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83500000055

第55章 附录(1)

仪容美学

这里所介绍的仪容美学,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的确,这是一个新学科,是刚刚建立或正在建立的学科。

这里所说的仪容,指人的仪表、容貌;那么,所谓仪容美学,简单地说也就是研究人的仪表、容貌的美学规律的一个学科。

也许有人会说:“仪容美问题不就是脸蛋和体态长得好看不好看、梳妆打扮和衣着服饰入时不入时的问题吗?这也值得进行理论研究?”

我想,问题绝非如此简单。在所谓“脸蛋和体态长得好看不好看”(实际上这是仪容的“自在美”)和“梳妆打扮和衣着服饰入时不入时”(实际上这是仪容的“修饰美”)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深刻和复杂的美学理论问题。譬如,你凭什么说一个人的脸蛋和体态长得美或不美呢?假如非洲的黑种人选出了自己的美男子或美女,那么白种人或黄种人是否也同样感到美呢?反过来,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美女必定会得到黑种人的认可吗?仪容美仅仅是一个形式美的问题吗?大汉奸汪精卫外表看来的确长得挺“帅”,是否可以说他的仪容就是美的呢?他的丑恶灵魂对其仪容美丑有无影响?在什么意义上有影响?有多大影响?人需要对自己的仪容进行修饰(化妆和衣着)吗?如何修饰?非洲本戈部落的美女往往饰以鼻环和唇环,为什么现代的西方人或中国人并不觉得美?即使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青年,甲与乙穿同样款式的新潮服装,为什么甲穿起来人们觉得美,而乙穿起来却不美?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提出很多很多,而想给这些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恐怕需要进行专门的探讨和研究。

可能还会有人说:对仪容美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也许是需要的,但是有必要建立仪容美学这样一个专门学科吗?即使想建立,它能获得独立存在的地位吗?

建立仪容美学这一专门学科有无必要,绝不是凭哪个人或哪些人的主观愿望,而是依据:一、社会对它有无实际需要;二、它对社会有无积极价值。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特别是人们对自身仪容的审美观念变化尤其显着。在我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犹如今天这样普遍关注着仪容美的问题,不但青年人讲求体形美、肤色美、仪态美,而且许多中年人和老年人也饶有兴味地参加健美活动;不但女人们千方百计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而且男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美的风度。商店里化妆品琳琅满目,新潮服装日新月异。许多报刊(例如《中国妇女报》)越来越多地发表文章专谈仪容美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了解和掌握有关人的仪表、容貌的美学规律,对于仪容的审美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生活实践本身要求建立一个专门研究有关仪容审美活动的学科,仪容美学于是应运而生。仪容美学绝不只是解决人们进行仪容审美活动的技术性问题,它主要不是教给你如何化妆,如何衣着,如何佩戴首饰;它所做的,是从根本上帮助人们认识仪容审美活动的规律,以确立积极的仪容审美观,培养健康的仪容审美趣味。人们的仪容审美活动,看起来纯属个人爱好和兴趣,实际上却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身系兽皮、蓬首垢面的原始人同美发华服的现代人,其文明程度固然有天壤之别;即使同是在现代,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差异,其社会成员对仪容的不同审美追求,亦鲜明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面貌。试比较一下“文革”期间大街上一律灰色中山装与近年来人们五光十色的衣着,便可以想到其间社会精神面貌的重大区别。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审美生活应该是丰富多样、生机勃勃的,而不是枯燥单调、死气沉沉的。关于仪容的审美更应该如此。一个社会应该对自己的成员进行审美教育,仪容审美是整个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涉及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个领域。建立仪容美学,加强仪容美学的研究,是整个社会审美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至于仪容美学是否可以获得独立的存在地位,这主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有没有自己的专门任务。我认为,仪容美学有它特有的、别的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对象,这就是前面我们已简略提到的人的仪表、容貌的审美活动规律。具体地说,仪容美学将要研究:什么是仪容美,它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它有些什么样的构成因素,它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它与其他的美(例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等等)关系如何,等等。这是就仪容审美活动的客体方面而言;如果从仪容审美活动的主体方面来说,仪容美学还必须研究:人对自身仪容进行审美,同对其他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有什么不同;对仪容进行审美时,主体受到一些什么样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关于仪容美的观念是如何产生、形成的,怎样发展、变化的,等等。对于以上这些问题,一般美学(或者叫做总体美学)不作专门研究;而已有的其他分支美学(如文艺美学、技术美学)也没有把它们划归自己的对象范畴。因此,只有仪容美学来完成这项专门任务。

