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5500000020

第20章 乡村农耕篇(3)

赶集归来的农人,到了黄昏时,才静下心来,进行全天活动的总结。粜了粮卖了菜的人,要盘算全天的经销情况,并向家中掌权管钱的人(多是女主人)交账。采买了东西的人,要让邻居和家里人查验一下购回的物品是不是正宗,价钱是不是公道合理。赶集的人还要捎带着介绍自己一天内的所见所闻,有的人讲述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让人称慕不已。这样,没机会闲逛的人也长了见识开了眼界饱了耳福。谁家要是翻来复去算不清账目,总觉得自家吃亏上当被人哄了,就去请村里的能行人帮忙盘算往来账项。北街有位张大伯,记性好,脑子清,性格坦慢,心地善良,他是村里人公认的算账权威。他一来,先让主人取几粒玉米豆,然后就在当院摆起计算阵法。一来二去,一清二楚。主人感激不尽,邻人赞口不绝,都说他是真真正正的能行人。这时,张大伯自嘲式地讲了一个“能行人”的笑话:从前,一个姓汪的人赶集回家途中,听到一个过路人自言自语:今天真有运气,买了一把锁子,人家还给我搭了两把钥匙!汪认为对方是能行人。两人很是投缘,相见恨晚。一高兴,便结了儿女亲家。这年,汪的女儿一岁,对方的儿子两岁。汪告妻知。妻说:不可,他的儿子比咱的女儿大一倍,咱娃五十岁时,他娃就一百了,守半辈子寡咋办?汪大惊。两人去询问本村能行人。答:不要紧,今年,他儿比你女大一岁,明年,你女就赶上他儿,两个娃一样大了!

黄昏,大人有大人的正事,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快乐。

男孩子的活动极富竞争性。一到黄昏时节,他们便聚集在一起打汰、斗鸡、捉迷藏、打三角、滚铁环、抽毛古神等。打垒球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活动。垒球是自制的,做法是找一块旧布,包入沙石,用线绳纵横扎紧,就成了。击球棒是临时找到的一截木棍做代用品。比赛时,投球手、接球手、副接手、守垒员、裁判员一应俱全。打起球来,有门有路,有章有法,精熟地道,紧张热闹。记分的角色由大家共同担当。随时唱清,双方认同,透明度很高。一旦发生纠纷,有时争得脸红脖子胀,有时僵持得停止了赛事,有时互不相让竟动起武来。打斗中,若有一人鼻口出血,伤者或同伙是要给打人者的父母告状的。做了错事的孩子,便吓得躲在村里某一角落不敢回家,晚饭则由伙伴们从自己碗里省出来提供给他。

稍小一点的男孩子,则把玩耍的目标盯在天空、树上。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仰着脑袋,拍着小手,观赏着遮天盖地飞来的一大群一大群老鸹,一边振臂欢呼鸟群的壮观,一边投石袭扰落在树梢的鸟儿。要是有谁起个头,他们便拼着嗓门唱起了有关老鸹的歌谣:“老鸹老鸹一溜溜,张家锅里炒豆豆。你一碗,我一碗,把谁憋死我不管!”“寒江老鸹白脖项,顿顿吃饭骂婆娘。婆娘跳了井,拿馍给上哄;婆娘跳了崖,拿棍给上抬……”

这段时间,村里最活跃的人群,要数十四五岁的女孩子们了。她们一群一伙,说说笑笑,推推拉拉,嬉嬉闹闹,人没到,声音早就来了。这些女娃娃,集体活动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在一起学唱戏学唱歌,有的找邻家借清油或煤油准备夜里点灯做活,有的欣赏伙伴新剪的鞋样新绘的花样,有的趁大人们闲下来时在织布机纺线车绣花布上学做女工,有的则去找心灵手巧的小姑大嫂为她们做成的衣服绾纽门……

临出嫁的大姑娘黄昏时喜欢单独活动。要是有伴相约,她会借故推却。她独自一个人坐在闺房中憧憬未来,考虑着婚嫁大事的细枝末节。一会儿,翻开自己的嫁妆箱子,看一看新织的花格子床单布,新缝的红棉被,新做的鸳鸯枕。一会儿,去问问老嫂老婶老妈们,请教如何做新媳妇如何与公婆相处。一会儿,再回忆和巩固一下母亲传授的炒菜蒸馍做饭的技术和窍道。一会儿,又走到媒人家门前,想去再问一问未婚夫的高低胖瘦,问一问婆家的贫富长短,问一问结婚那一天男方有没有给交钥匙的兄弟准备好红包,问一问男方家一共有多少长辈人还需要再做几个黑粗布枕头到时候按风俗以礼晋见……然而,大姑娘总是腼腆害羞的,事先想了很多很多,真正走到媒人门口,心里却又很乱很乱。转了几圈,还是羞于启齿,只好一个人又悄悄来到伙伴中间……

