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5400000005

第5章 羸弱的孩提时代(3)

小詹姆斯在母亲去世以后,似乎一下子变得懂事起来。他同母亲的关系非同一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疼爱他的母亲会突然地离开他,而且是一去不返。还有那位自幼就在一起玩耍的弟弟约翰,就在几天前还抱着那位大胡子船长的脸吻个不停,因为他终于答应要带他去美洲逛一趟。想不到的是,他和那位老船长也永远回不来了。对于父亲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处境,小詹姆斯也一清二楚,因为他毕竟不再是个小孩子了。在埋葬了母亲之后,他便主动提出要放弃学业,出去拜师学徒,以便能学到一门借以谋生的手艺。他的父亲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放弃了原来准备供他念大学的打算,同意他去学门手艺,以便将来能回格里诺克继承他的事业。

1754年的6月,18岁的詹姆斯·瓦特在中学毕业以后,便立刻收拾行装,动身到格拉斯哥去。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样一座著名的城市里,竟然找不到一位有资格做他师傅的手艺人。最初,他跟着一位自称光学仪器商人干了一些时候,但很快便发现那位“师傅”不过是一名普通机匠而已,他能教的手艺技术,瓦特早就掌握了。

然而,瓦特在格拉斯哥待的这段时间,并没有白白浪费。他住在外祖父的家里,认识了这个家族里一位名叫乔治·米尔黑德的成员。这位远房舅舅,当时在格拉斯哥大学任人文学教授。在两年前成立的格拉斯哥文学协会里,他是一名积极分子,有时还带着瓦特去参加一些活动。通过这种关系,瓦特结识了苏格兰的一些最有学问的人。这所大学的教授们,也都很喜欢这位年轻人。瓦特从童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喜欢博览群书的人。那些教授们看到他小小年纪,竟有着那么渊博的知识,而且头脑敏捷,记忆力也强得惊人,可以非常准确地说出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无不为之称奇。在那些欣赏他的教授当中,有一位是物理学教授罗伯特·迪克博士。迪克博士邀请瓦特到物理系去,帮他安装一批刚刚运到的教授天文学用的仪器。在完成这项工作任务期间,瓦特表现出的聪明热情和熟练的技巧,给迪克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瓦特对这位既有高深学问又很平易近人的教授,也从心眼里敬佩不已。就这样,他们俩成为终生的好朋友。

迪克博士显然认为瓦特作为一个急需拜师学艺的年轻人,继续在格拉斯哥待下去,是没法得到进一步提高的。为了学到真本领,他必须到伦敦去,因为伦敦集聚了一批举世闻名的仪器制造商,只有拜他们为师,才能学到真手艺。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瓦特,并且表示如果瓦特能够取得父亲的同意,他将给瓦特写一封介绍信,也许人家会收留他。

1755年的5月,瓦特回到格里诺克,找他父亲商量去伦敦拜师学艺的事。他的父亲高兴地说:“既然有迪克博士引见,那你就及早动身去吧,因为能跟那些大名鼎鼎的仪器制造商学徒,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很快,他就给儿子准备了足够的盘缠。

6月7日,詹姆斯·瓦特骑上父亲给他准备的一匹马,动身到伦敦去。与他一起策马同行的,是一位名叫约翰·马尔的海军教官。这位年轻的军官是格里诺克那所文法学校校长的儿子,名字也同他的父亲一样。他这次到南方去,是为了到停泊在泰晤士河里的“汉普顿宫廷”号军舰上工作。詹姆斯当年在文法学校读书时,曾经是马尔校长的得意门生。这次同他儿子结伴同行,自然是一件非常舒心的事情。

瓦特是第一次出远门,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他的行李箱是从利思装船,通过海路运往伦敦的。在他的衣袋里,小心翼翼地装着迪克博士的一封介绍信。这封推荐函是写给著名的仪器制造商詹姆斯·肖特的,他住在伦敦斯特兰德区的萨里街,也是一位苏格兰人。

瓦特本来可以跟着他的行李,一道搭船走海路去伦敦,但是,由于他相信“有陆不登舟”的哲理名言,害怕乘船旅行会遇到意外事故,“天有不测风云”嘛!他的弟弟小约翰,不就是好端端地被风浪淹死在大海里的吗?想到这些,他还是选择了走陆地这条比较艰苦和相对缓慢的道路。

