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8200000003

第3章 美女论(2)

读过钱钟钟书先生《围城》的人一定对方鸿渐那样的辩才印象根深,可是和她的太太孙柔嘉辩论起来,常常惨败。他们订婚不久,方鸿渐随便乱发议论说:吃葡萄有两种人,一种是挑最好的,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而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

这不过是随便耍耍嘴皮子,显示自己在逻辑上多么自由而且富有创造力。

本来这种男性肤浅的创造力弄到女性面前,简直是关公门前舞大刀。孙柔嘉在逻辑上发动反攻:照你这么说,你希望的好葡萄在后面呢,我们是坏葡萄,别倒了你的胃口急得方鸿渐直跳脚,不得不学贾宝玉的样子,赔礼。道歉、认输拉倒。

由于逻辑上的软弱,男人在女性面前,就是说奉承的话,也不可造次。

我们没有孙中山的气魄,他能当着许多人的面,公然宣称:

世界上如果没有女人,就先去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八土放蔓,百分之百的美。孙中山是伟大人物,他说任何出格的话,女Sp会洗耳恭听,本会引起任何怀疑。我等小民就不同了,就是真诚地说;女人是生活中的花朵,都有风险。

首先声明,我完全懂得说话要看场合,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效果是绝对不同的。罗密欧第一次见到在阳台上的朱丽叶可以用诗的语言嚷嚷,啊,我的太阳!如果我这样去奉承任何一个陌生女性,得到的回报只能是一个白眼或者一记耳光,甚至被当成神经病,报110。我不会那么冒失。我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说的,只是对自己的异性同仁在喝茶的时候随便说的。

这样小心谨慎,还是好心没有好报。

先不说这样奉承女同胞,会得罪男同事。我不怕男人反洁:噢,女人是花朵,难道男人是不起眼的叶子,命中注定是花朵的陪衬?我更不怕人家说我一看到女性骨头就软,是男性的叛徒。男人在逻辑上,往往比较迟钝、麻木,没有女人那样有全面演绎的习惯。用最高级的形容词奉承女人,并不立即引起男人贬低自己级别的联想,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自尊。男人在逻辑上比较外行,没有女性那样的想象力,精致入微的推理的能耐不强,女性的逻辑思考能力在物理学、数学、哲学、军事学、政治学等等领域,可能不一定超过男人,但是在和男性抬杠的时候,她们的天才绝对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最怕的是碰到女权主义者(最近改名为女性主义者),她们的逻辑威力向来所向披靡。

即使我说女性都是花朵,她们也不会给我一点好颜色,反而指责我一脑瓜子的封建余毒。女性生命的价值难道就在于给男性提供视觉的愉快吗?给你们眼睛解馋,还不够,还要让一个叫做豫让韵家伙出来发明一种女为悦己者容的荒谬定律,这还不够,又公然把女人叫做解语花——会说话的花。不但听你们的话,而且要心领神会,你们的心思想到哪里,我们就得配合到哪里。叫做善解人意。

你们视觉是痛快了,我们就惨了。弄出个西施来作我们的样板,西施有胃溃疡,胃里泛酸,你们就把人家的痛苦拿来取乐子。楚王喜欢细腰,又让我们束腰,弄得楚腰肠细掌中轻,三围的比例是扩大了,可健康也就完蛋了。又说三寸金莲,小脚很漂亮,走起路来像跳芭蕾舞,更是让我们都残废了上千年……当然,天底下的女性并不都如女权主义者一样雄辩,但是,不管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其逻辑是一样的精彩绝伦,十步一楼,五步一阁,令男性不能不自卑到无地自容。

在所有的女性之中,最伟大的逻辑学大师要算林黛玉了。贾宝玉说坏话当然是该死,说好话呢,也是该死。总是落得个打躬作揖,赔礼道歉的下场。林黛玉的推理能力实在精彩,不管是正面演绎,还是反面导谬,都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说话——滴水不漏。

贾宝玉被她逼得没有办法,硬是冒着风险,把长期闷在心里的话捅了出来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这本是林妹妹长期以来期待着的表白,是她梦寐以求的,是最为醉人的梵天音乐。如果是一个处在恋爱状态中的男性,听到异性这样的语言,那还不快乐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三佛又飘飘欲仙地落在地上,报之以最大幅度的西洋式的动作(如单腿下跪,张开双臂作拥抱准备动作之类)。可是林妹妹却大为恼火起来,大哭大闹,嚷嚷说,贾宝玉欺侮了她,贾宝玉除了瞪着大眼看自己的逻辑碎片以外,还有什么话说呢?

