里。回家呈给薛先生看,薛先生拎起一只死蛤蟆的腿,前后转一圈,啧嘴说:“没用了。我本来是要它耳朵后面的那泡浆,你把它叉得稀烂,哪儿还找到浆泡?”

宝良一跺脚:“爹你该早说啊,早说我给你抓活的啊。”

宝良会想主意,他到同学家讨来一片破鱼网,拿竹篾扎个锅盖大的圈,把鱼网缝上去,再绑根竹竿做把手,转眼捣腾出一个捕蛤蟆的网漏子。掂着这只网漏子,他叫上克俭再次出征,一网一个,还真是逮齐了一堆活蛤蟆。

接下来的活儿是薛先生的。他动作很利索:抓一只蛤蟆,捏住它的大嘴巴,拿小刀在腮帮子后面一划,再一挤,就有白色的浆液流出来。薛先生讲给克俭和宝良听,这浆液就叫蟾酥,中药里很贵重的东西。白浆聚成小小的一滴,粘稠稠的,要拿刀尖刮进碗里。再挤,勉强还能冒出一滴。挤过浆的蛤蟆不会死,扔到竹园子里,它愣上一会儿神,一蹦,藏进草根中,自己养精蓄锐去了。

十来只癞蛤蟆,不过刮下一指头的浆。薛先生说够了,蟾酥的毒性大,每次只需要一丁点,多用会伤人。

掺合了蟾酥的药液,克俭不敢尝,他只要想一想癞蛤蟆身上那些令人恶心的疙瘩包,心里面就翻江倒海。他庆幸洋病人是在昏迷不醒中被他和娘灌下这些药的,若是他醒了,看见了薛先生备药的过程,怕也是打死都不肯喝。

照理说,药都用到这份儿上,都以毒攻毒了,病人该有反应了吧?

还是不死不活。

再换药引子。这回改用江边的陈年老芦根。芦根性甘凉,兴许能对上症。薛先生说,现在他已经黔驴技穷了,用药的手法是天马行空了,至于起效不起效,纯粹是瞎猫碰死老鼠,碰上了算命大。

挖芦根的活儿还是派给宝良和克俭。

芦根到处有,串场河边就多得是。但是薛先生看不上,他指定要两个孩子到长江边上挖。上埝镇离江边十好几里路,一来一回,得花上一天时间。两个人很乐意被指派做这件事,出门时不光带了小铁锹,还带足了当午饭的干粮。男孩子总是贪玩,一边走,看到河水要奔过去涮涮脚,看到鸟窝忍不住要爬树掏鸟蛋,狗追到路边来,他们拿砖头扔,鸡鸭见到他们掉头走开了,还是不肯饶,一直追到小东西们惊慌失措地叫。从日头一树杆子高,走到日当正午,才算站到了江堤上。

从江堤望过去,这个季节的芦苇本该是一望无际的海一般的绿,厚厚的沉沉的人走进去望不见头顶的那种茂密。可是两个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却是滩地上长长短短的芦苇茬,癞痢头似的,遭了强盗洗劫似的。原来小鬼子害怕芦苇丛里能藏游击队,不等苇子长成,就强令乡民割倒了。可怜江边那些年年割苇子为生的人,一冬的生计打了水漂。

枯死的芦苇茬像钢刀一样尖利,必须小心翼翼侧着脚背走,才不至扎坏了鞋底子,扎通了脚底板。江水倒灌冲刷出来的沟壑深深浅浅,浅的一脚能跳过去,深的要先下到沟底,再爬上对面的沟沿。沟坡上有一个接一个的螃蜞洞,铜钱大小,白肚褐背的螃蜞嗖嗖地爬进爬出,也不知道是在忙些什么。宝良后悔没带小竹篓子来,否则就手抓回家,白酒一杀,或者盐巴一揉,一咬一嘴鲜,那可是就粥的好小菜呢。

芦苇割走了,芦根还留在滩里,选那松软一些的地,几锹一挖,雪白的芦根就会露出来。芦苇的根系深,只要有耐心挖下去,层层叠叠,蜿蜒盘结,简直就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冬天的芦根鲜甜脆嫩,能当水萝卜嚼,现在还不是时令,克俭掰一节尝了尝,又苦又涩,赶紧吐出来,舌头还是麻了半天。

