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3800000008

第8章 批评的萎顿与衍化(1)

--观潮手纪之七

文学进入90年代以来,创作借助于商业运作手段得以继续发展,批评却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举步维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有关新写实的异变、先锋派的转向以及“长篇小说热”、“文化散文热”等宏观倾向少有审时度势又秉要执本的总体评论,而且像王蒙、刘心武、贾平凹、张承志、张炜等人创作的新变,张珉、韩东、何顿、朱文、毕飞宇等新生代作家的涌现,也缺少专心致志又条分缕析的具体评说。至少从目前的状况看,文学批评领域似乎出现了前所少有的自由状态,或者自发自流,或者自生自灭,一切都自然而然。

对于批评的这种状况,批评家自己就在几年前表示了不满。因此关于批评的批评,始终是批评这个日见冷寂的领域里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有的人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兴起造成了文学批评的尴尬,有的人认为是人文精神的萎缩造成了文学批评的衰退,更有人认为是批评家主体意识的退化和批评意识的遁逸造成了批评的缺席、失语等自身的不景气。这些意见确实都不无道理,听来也不无启迪,但似乎只顾诊断病灶而忽视了批评的渐变,因而多少对文学批评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繁衍与演化估计不足。

如今的文学批评与新时期之初和80代年相比,确有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也不外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老理。如果我们不以80年代的批评模式看待当下的文学批评,而是立足现状,放开视野,就不难发现,尽管批评因逸出主流意识形态和受制于商品大潮日见尴尬,但批评仍在不断求索,并以更具多样化和民间化的姿态,在批评的视点、批评的方式和批评的文体等方面,开始表现出些许新的变化。

从批评观点上看,在单一的文学角度的批评之外,文化角度的批评越来越多见,这一方面表现在对于文学现象的考察,增加了文化视点的批评,如蔡翔的立足于日常文化、胡河清着眼于东方文化的文学评论;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对于当代文化尤其是90年代文化的诸种现象,也初步展开了及时而有力的批评,如吴亮关于城市文化的评论、戴锦华有关90年代文化的述评等等。也许最能显示批评由文学向文化转移的,是兴起于1993年于今仍在发展的人文精神的讨论。这个发生于批评界和知识界的讨论,从人文精神的评估到知识分子的定位,从“二王”的争论到“二张”的“抗战”,话题涉及的内容,入乎于文学又超出了文学,较为集中地表现了知识文人与文化现实的种种关系及其不同见解。这个讨论并非偶然出现,它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批评家面临新的文化现状寻求新的位置和新的话语的必然结果。

从批评的方式上看,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正经八板的文字评论之外,又兴起了活泼多样的会议评论。现在各种各样的作品研讨会确乎很多,可以说是接连不断,一些批评者对此颇有微词,一些讥讽有加的批评也已见诸于报端。其实,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在作家作品愈见增多而又难于以文字形式普遍追踪的情况下,对某些作家作品假以会议座谈予以研讨,也不失为一种以点带面的评论方式。座谈研讨的对象因种种原因可能良莠不齐,但只要研讨者不失批评家的良知与真诚对象本身的优劣并不一定决定研讨的意义。在笔者所参加的一些作品研讨会上,就既有与会者对某些优秀作品肯定其成就又指出其缺陷的情形,也有与会者对某些稚嫩之作说长道短更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的情形。这样的作品研讨,对于不同层次的作家都会有所助益。无可讳言,一些作品研讨会,或送书,或管饭,有的还付给审读费,这也为一些批评者所不齿。这实际上是以劳换得,与贿评无涉,对此持批评态度的人如果不是自命清高,也至少是不尊重批评自身的精神劳动。当然,作品研讨会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新方式,还需要在发展中形成一些必要的规范,而这显然需要时间。

