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23600000011

第11章

看谁的劲大

“没问题。”两名战士齐声回答。

“我倒是看出问题来了,你们跑步的时候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两名战士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说说看,哪里不舒服。”“报告政委,这病不好说。”“说吧,我给你们保密。”

在丁晓兵的追问下,两名战士道出了心中的隐情,原来他们患的是“烂裆病”,大腿内侧皮肤发炎,又痛又痒,痛苦难耐。因为“病”的不是地方,所以一直隐情不报。丁晓兵熟悉这种病。

当年,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潮湿,很多官兵都得过这种病。由于长时间晒不到太阳,人都捂得有点发霉了,长时间的穴居生活使人的身体承受力达到了临界点,各种稀奇古怪的病都有。烂裆是最普遍的,猫耳洞人几乎没有不烂裆的,这种病是很痛苦的,患病的人先是奇痒难忍,这种痒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抓呀,挠呀!两只手一起上也不解痒,于是就往洞壁上蹭,边蹭边叫,那叫声就跟野兽叫得差不多,唉,就那么抓呀!挠呀!蹭呀!叫呀!到最后,人身上再也没有一寸好皮肤了,全烂了,还化脓,直往外流黄水,用手往身上搓,一搓一层皮;有个兵实在痒得不行了,用烟头往身上狠狠地摁下去……

战争巳经远去,猫耳洞已经钻进了回忆,现在的士兵们天天洗澡,卫生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患上这种病呢?

“队长,你带军医到五连来一趟。”丁晓兵掏出手机拨通了卫生队长的电话。

队长和医生来了,当场为两名战士作了检查和诊断,得知这种病是部队夏天训练的常见病,医学上称股癣,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丁晓兵进一步调查发现,问题出自战士们的床下。战士们的床下,都工工整整地放着一銮脏衣服,连队有规定,中午不许洗衣服,「午穿脏衣服继续训练。

“你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规定?”丁晓兵问基层干部。“上级经常来检查内务卫生,要求整齐统一,为了达标争名次,我们只能这么做。”形式主义害人啊!

丁晓兵回到机关,当天主持召开了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战士“烂裆”的问题,作出三条规定:一是每天提前半小时结束训练,给战士留出洗衣服的时间;二是各级卫生检查不再以表面上的整齐统一为尺度,要以战士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标准;三是卫生队将预防和治疗的药品配发到连队,每天派军医到训练场巡诊。

1999年底,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开始了。战士服役期满了,在离开军营的最后几天里,官兵关系问题、警民关系问题、部队管理上的问题等以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会集中暴露出来。因此,这个阶段被部队称为问题多发期。

和往年一样,每到这个“问题多发期”,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既是送老兵,又是保安全。

晓兵蹲点的连队,老兵走得顺利、安全,可有一件事,对他触动特别大。

那天晚饭后,他在营院串散步,边走边思考问题。院子角落里有一个垃圾场,两名战士正在清理垃圾,丁晓兵走过去,发现丫一个奇怪的现象:垃圾堆里居然有儿个完好的笔记本。一本、两本、三本……他捡起来打开一看,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些笔记本全是战士们当兵两年来政治学习的笔记。这是多么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啊,他们为什么要扔掉呢?作为政治处主任,丁晓兵感到心痛。部队的政治教育,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想了那么多的点子,总结了那么多的经验,可效果呢?战士们扔掉的仅仅是笔记本吗?他们扔掉的是我们政治教育的失败。

问题出来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教育的内容有问题,还是教育方法有问题?从教育内容上看,部队进行的是正面教育,绝对没有问题,以此推论,那就是传统的教胄方法有问题。

传统的教育方法弊端何在,新时期政治教育的出路何在?丁晓兵在深深地思考。

一天晚上,丁晓兵到基层参加一堂政治教育课。队伍集合完毕,指导员陈建华向他致报告词。“报告丁主任,三连授课准备完毕,应到XX人,实到XX人,是否幵始,请指示。”“开始。”

“是,准备马扎,坐厂。”

指导员话音刚落,扑通、扑通两声,队伍里传来一阵哄笑。丁晓兵抬头一看,两名战士一屁股坐在地上,摔了个人仰马翻。怎么回事?丁晓兵以为是有人在搞“恶作剧”,走上前来一看,原来是两名战士的小马扎散了架。这种“事件”不是发生一次了。仔细看看战士们坐的小马扎,有钉子钉的,有背包带缠的,五花八门。指导员解释说,这些小马扎是老兵们留下的,一代传一代,都传了十多年广,这是部队的光荣传统,坏了也舍不得扔。

丁晓兵边听边想,一个小马扎让战士们坐了十多年,明明是坐坏了,居然不更换,丢掉小马扎就是丢掉传统了吗?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不只二连有,其他连队也有。一番调査之后,丁晓兵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淘汰小马扎。

