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9500000004

第4章 风声在耳(2)

所以,素食一成主义,便是精神的范畴:肉食者,鄙污、智昏、俗恶、凶暴;素食主义,清爽、澄明、节高、仁义--古今中外,盖以为然。

从托尔斯泰风烛之年愤然出走来看,他虽然不是一个彻底的素食者,却是一个彻底的素食主义者。

5.成功的恋爱

消息1994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就“那些文艺作品是世界文化宝库皇冠上的明珠”作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其中评出了十部最伟大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榜上有名,名列第七。

就是这么一部有崇高地位的小说,虽然我接触极早,却一直不曾终读全书。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部婚嫁小说。我对婚姻小说有偏见,认为无非是富富贵贵、爱爱怨怨的世俗情感,无波澜,无跌宕,无激愤,更无崇高,是一种近乎琐碎的话语方式。

这或许与我的婚姻状况有关在一个相对老化的生活环境中,可供选择的婚配对象极少,无需过分挑拣,择一稍胜者而求之;且因孤独寂寞的感觉正强熟烈着,不容细细商量,便婚娶了。婚后的生活质量孰优劣,因无从前情事作比,亦无大感觉;无非一些油盐摩擦,无非一些鸡毛不安,稍沉吟之,不平也就变成自甘,没什么可计较的。

凭着自己的一点个人体验,感到没什么可计较的一类生活,竟也衍发出厚厚的卷帙,其琐屑的成色是不言自喻的。

那日,中央电视台放了《傲慢与偏见》的影视版。是无意间搜索到了那个频道,也是随意地注视片刻,竞被它的人物对白所打动--“过来,孩子。我叫你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我听说柯林斯先生提出要跟你结婚,是这样的吗?”

“是的,爸爸。”

“很好,不过,听说你拒绝了他的求婚?”

“是的,爸爸。”

“很好,我们终于谈到点子上了。听说你母亲非要你接受他的求婚不可。贝内特太太,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如果她不同意,我就再也不想见到她。”

“伊丽莎白,现在你将面临痛苦的选择了,从今天起,你将成为你父亲或你母亲的陌路人了--如何你不同柯林斯先生结婚,你母亲就再也不想见到你;如果你同他结婚,我就不想见到你。”

这是贝内特先生、贝内特太太和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的一段对话,寥寥数语,表现出三者极鲜明的个性--也表现出三者关系的微妙;父女间的理解,母女间的对立,表露无遗。特别是贝内特先生讲话的从容、讥诮与幽默,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扑面而来的书卷之气。

便迅即从书架上拿下那本书,翻到相关的章节,发现屏幕中的对话,与册页中的发言竟丝毫不差--名著里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改编者足无力改变的。

便关了那屏幕,耽读于那册页,直读到东方暨白。发现书卷气正是这部书的风骨;婚姻世像乃是一剂药引,要你品味的是背后的人性深度--婚姻匹配,实在不是凡常琐事,足神智和境界的栖地选择:地在芜荒处,只能长出辣味的地萝卜;水泽黑土,则绽出莲花与水仙;而毗邻崖畔,一定是雪梅冬松相斟酌--奥斯丁女士写的虽然是市井人家的婚嫁旧事,动的确是知识者的情感心眼,或可说,她表达的是知识者的情感观,是供奉给慧心者慢慢揣摩的。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是个很俗套的人间样相,但正因为它取了知识者的切入视角,那精细、深刻而生动的心灵感应,便异常独特而诱人也正是因为恋爱心灵感觉的繁复与难以把握,那么,表达情感的心理气象的文字才更加可贵。奥斯丁肯定是一个屡遭失败的恋者,惟其如此,才可能像现在这样,从笔端传达出一点成功的消息--婚姻选择中的傲慢与偏见,不是性情的不合,而是神智的较量。傲慢与偏见,是同一层面的心理特征,均以一定的知识修养为前提,这不是无文化者所能理解的境界。