这会儿,残阳如血,夕霞似火。一道夕霞,就是一缕乡情。

过了会儿,月上柳梢,乡村如画。一幅画面,就是一个故事。

客边人

特殊的年代,产生了特殊的语言。“客边人”,便是一例。

上世纪60年前后,关中大地走来了一批外地女人。她们来自甘肃、四川、河南等省。她们与关中的单身汉们结为配偶,并为之生儿育女。那时节,当地人把她们称之为“客边人”,把单身汉娶外省女人为妻叫“拾掇个媳妇”。

那些年,粮食紧缺,加上连年干旱,农村人大多食不果腹。客边人来到鱼米之乡的关中道,为的就是混个饱肚子。“饥不择食”啊!她们主动上门,没啥条件,主家愿意收留就成!一开始,当事者自觉“低人一等”,年轻人见了觉着好奇,中年人则多寄予同情,老年人却常常暗中叹息。日子一久,大家便也习以为常了。

尽管,她们的婚礼简单得连同村人都不知不晓;尽管,她们在火车站排队等人挑选,甚至,有时让来人帮别人“捎”着挑回去;尽管,她们几个人同去一家,生活几天后,供主人“择优留娶”一人,余者再另谋出路;尽管,她们老家人(有时甚至是丈夫)找上门来“要人”,双方屡有口角……对于这些,大伙都司空见惯,不以为怪了!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脑海中都留有客边人的印象。我也一样,提起她们,记忆之河便泛起了童年浪花

兔家嫂

大伙叫她“兔家”,其实,她姓杜。关中话说转了音,“杜”便成了“兔”。

她从湖北省来,是否结过婚,没人深究。大伙只觉得,她勤劳,善良,刚强,是个持家过日子的好女人。

她嫁给了厂运哥。那年,她才二十出头。

厂运哥家穷,兄弟六人,三个娶了客边人。老天有眼,三对夫妻都生活得和睦幸福,小日子和和顺顺,儿女们乖乖巧巧,妯娌们也客客气气,礼让友爱。辛苦了一辈子的二老高兴得几次去庙上烧香拜佛,敬神还愿。

不幸,几年后厂运哥患了肝炎。因为家穷,他硬撑着病身子干农活,加上没钱治疗,病越来越重,直至卧床不起。

兔家嫂对丈夫情挚意真,仁至义尽。她顽强地撑起了这个家,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一个人完成了生产队分派给全家的全部工日。就这,还求亲告友,盖起了两间土房。

为给厂运哥治病,她曾用借来的架子车拉上全家人(孩子小,放不下),走遍了邻村的医疗站,求遍了远近的名大夫。有人告诉她玉米缨子能治肝病,她秋收时把玉米缨子收集了一大堆,晴天晒,雨天则放在炕上烧火烘暖。她家用不完,还送给了别家有肝病的人饮用。又有人告诉她初春第一茬白蒿草(茵陈)能治肝病。她便背上小儿子进山挖取。儿子在她背上睡着了,寒风把她的手、脸吹裂出血了,她全然不顾。没带干粮,还得讨饭充饥。深夜回家后,面对冰锅冷灶,安抚冻饿哭叫的孩子,侍护病人膏肓的丈夫,她熬尽了心血!

没等喝完千辛万苦采来的白蒿,厂运哥便永远地告别了贤妻幼子!

我曾默默地同情过兔家嫂:人都说兔儿不要远离窝,原来,离窝的兔儿灾难多啊!

兔家嫂仍然以超凡的毅力撑持着这个破碎的家。冬闲时,她做花圈(俗名绑斗)卖。利润虽然少得可怜,但总是有点收入可以填补家用!还债务、供儿子上学的事一样没误。

有一回,她托我赶集时从哑柏镇捎了五角钱的彩色纸(做斗用)。没几天,她来还钱。我坚拒不收,她扔下钱转身跑开了。

看着她的背影,我耳边还回响着她那乡音未改的湖北话:“阿嫂再穷,也不能没良心!”

我明白了,支撑她这个客边人支撑这个家的动力,正是“良心”!

董家姨

她自河南省来,带着一个孩子。自我介绍说,丈夫死了。怪可怜的!

