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43000000034

第34章 文艺学学术史(3)

因此,我们应特别重视“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对这百年左右时间里中国文艺学学术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认真地加以总结,珍视每一点已有的思想资料。不管是批判、是继承,是否定、是肯定,首先是清理、是研究。要作好“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工作,不妨化用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方法。对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资料和成果,我们可以借鉴傅伟勋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五层次方法,进行创造性诠释,并区别精华与糟粕,找出对今天有价值的东西,使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发生积极作用。

在这四项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代、以至几代人的努力,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的任务。现在我们所要着重所探讨的,就是有关第四项工作的一些问题。这就是说,我们要研究如何使我们所做的“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服务。

那么,如何研究和把握“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怎样准确抓住它的性质和特点?

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研讨。从总体上说,在以下方面基本达成共识。

以问题为纲

有人说,研究和撰写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可以借鉴黄宗羲《明儒学案》,以百年来重要的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文学批评史研究家、文学史学家等)为纲,写成若干学案;抓住了重要文艺学家的成就和特点,也就抓住了百年来文艺学学术史的基本内容、传承关系、性质和特点。有人说,研究和撰写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可以从目录学得到启示,以百年来重要的文艺学着作为纲;那些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着作,可以作为文艺学学术史变化的历程标志,最能表现出百年学术史的发展脉络。

我认为这些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的提法是:以问题为纲;以学术范型为重要关节点。现在先谈“以问题为纲”。

所谓以问题为纲,是区别于以人物为纲和以着作为纲。以人物为纲和以着作为纲当然都能获得独到的研究成果,都能写出富有特色的学术史着作,我们予以充分的尊重。但是,人物(文艺学学者)的成就和着作(文艺学作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他(它)们能不能抓住、提出和解决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文艺学问题。抓住了文艺学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就抓住了学术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它的精髓;以问题为纲,提纲挈领,也就把那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人物和着作分辩得清清楚楚。

文艺学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而是时代提出来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时代不同了,文艺学问题也会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个问题又会出现。即使老的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时代也会提出新问题取代旧问题;而且,人们的关注点也自然会从旧问题转移到新问题上。

学术的发展是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譬如说,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梁启超们高喊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等,不仅是他们的思想革新、思想改良的一种口号,而且也是在当时的时代要求之下所提出的学术问题和学术命题;就如同稍后一点时间王国维从另一个层面和另一个角度提出《红楼梦》的悲剧性、文学的“写境”、“造境”、“理想”、“写实”、“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主观之诗人”、“客观之诗人”等等学术命题和学术问题一样。到了“五四”前后,学者们又应“五四”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文艺学的诸多新问题。例如,提出了“文学革命”的问题:时代旗手们高擎的“文学革命军”大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要革“文以载道”的命;要铲除“选学妖孽”、“桐城谬种”(钱玄同)。提出了“白话文学”(“文学工具革命”)的问题:“白话为文学正宗用语”,“死文字(文言)只能写出死文学”,“活文学当要活文字(白话)”,“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时代的情感和思想”(胡适)。提出了“人的文学”的问题:“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用这人道主义之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周作人)。等等。

到了后来、特别是四十年代以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问题被提了出来,如“革命文学”的问题、“工农兵方向”问题、“文艺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问题、学术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为政治服务的问题。到了1978之后的“新时期”,文学和文艺学的自身价值、学术的独立性等等问题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也许有人认为上述某些问题不象学术问题。其实,从一定的角度说,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的阶段上,它们是可以作为学术问题来看待的,而且有的就是作为学术问题提出来的,虽然不那么纯粹。不同的问题表现了不同时代学术的性质和特点。问题的变换,表现了不同时代学术的变化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学术史,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虽不是一时或一下子能够解决,但总在不断努力解决、并在不断的解决实践之中)的历史。一般的说,这些问题之间有着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学术问题的转换,常常通过学术范型的转换表现出来。

