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5400000020

第20章 应该如何认识阴阳(2)

食物中“五味”可以滋养其形体或曰人体,并且随之形体受到了滋养,亦会使形体进一步产生元气;而所谓“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难经·三十六难》里亦云:“命门者,……原气之所系地。”

日常生活,不论其“主食”和“副食”,或曰饮食中的气(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温煦阴精(由食物所化生的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阴精(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气化而转变为元气(同上所说的营养物质)。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精吸收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而形体或曰人体取养于食物中的味(营养物质);元气的气化功能将食物的精华转变为或曰转化成为阴精(营养物质),进而就滋长了形体(身体)。

以上所说的,都是属于正常好的方面,其基本情形是这样的。

下面将不正常不好的方面,作一介绍。

日常生活,如果饮食不节,食物中的味,就会使人伤其形(指人体);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就会伤其精(营养物质),阴精(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转化为元气(同上所说的营养物质);而元气亦可因饮食五味的失调而受损。

味属阴,饮食的糟粕,由下窍排出;气(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属阳,轻清的阳气升发于上窍;亦就是阳气走上窍。

日常生活中,其食物中的味,其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其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

食物味、气,对人体或曰人体内,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其具体的就是说:食物中的味(营养物质),其味厚的有泄下作用;食物中的气(营养物质),其气薄的有发散功能,气厚的则可助阳生热。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阳火亢盛,能使元气衰弱,阳火平和,能使元气旺盛,因为阳火过亢会消蚀元气,而元气则须依赖平和的阳火的温煦。亦就是说,元盛的阳火可以耗散元气,平和的阳火可以充养元气。

仅就气味而言,辛甘而具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而酸苦,则具有涌泄功能的作用,属阴。

总之,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6.阴阳不能偏盛(胜)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尽管是繁多复杂的,但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其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食物。

然而,不论其“主食”和“副食”,其食物尽管是繁多复杂的,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皆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

而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阳,亦没有离开食物中的“五味”。亦就是说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辛甘,在人体或曰人体内来说,而具发散作用,属阳;酸苦,在人体或人体内来说,而具涌泄的功能作用,属阴。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阳不能偏盛,偏盛了,就会使人发生疾病。

为什么呢?

在这方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指出:

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因为其饮食不节,就会使其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阳不平衡,或曰不调和,使阴阳失去平衡时:如果是阴气(营养物质)偏亢,使其阳气(营养物质)就受病;阳气偏亢,阴气就要受病。

与疾病相联系来说,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是阳胜于阴,就会使人出现热症;如果是阴胜于阳,就会使人出现寒证。

所谓寒证或曰热邪,其具体的就是指:寒邪会伤害人的形体(或曰“人体”);热邪会伤害人的气分;而气分受伤,则就会使人出现疼痛;人的形体(身体)受伤,则就会使人发生肿胀。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还可作出这样的归纳概括性的认识: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影响到形体(身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身体)先伤而后影响到气分。

其实,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7.阴阳二者相互为用

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阳,二者间的关系为:相互为用。

开始,需要从天地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说起。

天地与万物之间的情形,用古人的话来说,就叫做’“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其内容意思说:天和地,则分别居于自然界中万物的上和下;天居上,地居下。对此《类经》二卷第一注,作了认识性恰到好处的解释,指出:“天覆物,故在上;地载物,故在下。”

但是,不论怎么说,则仍然未有离开阴阳,如五运行大论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其内容意思说:天为阳地为阴,并且是“岁”——年年皆如此:上见天为阳,下见地为阴,并且是年年皆如此:“天覆物,地载物。”

阴和阳,是人体气血的相对属性。其内容是指什么呢?

回答,是指:以阴阳来区分血的属性,则血为阴,气为阳;以男和女来区分阴阳的属性,男是代表阳的属性;女是代表阴的属性。

总的说来,就是叫做: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人体的左和右,是属于阴阳升降的道路。对此,《类经》二卷第一注,作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人体或曰人体内,阴阳的运行,亦有规律性的轨道,即“阳左而升,阴右而降。”

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水和火。对于水和火,人们应该怎样认识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指出:该有这样的认识,叫做:水和火是阴阳的象征;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的运动,或曰阴阳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或者用古人的原话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天下地上自然界万物产生的本始,或曰其“来源”于阴阳规律的变化。

所以说,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和“阳”,其二者间关系是:“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守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阴阳二者相互为用”;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其实,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8.对阴阳应有科学的认识

对阴阳的认识,是黄帝向岐伯提问题时说的,不用怎么解释,一读黄帝说的原话,使人就可以理解明白:人们应该具有的符合科学的认识,其原话就是: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为一岁,人亦应之。

但是,黄帝向岐伯提出来说:“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其内容意思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所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符,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的回答,指出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阴阳还需要有符合科学这样的一些认识。

阴阳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可以由一及十,由十及百,由百及千,由千及万,甚至数也数不尽,但是概括起来,它的规律却只有一个。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生出地面时,叫做阴处;又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就成为阴中之阳。在万物的生长中,阳和阴各有其职责,阳主发生,阴主成形。

