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70100000012

第12章 第89战 北京保卫战(明朝)——于谦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帝国于风雨飘摇中

战争概述: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侵扰明帝国边境。七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教唆怂恿下率五十万大军亲征,在土木堡被俘。十月,瓦剌大军挟持英宗逼进北京,明军在兵部尚书于谦的率领下,军民同心,击退瓦剌军,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将帅星数:★★★ 于谦 也先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3.5★★★☆

战争类型:人战——拥有人心,是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固的城墙。

战争深度解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洋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景泰九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北京城阴霾着天。

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

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生前曾经在宫门口立下一面三尺高的铁碑,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这是文化不高的洪武皇帝在恶补历史后得出的影响一个帝国兴衰的基本判断。

碑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朱元璋死了近四十年后,一个太监明张目胆地把开国皇帝立下的铁碑移走了。谁说太监不能干涉朝政?

这个胆大包天的太监叫王振。

王振是山西蔚州人,早年为教官。在永乐年间自愿放弃做男人净身入宫,在太监队伍中,王振因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顿显鹤立鸡群。后来明宣宗朱瞻基让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成为了朱祁镇身边最为信任的红人和心腹。

宣德十一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第六任皇帝。

从洪武开国到仁宣之治,大明帝国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与兴盛后,开始进入另一个历史拐点。王振成为了这个拐点上最关键的人物,帝师加心腹的身份,使他很快将正统朝的朝政从最初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的局面变成了王振独掌朝政。

治理国政不是王振的特长,他把持下的朝政,政治日显黑暗,国力下降,农民起义不断,北边崛起的瓦剌人也开始频频扰边。

瓦剌是北方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在蒙古草原西部一带活动。永乐初,其首领猛可帖木儿称瓦剌王。明初明帝国的主要精力用在对付另一个主要的蒙古族敌人——鞑靼,对瓦剌部采取拉拢的方针,猛可帖木儿之后的三位瓦剌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就分别被明朝廷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其中顺宁王马哈木一部逐渐强大,其子脱欢成为了草原的强势者。先是袭杀鞑靼部的首领阿鲁台,到了正统初,连灭贤义、安乐两王,统一了蒙古草原。脱欢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称太师淮王,继续保持着强势,其势力西起西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抵中国长城,开始不断对明帝国边境进行袭扰。

正统十二年(1447年),瓦剌也先率军降服了蒙古朵颜三卫后,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开始对明境进行大规模的袭扰。他兵分四路:也先率部向大同进攻;阿剌进攻宣府,围赤城;可汗脱脱不花进攻辽东;另以一部骑兵精锐进攻甘肃。

瓦剌多路兵马入侵明境,目的很简单,掠抢财物,但他们并不对大明的边防和国土构成威胁。四路人马中,除了也先一部,其他几部不敢过于深入。

但当瓦剌入境的消息传到北京紫禁城,王振的神经兴奋了。

自从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后,仁、宣期间,明朝廷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王振要再起兵事,让人们知道,这个不是男人的男人其实很男人。

朝中大多数朝臣都认为对付瓦剌只需要慎固封守、坚壁清野,就可以抑止瓦剌人的入侵。王振不干,他提出了一个天才的创意——御驾亲征。

朱祁镇被老师的点子诱惑了,皇宫的生活太沉闷,带着几十万大军去把蒙古人杀个落花流水,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

有点理智的臣子都持反对意见,自古皇帝亲征,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会发生:一是有必胜之把握;二是国家到了危难关头,非皇帝出马不能挽回局势。此次瓦剌北犯,很明显与两种情况都没沾上边。可惜王振不这么想,他要用亲征来显示和建立自己无上的权威。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五日,朱祁镇宣布御驾亲征,命其弟朱祁钰留守北京,打开国库,给每名士兵发银一两,从武器库发出八十万件武器和若干火器,和王振组织了五十万大军(实数),带上一大堆文武大臣,包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

这是一支很奇怪的队伍,一个小队里面的士兵第一天认识他们的战友或是队长,对发到手里的武器也不熟悉,很多人拿着火器并不懂怎么使用,只有口袋里的那一两银子比较暖心。

大军浩浩荡荡经居庸关(今北京昌平西)向大同出发,一路伴随的是风雨飘摇以及随军大臣的满腹牢骚,走了十天,大军就缺粮了。

八月一日,明军走到了大同,也先部也早已撤军,而雨也一直下。朱祁镇在大臣们不停的牢骚中也失去了继续亲征的兴趣,王振只有选择撤军回师。

朱祁镇亲征,原本只会是历史上的一出闹剧,但王振在撤军归途中的一个举措把闹剧变成了悲剧。

由大同回北京的路有两条:一条经紫荆关(今河北易县),一条经宣府。经紫荆关的路虽远,但比较安全;而从宣府,则大军的侧面容易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下。王振选择了从宣府回京,理由很简单,从紫荆关回北京,要路经他的家乡蔚州,到时候五十万大军必然会践踏到王振家乡父老的田地,他王振可不能干损害老乡利益的事。