遍滩的芦根,倒让宝良和克俭无处下手了。挖哪段才是能入药的呢?回想一下,薛先生交待得很清楚,要“陈年老芦根”。什么样的芦根够“老”又够“陈”?商量的结果,是尽可能地往地下深处挖,长在最下面的,最粗最肥的,大概就是资格最老的。

说干就干,两个人找到一盘最粗的芦根,蹲下来,面对面地撅着屁股开挖。江滩地看着软和,其实土下面被芦苇的根根结结盘得死紧,每挖下去一锹,都得下劲斩断周边纠结的根须,很不好对付。小螃蜞们被惊动,悉悉索索在他们脚下乱窜,不理睬它们吧,不甘心;顾着跟它们逗乐吧,就耽误了挖地。结果,芦根还没有挖到手,紧挨着江边驶来一艘日本人的巡逻快艇。快艇“突突”地轰叫着,声音由远而近,甲板上的烟囱里冒出浓黑的烟,被江风吹得低下去,像拖曳在江面的黑绸带。快艇的甲板上趴着一个圆圆的乌龟状的舱盖,舱盖打开了,伸出长舌头一样的枪杆,后面露出日本人的带钢盔的脑袋。

宝良和克俭都没见过快艇,稀罕得很,忘了手边要干的活儿,扭过头呆呆地往江面上看热闹。快艇突突地冲过来,劈开江水,船侧溅出丈多高的白浪花。船尾后面,江水翻腾出一条一条白色的龙,铺排出扇形的阵势,绵延了半个江面,看得两个人目瞪口呆。突然“啪”地一声响,克俭身边的湿滩地上,飞起一嘟噜细碎的土。他傻愣着,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倒是宝良先醒悟,大叫一声:“打枪啦!”两个人这才惊慌地跳起来,一前一后飞快地往回跑,也不管滩地上的芦苇茬子戳脚不戳脚了,一口气窜上了江堤。

子弹活像长了眼睛,一路追着他们的脚跟,吱吱地怪叫,从江边到堤岸打出一条飞溅的泥浪。克俭的心里狂跳,喘气喘得肺都要炸开。宝良还是机灵些,刚窜上江堤,马上扑倒,横着滚到堤下。翻滚中,没忘记伸手拽了一下克俭的脚,把克俭也拽到堤下去。而后,两个人滚到草丛里,抱头趴着,鼻尖贴紧了泥土,眼睛也不敢睁开,生怕小鬼子弃船上岸,追上江堤,一枪一个打死他们。

谁知道日本人早已看清楚是两个孩子,拿他们逗着玩,开了一阵子枪,也就歇手罢休。快艇突突地驶过去,留下他们隐隐约约的怪笑声。

好半天,江滩上安静得耳朵里都发懵了,两个人才哆哆嗦嗦放下手,抬了脑袋四下里看一看,一点一点地坐起身子。日头高照,江堤像一条蜿蜒的长蛇,堤上的柳树槐树洒下碎碎的光影,堤下的棉花地开着红的白的花朵。两个人瘫坐在地上,互相检视对方,除了满头满脸的泥土草屑,没见着破皮流血之处。还不放心,各自用手浑身上下地摸一遍,也不觉哪儿疼哪儿痒。这才确信子弹真没有打着,忍不住地呲牙嘻笑起来。

宝良啐一口嘴里的泥土,嘲笑克俭:“你看你这个松包样儿!胆都要吓破了。”

克俭不服气:“还说人!你呢?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宝良才发现自己光着一只脚,脚趾缝里嵌着碎草叶,脚后跟上还拉了一道血口子。他着急起来,四处找鞋。鞋子滚到了堤下的棉花地里。拣回来套上脚,又发现鞋后跟撕裂了,鞋底也被芦苇茬子戳了两个洞。

“倒霉!”宝良沮丧地说,“回家我娘要揍我了。”

克俭安慰他:“不会吧?拣回一条命,你娘乐还乐不够呢。”

宝良一想也对,又神气起来,得意洋洋道:“我就算到了小鬼子打不准。你想想啊,那汽艇开得风一样快,人在船上颠也要颠死了,还拿得稳枪,瞄得准人?”