万物的生发,因于春气的温暖;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

如果说自然界其规律——阴阳如果失常,则就使其天地间的万物生长收藏的变化,亦就止息了。所以说,天有四时的阴阳变化,联系到人来说,亦应该遵循,不能违逆其规律。可以说人们是可以推知的。

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日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日阴中之阳。阳予之证,阴为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同类推荐
  • 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

    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

    本书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从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食品的安全隐患、需慎重对待的食物、储存和保鲜食物、烹调上易出的差错、食物的搭配、药食的搭配、患者的饮食禁忌、婴幼儿的饮食禁忌、孕产妇的饮食禁忌、各种饮食习惯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食物可能给您以及家人带来的危害,旨在帮助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掌握科学、安全、健康的饮食方法,真正做到:别让食物偷走你的健康。
  •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本书介绍了四季养生要论,并分别介绍了各节气的特点、养生经、食疗要点、进补食疗方、常见病调治法、时令果蔬排行榜及起居宜忌等。
  • 女人(身体卷)

    女人(身体卷)

    我们的文化传统传输给女孩们的信息是:她们需要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乃至自己的性别道歉。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女性是多么频繁地向别人道歉吗?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你获得多少学位,也不管你获得多少奖励,你都永远不会被解救。如果我们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必须为我们的存在而致歉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正是这个社会医疗体系抑制了我们这个“第二阶层”的身体智慧。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关爱我们的身体,我们需要可靠的信息,同时还需要自信、洞察力来辨别真实可靠的广告信息。本书能够满足大家不同的需求,而且你也确实需要这样完整的信息。读这本书、学习其中的方法、体验和享受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喜悦,让我们告诉其他人我们发现了什么。
  • 男性健康千问千答

    男性健康千问千答

    本书介绍了男性身体的健康及保健知识,男性身体生理、养生保健、运动健身、常见病防治与保健、男性心理等。
  • 会喝水才健康

    会喝水才健康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系统介绍水的临床功用、水在人体中的功用、健康饮水的方式、水对于减肥美容的功用以及其他与健康饮水相关的科学知识,倡导一种以饮水促健康、饮水抗疾病、饮水治疾病的全新的健康观。帮助读者建立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
热门推荐
  • 衍雨肆渡

    衍雨肆渡

    也许是……是………是……或许还夹杂着……
  • 前夫来袭

    前夫来袭

    前妻凶如猛兽,那前夫呢?别过五年,前夫来袭,他依旧俊逸出尘,美人常伴,与她处之淡然。但他终究还是发现她的秘密:五年前,她不仅终止与他的婚约,还彻底断了他和她腹中孩子的关系。这笔帐放到现在来算,为时过不过晚?
  • 洪荒大师兄

    洪荒大师兄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你们捧我当大师兄。又打算以普通大师兄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疯狂迷恋穷追不舍。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是主角。本书又名《我的第999999999次重生》、《记录我的第一次直播》、《我真的只是为了成为主角》、《你们别啥事都找我》……
  • 简味

    简味

    氧的生成,生态的形成,节气形成温度的变化,季节。它是物理形成变化的空间,日期。为自然生活的环境,现实的景观,季度。为生长形成的变化,生物。在此,自然界之中的位置,地理。产生生命的形成,世界。从此,人类从此走过的方向,生存。
  • 异界风云行

    异界风云行

    他庸碌平凡,在现实世界中只能混吃等死,而去到混乱不堪的异界后,在这个没有法制束缚的世界里,他内心阴暗的一面终于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渲泄…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顺(顺其自然)》(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顺(顺其自然)》收录了《荀子主张顺应与改造自然》、《苏轼徐州战洪水》、《返璞归真的境界》等故事。
  • 诛仙斗神

    诛仙斗神

    “这片天空,属于万物。” 我祈求和平,我希望万物共存。 我毁坏秩序,我希望主宰世界。 我隐居江山,我希望回归自然。ps:新人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即使不能签约,我也会完本。????
  • 天宫七日

    天宫七日

    我死了,可是我成神了!太高兴了,我可以过上长生不老,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什么!你说什么?七日以后天界就要被毁灭了?开什么玩笑!天界即将遭受一次恐怖袭击,这场袭击将席卷三界!作为天庭新上任的反恐度厄大圣,不仅要揪出藏匿在诸天神佛中的那个混蛋,还要阻止这场灭世劫难!横跨六大神话,纵览两千春秋!管他天使仙佛,谁也拦不住我!
  • 水火小道长

    水火小道长

    作为一个道长,要维护世间运行之道,妖也好,魔也罢,管他是人,是鬼,皆不能乱了世间运行之道。
  • 花期知落云无涯

    花期知落云无涯

    回头是岸……可是她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永远也望不到尽头。她也曾天真善良过,可是,那一夜,火光冲天,那人冰冷的尸体拥入怀中,她就再也回不去了。自那以后,三千青丝,尽数染霜,红眸乍现。她凭借一身算计登临女帝,心狠手辣,无情无义。我已再难回归,我的陌路已至,不知来世的你,是否会再为我守一方净土,等我来归?(本人小学生文笔,首次创作,不喜可随时弃文。不过大概不会有很多人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