从批评的文体上看,现在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论说文体的批评文体,成为一定倾向性的现象,至少有随笔体、新闻体和对话体等几种。以随笔的形式写评论,在过去只有王朝闻等罕见的几位,而在近几年,以随笔的方式写评论,或把评论随笔化的评论家,几乎比比皆是,评论家中的阎纲、陈丹晨、雷达、吴亮等人,作家兼评论家的邵燕祥、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韩少功等人,都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以随笔的方式谈艺说文,便于写作者自如操作,也便于阅读者轻松接受,使供需双方拉近距离,同时适应了日益增长的报刊杂志的需要。新闻体评论,是指那种超出新闻报道的常规,以会议纪实和现象综述的方式对某些文学问题夹叙夹议的深度报道,此类文章在文艺报刊上日见其多,而较有代表性的就有《作家报》上韩小蕙的一些文章、《文艺报》上贺绍俊的一些文章、《文汇报》上张新颖的一些文章等。这种新闻体评论,在客观报道中不失主体意向,在现象描述中叙议结合,以评论因素延伸了新闻的长处,又以新闻的因素弥补评论的短处,以两种文体的联姻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品类,因而得到了报刊杂志和文学读者的广泛欢迎。对话体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评论文体笔者就曾主持或参与过不少类似的评论。这种评论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发挥群体的优势,就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穷形尽相,参与者可以相互切磋,也可以相互辩难,使对话的展开充满一种张力。而旦自然而然地促膝对谈的方式,迫使对话者在理论的思考与表述上以口语化和现场感的方式化繁就简、深入浅出,从而使对活式评论避免了刻板论说,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总之,文学批评在萎顿中踯躅,文学批评又在衍化中变异而这为置身于社会转折和文化转型的时代所不可避免。因此,对于批评的现状,不仅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要看其新变,促其新生。我们应当对这样一点坚信不疑:走出意识形态的约制和面临市场经济的压力,并非是文学批评的穷途末路,相反它会在种种压力的促动下渐次调整,探求新路,从而以新的姿态和新的方式切实走向自立和自强。

1996年5月260尸京东南

“新写实”小说带来了什么?

近两年,当人们的目光紧紧盯住热闹非凡的社会问题纪实文学时,一种在凡人琐事的确切描述中揭悉人的生存本相的倾向在小说创作中默默进展着。现在,这种“新写实小说”已羽毛渐丰到可以同“后新潮小说”、“社会问题纪实文学”三分当今文坛天下的地步。怎样看待和评价新写实小说的勃兴与意义,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应当说,新写实小说的出现的苗头,人们是由两位湖北女作家的创作中明显感觉到的。1987年,方方发表了中篇小说《风景》,池莉发表了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虽然前者偏于揭示家世、“地势”所造成的生存文化对现实的人的制约,后者偏于表现冗杂、滞闷的日常生活对普通人的人生及人性的挤压,但人们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把目光投向蓬门筚户里的粗服乱发,在这些平常人的平凡乃至平庸的生活的述录中,最大真实地呈现他们的生存本相。人们也从中分明感受到一种新的艺术态度,即摒弃一切浪漫主义乃至理想主义的情调,在冷峻、客观的现实还原中,力求作品的局部和整体都同生活本身一样赤裸、原生和逼真,用种种艺术手法把人们导入一种非艺术的世界。池莉近期发表的《不谈爱情》,以其更圆熟的写实笔法,把一对夫妻在种种纷扰下难以自主相互的关系从而陷于泥沼、走向解体的事变写得有板有眼而又无端无由,在那谁都有责任谁都不肯认输的莫名较量中,事情终于滑向并非出自双方初衷的结局。在这里,无论是人们的生活现实还是人们的心理现实,都让你感到既多情又冷漠,既清醒又浑沌。读完作品,人生及人生中本该美妙的爱恋是那样的沉重与烦恼,真是令人难以释然。

刘震云几部作品的接踵问世,使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倾向更加惹人注目。他写于1987年的《塔铺》,描写一批农村高考生无望中的苦苦挣扎,表现出了直面惨淡人生写现实的强劲腕力。嗣后,《新兵连》、《单位》、《头人》等作品更把艺术的镜头对准普通生活中的普通群体,写他们兢兢业业而又悲悲凄凄的生存境况,写他们殚思竭虑而又头破血流的生活奋争。在这些作品中,你总能从世态人情的阐微剔隐中品出一种浓烈的批判意味,但又摸不透那到底是在批判什么。在平凡中体味出深刻,在淡悠中暗含愤激,使刘震云总能把在别人看来无可表现的事体表现得形神俱生,有滋有味,使你不知不觉地进入事境,尔后感慨不已。

同类推荐
  • 自由之旅

    自由之旅

    本书是亚瑟·本森在人生旅途上的一部充满哲思的随笔,也是他深入探讨生活状态的作品,更是一部对欲望、追求、变化、追求成功和金钱过程中的反思治愈类心灵经典之作。本森文笔犀利、思想洞见强烈。冷眼看待和剖析我们平时认为正确而变得大众理念的一些行事习惯。重新以一种更加深入的反思精神来帮世人了解真正的精神渴求和自由是什么。告诉我们生活其实有很多面,一味地纠结于一种状态,很多时候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局限,莫不如逃脱出来,透透气、换个角度来过生活。本森在论述生活之道中阐述:你对生活和生活的动机观察得越细致,你就越能体会到想象力是改变世界的动力,尤其是那种希望从束缚我们或限制我们的环境当中逃脱出来的想象力。
  • 血战米峪镇