以学术范型为关节点

既然学术问题的转换常常表现在学术范型的转换上,那么,我们研究和撰写文艺学学术史,就应特别关注文艺学的学术范型。而且,我们研究和撰写的是文艺学“学术”史,不是“思潮”史、“观念”史、“思想”史。假如抓住学术范型,也就容易把“学术”史同“思潮”史、“观念”史、“思想”史区别开来。“学术”史当然不能排除“思想”、“观念”、“思潮”等内容;但“学术”史更着重考虑的是文艺学研究的“学术范型”问题,更多地考虑诸如学术对象的变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治学方法、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变革,范畴、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外延的衍变,命题的确立及其陈述方式的变化,在上述所有方面前后不同时代或时期有什么样的继承或否定的关系,等等。再说得具体一些,譬如,不同的时代或时期,学者的关注对象有什么不同或变化;文艺学的某些命题、范畴、概念、术语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文化外在条件和文论本身的内在机制之下提出来的;这些命题、范畴、概念、术语是怎样演变的;新旧命题、范畴、概念、术语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其内容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被陈述的,陈述方式、方法、视角有些什么变化;学者进行了怎样思考和研究,不同学者或学者群(共时的和历时的)的思考和研究的方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哲学基础和世界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前后不同时期或时段的学者(学者群)在上述诸方面有怎样的师承关系(或否定关系),等等。

我想突出强调: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是由古典文论的传统的“诗文评”学术范型向现代文艺学学术范型转换的历史,是现代文艺学学术范型由“诗文评”旧范型脱胎出来,萌生、成形、变化、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论在外力冲击下内在机制发生质变、从而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历史,是学术范型逐渐现代化的历史(现在正处在这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之中)。这是中国文论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中强制性的选择,同时也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因此,应该紧紧盯住近百年来从古典文论到现代文艺学的历史发展中学术范型转换这个最显着的特点。

以“诗文评”作为其典型形态的中国文论,自先秦至清末,历时两千多年而走向终结。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对中国文论进行比较自觉、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沿波探源,至少可以追寻到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文评类小序说:“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诗式》,备陈法律,孟棨《本事诗》,旁采故实,刘颁《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后所论着,不出此五例中矣。宋明两代,均好为议论,所撰尤繁。虽宋人务求深解,多穿凿之词,明人喜作高谈,多虚矫之论。然汰除糟粕,采撷菁英,每足以考证旧闻,触发新意。《隋志》附总集之内,《唐书》以下则并于集部之末,别立此门。岂非以讨论瑕瑜,别裁真伪,博参广考,亦有裨于文章欤?”短短几百字,勾勒出自魏晋至宋明的文论学术研究的大致脉络。最近有些学者沿着上述脉络从目录学的角度整理出这种“学术自觉”的大体历程:《隋书》将文论着作同《文选》等一起归入集部总集类(所谓“《隋志》附总集之内”,即与文学作品放在一起);唐人则将其从总集中厘析出来别立“文史”之名(所谓“《唐书》以下则并于集部之末,别立此门”);宋人又在“文史”之外另列“诗评”类,后又细分为“文章缘起”、“评文”、“评诗”;明代焦竑等人则明确列出“诗文评”类;清代,“诗文评”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专称得到普遍认可,并且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清代是传统文化学术包括文论的总结和集大成阶段,至此,古典文论(“诗文评”)显示出博大精深、周密详备、自成体系的特点。

然而同时应该看到,中国古典文论从先秦孕育到清代集大成,两千余年,虽完备了,却也僵化了;它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结构、观念、价值取向、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治学方法等等,至十九世纪末之前虽受到过怀疑和冲击却没有根本的质变。它在新时代面前,衰老了。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由于外部条件和内在机制的交合作用,发生了变化。必须从学术史的角度认清这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换,是注入了新质之后的根本性质的转换,是两种不同学术范型的变换,即由旧的中国古典文论学术范型向新的现代文艺学学术范型的转换。