看官别以为林黛玉的逻辑太荒谬了。

几乎所有的美女都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就是以荒谬为生命。

越是她动感情的地方,她的逻辑就越是荒谬,她越是爱你,她就越不跟你讲理,跟你胡搅蛮缠。越是胡搅蛮缠,就越是表明她对你有特殊的情意。张洁在《沉重的翅膀》,写一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男孩子,她问自己说,爱他吗?不知道,只是想支使他,想看到他的服从。这个女孩子是很受了一点西方文明的黛陶的,很讲究尊重一切人的人格的,但是,对自己所爱的人则是绝对地例外,只要求他服从,驯顺,狗一样的驯服,猫一样的听话,只许他规规矩矩,不许他乱说乱动。

这不但是对你的尊重,而且是对你的特殊爱怜,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对男人的训练,这是孙柔嘉在订婚以后对付方鸿渐的经验。

有一天她不来训练(应该叫做磨炼才对)你了,不用荒谬逻辑来修理你了,你驯顺不驯顺,她无所谓了,那就说明她根本不爱你了,当然也就不会恨你。如果能够恨得起来,说明她还要修理你,弄不好,有一天,又爱得昏天黑地。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为什么薛宝钗不和贾宝玉闹别扭呢?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

二,谁是东方第一美女

美人的心是神秘的,捉摸不透的,要解读也很简单。完全可以用科学指标来测算爱情的浓度和深度,这就是她的挑剔,她的指责,她的折磨,她的刁钻,她的古怪,她的蛮横,她的无赖,她的颠颠倒倒,她的疯疯颠颠,她的哭哭闹闹:一句话,她的逻辑的荒谬。

什么时候,她对你彬彬有礼了,说话很讲究语法修辞了,推理很符合从亚里斯多德以来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了,甚至于很符合辩证法,很全面,很得一分为二的精髓了,那你的爱情也就差不多进人收拾残局的地步了。

从男性方面来说,什么时候,你突然感到对你心仪的对象,不怀着恐怖,和她在一起失去了封建皇朝大臣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战战惊惊的感觉了,那就表明爱情之火开始熄灭了。

爱情的外行也许会担心,美女以极端的荒谬的逻辑来对待男性,不是折磨自己的所爱吗?不是包含着相当严重的风险吗?把人家吓得缩回去了,不是坏了大事,导致爱情覆灭,不是自我折磨,自我摧残吗?林黛王难道是完全凭一时性起,一点战略战术都没有考虑?

是邪?

非邪?

其实,林黛玉那小心眼可真的玲拢透剔,逻辑严密异常,荒谬中有智慧。

她拿准了这点子小闹子,也是一点小乐子,不会把贾宝玉这个情痴吓回去。再说,这一闹,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保护自己和贾宝玉,让人家看着,这不是真的,而是小孩子闹着玩的,没有冒犯天条;第二,暗示宝玉,到此为止,不要再傻帽,不能这样没心没肺地嚷嚷,心里有数就是了。第三,掩饰自己的惊慌,以委屈的眼泪来埋藏无限的欢欣。

这不是在相互折磨,更不是自我折磨,而是活学活用韩信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要说林黛玉在逻辑的运用上有两下子,并不为过分,但是要说她在逻辑上有创造的天才,在中国恋爱史第一个发明了这样的逻辑,就有点不学无术了。

无庸讳言,这种闹法,本来,是有一点把人家吓走风险的。

然而她的杰出之处,在于充分总结了前辈女郎的历史教训,在爱情策略和战术上,把女性的荒谬逻辑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在她以前《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也曾在逻辑上和她的意中人玩过捉迷藏的,不过玩得左了一点,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最后是自己下不了台,只好梳装打扮送上门去。这不怪别人,谁让她先写了诗让张拱来幽会的: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不但请人家来,而且教人家怎么来(跳墙)。

这当然不算什么新花样,而是继承了古老的逻辑模式,早在《诗经》上就有叫人家跳墙的传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跳我家的墙啊,不要弄断了我家的桑啊。嘴里说,不要过来,实际上是教唆,怎样爬墙更隐秘、更稳妥:不要把树枝弄断了,不要弄出声音来。从《诗经》到《西厢》上千年过去了,到了崔莺莺,在爱情逻辑方面并没有什么新花样,还是跳墙,老一套,不过有了花的影子,小二哥变成了玉人,算是在美化上有一点进步,从恋爱的战术来说,儿乎是踏步不前,中国古典的自由恋爱,如果要说有什么流派,到那里只有千年一贯制的跳墙派中国的武侠都是跳墙派的后代,怪不得几乎所有的武侠都能飞檐走壁。

不过历史毕竟是进步了,逻辑也更加曲折了。

可能是因为《西厢记》到底是文人写的,有成就的文人,如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所说,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文人之所以成为星,就是因为他比较曲,不像当今的影视明星那样直统统的地要出场费,文曲星的逻辑比一般人要多拐几个弯。文人笔下美女的逻辑,拐弯就更多。等到人家张生来了,莺莺却一本正经地用孔夫子的道理把人家训了个瘟头瘟脑。