也先在大同附近的大军一直在监视着明军的动向,得知明军从宣府北侧撤退,他知道战机来了,立即率军突入,跟踪猎物。

八月十二日,朱祁镇到了雷家站(今河北新保安)的时候,听到了也先军跟来的消息,王振神经一下短路,忘记他是带着年轻的皇帝来出征的,也不组织作战,拉着皇帝的手就跑,只想摆脱该死的天气和蒙古人,回北京洗个热水澡。

负责断后的吴伯忠部被也先的追兵打了个大败。成国公朱勇又率四万众阻击,结果全军覆没,朱勇战死,无法阻止也先追赶的步伐。

十四日,王振、朱祁镇的大部队撤到了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土木堡距怀来城仅二十里,有鉴于瓦剌人的步步逼进,兵部尚书邝埜等人建议先选派精兵送朱祁镇入居庸关,其他主力部队断后对付瓦剌大军。王振拒绝这一机会。

十五日,瓦剌人包围了土木堡,并向明军发动了攻击。明军毫无抵抗力,两军对决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明军死伤数十万,几十位当朝大臣牺牲,朱祁镇被俘,那位王振则被气愤的护卫将军樊忠所击杀。

也先只不过想入关抢点东西,结果却俘获了一个大明皇帝,杀死了数倍于瓦剌军的明军,这种战果以前他做梦都没梦到过。

战利品太多了,也先部无法一下清扫完战场(于谦后来派士兵去土木堡,竟然捡回了九千个头盔、五千件盔甲、一万一千杆火枪、二万支神铳、四十四万枚火箭、八百门火炮)。

——朱祁镇才是也先最想要的战利品。

有了朱祁镇这块护身符,也先的信心更足,野心更大,中原的金银财宝已满足不了他,他把目光放到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长驱直入,朝北京杀来。

此次的北京,可谓是无兵无将,朱祁镇、王振带走了五十万大军,北京城只剩十万老弱病残士卒。朝中众多大臣都在王振的带领下共赴黄泉,谁来拯救处于绝望和恐慌中的帝国?

于谦站出来了。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少即胸怀大志,十二岁的少年于谦就作下了《石灰吟》的立志诗(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中进士,并跟随明宣宗朱瞻基讨伐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宣宗时代的于谦凭着自己的能力上升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新星,三十二岁时,于谦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副部级三品大员。正统初年辅政的“三杨”对小于的评价也相当高,一致认为可以做他们的接班人,成为帝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之后,于谦外放地方,在山西、河南一带做巡抚。但随着王振的当权,他的政治生涯迎来低谷。于谦为官清廉,不肯巴结王振,别的地方官进京,都是携金带银,巴结王振,于谦从来不搞这套,慢慢上了王振的黑名单。于谦不仅提升无望,王振还一度想除掉这块硬骨头。他在正统六年(1441年)的时候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将于谦打入大牢。但令王振想不到的是,在他眼中一个小小的三品巡抚人气竟然非常高,当朝很多大臣都来替于谦求情。众怒难犯,王振只好放了于谦。不久后,于谦被调回京师,依旧做他的兵部侍郎。

在大部分重臣均死于土木堡的情况下,于谦是朝廷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大臣了。

土木堡事变后,北京剩下的朝臣们在于谦的主持下,于9月18日,由皇太后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九月二十九日,众臣拥戴朱祁钰为大明帝国的第七任皇帝(明代宗),而在也先手里的王牌——朱祁禛变成了太上皇,价值顿时大打折扣。

于谦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其他各部缺额也陆续补上。王振的几个私党则在明帝国的朝堂上被文官们群殴致死。朝廷平息了众怒,并坚决扑灭了南迁逃亡派的声音,正统年间以来的朝堂第一次空前团结。

对蒙古人的卷土重来,于谦做足了战备:一面加紧赶制和到各地调集兵器(在土木堡就捡到不少);二是储备数百石粮及军饷,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三是加强军备,修筑城防。

面对刚刚灭掉五十万明军的瓦剌军,于谦没有凭城死守,而是将主力全部调集至北京九门城外,以硬碰硬。

十月十一日,也先的主力到达北京。在彰义门,都督高礼、毛寿义击退了也先前锋部队。

十二日,也先祭出让北京方面颇觉尴尬的一招,通知北京城明帝国高层来接他们的太上皇。最开始朱祁钰派了两个低级别官吏去接,被也先打发回来,说需要更高的官吏和更多的钱。于谦在这个时候再次说服代宗,拒绝了也先要求,说太上皇我们也不要了,要钱就提刀亮剑来拿。