关于仪容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上面我们作了大体划分,并提到一些具体内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仪容美的性质和特点。现在就着重对这个问题加以阐发。

(一)仪容美作为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读者诸君,当你观看奥运会或亚运会体操比赛时,你肯定会赞叹运动员仪态、形体、动作的美。那么,这种美仅仅在于他们的肉体形态本身呢,还是具有某种社会内涵?在我看来,恐怕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有,而且是这两个方面的完美融合。人固然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他必须有肉体的生理运行系统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自然基础;同时,人更是一种有生命的社会存在物,在他的肉体的自然形式后面,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就其实质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因为人不仅具有自然生命,而且同时具有社会生命,才使他高出于任何动物,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因此,人的仪容美就不仅仅是自然的肉体生命的美,而且更是文化的社会生命的美;或者说,仪容美不仅是自然美,更是社会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事实上,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议论人的仪表、容貌的美或不美时,常常并不单指其自然形态,而总是联系其社会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辛勤劳动、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这照普通人民的理解,就是美的第一个条件。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农家少女的仪容美的重要标志如“鲜嫩红润”等,就不仅是自然形态本身,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内涵,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融合、统一。

(二)内在心灵美与外在形态美的统一

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深刻的精神蕴涵。人们常说,比大海、比星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是人作为社会生命载体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人优于宇宙间其他事物、优于人之外的任何生命存在物的显着标志。一个缺乏精神蕴涵、内心空虚苍白的人,我们会说他近于行尸走肉,就如同一个没有社会生命力的植物人。反过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肉体存在,他的仪表、容貌,他的形体、肤色、四肢、五官、毛发等等,都应该是他的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都应该是他的心灵世界的感性形态。因此,人的仪容美,就绝不仅仅是人的肉体生命的外在形态的美,同时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精神的美、心灵世界的美,是二者的完美统一。我国清初的美学家李渔在谈到女性美时,就特别重视内在的“态度”,他认为美女之所以“移人”、感人,与其说是因其外在“颜色”,还不如说主要因其内在“态度”,他说:“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李渔所说的“态度”主要是指内在风度、神韵、气质,它“似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它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可意会、感受,而很难“解说”。这种内在“态度”像光一样照亮外在形貌,仪容美由此而产生。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这样说:“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情况中的千变万化,全都要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这段话主要谈艺术美的产生,但借用它来说明仪容美作为内在心灵美与外在形态美相统一的特点,颇为恰当,即当“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等等完全化为“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的感性形态时,这样的仪容就是美的。譬如,一个少女的形体线条和动作姿态能够传达出温情脉脉的情思,从而成为内在心灵的外在表现,那肯定会具有迷人的审美魅力。

(三)“美”(静态美)与“媚”(动态美)的统一

人作为有生命的社会存在物,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完全静止即意味着死亡,而死亡与美是格格不入的。前面所说的内在心灵美,也是通过运动而得以表现。这种通过运动而得以外现的内在心灵美,通常称为“媚”。人的仪容美虽然可以是相对静态的美,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动态的美,即“媚”。仪容美的产生常常是“美”与“媚”结合,并且化“美”为“媚”。“媚”对于仪容美来说更加重要。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记述过这样一件事:“记曩时春游遇雨,避一亭中,见无数女子妍媸不一,皆踉跄而至。中一缟衣贫妇,年三十许。人皆趋入亭中,彼独徘徊檐下,以中无隙地故也。人皆抖擞衣衫,虑其太湿,彼独听其自然,以檐下雨侵,抖之无益,徒现丑态故也。及雨将止而告行,彼独迟疑稍后。去不数武而雨复作,仍趋入亭,彼则先立亭中,以逆料必转,先踞胜地故也。然臆虽偶中,绝无骄人之色。见后入者反立檐下,衣衫之湿,数倍于前,而此妇代为振衣,姿态百出,竟若天集众丑,以形一人之媚者。”这位三十来岁的“缟衣贫妇”之所以动人,主要是以其在避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媚”,即她在运动中所外现出来的风度、气韵、神情。李渔认为:“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试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则人止爱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是态度之于颜色,犹不止于一倍当两倍也。试以二三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全无姿色而止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或与人各交数言,则人止为媚态所惑,而不为美色所惑,是态度之于颜色,犹不止于以少敌多,且能以无而敌有也。今之女子,每有状貌姿色,一无可取,而能令人思之不倦,甚至舍命相从者,皆态之一字之为祟也。”李渔是以封建社会男子中心主义立场来看待和评论女性美的,当然有许多糟粕;但就其局部论点来说,他强调“媚”的重要,对我们今天把握仪容美的特点,是有启示的。