这真是太左倾了。第一,她在分十上有点过分。张生这个大书呆子,太笨,真正的银打铩怆头,没ft进化到贾宝玉那样的老练的程度,在解读女性逻辑上是个草包。不理解轰你回去的意思就是要你再来的逻辑。一吓回去就软了,不但不敢再来了,而且还生起了相思病,奄奄一息。

总结历史经验,既不能太右,如诗经上那个女孩子,以至于以后,落在孟夫子手里,踰墙相望成了个话柄,也不像崔莺莺那样左倾,把人家弄病了,也不是个事儿。

男人在逻辑上纠缠不过女性就失去耐心,就发生了许多家庭暴力,就连美国,据九十年代初期统计,每年的家庭暴力也达到两百万以上。美国《当代心理学》一篇文章说,这是由于在争执时,女性急于当场取胜,其实是胡说,是男性陷人女性逻辑的迷宫而思想混乱。

女性不但在逻辑上,而且在概念上,和男性的区别是很大的,她们说是的时候,往往那意思是:不!而说不的时候,常常是:是!这事不但在中国,而且在美国也是一样。

在美国大学校园里,时常有一种听证会(hearing),要解决的是某种校园内部的纠纷。有一种叫做约会强奸的事情,常常纠缠不休。女方控诉男方强奸了她。男方说,不是强奸,你同意的。女方说,我一开始就说了no,男方说,你们即使同意,也先说:no。

在词义的颠倒上,真是古今同调,中外皆然。小学的时候,当时有一种日用药品,叫做仁丹,每一包上都有一个笑话。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则:一个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解释老公两个字,学生怎么也不明白。不得己,她问小学生:那你妈妈怎样叫你爸爸?学生想了一下道杀千刀!

当你所心仪对象突然喊你杀千刀的时候,那你此生的幸福就已经百分之百地兑现了,当她觉得你这个人杀一刀还不够,杀一千刀才过瘾的时候,其中的意味绝对不是无限的恨,而是无限的爱、极端的亲。在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七斤嫂看见丈夫从城里回来,头上没有了辫子,心里很着急,他不说啊,亲爱的,辫子没有了,可怎么过日子啊!而是说你这个流尸流到哪去了?

美女,美女,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之神魂颠倒,为之倾家荡产,为之丧权辱国,可是有谁能够回答真正的美女的美在哪里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曰:美在生活,朱光潜先生曰:美在想象,高尔泰曰:美在自由。美学家吵吵嚷嚷许多年,都是文不对题。在我看来,很简单:美女之美,美在逻辑荒谬。因为越是逻辑荒谬,才越有感情。越有感情才越美。

一般男人的逻辑都俗,可以说,俗不可耐,俗就俗在他老爱站直了看美女,不懂得拿大顶,颠倒看问题,从女性的颠倒荒谬的逻辑里欣赏女性的美,按男性直线的、僵化的逻辑去观察,往往把美看成了丑。

真正的美女,如林黛玉,其逻辑不是理性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她们的感情越强烈,就越不讲理,她们的理,是歪理,歪到把逻辑扭曲成麻花一样。感情的歪理是她们的生命,为了感情不要命,为了歪曲逻辑不要命。正因为这样,安娜卡列尼娜,为了惩罚心不在焉的伏隆斯基,就去自杀,目的是让他后悔。当杜十娘得知李甲为了三百两银子,出卖了她,她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都不要了,命也不要了。杜十娘、安娜、林黛玉素不相识,可是要情不要命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才是真正的美女。

漂亮并不是美,那些徒有漂亮脸蛋的女人,情感处于空壳状态的,缺乏不要命的逻辑的,实在不配称作美人。相反那些脸蛋子不那么水灵的,只要在情感上了高档次,就不愧美人的称号。从这个意义上讲,薛宝钗虽然漂亮,但是并不美,简爱虽然并不漂亮,但是她应该是个美人。梅里美笔下的卡尔曼,又漂亮,又美;而繁漪也许并不太漂亮,但是她是美的。

把这个标准拿到现实中来选美,公布美人排行榜就易如反掌。

我的朋友舒婷不太漂亮的,但是凭她的诗《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中的情感,完全可以将她排在德艺双馨的宋祖英之前,授于东方第一美人的金奖,小宋只能屈居亚军。张爱玲当然是不漂亮的,但是,她那古里古怪的情感逻辑,无疑可以进入东方美人的第三名。而刘晓庆、韦唯、毛阿敏也许是漂亮的,但是她们的逻辑是只讲实用,不讲情感,不但是不美的,而且是丑陋的,应该在第一轮就把她们淘汰,是不是要并列为东方第一流丑女,待有关方面慎重研究再定。

我这里绝对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美学理论的权威根据的。审美判断不同于通常的理性判断它是非逻辑的、超功利的。要在学术上追究我的后台,请查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39页。

论美女难逃英雄关

一,花木兰是英雄吗?