十三日,瓦剌军进攻德胜门。于谦派少数骑兵迎接挑战,然后诈败,把也先的万余骑兵诱入伏击圈,神机营火枪手大显身手,大败瓦剌军,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等大将中炮身亡,也先遇到了进入中原以来的最大一次挫折。

十四日,再次发起攻击的瓦剌军在彰义门等地遇到了明军的阻止。而北京附近的民众和士兵都自发组织起来,用各种手段打击瓦剌人。

对北京城攻击的失败,各路明军的来援,加上手头筹码的贬值,明智的也先选择了撤退。他已经够本了,土木堡的神奇胜利,是蒙古人在中原所发的最后一笔横财。

而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让明帝国在土木堡的惨败后,避免了像北宋帝国一样的非正常死亡。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朱祁镇:

朱祁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奇迹般地从皇帝变成囚徒。之后,朱祁镇又神奇地花了八年的时间咸鱼翻身。也先带朱祁镇回草原不到一年,觉得花钱花米养着也没什么利用价值,将朱祁镇送回了北京。回到北京的朱祁镇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活,苦难让朱祁镇从少不经事的糊涂皇帝变成一个沉稳老谋的政治家。公元1457年,明景宗朱祁钰病危,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夺回了皇位。

夺回皇位的朱祁镇虽然杀了景宗时期的重臣于谦、王文,但前车之鉴也让他没有任由石亨、徐有贞等人为非作歹,很快又杀了石、徐,另行重用李贤、王翱等能臣,保持了帝国的稳定。

天顺八年(1467年)正月,朱祁镇逝世。

于谦:

在北京保卫战后的八年时间,于谦成为明景宗朱祁钰最为倚重的大臣,处理军国大事,将风雨飘摇的明帝国稳定下来。在于谦的扶助下,景泰期间一改正统年间政治混乱的局面,重现生机。

但无论对于谦还是朱祁钰来说,朱祁镇是他们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于谦在这个问题上显得过于无私,朱祁钰却过于小气,而两人的缺点是都不够心狠手辣,最后让朱祁镇咸鱼翻身,重新夺取了政权。

公元1457年,朱祁镇夺取了皇位后,清洗景泰时期的重臣势在必行,于谦首当其冲,虽然他为这个帝国立下巨功,但也不能幸免,很快被杀于崇文门。

战争猜想:

在实力并不算强大的瓦剌军面前,土木堡五十万明军灰飞烟灭,这更像是一起自杀性事件。而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于谦等人的挺身而出,避免了中原汉民族政权自北宋后第二次非正常死亡。假想当初北京军民和新君如果有一点点的胆怯,听从了逃亡派南迁主张的话,蒙古人会第二次入主中原吗?大明帝国是否又会走上北宋、南宋的轨迹呢?

同类推荐
  • 臭鼬工厂传奇

    臭鼬工厂传奇

    《臭鼬工厂传奇》是一本全面介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的专著。书中详细阐述了臭鼬工厂的发展历程,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诠释了臭鼬工厂管理原则和创新实践,分析了创建新型“臭鼬工厂”的前提条件和要求,介绍了臭鼬工厂打造的经典战机以及为铸就臭鼬工厂辉煌而付出心血和智慧的历代掌门人。
  • 特种兵之神话传说

    特种兵之神话传说

    【最新火爆新书】意外穿越到了(我是特种兵世界)的叶天,获得了神话传说系统,一路开挂成长。获得火眼金睛,提高视力,千米之内敌人一览无余。获得雪豹技能,面对世界雇佣军杀手,1v2完虐!熟练的掌握了神话传说系统之后……叶天看着那些一直看不起华国特种兵的国际特种兵:“你们以前的确很牛逼,不过现在你们在我的眼中都是渣渣!”何晨光:膜拜啊,绝逼的是神!王艳兵:哥,以后我跟你混!龙小云:小姨,可以给你介绍对象啊!雇佣军:听说血刃小组的叶神来了,快跑吧!欢迎大家阅读小说,这本小说十分好看,进来的都是小哥哥,小姐姐,祝你们发大财,就是发大财!
  • 狠命特工

    狠命特工

    国家商务部长在Z国被绑架,前苏联核弹被偷运入境,美国战舰聚集海湾要逼迫Z国政府下台…重重危机,中国特工凌风如何破解?!〔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战兵为王

    战兵为王

    军人,醉卧沙场又何妨!马革裹尸又如何!活为民!死为国!血染红旗护山河!每天三更!10:00、18:00、21:00。求关注!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一——打破围攻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一——打破围攻的故事

    本书所讲的是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针锋相对,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我解放区的围攻、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适时将战场引向蒋介石国民党管制区,并在各战场实行战略反攻,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余人,使得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重大变化。本册书所叙述的战斗故事,便是从上述人民解放战争画面中(战略决战之前)撷取的几个精彩镜头。
热门推荐
  • 许你温暖如春