具体说,从“诗文评”到现代形态的文艺学,这两者之间,不但学术的思维对象发生了变化,而且更根本的是思维方式、治学方法,范畴、命题、观念、术语,价值取向,哲学基础等等发生了变化。譬如说,古典文论(“诗文评”)多以诗文等抒情文学为中心和重心;而现代文艺学则转而多以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为中心和重心。古典文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大多是经验的、直观的、体察的、感悟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其理论命题、范畴、概念、术语等涵义模糊、多义、不确定和审美化,耐体味而难言传,在批评形态上也大都是印象式的、点评式的(眉批、夹批、文前批、文末批等等),因而也显得零散,逻辑性、系统性不强;而现代文艺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则转而大多是理性的、思辨的、推理的、归纳的,理论命题、范畴、概念、术语都有严格的界定而不容含糊,在理论批评形态上也大都走向理性化、科学化、逻辑化,讲究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古典文论的哲学基础多是中国传统的以“善”为中心的伦理哲学或“人生哲学”;而现代文艺学则多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以“真”为中心的现代形态的认识论哲学和进化论、阶级论、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古典文论多强调“征圣”、“宗经”、“道统”、“文统”、“以道统文”、“文以载道”(视文为道的附庸,为载道、明道的工具),强调文学“劝善惩恶”的道德内涵和“温柔敦厚”“思无邪”的诗教;而现代文艺学则更多地从现代哲学和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人生价值的关系,关注文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关注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文学艺术的独立品格,文学自身的价值、规律。等等。

研究和撰写学术史,仅仅关注学术范型当然也还是不够的,而是还必须注意学术之外的维度。

站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维度上

不能仅就文艺学学术史本身来论文艺学学术史,而是要站在社会历史文化的维度上,要联系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整个文化的大氛围,甚至要联系那个时代世界历史的特点,来把握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的运行轨迹。因为,学术活动,包括文艺学的学术活动,说到底,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是整个时代精神文化的一个因子。

人类历史迄今已发生过三次大的转换:第一次,由猿变人;第二次,由原始状态到文明社会;第三次,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目前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是第四次大转换,即由工业经济文明向智能经济文明的转换。有的学者指出,第一、第二次转换是相互隔绝、彼此孤立、分别进行的,第三次则是在相互影响下相继实现的,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张性质,甚至伴着血与火: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地区和民族(大约五百年前开始现代化的西欧诸民族)向“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地区和民族(美、澳、亚、非)相继扩散、推行。

中国无疑属“后发外生型”,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欧美列强坚船利炮的强暴和思想观念的浸染下进行的。这个过程起始虽早在明末利玛窦等来华传播西方的思想观念、宗教、科技,但中西交合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运动则在十九世纪。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经过积蓄和酝酿,终于在文论领域也发生了由古典形态的“诗文评”向现代形态的文艺学的转换。因此,从更宏阔的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由“诗文评”向现代文艺学的转换是中国近一、二百年来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经济社会转换过程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因素。当古典文论中大力宣扬“文以载道”,大谈“义理”、“考据”、“词章”、“经济”的关系等等时,它从哲学基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治学方法……到命题、范畴、概念、术语,以及它所使用的一整套语码,都属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范畴,是“古典”思想的一个组成因子。但是,到了梁启超谈“欲新民必先新小说”,王国维谈《红楼梦》的悲剧意义时,文论就开始跨进新时代的门槛了,它们逐渐变成现代精神文化的因子了。到了后来的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再后来的朱光潜、周扬、蔡仪、胡风等等,虽然理论倾向可能不同,但都是“现代”的了,他们的理论思想和做学问的学术范型,是现代精神文化的因子了。

同类推荐
  • 非漂

    非漂

    本稿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非洲的工作及生活经历,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生动地讲述了华人及华人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非洲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作者在肯期间,在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努力经营企业的同时,支持参加华人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当地和华人公益事业,为促进中肯两国的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本稿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有较强的价值和意义。
  •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本书选取短小精练、琅琅上口的作品,除原文外,还包括“作者简介”、“题解”、“译文”、“赏读”、“历史掌故咀英”、“经典故事温读”等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解析。
热门推荐
  • 春风乱怀人不知

    春风乱怀人不知

    宋家孤女与秦家少爷青梅竹马,不想爱峰回路转,遇见另一个难以抗拒的男人。“我后来总在想,世上很多人我都没有去在意,但那个瞬间怎么就偏偏多看了你一眼呢?”纪莘这个隐身在浮光暗处的商业巨子,用情强势、手段霹雳,又不动声色,悄然把她护在风霜侵蚀不到的角落。曾经爱过的人原来凉淡刺心,她落魄转身,是他可托终生的怀抱。
  • 异界少女炼心计

    异界少女炼心计

    “什么?身怀异能?”“什么?富可敌国!”“什么?起死回生?”小丫头,你到底要给我多少惊喜?从躲在后面的小丫头,到能与男神并肩作战的女神,华丽蜕变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穿之贾敏重生