她又黑又瘦,由于终年劳累,过早地显出了“老”相。

她嫁给了松民叔。松民叔是离过婚的人。他的前妻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又秀丽又有文化,因为要进城工作了,才离的婚。村里多数人担心董家姨和松民叔日子过不久长!

董家姨是个直性子。别看她是客边人,遇上不讲理的人,可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上拉下马”!松民叔口吃,与人相争,总是结结巴巴的,占不了上风,常受欺。有一回,本队一个长他一辈的“歪老婆”诬骂他偷搬了她家自留地的玉米棒。董家姨气不过,与其当众对质,当街对阵。从中午“战”至天黑,步步进逼,愈战愈勇。对方自知理亏,勉为招架,步步退却。董家姨乘胜追击,将其说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实在没咒念了,对方以客边人挖苦她。她快速反应,语如连珠火炮,一下子说出了对方亲属中好几对与客边人成家的婚姻。这下子,歪老婆灰溜溜地逃走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歪老婆吵架吃败仗,这是头一回!

松民叔虽然没文化,口才也滞,却拉得一手好二胡。没事了,他就坐在村口的大碾盘上,闭着眼,悠悠哉拉起了秦腔戏的曲子。为这,前妻曾多次怨他“不务正业”,穷开心!可是,董家姨很支持他,她不仅一人将家中的琐碎活儿全包全揽,让松民叔有闲情逸致拉二胡,而且还给听曲子的乡亲们端茶添水,稳定和扩大了听众阵容!

离婚后的松民叔,曾把二胡架到楼上尘封了!

与董家姨结婚后,松民叔又操起了二胡,而且,还拉出了河南曲子……

听曲子的人和松民叔开玩笑说:媳妇把你也变成客边人了!

松民叔不答话,只是笑,笑得很灿烂。

贺老师

已经考上了大学的她,仅因为家庭是地主成份,失去了深造的机会。一气之下,她自四川来到了陕西。她才貌双全。好心的说媒人特意挑选了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人与之婚配。村人说,这一对夫妻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后来,她做了民办教师。上初小三年级时,她是我的班主任。

贺老师年轻漂亮,知识渊博,善良和气,学生们打心眼里爱她。那些年,师道尊严,老师打骂学生是平常事。私下里,娃娃都给老师们分别起了很难听的绰号。这样,骂起来方便、隐秘,解谗得劲。可是,从来没人这样对待贺老师。

大跃进年代,小学生经常集体参加农村劳动。秋收后,为了及时腾出土地以利按时耕种,贺老师领上我们,把田间散放的玉米秆抱到路边、坟头或井台上集中堆放。同学们有人流鼻血了,她跑步去医疗站请来医生;有人弄破了手脚,她就近采来草药揉烂敷上,并用自己的手帕包扎。大家累了,她在井台上给同学们讲故事。现在,我还记得她讲过的《银杏姑娘》中的一段情节:银杏的父亲人称九叔,经营菜园子。姑娘要出嫁了。男家设计考问姑娘才智。于是,来了九个女人,要找九叔买九斤韭菜。她们先找银杏,让其告父亲,诱使犯讳(“九”字)。她从容不迫,娓娓道来:门外来了三批女人,每批三人,要找八伯父的大弟,买长叶子、窄条子、割了又能长出来的绿菜,每人买一斤!

贺老师能歌善舞。课余时间,常教学生唱歌跳舞做游戏。记得一首歌词有这几句话:“人家过年省吃又俭用,咱家过年杀了一头猪——妈妈啊你可好糊涂!”这些话,对于从小培养我们的节俭意识,作用可不小哩!

贺老师的故乡情结很浓。她曾教给我们不少四川人的茶俗歌谣,其中歌词,至今记忆犹新。反映家庭亲情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妈》歌词:巴山子/叶叶搭/白天黑夜想我妈/圆菜盘/端素菜/不吃你的菜/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妈!用手指做游戏的儿童茶俗歌《卖茶歌》的歌词:王婆家/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娃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说闲话……

多年后,我的一位同学考取了四川的一所大学。我问他,为啥考得那么远?他答:是贺老师教的儿歌把我吸引到四川去的!

我的另一位同学在国家一所重点大学当领导。他带研究生去四川考察时,专门在茶农家住了一宿。他说,总想找回跟着贺老师唱茶俗儿歌时的那种感觉……

——看来,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来没把贺老师当客边人看,相反,倒是贺老师的言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随着岁月的流逝,“客边人”的称谓早被人们遗忘了。然而,她们留下的影响,却实实在在,长长久久。

是她们,带来了外省人的吃苦耐劳和开朗善良,让多少个残缺的家庭飞出了笑声,充溢着幸福!