它区别于无文化者的情爱龃龉--无文化者的固执与愚蛮会导致双方的疏离,知识者的傲慢与偏见却是一种吸引,在不断的探究中,在消解的同时,往往会走向认同。这种认同,就是心甘情愿的情感栖地。

我等系过于随和的人,为等到具有“傲慢”与“偏见”的资格的时候,就已率性地选择了世俗婚姻;因为不曾经过抻智的较量,便从来没有认同感--只是生活的伴侣,却不是心灵的栖地;伴侣给你的是酒肉的慰安,却不能扫除你精神的落漠与荒凉;带你等到一个旗鼓相当的情感对象,你没有办法不红杏出墙。所以,你如果是个意志薄弱的人,没读过这部书也就算了,如果不听劝告,执意要读一读,以往的平静便会不复存在:你不能黯然而认命,更不能不甘而自伤,你陷入两难境界--或新生,或毁灭,都离你不远了。

6.上帝即人

我们是无神论者,宗教信条中的那个上帝对我们没有意义。尼采说上帝死了,人的意志寄寓于“超人”。而这个“超人”亦是极抽象的,是不可触摸的;不可触摸的东西便是虚妄的东西,不可太以真。

退回来想到人,想到人在这个世间的位置。

人在宇宙间处于最优越的位置--所吃稻谷与菜蔬,均系植物界的精华,是植物饱纳阳光之后,生命在时光中最甘美的结晶。所啖之肉,亦是动物界的精粹:动物在自然法则的淘汰中,在生物链的终级,还是走上了人类的餐桌。至于人类的居停,均选择于风光水汽调和丰赡之地,系“诗意的栖止”。那么,人类占尽了宇宙“阴阳五行”之极,也享尽了生命世界的价值供奉。世间万物差不多生来便是人类的“牺牲”。

由此,人类自身岂不就是上帝?

这是个肯定的答案。被宇宙万物供奉的人类,没有理由不是上帝。

人即上帝,上帝即人。那么,人类自身就要自尊、自爱、自珍、自醒。这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要素。

具体地说,作为“上帝”的人,须具有两方面的操守其一,要有超凡的理性。

上帝的尊严在于掌握真理,在于能够把持自己的命运。由此,人至少应该具有追求真理的天性,就是说,即使不能“穷尽”真理,也要追求真理:离荒诞虚妄远一些,距客观规律近一些;求索于高拔的理想,超然于低俗的功利。既然上帝是主宰世界的,那么人类自身就不能盲从:不能盲从于个人及小团体的世俗利益,不能盲从于市井与时尚的价值取向。

从本质上说,上帝手中的“圣经”是崇尚精神的,字里行间鄙薄着物欲与肉欲;那么作为上帝而存在的人,便不应该沉溺于物欲与肉欲。躺在金银堆之上的人,只能想到消费;吃得太肥腻的人,只能仰倒睡觉;握着女人乳峰的人,首先想到的不可能不是性交……如此,还有几分上帝的面目呢?

于是--盲从的人,不过是不露奴隶相的奴隶;追逐时尚的人,不过是打着斑驳脂粉的小女人;着眼于世俗功利的人,正如一只饿狗耽视于一根尚有几点肉星的猪骨头……作为上帝的第二个操守,便是要有博大的爱心。

在我们有限的经验中,哪个具有上帝身份的存在,不是拥有仁慈、人爱的面目?耶和华为拯救人类,被钉于十字架上,是一种仁爱;玄奘西行,不忍伤一蝼一蚁,亦是一种仁爱。仁爱的具象,系要有博大的胸怀,要有悲天悯人的殷殷情结,胸怀的博大,在于不自私,不乖戾,不冷漠;在于包容,宽容,真诚与热情。