    清穿之贾敏重生

    死去的贾敏化作孤魂飘荡在世间,看着唯一的女儿在自己最信任的娘家备受欺凌,香消玉殒。自己最贴心的丫鬟忍辱偷生,只为给自己报仇。她的娘家无视她的死讯,歌舞升平。而她几乎已经遗忘的那个人,为了她孤苦一生,未留一子嗣。正在她悲悯之时,天边一道红光划过,砸向贾敏,贾敏顿时意识全无,再醒来,她已在自己的闺阁。一切都没有发生,她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国公幼女,贾敏坐在妆台前,看着镜中年幼的自己,嘴角挂着心满意足的笑意......
  • 奶狗的进化史

    奶狗的进化史

    喜报!#三金影帝迷死人不偿命史上最年轻影帝深夜发博#"想吃"配图海带抡人的冷艳花瓶海带精姜晚一夜之间,微博瘫痪,更有狗仔心急火燎拿出偷拍下来的亲密照片交给当今最大的娱乐公司:DBHDBH首席经纪人对姜晚鞠躬:"老板,有你的绯闻"姜晚发博:"不好意思,请换家公司投递,DBH.公司不会登出旗下艺人及老板绯闻,谢谢"众网友:???!一夜之间小明星姜晚究竟是何方神圣!直到姜晚参加生活综艺,摄制组故意趁其不备登门拜访只见南广市首富之女倪兰,南广市房地产大鳄之女唐朊,简大影帝亲姐以及世界一流黑客简卿,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郁南凑一桌打麻将!姜晚输着液一脸冷漠简卿作为长姐磨牙表示:"舍弟简述不做人,死皮赖脸烧香拜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才偷走了自己的小姐妹!"简述隔天回应:"有媳妇就行,要脸何用?"众网友分分吃瓜,难道这夫妇俩是姜晚包养的简述?不久后,姜晚受国际游戏组织邀约打游戏简述不小心成了厨神姜晚获得国家奖励的勋章简述被爆其资产刊登在世界首富众网友:这俩口子能不能消停点?!
  • 英雄联盟之超级小学生

    英雄联盟之超级小学生

    LOL(leagueoflegends:英雄联盟)一款由美国Riot公司开发的对战类竞技游戏,火爆全球。无数年轻人怀着电竞的梦想投入其中,为争夺荣耀,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对战。2015年,S5赛季,韩国连续制霸第三年,中国电竞引入韩援,中国选手和韩国选手,共同鏖战LPL,而春季赛后,LSPL次级联赛的一支异军突起,顺利晋级职业联赛,而中单却因伤退赛,于是,这个故事,开始了……
  • 道运天下

    道运天下

    前朝享国三百年,末帝暗弱,叛乱四起,兵祸连年,天下正值改朝换代之际。太祖布衣起兵,执三尺剑,削平天下,天下亦日渐承平。蜀中病故少年被穿越而来的姜桓夺舍,卖田葬父,偏房姨母欲谋夺家产,恶霸地主前当面革理县田,妖魔袭来率众御敌,科举三试一举成名,家里小婢与前朝公主,竟然同音同名新朝开国气象,天下承平,身世之谜逐渐揭开,当朝故太子血脉重见天日北狄南下,太祖驾崩,权臣当道,签下耻辱合约,南北分治天下草原黑龙滚滚而来,以下克上,鲸吞北国,铁骑驻马南望,欲逐鹿中原,天下何人能问新鼎?
  • 傲娇陆神他可盐可甜

    傲娇陆神他可盐可甜

    (电竞大神VS呆萌小助理)夏倾颜和陆秋辰在对的时间一见钟情,余生彼此拼尽全力的在爱着对方。陆秋辰:人生太短,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倾倾,我爱你。夏倾颜:看来一直并非我一厢情愿我一直爱着你,对你爱的太深,都已经忘了你对我的伤害了。陆秋辰:夏倾颜我真的我爱上你了,今生我整个人都被你捏的死死的,你休想再染指别的男人,否则你生,我生,你死,我绝不独活于世!(女主前期战队小助理,后期逐渐成为上单替补队员,感情线会有一点点小虐,但结局是圆满的~)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穿梭平淡世界

    穿梭平淡世界

    日常随笔,只是记录自己的感情,百转千回,依然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