马尔比瓦特大几岁,生活经验也比瓦特多。这两位年轻的旅伴,从格里诺克动身以后,首先是经过戈德斯特里姆和伯里克,到达英格兰的北部重镇纽卡斯尔,然后沿着当时最好的道路大北方路直线南下。6月初的英国,算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气通常晴朗,这给路上的行人提供了方便。他们两个骑马的技术都不高明,一路上只能慢腾腾地走着,时而聊天,时而观景,整整花了14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伦敦。

首都伦敦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从小地方初来的瓦特,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他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詹姆斯·肖特,把迪克博士的那封荐举信恭恭敬敬地交给了他。肖特虽然很友好地接待了瓦特,但却不肯收他为徒。他指点瓦特去找了另外几名仪器制造商,得到的回答却都大致相同。他们不肯收留瓦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正式学过徒,而现在才开始当学徒工,又显得年龄太大了。如果把他作为一名出了徒的工匠留下干活,他又不合乎当时的雇佣规定。

伦敦的行会制度,一直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一个外来户,要想在一门技术行业里站住脚,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像瓦特这种不合乎规定条件的人了。有真才实学是一回事,有学徒经历和出徒证明又是另外一回事。看来,只讲文凭不认人的情况,古今中外都有这种现象。

可怜的瓦特在伦敦街头白白跑了一个月,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那种坚持不懈、忍辱负重的精神,最后终于取得了如意报偿。在瓦特的真诚恳请下,科恩希尔地区芬奇巷的仪器制造商约翰·摩根,终于同意留下他当一年学徒工,条件是要付给他20个畿尼的学费,还要为他无偿地干一些活。瓦特痛快地答应了他的条件。

摩根是一位学者,是当时伦敦有名的数学家,同时又是掌握操作技术的手艺人。在仪器制造业这个行当里,像他这种理论和实践都在行的能手并不多见,自然他会成为一名佼佼者。1752年,他曾为西班牙国王制作了一个18英寸的反射望远镜,收取了1200英镑的费用,在同行中一时传为美谈。

也正由于摩根的名气大,才有足够的胆量,敢于藐视时钟仪表制造商行会那些神圣的规定。伦敦的这个行会曾明文规定:“任何外来人,不管他是外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准加入仪器仪表制造商行会,也不许在这一行业里当学徒。很明显,他们是想通过技术垄断,来为自己谋取高额利润。

瓦特在伦敦找到肯收留他的师傅以后,心情非常高兴。在给他父亲的一封信里,瓦特曾这样谈论他的师傅摩根:“虽然他主要是一位黄铜匠人,但在这门行当的很多方面,他能够教我学会不少东西,例如各种产品的规格、比例和象限等。”

瓦特在伦敦12个月的学徒期间,曾给自己的生活节奏安排得十分紧张。他决心要在这为时一年的学徒生涯中,掌握别人通常要用3~4年的训练才能学会的技艺。为此,他必须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师傅的耐心指点,加上他原有的功底,再加上他的刻苦努力,勤学苦练,就使得他的手艺进步很快。

年近20岁的瓦特,已经懂得生活的艰辛。他知道父亲为他提供的生活费用来之不易,因此,必须在生活上精打细算,每周只安排8个先令的花销,决不浪费一个铜板。他每周要在芬奇巷摩根的店铺里工作5天,每天都是从清晨一直干到晚上9点钟。尽管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往往会把他累得精疲力竭,但在回到寝室以后,瓦特仍然不肯马上休息。他要利用夜晚和清晨一大早的时间,揽点零星的修理活来干,以便赚点钱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

其实,即使什么事情也没有,瓦特也不敢在夜间随便上街头去玩。因为当时的伦敦并不太平,经常有为海军抓壮丁或者拐卖人口的事情发生,使人们生活在一种恐怖的气氛之中。英国同法国打了7年仗,为的是争夺北美和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由于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前线急需的兵源,抓壮丁便成为当时英国的一件常事。此外,伦敦当时还有些专门贩卖人口的“人蛇集团”,他们把绑架拐骗来的人口,主要是外地来的打工汉,装船运到西印第安的种植园去当奴隶,做苦工,通常是一去便杳无音讯。

在给他父亲写的一封信里,瓦特曾描述过当年伦敦抓壮丁的情景。他写道:

现在,他们对能被抓到的任何人,不管是在陆地上生活的“旱鸭子”,还是熟悉水性的海员,都要被逼着去当海军。只有在伦敦城的辖区里,他们必须把抓到的人首先送给市长审查,然后才允许把那些不受其保护的人带走。也就是说,在那些被抓到的壮丁中,只有那些能证明自己是学徒工或是可靠的商人,才有可能被放掉。假如我被他们抓到送去见市长的话,我还不敢承认自己是在伦敦城里工作的,因为作为一个没有取得市民身份的人在他的辖区内工作,即使是在那里打短工,也都是违犯他们的法律的。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瓦特当年在伦敦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并非是庸人自扰,而是确有一定道理的。像他这种生性谨慎的人,在那种动乱的岁月里,要保住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卫护自身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待在家里。另外,从这封信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为什么伯明翰等商业中心,在18世纪的时候能够得到飞速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那里没有行会制度的束缚。那些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些商业中心的人,并不像城市游民那样,不受法律的保护。而在伦敦这座王室所在的都会里,各种清规戒律实在太多了!

瓦特躲过了伦敦街头动乱的危险,也以惊人的速度学到了手艺。到了1756年4月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用自豪的语气给他父亲写道:“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不愁没有饭吃,因为现在我已经能像大多数工匠那样出色地工作了,尽管我干的活还不如他们那样熟练。”同年6月,他又在信中得意地告诉他父亲,说他曾“用黄铜制造出一件法式接头的两脚规”,而这件制品则被评为全行业中最杰出的作品。

辛勤的劳动,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时一年的学徒生涯,现在到了结束的时候了。1756年7月,在学徒期满,告别那位可尊敬的师傅,并且永远离开他那个狭窄的工作间时,他一定会感到非常快慰。带着采购来的价值20英镑的金属材料,收拾好平时为自己制造的一些小工具,还特地买来了一部宝贵的专业教科书,即由斯通翻译的尼古拉斯·拜昂的著作:《数学仪器的制造和使用》,风华正茂的詹姆斯·瓦特,踏上了返回苏格兰的漫长道路,去迎接新的生活挑战。

同类推荐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
  •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
  • 最强不朽剑帝

    最强不朽剑帝

    神荒大陆,万族林立,分据百域,天地纵横。剑帝重生,隐现皇朝,又临故地,再战神荒。这是一段,不朽重生者再战神荒的热血传奇。ps:新书上路,拜谢支持。
  • 根源之人族崛起

    根源之人族崛起

    这里百族林立,有魔族、天使、人族、虫族、龙族…这里战乱不休,各个种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争斗,这里到处都是阴谋与背叛,战斗与杀戮某一天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 梦回西游之重生学生成长史

    梦回西游之重生学生成长史

    她,原本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学习还好。直到“他”的到来……最近迷上《西游记》的她,究竟会何去何从?
  • 请住手撒旦

    请住手撒旦

    “咱们回家好吗?”墨枭深情地望着顾梦。“呵”顾梦冷笑道,“如果我不呢?”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回答,但墨枭还是忍不住脸色一白,随后便笑着问,“我把命还你,可好?”,不等顾梦反应过来,他把早已准备好的匕首一把插进胸膛。“你就是故意让我心疼的对不对………”顾梦一把接住墨枭,红着眼,扯嗓子大声问……
  • 藏欢旧事

    藏欢旧事

    “你做好了一碟芙蓉糕,我没来赴约,你便将那糕点放在院子里,三年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盘子里还剩下什么?还能吃么?”藏欢阁里莺莺燕燕,笑着活笑着死,嬉笑怒骂,皆是“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魅总裁的多情丫头

    邪魅总裁的多情丫头

    南宫灵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外表隐藏下的却是惊人的秘密当遇见他时一切都被改变。李宇寒一个冷酷无情的男生遇见她时冷酷渐渐融化。当两人浓情蜜意时,他却提出分手说。三问君心,却最终只能放弃离开。三年后,她绚烂归来:“李宇寒,我回来了。”他笑:“我知道,这次我一定不会放开你的手。”
  • 影与世俗

    影与世俗

    穿越时保持原有武功。无系统,无后宫。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95%相同,只是多了一些东西罢了。最后回到原来世界,了解恩怨。完。
  • 维利亚哈迪斯

    维利亚哈迪斯

    世界上存在许多未知,小说里所存在的未知是人类未探索发现到的次元,一个超脱了一维二维三维体的世界。因为一个意外,两个次元相通,新次元的新型人种亦存在着恶势力,欲占领人类世界,一场气势浩大的纷争就此拉开帷幕。到底是拥有现代新型武器装备的人类获胜还是拥有超现实能力的另一次元的人种可以获得最终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