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6800000008

第8章 排字工人(2)

到了深更半夜,流浪汉精神恍惚,失去理智,他用一把斧头砸开一家黑人的住房,把房主一家人通通赶走。警察局听到报案后,把流浪汉当场逮捕,关押在河边的拘留所里。

凌晨3点钟,教堂钟楼上传来一阵急促响亮的钟声,唤醒了四周的居民们,原来是拘留所失火了。马克·吐温和其他一些人急忙跑去救火,只见拘留所砖砌的牢房里,烈焰腾腾,火舌飞舞。关在里面的流浪汉,神志不清,用火柴点燃了屋内用来铺床的干燥的一堆麦秸,引起了这场火灾。

牢门紧锁,没有钥匙无法打开,马克·吐温使尽全身力气猛撞也无济于事,火势越来越大,烈火熊熊,迅速地吞没了用双手拼命拉扯牢门铁条的流浪汉,等到有人跑到相距很远的警察局取来钥匙,打开牢门后,马克·吐温看到流浪汉在废墟上只剩下一堆烧焦的皮肉和骨骼。

为了这件事情,马克·吐温深感内疚,懊悔不已,他认为自己当时不应该把火柴交给一个喝得烂醉的流浪汉,诚然,他完全料想不到这个流浪汉会犯罪和纵火自焚,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在这场惨祸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个月后,有一天马克·吐温翻阅各种外地报纸,打算找些资料写文章,无意之中在圣路易斯城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介绍在纽约市举行万国博览会的盛况,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新奇的“水晶宫”建筑物前人山人海,每天观看的人数至少有6000人。

这真是够吸引人的,马克·吐温已经是成年的小伙子了,他决定去亲眼看看外面的繁华世界。两三天后,他收拾好行装,登上了开往圣路易斯城的一艘轮船。

马克·吐温第一次远离家门,告别了母亲和兄弟,告别了汉尼巴尔镇和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伙伴们。

3开始在大城市里独立生活

时逢3月,密西西比河上寒气袭人,两岸树林里的冰雪尚未融化,一股凛冽的北风刮来,站在甲板上的马克·吐温直打哆嗦。幸而轮船是朝下游行驶,航速较快,不用多少日子,马克·吐温就一帆风顺地到了圣路易斯城。

两年前,姐姐帕梅拉与邻居威尔·莫费特结了婚,夫妇俩搬迁到圣路易斯城里定居,姐夫代销商品,生意还算不错。马克·吐温在他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到当地的《晚报》的排字间做临时工,积攒些钱,作为去纽约参观世界博览会的旅费。临行时,马克·吐温小心翼翼地将一张10元的大钞票,缝在上衣的衬子里,他的口袋里只有3元多零钱。

从穷乡僻壤的西部小镇,来到拥有51万多人口的东部大都会,四周的一切,真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小伙子马克·吐温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在纽约参观了万国博览会,观看了在乡镇上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许多新奇的展品。他对问世不久的一种“安全电梯”最感兴趣,人们上下楼时不必再爬楼梯,建筑工人可以依靠这种升降机械,盖起一栋栋高楼大厦。

在举世闻名的大都市的十里长街上,行人熙来攘往,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夜总会的五颜六色的灯光通宵达旦,阔佬们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马克·吐温口袋里的10元钞票,在纽约不到几日就花得一干二净。他举目无亲,只得跟成千上万的穷人们一样,忍饥挨饿,满城奔波,寻找活干。他真算幸运,很快就在克利夫街的一家印刷所找到了工作,他住在一英里外的技工集体宿舍里。

后来,马克·吐温又从纽约到费城,先后在《探索报》《大众报》和《北美日报》等报馆当印刷工人,挣了些钱,他甚至想方设法乘坐飞机,到首都华盛顿浏览了一番。

马克·吐温在纽约的好几家大剧院看过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惊险情节和悲壮场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令人赞叹的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使马克·吐温无比惊奇,他看得如醉如痴。他怀着兴奋的心情,将自己的感受写信告诉家里人。

在这些大城市里,最吸引马克·吐温的是当地的图书馆。他一下子就迷上了那里浩如烟海的各种书籍,他的绝大部分空闲时间都是在纽约的公共图书馆度过的。

他既喜欢阅读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也爱看内容严肃的历史和哲学著作。

马克·吐温小时候就是美国小说家库柏、英国作家司各特、狄更斯和诗人拜伦的忠实读者,他熟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如今一旦来到大城市的图书馆,马克·吐温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几乎通读了他最喜爱的一些作家的所有作品,他感到这是出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文化享受,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开拓了文学领域的视野,提高了欣赏水平。