自私者,人们避而远之,担心有限的一点拥有,被其巧立的名目不由分说地剥掠而去。

偏狭者,人们惧之三分,怕于无意巾无因由地获罪。

冷漠者,人们亦敬而远之,你为冰我为炭,不但能融化你,反而我熄灭。

于是,无大爱者便失了众一无众所拥的人,无论如何不会拥有上帝的荣光,只能是孤家寡人。

所谓悲天悯人的情结,系对宇宙万物的关怀与垂爱,系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与抚爱。人类既然消受宇宙的精华,便应视宇宙万物为我之生命所系,或干脆为我生命的成分。若要自爱,便要爱万物。爱万物,便要万物自由生息,并尽人类之所能给万物的生存给予养分与空间、温暖与雨露……于是,人类就不能没有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宇宙意识。人类要尊重万物自然生长的消长规律,不能凭主观施以破坏性的束抑;人类之间的民主与关爱更是不在话下……一言以蔽之,既为上帝,便要给万物以福音。

当人类做成暴虐、专制的上帝之时,万物(包括人)或许不能做爆烈的斗争,却可作潜忍的抗争--绿茵凋敝,还你以风沙;良种退化,还你以秕谷;水流枯竭,还你以瘦寒;即便是一只弱小的狮头小狗,若被温柔地抚爱,亦会钻进妇人的被衿,温顺地与之耳鬓厮磨;若被愚汉痛打,亦会绝决地逃向山林,即便饿死,亦不会乞尾求和……上帝的名日,是建立在平等和仁爱之上的。

7.阅读的美丽--读纪德《人间地粮》

“五·一”放长假,身边的人均把出游和娱乐作为度假的方式,而我却把读书和写作作为天经地义的内容。素日,公务把我的生命空间几乎全挤占去了,写作呈荒芜状态,内心总处在不甘与不安之中,感到人生有大缺憾。因此,假日来临,便如鳏夫久旷,摸到笔和书,竟有与异性亲炙的味道。

然而,读书的心境却总不安稳,虽然手头这部《人间地粮》的确是一本好书;但,室外的春色正亮丽如洗,隐隐地送来不容辜负的呼唤。便生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愁苦。

身边人的快乐是率性的,我的愁苦也是真诚的,均无欺世的成分。但两种生态,孰低孰高,此时的我,已无确凿的自信了;相反,生命的本能,使我对他人的快乐竟生一种艳羡,其至认为,他人的生活或许才是健康的。

生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我却把自己束之于一种自以为是的理想,把“追求”作目的了,感性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我感到很惶惑,体内的血液也没有温度。精神大师鲁迅却说过这样的活,我在生活,我存在着,那么,生活的存在着本身不就是意义么?而我等却在意义之外寻找意义,也就是偏执予从书本中寻找意义,且标榜是在为人类寻找自我“圣化”之途,不知足自我迷失,还是狂妄白大。总之,当血都变得十分冷却的时候,也就足当生命的激情都渐次消退之时,精神的力量便十分可疑。

对书籍的迷执,使我等的现实人格“矮化”了、僵化了,作为灵肉相依的人,我们可能是病态的,至少是不健全的。我不断为写作燃烧自己,只有拼命的燃烧,文章才光彩夺目;然而,这是把自由和幸福抵押给了写作,虽然有爱,虽然也感到甜蜜,但毕竟是一种生命的消耗--纪德说:“我乐此不疲,认为一切热衷都是爱的消散,一种甜蜜的消散”。生命的激情散尽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我为之震惊,之于顺应和满足生命的自然和健康的欲求之外,写作的欲求真是苍白不堪,如果再挟以名利,更是不堪。写作裹挟了我,使我失去了自由,沦为奴隶,这是一切愁苦的根源。所以,一切不是听从内心呼声的写作,都是不需要的,都是对生命的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看文场的纷争,正像鲁迅所况喻的那样,系“暂时做稳奴隶”的与“想做奴隶而不得”式的纷争。

丈人的生活有局限性,再过一种生活的材料、原则均从书本中来的书斋生活,就更加剧了这种局限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式,固然加深了对生命的探索深度,但没有生活广度(丰富性)的深度,其实就是一种褊狭。所以,那种令“凡人”崇敬的书斋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它把世界和人生的美好,大部分地拒之门外了。