关于淘汰“小马扎”,也有一番争论。有人说,小马扎是部队保留下来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轻易丢掉。还有人说,丢掉小马扎简单,可是要换一套替代品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艰苦奋斗就一定要当苦行僧?在丁晓兵的倡导下,团里一次性投资8万元,给每个战士配发了书桌和方凳。

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改善了,学习教育的内容同样存在着诸多弊端。

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的是灌输式的、填鸭式的、封闭式的教育方法,其结果是,千部疲于应付,战士被动接受。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丁晓兵在调研中发现,部队官兵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身边人、身边事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身边的人最有感召力,身边的事最有说服力,政治教眘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为此,丁晓兵提出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发挥战士的主体作用,树立以群众性自我教育为主的大教育观,形成人人是教员、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生动场面。

教育,是用道理说服人的一种手段。作为手段,不只是一种。课堂教育是一种,15本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是一种,凡此种种。教育不是生吞活剥的灌输,而是心灵互动的一种交流。部队是一个军事团体,讲求的是整齐划一,上政治课,由不得你,想听要去听,不想听也要去听,他听进去了吗?讲课人并不知道。检査政治教会落实情况,査的是课时和到课率,教育效果怎么去衡量?

为了探索新的教育方法1丁晓兵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吃住在基层,用一个月时间,逐个连队进行调研,归纳整理了:热点问题大家谈、故事会、演讲会、一事一议、留言留声、四个重温、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辩论会、影评书评等“群众性自我教育20法”。回到机关后,他要求政治处下发通知,明确规记:废止过去课堂上的“操场动作”,上教育课不再要求战士坐姿端正,整齐划一。变过去的“推磨式”发言为“聊天式”,少安排“满堂灌”,多安排“自助餐”,既让战士当“学生”又让战士当“先生”,提倡问题大家摆,答案大家找,最大限度地调动战士参与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从而解决了是“记一本子”还是装“一脑子”的问题。

角色一变天地宽,这种互动式的教会方式,犹如一池春水,给部队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过去冷冷清清的学习室,现在灯光明亮,书声朗朗,成了战士自我教育的大课堂。

基层官兵说,政治教育的新思路,让我们找到了“最佳感觉”,进人了“最佳状态”,实现了“最佳发挥”,达到了“最佳效甲。”什么是新军事变革?什么是信息科学?战士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这些热门话题,可部队教育跟不上。为了满足官兵的需求,拓宽官兵的视野,丁晓兵组织策划了一个“百名教授进警营”的大型智力拥军活动。江南大学的教授来了,市委党校的教员来了,军事专家来了,着名书画家来了,知名企业家来了……军营舞台上的“明星”多了,节目异彩纷呈,比官兵们大开眼界。

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笔者:丁晓兵,你工作不但有魄力,而且有很多新思想新观念,这些新思想新观念从何而来?

丁晓兵:我认为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总结。我刚到基展时,一位老领导谆谆教导我说,晓兵啊,部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头戴光环的英雄,而是一个能胜任本职工作全面素质过硬的带兵人。在常人看来,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都是一介武夫,没有多少文化。不学习,没文化,怎么能带好兵?在学习上我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学党的创新理论,学书法字画,学哲学,学法律,学军事,学电脑……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努力学习,自然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二靠实践,实践出真知。有了创新理论,就要付诸实践。什么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既是理论又是实践,用与时俱进的理论去实践,才能创新。三靠总结。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重大决策上,不能独断专行,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形成整体的合力。为了提高党委的整体决策能力,我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个充分征询”:一是充分征询基层官兵的意见,反映基层官兵的呼声;二是充分征询党委成员的意见,形成民主氛围;三是充分征询业务部门的意见,使决策更符合部队的需要;四是充分征询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我个人本亊不大,我依靠的是群众,依靠的“人是靠思想姑笠的是集体领导,依靠的是学习。

丁晓兵家虽然只有64平方米,但他还是辟出一间小小斗室做学习室。在这间虽然狭小,但是整洁的学习室里,挨着桌子的左墙上,贴着一张大白纸。当我们对这张白纸表示质疑时,他的爱人陶婉珠向我们讲述了它鲜为人知的用途一打蚊子用。

原来,丁晓兵坚持每大学习不少于两个小时。夏天,蚊子叮在他的身上,他可以用左手打,但如果蚊子叮在他的左手或左臂上,丁晓兵就只有往左面的墙上蹭。无锡那个地方蚊?多,还是长脚长嘴的厉害角色,丁晓兵经常蹭得手臂都出血了。长此以往,他住过的每一个房间的墙上,都是斑斑血迹。

“这张白纸就是专门为晓兵贴的,它蹭上血迹了可以换掉。”

谁能想到,丁晓兵每天两个小时的学4,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坚持下来的;谁乂能想到,丁晓兵用左手写出的几百万字的学4笔记,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这是一个毅力多么顽强的人,这乂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英雄之路!