    许你温暖如春

    人生如场戏,戏里戏外都是生活。他输了心,她输了情。她渴望被人呵护,细心收藏,免其忧,免其苦,免其无枝可依,免其四处漂泊。他追她跑,她藏他找。最后的最后,她对他说,赵先生,你赢了。他对她说,赵太太,赢了你,输了世界又如何。
  • 王牌乱斗

    王牌乱斗

    我在想:西游记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发生:山海经的传说,会不会真的存在。飞来飞去的蜀山剑仙,高贵的西方圣骑士,优雅的暗夜吸血鬼,强壮的铁甲威龙,星矢与八神庵,健次郎和葫芦娃,街机游戏和恐怖电影,这些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也许就藏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等着有缘人去发现。一本崭新的无限流,开启传奇的序章。(谨以此书向卷土大神致敬)
  • 中国式爷爷奶奶们

    中国式爷爷奶奶们

    在中国繁华的都市里,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年轻父母离异;在中国广大农村,成千上万的年轻父母进城打工;他们的子女之所以没有成为弃婴孤儿,是因为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收留和疼爱,才使这些孩子有了欢笑、可以上学读书。从城市到乡村,爷爷奶奶们为了减轻儿女负担、支持儿女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帮助儿女买菜做饭哄孩子,在体力财力上奉献所有、尽其所能,是家庭的支撑、社会的脊梁。如果离开这些老人们,许多家庭将会破裂,许多孩子将成孤儿,许多企业将会破产,许多人将不愿生孩子,许多生出来的孩子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老人既是家庭保姆,也是社会保姆、国家保姆!我出生在1959年2月,曾当过乡长、《泗洪日报》社长、《泗洪县志》主编,出版过文学作品集和志书十余部。2013年2月退居二线,2013年6月孙女出生,从此我当起了家庭保姆。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写成4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中国式爷爷奶奶们》,献给本命年的自己,献给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女,献给平凡而又伟大的这些老人们,献给走进繁荣富强新时代的祖国母亲!我写的片头曲、片中曲、片尾曲,既是自序,也是为了方便改编拍摄电视或电影。
  • 我在东京当神主

    我在东京当神主

    简介:东京浅草神社的格局,是和其他神社不同的,都是几间房子,中间放一个巨大的功德箱。而东京的浅草神社,除了功德箱是白的,其他的东西都是黑的。每天神主都要打开功德箱,偷出钱来,出去救济失学的女子高中生。神主李舜生:神主的事能叫偷?这叫取用,奉纳······而且我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族最后的希望

    全族最后的希望

    一觉醒来,灵气复苏,一梦百年,何去何从,看一个外表二十,实际。。。如何搅乱天地风云!
  • 湮灭OBLIVION

    湮灭OBLIVION

    创世之时起源以及灭亡是在一起的,这形成了凡人无法理解的绝对完美。后来。在完美中出现了瑕疵,但这个瑕疵具有完美没有的,最后瑕疵被装入一个容器中。这个瑕疵形成了所谓的物质界/概率轴,某些高等的存在们为了研习它,统治它,成为了所谓的众神与外神。尽管他们浪费自己转瞬即逝的生命,试图去洞悉一个他们永远都无法看透的真相。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世界,他们自己的形象都是这些超越他们的想象的意志泡腾出的梦。总有一天,很快就会来到这天,这个梦之泡沫就会破碎。至少,它会的话…。
  • 凤岚倾天下

    凤岚倾天下

    宇宙洪荒初开,万千世界一方,一阵轰动天地间动荡不安,只为谁不安,或谁辜负了谁……天下之间何为对何为错,错不在于执念之间,而是事在人为……“即使负了天下也不负你!”。“错的不是我,错的是你们的错,可怜天下人都被权力蒙蔽了双眼,那我是不是算其中的一个人呢?”。“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希望你真惜行吗?”男女主不同的时空的牵扯,他们的情路坎坷,他们是否能在混乱世中成就一段佳话呢?
  •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超级兵王刘沐阳七年后再一次回来,面对二姐的僵境,酒吧的没落,依靠一双铁拳,再次打出一片天,清纯的邻家小妹,高冷的美女总裁,面对一桩桩麻烦事,刘沐阳混在都市,如鱼得水,最终翱翔九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 门捷列夫的宝藏

    门捷列夫的宝藏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一个叫做波尔的小伙子,和爷爷一起开了一家铁匠铺。不幸的是,在他还对这个世界不是很了解的时候,爷爷静悄悄地走出了他的生活,于是,懵懵懂懂的他,对这个十分有趣的魔法世界开始了一个人的探险,但愿他的旅途一路平安而愉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