(四)局部美与整体美的统一

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灵与肉的统一,是一个自身完满的生命系统,是一个不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虽然也可以说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但在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是不能分离开来、独立存在的。具体说到人的仪容,当然也如此。一方面,人的仪表、容貌不能离开人的生命整体、不能离开人的内在心灵而独立存在;另外一方面,仪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彼此隔绝而具有独立自足的价值。因此,一般说,当我们谈到人的仪容美时,总是指一种有机生命的整体的美。当然,人们也常常单独说到一个人的眼睛很美,头发很美,形体很美,手、足很美等等,但是如果仔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一,说它们美,总是联系着它们所表现的内在心灵,如眼睛一般总是“作为心灵的窗户”传达神情,才美;其说它们美,总是联系着它们所赖以存在的生命整体,把它们看作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说一个美人的手很美,总是因为它长在美人身上、作为美人生命整体的一部分,才美;如果仅仅因为孤立起来看这双手生得大小适宜、修短合度,那么,如同一位西方艺术家所说的,当把美女的手切下来单独审视的时候,还美不美呢?总之,人的仪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形体、肤色、四肢、五官、毛发等等,当谈到它们各自的美时,只是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而且在这有限范围内,也还是或明显或隐含地联系于人的生命整体。假如完全离开生命整体,便不可能有仪容各组成部分的单独的美。

(五)自在美与修饰美的统一

前面提到,人的仪容美不仅涉及到仪容自身的自然形态方面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这所谓社会文化内涵,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指: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修饰自己的仪容、美化自己的仪容。人对自己仪容的这种修饰,也是在进行着美的创造;人在自己身上所创造的这种美(修饰美),当然也就成为仪容美的组成部分,成为仪容美的有机因素。因此,仪容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自在美与修饰美的统一。仪容的修饰可以包括许多方面,如肤色的修饰(面容的化妆、整容术等),毛发的修饰(发型的创造),衣服的穿着,首饰的佩戴,等等。这其中有一系列美学规律需要探讨、研究。如果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对仪容进行修饰,那么,将可以使仪容原有的美益增其美,也可以对原本不太美的部分进行美化,使不美(或丑)转化为美。总之,对仪容进行正确的修饰,可以创造出新的仪容美,包括面容美、发型美、服装美、首饰美等等。当然,这几个方面的美并非彼此隔绝、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而且特别重要的是要与仪容自然形态的美(自在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仪容美的综合的整体的审美效果。

仪容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虽然刚刚建立或正在建立,但人们对仪容进行审美却早已有之,人们有关仪容美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禁毒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绝烟毒斗争及其成功经验,到新时期的禁毒斗争,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禁毒斗争史的专著。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给一堵墙让路

    给一堵墙让路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丛书所收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或独具匠心,启迪思考;或充满正能量,使人砥砺前行;或优美细腻,给人温暖和力量;或饱含哲理和学识,助人开拓视野。可谓提升青少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金钥匙。《给一堵墙让路》一书精选著名作家周海亮近年创作的美文及小小说八十余篇,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描摹世间万象,讲述人生冷暖,写活了小人物的小故事。书中收录的作品有着充满张力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传递温暖,呼唤正能量。是提升青少年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理想读本。
  • 偷闲斋闲笔