“你都知道了打不准,你干吗还要跑?”克俭笑嘻嘻地。

宝良理直气壮:“防而不备,你懂不懂?哪里有人傻到把自己当枪靶子的?我告诉你啊,这事你回去不能跟别人说,特别不能跟你二姐说,你二姐最会笑话人。你今天这条命,可是我救回来的。”

克俭本能地觉得他这句话有问题,明明是两个人一块儿跑的,哪里谈得上谁救了谁?可是克俭嘴笨,说不过宝良,不服气的念头只能放在心里。

这时候,宝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克俭:“哎,看清小鬼子长什么样了吗?”

克俭摇头。说起来真是羞愧,尽顾着抱头逃命了,慌得什么都顾不上了。

宝良啧一下嘴:“你真是的!”

克俭生了气:“你才真是的呢!你自己长了眼睛干什么用啊?”

宝良就不说话了,把鞋子里的灰土磕一磕,穿上脚,招呼克俭接着挖芦根去。

同类推荐
  •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本书精选几百篇内容精彩的中外名人幽默故事,涉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位名人,如伍子胥、孔融、冼星海、林语堂、爱因斯坦、达尔文、萧伯纳、小仲马、海明威、雨果等,内容广泛,故事引人入胜,是青少年休闲益智的首选读物。
  •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神秘生态解说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神秘生态解说

    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是动物适应环境、维持个体生存的一种独特生理过程。许多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便会进入休眠状态,这是它们对不利的环境条件产生的一种特殊反应。动物休眠时不进食、不活动,陷入昏睡状态,呼吸微弱,体温下降。在冬季到来时,有些动物新陈代谢降低,于是进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天。如爬行类的蛇、两栖类的青蛙等动物,在严冬到来之前,都会躲在洞穴中、岩石下或泥潭里进行冬眠。许多鱼类,像鲤鱼,由于环境温度太低、食物短缺、氧气不足,也会出现类似冬眠的过冬现象。此外,哺乳动物中的蝙蝠、鸟类中的蜂鸟也都会进行冬眠。
  • 聪明的动物愚蠢的动物

    聪明的动物愚蠢的动物

    "这是一本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集,风格轻松幽默。内容精选了俄国童话作家兼插画家瓦莱里?卡里克自编自绘的民间童话故事共50则。故事中多数都有着聪明的和愚蠢的动物角色——狐狸、兔子、狼、麻雀、山羊、仙鹤、公鸡、龙虾、骆驼、绵羊、青蛙、鹬,等等。其中很多角色颠覆了我们惯常思维中童话动物的单调形象。“故事意思简单,叙述有趣、重复,再加之图画又这样恰到好处,恰合儿童心理,是艺术家而兼教育家的手笔。”书中配有大量高品质的手绘插图,插图和故事本身一样,简洁明快,充满戏剧性,“无论在幽默感和艺术巧妙性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英国《卫报》评)。
  • 校园播客

    校园播客

    本书作者既是作家,又是编辑,业余时间还兼职作文辅导教师。他一直倡导“绿色写作”,其作品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作者擅长用纯净的文字引领读者品味现实生活,用质朴的语言启发读者感受人间真爱。本集作品是从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数百篇小小说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其中部分作品为获奖佳作。
  •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秘方秘方秘方》少年阿亮先后遇上了三个奇特的秘方。这三个奇特的秘方分别掌握在三个不同的、奇特的人手里……这就注定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有人说:每个秘方都包含一些生死祸福、恩仇善恶等等的故事。而人生、社会不也就是这些“等等”组成的么?照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是必定会遇上一些“秘方”的了?也许,也许。《绝招》暑假的某一天,马丁忽然发现自已有一个绝招,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名人。成了名人,当然就会有人追着求签名的,当然动不动就会有奇遇的,当然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当作两只脚的猫的……这下子可热闹了!马丁有什么绝招?别急着回答,至少等读完了这本书再说。
热门推荐
  • 天神创世录

    天神创世录

    一个创造奇迹的年代。一个创世神的传奇。历险不断。不断突破。修真界。仙界。魔界。鬼域。佛界。龙神世界。林风,青龙,麒麟,龙神,邪神。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霸总甜妻不好惹

    霸总甜妻不好惹

    以看似人生赢家的女主角穆思妍与男主角韩明轩的婚姻下隐藏的千疮百孔,爱恨纠葛为主线,让他们逐渐明白婚姻与爱情的真谛,以及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真正位置。韩明轩终于明白他从一开始就弄丢了他的宝贝,他想要找回来。
  • 竟然许可