是她们,用自己亲历实感让当地人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旧习,并在其后的多年里保持了关中人口的性别比例平衡,社会稳定祥和!

是她们,利用走亲戚、回娘家的机会,让关中人告别了封闭,见识了火车、飞机,走进了市场,走向了开放!

是她们,让不少关中人扩大了婚姻圈。远缘结合的优势,从这些家中走出了一个个大学生、研究生和企业家

“客边人”——这个特殊的名字没人叫了,那些特殊的往事,却时常让人念想!

意复

“意复”,是一句方言,意思是叮咛、嘱咐。

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告诉我,“意复”是一句古汉语:意者,言者之语也;复者,强调重申也。

我最早接受的“意复”,来自母亲。打记事起,直到与母亲永别,“意复”一直伴随着我。

学龄前的我,因为家中无人管带,只好每天随母亲下地。下地了,又不会于活,成了负担。母亲想了个办法:将我用背篓扣起来,放在地头的草路上,她才进地去干活。扣好之后,反复“意复”我(每次都重复这几句话):不要钻出背篓,外面有狼,狼最爱吃碎娃;不要在背篓里睡觉,睡着了要受凉,肚子疼;不要跟生人走,生人是人贩子,卖娃呢;不要大声喊叫,妖狼听见娃娃的声音就寻过来了……我都信以为真,默默地背诵着母亲的“意复”,忍耐着太阳的烘烤,打发着难熬的时间,盼望着干完农活的妈妈快点带我回家!

同类推荐
  •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一书是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对九十余年人生及学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思问。第一部分“归途——我的哲学生涯”着重记述了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兼及各个重要时期作者的求学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随想漫谈”是近两年来的学术随笔,主要内容是讲自我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

    克莱恩在出版《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四年之后退休,他拒绝了医生植牙的建议而省下一大笔钱。他离开喧嚣的纽约,拖着一箱哲学书来到哲学家的故乡,在风光旖旎的希腊小岛开启了一场哲学寻根之旅。他在沙滩上漫步思考,结识天性豁达的岛上居民,也读到大哲学家的人生建议,包括伊壁鸠鲁、柏拉图、斯多葛派、培根、叔本华,等等。最终他发现,人只有具备成熟的心智,才能理解整个生活的乐趣。这次,他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热门推荐
  • 她死去的那一晚

    她死去的那一晚

    大家闺秀滨口美绪一直生活在超级严格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是大学生的她,还要每天遵守六点的门限。此番她竭尽所能说服双亲,总算获准前往美国旅行。出发前一晚,匠千晓等大学好友举办了一场饯行会,庆祝她第一次远离家庭的管教。可散会后不久,匠千晓便接到了求救电话,前往滨口家帮忙丢弃一具女性尸体。朋友难得一次的海外旅行,怎能被突然出现的任性死者毁掉……
  • 断零天

    断零天

    主角白羽16岁参军,生于和平年代他却不知道被卷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阴谋之中,而他确实这场阴谋里的一颗重要棋子,得知来龙去脉后他决定向命运抗争
  • 异界尸体处理器

    异界尸体处理器

    徒弟:师傅,你听说了么?夏国有一个私人领地,里面都是名贵的宝贝,我们去逛一下?第一大盗吓了一跳:你说的不会是尘飞的私人领地吧?徒弟:对啊。第一大盗:你怕是活够了,你永远不知道会太极的金丝猴能打多少人、你永远不知道坦克一样的老鳖能破坏多少高楼、你永远不知道飞机一样的金雕能载多少人、你永远不知道尘飞的私人领地有多少这种怪物。徒弟非常惊讶,问:为什么尘飞会有这么多强大的怪物?第一大盗:那还要从一个尸体处理器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武大融合

    仙武大融合

    这里,太阳黯灭,灵气复苏。这里,动物异变,魔物时现。这里,恐怖降临,灾难不断。仙武大陆崩溃前夕跟地球融合,成群结队的怪物冲击人类世界,洪琨一脸懵逼,这里......这里真的是一千年以后吗?一千年以后,带着神灵之晶的洪琨横空出世,于乱世之中重开天地。
  • TFBOYS之林夕

    TFBOYS之林夕

    这是三只与一个女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不喜勿喷。
  • 真理殿堂

    真理殿堂

    凝望深渊之人,要小心成为深渊;但若,我本就来自深渊,当我重归深渊之日,那便是深渊重启之时。
  • 木影落樱

    木影落樱

    如果那天,我没有偶然看到你令繁星黯淡的微笑,我又怎会知道,你就是我要的怦然心动。——木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