    血战米峪镇

    发生在1940年6月的米峪镇战斗,是贺龙元帅指挥八路军120师358旅,在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地区,以预期遭遇战的方式,消灭侵华日军精锐的村上大队七百余人的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俘虏大中尉以下官兵二十余人,缴获骡马三百余匹、轻重机枪六挺、步枪一百五十余枝,子弹一万余发。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夏季大扫荡,巩固了我晋绥抗日根据地,保卫了陕北延安和党中央,而且被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史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这次战斗的胜利与娄烦老区人民的奋力支援和英勇参战是分不开的。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青春都相似,欢喜又迷茫,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那一年,高子墨遇见了周娴,懂得了付出;陈檬离开了卓轩,学会了祝福;宫屿习惯了商陆,懂得了怜惜;顾绍殊放开了丁帆,学会了放手……就算终有一别,时光会记得我们的相遇。我们遇见爱,也在爱中成长。我们害怕分别,亦在别离后坚强蜕变。《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写尽青春唯美遇见与别离故事,深情呈现青春年少的人遇到爱,在爱中成长,也因为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心路历程。
  • 风过疏竹

    风过疏竹

    本书作者身为政府公务人员,但仍坚持笔耕,实属难能可贵。本书系作者多年来所写文章的结集,共分四个部分:一、暮然回首;二、屐痕处处;三、亦真亦幻;四、言所欲言。文字清新,感情真挚,颇可一读。
热门推荐
  • 霸道帝王俏皮妃

    霸道帝王俏皮妃

    他身为帝族后裔,却毫无作为,被发配边疆。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帝都大婚之时,他又再次归来了。这次归来,他带来了无尽的势力,再次归来之时,碾压众人,只为带走心中所挚爱的她。
  • 一生情太多

    一生情太多

    她原以为魂归千年,重活一世,是上苍的恩赐,却不想身负血海深仇;原以为千年后,就不会有爱恨情仇,却不想遇到他的那刻,原本平静的心湖竟掀起涟漪。他说:“若有来生,你可愿伴我左右?”她说:“今生未完,谈何来生。”
  • 爱在魏晋南北朝

    爱在魏晋南北朝

    朝代:魏晋南北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灵感来源:方文山作词的烟花易冷出场国家:刘宋北魏柔然契丹主要人物:赵清明辛晓婉兰兰萧远征黑衣人玄一法师蒋军罗洋故事内容:还原《烟花易冷》歌词中的大意,拉伸、扩展故事空间,使得整个故事具体,更多元,欢迎品读,提出宝贵意见。写作手法:段落跳跃性强,我是以文字导演了这部小说,很有画面感和纪实感,中国传统元素融入颇多,读这部小说好似自己在看一部已经剪辑好的电视剧,值得一看。
  • 冠冕之下

    冠冕之下

    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桂冠背后都有无数鲜血的渲染。原一女中学生薛善被杀人犯刺死,竟奇迹般死而复生,穿越到另一世界——星际航海时代。每个人都有着异能,有强有弱,更多的异能是要去唤醒的。【文案一】“一切胜利的背后,都是用鲜血换得的,一切美名,都深埋着无数堕落与黑暗。所以,我的殿下,我对你忠心耿耿,待到你冠冕之日,我定将天下与宝剑双手呈上。”
  • 冰月皇城

    冰月皇城

    她从小就是孤儿,从小和一个人相依为命,当那个人都背叛了她,她尽然穿越了,从新开始她,竞是一名废材,但地位尊贵。她拥有绝色容颜,在这样的身体中她要变强,让世人对她刮目相看。重新开始的生活现在开始。
  • 保镖凶猛

    保镖凶猛

    突破之时,意外召唤出个顶级大帅哥。“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保镖了!”苏凝指着一副高冷姿态,帅的没边的陆牧,眼泛桃花地开口。等等,这剧情的打开方式好像不太对。PS:一心想搞事业的男主和一心想泡他的女主的没羞没臊生活。PS:日常流,半个稳健流。
  • 半点尘烟走燕梁

    半点尘烟走燕梁

    一向要强、不懂感情的戏子徐袅袅与便装出游的深情帝王渣刘翊相遇相爱,但是徐袅袅因为刘翊发妻的存在,从而不接受刘翊的爱。帝王渣:自由和那些人的性命你选一个。徐袅袅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样,最后应下来。究竟是相爱还是相杀,静看风云吧。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Father Goriot

    Father Gori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家小玉为君欢

    新家小玉为君欢

    作为新上任的小家碧玉一枚,盈头皓齿,举手投足间贵气浑然天成。她巧笑嫣然,不显疏离,年轻的将军征战沙场,却敌不过这个深闺女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