    偷闲斋闲笔

    赵健老师是四川出版界备受推崇的一位导师和前辈。赵老策划、编辑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图书,撰写了上千篇杂文、书评和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赵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信口雌黄”以及伪科学的作品挡在出版的大门外。他引导科普作家端正创作态度,让科普创作规范有序,并亲自策划、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欢迎。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逍遥一小仙

    人间逍遥一小仙

    路小遥出生于皇权世家,天生道体灵胎,据传前世是一位远古大神的逍遥扇转世。天赋满点,再加上有皇家上等修仙资源的路小遥,三岁筑基,十岁洞虚,十五渡劫,十六升为地仙,从此长生不老隐匿于山林间,不再修炼嬉戏凡间,人称逍遥仙。路小遥凡尘所在的皇权追封其为逍遥王。逍遥小仙,嬉戏凡间,川国逍遥王,守卫大川千百年。
  • 战国非常人物

    战国非常人物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 主宰帝国

    主宰帝国

    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ku)尧舜,夏禹商汤姬周嬴秦,四皇五帝始,历史朝着史书的记载一步步进行着,初有文景之治,中有武宣盛世,后有光武逆转乾坤,大汉帝国雄图霸业,四海皆平,诸侯臣服,但你可知一代帝国一代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让我来告诉你吧,只要朕一天在位,你永远是朕的太子......
  • 我自己的永远忘不了的记忆

    我自己的永远忘不了的记忆

    回忆的故事,很简单的一件事,很难说出口。
  •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相宝师

    女相宝师

    魏阙这辈子最想不通的事,就是为什么爷爷老说自己将来会娶一个比自己大的女孩子,还塞给自己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女天师,直到遇见肖坤宁。他因为这句话站在霍行州面前,不怕死的据理力争:“四叔,坤宁可是我的人!”霍行州一抬眼,语气颇为意外:“喔?她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魏阙拉起肖坤宁的左手,撸开袖子露出一截儿雪白的手臂,藕荷似的小手腕儿上有一圈淡淡的齿痕:“从她在悬崖上被我咬了一口开始,她就是我的人。”霍行州冷冽转身,指着肖坤宁语气淡淡的,似乎在吩咐一件极轻松的事儿:“来人,把这手砍了。”肖坤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契缘

    星契缘

    徒弟:“师父,你第一次见到她是什么样的情形啊?”师父叹了口气:“打架,她妈妈被我的人杀了,她杀了我带去的所有人,我跟她互相刺了一剑。”徒弟笑了,觉得师父在开玩笑:“那第二次呢?”师父又谈了口气:“我把她绑来的,逼问她一件法器的下落,她不说,被我下毒了。”徒弟不知道说什么好,嘴巴张成O型,不可思议地看着师父笑了笑:“师父,你别骗我呀。”师父又谈了口气。徒弟:“师父,你第三次干啥了?”
  • exo之最后的葬礼

    exo之最后的葬礼

    生怀六甲的寒冰柒独自离家,来到西雅图,却遇到初恋---金钟仁,西雅图的三年,寒冰柒过得并不好,金钟仁照顾了她三年,三年后,回国,儿子女儿被绑架,而绑架她们的人正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最后,寒冰柒被人陷害.她站在汉江的桥架上,一袭红衣,纵身跃下;''都结束了,我解脱了,我爱的人,保重,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
  • 源初之主

    源初之主

    在宇宙诞生之初,只有阿撒托斯存在,祂是一也是万,是万物之源,魔神之首,混沌的核心,是旧日支配者及外神们的领袖。祂居住在宇宙中心的巨大宫殿,于第一日创造了“黑暗”,第二日创造了“无名之雾”,第三日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啪!嬴星云揉了揉眼睛,合上了手中的“克苏鲁神话”,但脑海中还是不自主的浮现出“夏盖虫族”的故事。这些巨大的变形虫是阿撒托斯的眷族,他们曾在宇宙中建立了不知多少的金字塔型神殿,然而,自从阿萨托斯消失后,这些神殿都被毁灭了。真是有趣的世界!可惜都是假的。嬴星云感叹一声!进入了梦乡。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桌子上的那本“克苏鲁神话”在他熟睡的时候,竟猛然释放出强烈的光华。与此同时,冰冷死寂的宇宙中,有座锥形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