成也惟书,败也惟书;一册发黄的册页,总不如一盘白豆腐新鲜。

所以,瞿秋白深情地说,中国的豆腐好吃。

读纪德的《人间地粮》,感到纪德是主张从书本“返回”到大地上的,因为它反对从“观念”出发看人、看事,而是一切听从“感性”的呼唤。他说:

要行动,就不要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须忌这爱是善是恶……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在他那里,生命的激情像宗教一般的神圣,任何感觉都足一种无限的存在。只有你感觉到了,一切才真止有意义。

比如书本让你远恶人避小人,但现实却给你另一种教益--我们往往能从自己最鄙视的人身上,看到人类最应敬重的品格和最应珍视的情感:黑帮人物,最讲“规则”;流氓无赖,却最懂得珍爱自己的女人;声色场巾回头的浪子,有时反而最贞纯……我因为不好举一些最极端的例子,只好使用落俗的实证。在生活中,我们一旦遇到这样的情景,心灵往往受到震撼,感到人性的复杂与伟大,一种超常的感情便会因此而生。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自己的仇人,道理或许就在这里。我们爱的人跟我们有太多“同质性”的东西,同质钝化了感觉的神经,使本来美的和善的事物也失去了力量。所以,要葆有对美善的热情,就不能不到恶中去涵咏。最终的归指,是要获得行动的力量。

“然而,崇拜上帝如果没有分神的时候,那么灵魂也会疲惫不堪!”纪德的叹息是缘于生命的,而非观念的,因而让我绽出会心的微笑--不要过于庄严,不要过于执著,要给心灵一刻的放任,要给肉体一时的放纵。最灿烂的爱情,既植根于理性的规束,又得益于肉体快感。我畏惧人格过高的人,在这样的“圣子”面前,我首先感到的不是自己的卑贱,而是心灵的压抑;相处得久了,就产生了背叛他的欲望,这种欲望来得很强烈,甚至要一巴掌打上那张圣洁的脸。我吃惊不已,以为自己神经不健全了。

于是,在崇高的氛围中,我活得并不快乐。

这应该是种危险的信号:心灵不快乐的时候,是难以承接美和善的;美与善将会走向生命的反面。希特勒在青年时期醉心于音乐,然而他遇到的教师是个苛刻的家伙,把他拒之门外。于是在他暗然转身的那一刻,一种摧毁欲念便产生了。那个教师,或许就是二战的真正祸首。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过去,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一个人来路上阅览到的风景和拣拾到的感觉,是他面向未来的坐标。对既定心理的矫正,书本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与其尊崇书本,不如尊崇自我。“我的全部财富全带在身上,止像东方妇女带着全部家当到阴间-样”。纪德说。

不错,我身上带着我一生全部的财富。包括:我人生的经验,我成熟的思想,我对幸福的感觉……“我”是感觉的主体,没有我这个移动的肉体,一切所谓拥有都是虚妄的、可疑的。我的存在,就是我的所有:包括书本在内,不能凌驾于我的存在之上。读书人的悲哀,根本地,就是把书本凌驾于“我”的存在之上了,用书本的“视觉”看待生活了。

但愿你的视觉时时更新。

智者就是见什么都感到新奇的人。

纪德认为,对书本迷执的人,是依照别人的信念而生活的人,你应该焚毁心中所有的书籍。

就生命本体而言,凡是我没有体验过的认识,对“我”都没有用;那么,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能给“我”带来探求的欲望和生的新奇。于是,导致生命的新鲜感消失的书是多余的,导致幸福感钝化的书,是可以废弃的。健康的读书生活,是与“我”生命力的激活与强化同步的。

应该是这样的情景,当“我”阅读之后,生出了种种人生的欲望;

在宽阔的大路上行走的欲望;在绿茵相邀之处休憩的欲望;

在近岸深水中游泳的欲望;