丁晓兵入伍时,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却能在当新闻干事时,一年内发表100多篇文章,平均三天要登一篇稿子。其中还有两篇获得征文一等奖,被军区和集团军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那段时间,丁晓兵从没在零点前睡过觉。

当新闻干事两年,从写稿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到一字不改地发在头版头条位置上。他说,捷径就一条:学习、学习、再学习!

没有受过正规髙等教育的丁晓兵,却能用思想的光明照耀自己和身边人的灵魂,能够用理论指导工作,就是因为他爱学习。无论是他的家人、战友、朋友还是部属、领导,说起他,都是众口一词: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

陶婉珠:看书学习像着了魔一样,一熬一个通宵。陈国桢〈8720部队政委〉:非要说丁晓兵有什么毛病,可能有人会说他不太合群,他几乎不参加什么聚会,也不打牌什么的,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写字、画画。可我觉得这恰恰是他身上很可贵的一个优点。

周云智〈8720部队某团副主任〉:丁政委当主任干得相当不错,光是形成文字,被上级总结的经验就多达105条!这对于一个团级单位来讲,是相当不容易的。他肚子里有货,理论水平高,所以我们大家对他很佩服。他总是能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做出一流成绩。

叶永烈(着名作家〉:丁晓兵不是普通的青年,他有深邃的思想,有过人的毅力,他就像一块金子,无论放到哪里都能发光。

走上团政委的岗位以后,丁晓兵越发感觉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他努力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他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已经17年了,但还一直与学院领导、教员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就政治工作屮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向他们请教。母校对丁晓兵这方面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还经常给他寄来一些他们的研究成果,有的教员还专门到丁晓兵部队来,面对面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使他获益匪浅。

丁晓兵的车上总放着些书籍、报刊,以便随时翻阅。很多人都说,丁晓兵的车是个“流动书房”。凡是新资料、新理念他都会剪下来整整齐齐贴好,作为资料保存,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丁晓兵学习理论不是装门面,而是针对工作,思考人生,从屮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

同类推荐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唐太宗

    唐太宗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战平定薛仁杲,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
  •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霸宠撒旦萝莉

    霸宠撒旦萝莉

    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男宠女,女护男。简介: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堂堂世界第一王牌特工赶上穿越潮流穿越了?!这是虾米概念!穿吧!穿吧!可人家一穿就成什么千金大小姐,可自己却穿越变成父母双亡,无亲无故的可怜十五岁少女,还是个萝莉?!还好还好!老天不算太无情,给了自己牛逼逆天的超级系统,外加配备武器。且看萝莉女主如何“玩”遍黑道,与男主一同统领整个黑道!
  • 凤起仙霄:废女封天记

    凤起仙霄:废女封天记

    她是陆家二小姐。任性,刁蛮,为了心爱男子惹下滔天大祸。无情欺骗,荒诞婚事,黑色的小塔内青色狐狸咧嘴怪笑。那一日,名叫陆颜的少女背负无尽屈辱开始反抗。想娶我?对不起,本小姐此生不成亲。婚约?呵,废纸一张,撕了便是。那一年,青衣少年骑鹤南下,死女人,不成亲也得给我生个孩子。那一年,混世魔王欲哭无泪,疯女人,骗啥也不能骗感情啊。你要长生,我陪你。你要天下,我给你。我就要个孩子,喂,别跑啊。
  • 我穿成男主亲妹

    我穿成男主亲妹

    明雾涟穿书后的日常。原主角扒她的马甲。原主角扒祁漪衡的马甲。而她们俩,忙着谈恋爱,忙着结婚,忙着生包子。PS:男主强and女主强 本书又名《我穿成了男主的妹妹》,《大佬总想把我关起来》
  • 失魂落魄:深夜死亡气息

    失魂落魄:深夜死亡气息

    S校区清冷冷的夜让人忘记了这炎炎夏日。张天躺在床上,额头上全是汗水,微微皱着的眼皮下像正在做着一个冗长的噩梦。
  • 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斯大林的失误

    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斯大林的失误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强大的苏军损失却十分惨重,对此世人疑惑不解。作者利用近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资料、政治局文件和苏联高级将领的回忆录,以畅销作家的文笔,通过对苏联高层决策的内幕、红军指挥系统的僵化及战争场面等客观的叙述,再现了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书中配有数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 咸鱼不翻身

    咸鱼不翻身

    [花雨授权]他是世人口中莫测诡秘的“鬼面医”,他爱上了一个一心想“翻身”的“小咸鱼”,但是,当他发现,她竟与梦中的“她”如此相像时,他的决心动摇了……他怎么会知道,她的世界要是没有他,翻了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 快穿男神的小宝贝

    快穿男神的小宝贝

    君辞瓷,一只被主神收养的小妖精,在主神的套路中绑定了小团子,穿越与三千世界收集主神碎片。明明说好的是收集碎片,怎么变成谈恋爱了呢?这让君辞瓷有点懵……一旁的主神抱着一脸懵逼的小妖精,轻笑道:“瓷瓷可不能撩了就跑哦,不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