马克·吐温对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艺术风格与写作技巧十分赞赏,他很喜欢高尔斯密士的具有强烈讽刺倾向的作品,但对这位英国小说家创作中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感伤主义的田园牧歌式的描写不大感兴趣。马克·吐温对狄更斯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他高度评价这位伟大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许多长篇小说,从小就爱读它们,毫无疑问,他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另一方面,马克·吐温认为狄更斯的幽默讽刺不够辛辣,缺乏深度,他甚至认为狄更斯1836年创作的讽刺小说《匹克威克外传》里,“很难找到真正使人感到诙谐可笑的地方”,看来,马克·吐温的这类评语未免有些偏颇。

马克·吐温在东部城市生活了将近一年,本来,他凭借自己熟练的排字印刷技术,在那里混碗饭吃是不成问题的。但全家人目前的处境究竟如何呢?他很想念母亲和兄弟,于是,决定回家看看。

自从马克·吐温离开汉尼巴尔镇后,欧利恩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没有了得力助手,他的报纸编印得越来越差,单调乏味,销路受阻,勉勉强强地支撑着出版几期后,他就把报纸交给农庄主去办,欧利恩借了他的500元一直无力偿还。

欧利恩从汉尼巴尔镇来到密西西比河畔的另一个小镇,衣阿华州的马斯卡廷,决定在那里另起炉灶,急需马克·吐温前去帮忙。

马克·吐温坐了3天3夜的火车,从东部的大城市来到西部小镇马斯卡廷,协助欧利恩创办《马斯卡廷记事周报》,并且取得了这个刊物的一点股权。可是,欧利恩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的老毛病怎么也改不了,马克·吐温工作了几个星期后,忍无可忍觉得实在跟哥哥在一起办不成事业,他又动身到圣路易斯城去了,继续在该城的《晚报》当排字工,待遇还相当优厚。

过了一段时期,年近30岁的欧利恩和一位19岁的姑娘结了婚,在另一个小镇基欧卡克成家立业,借款买下了一个印刷所,同时,把母亲和弟弟亨利接来同住在一起。基欧卡克镇坐落在汉尼巴尔镇以北50英里的密西西比河畔。

这时,马克·吐温接连收到欧利恩写来的好几封信,言辞非常恳切,无论如何要他赶紧回家帮助打开印刷厂的局面,出自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和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马克·吐温无可推脱,他只好辞去了在圣路易斯城《晚报》的工作,风尘仆仆地来到基欧卡克镇,和弟弟亨利一起在欧利恩新开办的印刷所工作。

白天,马克·吐温在印刷所有干不完的活,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他,只有到了晚上,他才有空闲时间跟朋友聊聊天,或者看看书。

他阅读的范围愈来愈广泛,有时几乎只要是能找到手里的书,他都要读一读。他知道自己没有机会进学校念书,博览群书,开卷有益,这是他获取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

1856年一个夏天的夜晚,气候闷热,连密西西比河上的空气都仿佛凝结了似的,没有一丝风吹来。马克·吐温坐在床上,兴奋地朗读一位亚马孙河探险家的游记,把弟弟亨利的睡意都驱散了。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河面宽阔,水深莫测,比密西西比河还大,那里到处是热带原始森林,动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当时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开发,只有过着原始部落生活的印第安人出没其间。

游记的作者是美国海军上尉威廉·路易斯·赫恩顿,他从1851年5月到1852年5月,越过秘鲁的安第斯山和巴西的赤道地带,对亚马孙河进行了整整一年的探险考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描绘了他亲眼看到的一切令人神往的景象和事物,深深地打动了马克·吐温的心。

赫恩顿的这本书,使马克·吐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马上跟亨利商议,决定不远万里,到亚马孙河去干一番冒险的事业,成为开发那块神秘富饶的土地的一名先驱者。

弟弟亨利听了他的远大抱负后,目瞪口呆,认为马克·吐温是读书入迷,有些走火入魔了。不过,他只是提醒吐温,这可需要筹措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啊。欧利恩的印刷所一直生意萧条,门庭冷落,他仍然没有付给马克·吐温一文工钱。