在粗朴的床边与情人亲吻做爱的欲望;

如此,生命才因阅读而美丽。

因此我想,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同类推荐
  • 李致文存:我与巴金

    李致文存:我与巴金

    本书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亲爱的读者,现在呈现给您的这一篇篇璀璨夺目的美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您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双语美文悦读馆”里的美文以绚丽的文笔,引领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世界,细细品味,不仅给您美的享受,更给您以人生的启迪。在清凉的午后,或者是温馨的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香茗,一边欣赏书中的美文,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感悟人生真谛,沐浴智慧光芒,在红尘中做一次出世旅行,于平淡中追寻隽永,于短暂中思考永恒。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本书评述了古典爱情诗歌,包括项羽与虞姬、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王献之与桃叶、元稹与红拂、崔郊与女婢、李煜与小周后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领域

    修仙领域

    冥冥之中,万物轮回,劫数已定,唯有逆天。重生逆天,成仙得道,我便“无所畏惧”。修仙领域,讲解宇宙中万阵玄妙,眼见为虚,识见为实。
  • 我有一座本命海

    我有一座本命海

    天地人神鬼,苍生在上。有个小小的少年,他种下一棵又一棵桃树,桃树,桃树!他是天地共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纨绔小子闯江湖

    纨绔小子闯江湖

    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江湖风起云涌,英雄美人,爱恨情愁,乱世风波叠起。势均力敌的江湖门派,孰强孰弱,谁主沉浮?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大笑江湖!
  • 空白脸谱

    空白脸谱

    我们永远放不下它,或喜或悲,一生都活在陌生的皮里,这可不好,我就是要为世人做个榜样。
  • 妖孽师兄又想骗我去修炼

    妖孽师兄又想骗我去修炼

    饕餮神兽张晓晓重生为人,偶得仙缘,别人穿越诸天为了变强为了获取修炼资源,她穿越诸天只为了吃美食看美人。现代位面:女配是霸总未婚妻,娇俏可人,天真烂漫,宠了。古代位面:女配是侯门弃妇,温柔贤惠,做饭好吃,宠了。末世位面:女配有田园空间,种米种菜养肉禽,宠了。星际位面:女配是星际战神,身英气飒爽,身高一米九,长腿大姐姐,还能帮晓晓烤虫子,宠了宠了。修仙位面:女配是木灵,可以催生仙植,还会酿酒,宠了宠了。看着张晓晓美人在怀,原身为混沌神树的妖孽师兄邪魅一笑:“晓晓,我都快成准圣了,打不过我,我的果子你可吃不到哦。”张晓晓:“总有人想骗我去修炼。”可这果子她惦记两辈子了,想吃,肿么破?
  • 我老公是牛魔王

    我老公是牛魔王

    在放学路上逗留了会儿,就有妖怪从天而降说自己是牛魔王,还说别人是自己老婆?就算你帅炸天我也不会承认的吧?!
  • 征服末世老大

    征服末世老大

    物是人非这句话用在我的现状是再适合不过了。那年是2012年,传闻中的世界末日给人类带来了灭绝性的洗礼,是巧合、是阴谋还是……总之这一切已经过去了,那些惨绝人寰,血雨腥风的日子终归还是离我而去,那段丧尸祸患、普通生活充满冒险主义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波澜不惊的平静和安详,回首往事,却依然在眼前而百年已过。我坐在阳台边的躺椅里,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中,轻轻闭上眼睛,那段充满血腥味和杀戮的日子又开始浮现在我眼前。“曾祖母。”正在我恍惚中又回到了和她相遇的那段时光,一个甜甜的声音传入我耳中,我睁开眼睛,是我的曾孙女小雅,她今年已经有20了,和末世时的我一样大,她正眨着大眼睛看着我。“曾祖母,你是不是又再想曾祖父咯。”“是呀,曾祖母又想起那段令人害怕的岁月了。”“曾祖母,你给我讲讲嘛,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