我这个人生来老实巴交的,舌头大,嘴巴笨,什么都敢,就是不敢辩论,虽然很羡慕人家吹得如佛祖讲学的最佳效果——天花乱坠,顽石点关,很想体验一下辩论胜利万人仰望的滋润,但是临场话到舌尖,打了九个转弯,又吞了回去。我相信古人的智慧:满招损,谦受益,更信奉毛泽东主席的格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虚度许多年华,至今不敢狂枉,自以为是。

同类推荐
  •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

    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当灵魂在那里的草地上躺下,世界就满得都没法谈论。观念、语言,甚至彼此这个词,都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鲁米说的这个所在就是一个非二元的世界,超越了所有的好坏对错、是非曲直,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回到那里去,如果能在活着的时候到达那片草原,就表示你开悟啦。那里不需要语言,因为所有的想法、言语、彼此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二元世界的。同样,喜悦、悲伤、幸福、愁苦这些东西,在那里也找不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那里相遇。在那天来到之前,让我们好好享受二元世界的美丑、善恶、对错、好坏吧,谁知道无常或是明天哪一个会提前到来。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本书编选范围广涉古外国文学史,但仍以近现代为主。近现代散文名著约占70%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文学的当下性和现时性意义,以及青年读者求新之需要,当代散文名著也占有适当比例。每部名著的编写体例分设六个栏目:即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精彩片段、名言佳句、阅读赏析和专家建议。其中背景搜索和内容精要对每部名著的写作背景及其总体概貌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精彩片段和阅读赏析将侧重介绍和分析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要。
  • 汪曾祺早期逸文

    汪曾祺早期逸文

    本书选收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发表于《大公报》、《文汇报》、《经世报》、《昆明生活报》等报刊上的3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汪曾祺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

    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

    作者航宇是路遥的同事、好友,在路遥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像亲人、兄弟一样全程陪伴、照顾路遥,成为了路遥生命最后的唯一依靠。书中不仅记述了路遥获茅奖后的复杂心情,而且全面记述了路遥在最后日子里整理文集、对抗疾病、遭遇亲人决裂等等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将路遥渴望生活、勇敢地进行生命搏击的复杂心情细腻、真实地呈现出来。作者航宇文笔细腻,描写生动流畅自然,文字充满真情实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脚踏星光去寻你

    脚踏星光去寻你

    “陈星辰,我一直在哦……”这是13岁的他,像记忆里一样温柔地冲着她笑,阳光透过缝隙悄悄洒落下,时间好像都在这一刻暂停了,很慢很慢,好像只剩下那一句陈星辰让她终身难忘……下一秒脑袋里突然显现了那个冷漠的少年的脸,同一个人,却使她如浸没在春冬两季,23岁的他只有无尽的、永恒的寒冷……“陈星辰,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你,我也不会喜欢上你,听懂了吗!……”
  • 闪婚甜宠:墨少,别过来!

    闪婚甜宠:墨少,别过来!

    本是一场不情不愿的契约婚姻,墨锦辰却改了主意死命追妻。时安安拼命想逃却被墨锦辰强揽入怀,轻覆上身“我有这么可怕?”凌若初轻瞥床尾一脸无辜的萌犬:“大白看着你呢!别乱来!”宫锦城邪肆勾唇,轻托小脸:“它也该学学怎么找老婆了。”大白无奈汪汪抗议,我不吃这碗狗粮!
  • 烟花几许散

    烟花几许散

    上辈的上辈的悲剧,让这个季氏家族彻底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傀儡,宁愿去弄死未出生的生命....一切,谁能说是谁的错呢?都以为自己可以挽救什么,却用另一种温和的手段,把一些人推进了深渊……
  • 傲娇总裁实力宠妻

    傲娇总裁实力宠妻

    他,这个国家帝王一样的存在她,很平凡,很普通就是这样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却相爱了,为了她,他愿意放弃所有,只为和她在一起
  • 黄金律

    黄金律

    她生长在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却是众所周知的魔武废物,她被亲生父亲设计来到陌生的时空,远离了哥哥,远离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光,她不甘,她不愿,她想要回去,她不顾一切的修炼,她威胁,利诱,不顾一切的扩展着自己的势力。情绪的失控,血脉的觉醒,神秘的预言···她的身上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她的路又会走向何方?
  • 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THE NIGGER OF THE NARCISS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主管实用全书

    主管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自我定位篇、关系处理篇、管理强化篇等八篇二十六章。对于主管工作在宏观上给予理论阐述,在微观上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导。主管工作无巨细,主管的素质层次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高度。
  • 迷途的灵

    迷途的灵

    神秘的世界,我只揭一角——————白乐。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