11月的一天,正值初冬季节,寒风刺骨,马克·吐温在基欧卡克镇的街上散步,忽然,几张纸片随风飘舞,有一张被房屋的墙壁挡了一下,恰巧落在他的脚下,他无意之中顺手拾起一瞧,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竟然是一张面值50元的钞票!马克·吐温当即贴出了招领启事,一连等了4天都无人过问。看来,也许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吧,这正好可以用做去亚马孙河探险的旅费。

马克·吐温劝说亨利跟他结伴同行,亨利从小诚实听话,长大后做事一直谨小慎微,他担心母亲不会同意而婉言拒绝了马克·吐温的这一建议。

在童年时代马克·吐温就喜欢探险,他始终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即使没有人做伴,他也决心单枪匹马去干。

为了尽量多凑些钱,他离开基欧卡克镇,来到辛辛那提城,在莱特父子公司的印刷所干了5个月活,省吃俭用,将工钱尽量积蓄下来。

到了第二年4月,马克·吐温花16元钱购买了前往新奥尔良的船票,乘坐“保尔·琼斯号”轮船,沿着俄亥俄河顺流而下,揭开了去遥远的亚马孙河探险和开发的宏伟规划的第一页。

同类推荐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发迹史

    胡雪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从穷乡僻壤走入富丽堂皇的大都市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近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钱庄?他生命中的两个大贵人是谁?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胡雪岩是怎样互相扶持的?王有龄又是何方神圣?他在胡雪岩的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神奇的胡雪岩是怎么主导中外大商战的?最后他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到底是谁给了他致命一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请打开《胡雪岩发迹史》,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轮回中,去重新品味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乐章吧!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今生今世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今生今世

    本书以诗传的形式描写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对坊间流传的仓央嘉措诗歌进行了解读。作品文笔优美,流畅动人。
  •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我们对雷蒙德·钱德勒的了解总是掺杂着各类秘闻和真真假假的逸事。如今,“文学侦探”汤姆·威廉斯吸纳大量新的采访、此前未曾公开的信件和档案,帮助我们剥丝抽茧地了解这位神秘的作家。雷蒙德从小倍感孤独,他的童年笼罩在父母失败婚姻的残酷阴影之下,父亲酒后不断动用暴力,迫使他和母亲离家出走,先去了爱尔兰,后来去了伦敦。雷二十多岁时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回到美国。他在腐败丛生的洛杉矶遇到了毕生挚爱:比他年长十八岁的茜茜。人到中年,雷因酗酒葬送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直到这时才转向犯罪小说的写作,他的写作生涯喜忧参半。他执着的写作理念、未竟的文学抱负,以及在茜茜过世后一度轻生的念头,都让他渐渐远离踏入文坛时的初衷。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热门推荐
  • 鸠之道

    鸠之道

    女主澪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城市,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真正爱自己的人,却不幸要离开……
  • 离上谣

    离上谣

    【江湖版简介】灼灼桃花配美酒,愿与卿生共白头。你守那万家灯火长明不灭,我护你一生安宁至死方休!十载江湖,有你足矣。【言情版简介】从小立志成为江湖女侠的伶谣苦于生活所迫沦为社会三无人员—没房,没钱,没老公。直到某天,自己破窝里闯进了一位俊俏公子哥儿,不仅人傻钱多,而且还赖上自己不走了。对于这种自甘堕落的公子哥儿,伶谣的态度...…当然是不给银子我就揍你!老公这种东西,不能惯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承认吧,你爱我

    承认吧,你爱我

    爱是人类情感的起源和终结。我们因爱而生,我们为爱而战,我们无怨无悔。
  • 超级无敌商业帝国

    超级无敌商业帝国

    三千世界,浩瀚无垠,隐含无尽神秘;天外苍穹,诸朝并立,掌控亿万繁华;万千雄主,谁是那唯一真皇?诸天万朝,谁又能统一宇内,横断万古?一个神秘的灵魂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点点涩滋味

    点点涩滋味

    滋味,品味其中的形形色色,体会其中的波澜不惊。笑看世间百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画堂春

    画堂春

    穿越!穿越!又见穿越!从《尼罗河女儿》到《从今开始做魔王》!穿越这条阳关大道始终闪烁着前途大好的璀璨金光!此番!女主人公郑椿萱因意外事故而猝死。奈何桥上的鬼差指给她这眼前唯一的生路。「总是穿越不会很俗气吗?」「放心好了!我们穿个不俗气的吧!」于是,第三性人类「太监马三保」横空出世。请敬期待——《我是怎么成为一代名太监的!》又名:《画堂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