    竟然许可

    一中的同学没想到二中的校花竟然让他们大佬帮她跑腿买东西,而他们的大佬竟对她有求必应。情景一陈静冉坐在桌子上说:“去帮我买包草莓味的棒棒糖。”徐可看着对面的姑娘嘚瑟的样子,皱眉头:“下来,桌子凉。”陈静冉撒娇道:“小可可,你最好了,求你了。”徐可低着头笑了:“下来,小可可就带你一起去。”说完便把他的姑娘给抱了下来。情景二“可可,快一点,我要饿死了。”陈静冉趴在桌子上软绵绵的说。徐可笑着把饭菜端了出来,“坐好,吃饭。”“不要,你姑娘没有手,需要你喂她。”陈静冉撒娇道。徐可无奈又宠溺,“行,坐到我腿上,啊,张嘴。”“真好吃,可可,你的厨艺不错啊,”陈静冉由衷的赞美着,“我这一辈子的饭就交给你了。”“不要。”徐可拒绝。“为什么?”陈静冉不开心了。“因为你的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嗯,都是你的。”
  • 预言故事太动人

    预言故事太动人

    温羽是个小小的作家,每天为码字而操劳。年仅20岁,却没有像其他同岁的女孩一样放飞梦想。哦!温羽的梦想的确是写故事,这是她从小梦寐以求的。可写故事哪有那么容易,现在的新世纪人类,看文都要有逻辑性了。哪像她小时候,只要够爽就行。--傅言,大学史上年轻教授之一。有“大师”预言,他在25岁定会遇见一个大麻烦。嗯……的确是个大麻烦,麻烦了他的一生。
  • 王子黑马

    王子黑马

    王子,你寻到你的情了吗?公主,你等到你的爱了吗?你们,牢牢握住对方的手了吗?他是骑着黑马的王子,却一直都不是樊颖的王子,最初,他是她的蓝颜,然后,他选择了放手离开,丧失了拥有她的资格,而这一切,只是他的自以为是。
  • 盛宠谋妃

    盛宠谋妃

    正式版:帝王寿宴,圣旨下,容安王府小小姐被赐婚给身体孱弱的十四爷。当被帝王忌惮的三方势力联手,又将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天下翻覆,帝位更迭,她,一个世人眼中的弱女子,又将在这阴谋阳谋遍布的帝都,掀起怎么样的风浪?一句话简介:十四爷活不过二十五岁,她励志成为史上最有钱最有权的寡妇。
  •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一个孤傲的少年,被鸿蒙初判所衍生的功德系统带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位面成为了小灰灰,看小灰灰还是那个总被小羊所欺骗而丧失狼性的狼族败类吗?还是那个拥有超级发明天赋而不思进取的废材吗?一个不一样的小灰灰,一个不一样的狼王!这个世界有人族,神族,虎族,甚至还有魔族,,,为什么各族之神会消失?是是死亡还是什么?这一切都在等小灰灰去解释,发现。
  • 疯狂的下劈

    疯狂的下劈

    大雨磅礴之中,没伞的孩子,你只能拼命地跑。石斌,本是一家酒吧里的服务生,在某一天晚上,为他上大学的三哥出头的时候,接连踢出重腿,击倒数人,从而被该大学跆拳道社的美女副社长戚小篆相中,强烈要求他加入跆拳道社团,从这里开始,他接触了跆拳道,继而开始了一番有滋有味地征程……在这场是跆拳道也是人生的征程中,石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奇妙,其中,有黑暗也有光明,有小人也有君子,有爱情也有友情,换言之,就是有美女与兄弟同行……隐忍而成器,张扬乃发生,石斌,这个名字,注定要刻在跆拳道发展的里程碑上,因为他,把‘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十二个字,在现实中演义了一遍……唏嘘多少岁月,今朝一夕得醒,终负手而立,最高峰。
  • 明月逐西楼

    明月逐西楼

    她本是公主之尊,金枝玉叶却因国破家亡,沦落教坊她恨,她爱,她愧疚,她的一生,徘徊于梦入梦醒之间。她是末世的红莲公主,她是举世闻名的奇女子,可谁人知,她原也只想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安稳生活。可她这一生注定如孤独明月,兀自逐西楼...——————————————————求推荐票吖
  • 大话闽商

    大话闽商

    本书共九章,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上叙述了闽商的兴衰和在中国各大商帮中的地位。通过对闽商中一些代表性人物从商经历的描述,告诉人们一个个典型闽商的非凡经商历程和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