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05000000033

第33章 《凡尔杜先生》引出轩然大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了,卓别林的生活重归正常。他放弃了摄制《梦里人生》的计划,重新编写《凡尔杜先生》的剧本,同时,与他在受审时那些安慰他的朋友们恢复了社交活动。

他常应邀到友人家中或在自己家里,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德国多产作家福伊希特万格、奥地利作曲家舍恩伯格、英国作家赫胥黎夫妇(《天演论》作者托马斯·赫胥黎之孙)、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音乐家艾斯勒、美国作家德莱塞、电影剧作家约翰·劳逊等聚会。德莱塞去世后,卓别林参加葬礼抬灵柩,怀着对朋友的真诚朗诵故人的诗作。

他总算拿下了《凡尔杜先生》的剧本,布莱希特翻阅了《凡尔杜先生》之后,对卓别林如此评价这部作品:“哦,您写了一部有中国风味的电影剧本。”

打官司并没有打掉他的事业心与意志力,剧本一共写了3个年头,2年时间。但1947年拍摄时,只用了12周,打破了他的拍片记录,因为他想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

剧本是正剧样式,背景在法国。写的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先生,认真地干了25年工作后,在经济萧条期间失了业。他妻子是个残废人,跟孩子住在乡下。凡尔杜要养家 口,又不想让家人知道他失业,就异想天开去干谋财害命的勾当。

他的办法是,装成一个有绅士风度的人,去和一些徐娘半老的富孀或有钱的老处女相识结婚。他用虚伪的爱情同时与几人周旋,然后,伺机骗取金钱并下毒害死她们,裹走财物。他的妻子并不知道她的丈夫成了一个罪恶的杀人犯,而凡尔杜每谋害掉一个不幸的女人,就像一般的男人辛勤工作了一天那样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一个警探抓住他时,他设法使警探自己喝下有毒的酒,然后打开手铐逃掉。一时间,“蓝胡子魔鬼”的恐怖故事传遍法国……

他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矛盾的,他的性格既有邪恶残忍的一面,也还有善良、同情的一面。如他在别墅花园修剪玫瑰花,干完回屋时,看见一条青虫在小径上爬着。他不忍踩死虫子,便把它放在邻居家的栅板上,然后拿着一朵玫瑰花不住地闻着。就在此时,被他害死的女人尸体正在花园深处的焚化炉中焚烧……他欲对一个姑娘试验一种毒药时,知道对方本是一个不幸的人后,他就良心发现放过一马。使这姑娘把他当作了慈善家。当他失去了一切后,已变成有钱人的姑娘与他重逢。她要感激他,邀他在饭店见面,这导致他的被捕……

凡尔杜终因杀人太多难逃一死。在审判、行刑之前,他为自己辩护说了一番话。他抨击了用武器、战争屠杀人民,造成社会畸形的军火商和战争贩子。他说他的罪行和那些人相比,就显得很渺小了,他只是遵循了社会上靠杀人赚钱的不成文之法而已……

他写完这个剧本后,寄给电影联合会的审查机构——道德联合会布林办事处,收到的回复是禁映。理由是“有几段故事里,凡尔杜控诉了‘制度’,并且抨击了目前的社会结构”、“凡尔杜在好几篇讲话中都大肆吹嘘了他那些罪行的道德价值”、“故事有一些地方表现了淫乱的恶劣的趣味”、“剧本中涉及救世军的地方,我们认为可能开罪属于这一团体的人士”等等。回信说,布林办事处想与卓别林讨论一下,希望电影故事既可以符合电影法规的要求,又不致严重地损失了娱乐价值。

于是,卓别林去到布林办事处,指出剧本中没有“淫乱”的描写与镜头。对办事处一个年轻人说“你抨击社会和整个政府”的指责,他作了反驳,“要知道,政府和社会毕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是不容许人批评的,对吗?”布林先生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别再把那个姑娘写成一个妓女了吧,几乎每一部好莱坞电影剧本里都有一个妓女。”老实说对这点雷同,卓别林倒感到发窘。他答应绝不突出这个情节,又对剧本作了几处小修改,终于通过这一关。

《凡尔杜先生》拍完后,先为道德联合会的成员试片,他们代表了审查团和各宗教团体。放映完后,大部分人怒形于色,只是在布林先生快刀斩乱麻的坚持下才又通过这一关。

他将《凡尔杜先生》制作好,在好莱坞为托马斯·曼、福伊希特万格等朋友放映。他们看完后,站起来鼓掌足有10多分钟。这样,他信心十足地赴纽约主持新片的初映。

在那里,他受到各国记者的欢迎。但受到为数不少的记者和天主教退伍军团的刁难、反对,他们在记者招待会上逼问卓别林为什么不入美国籍?卓别林说:“我认为无需改变我的国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世界公民。”“可是,你是在美国赚钱。”卓别林笑道:“如果您要算帐,可得把问题谈清楚。我做的买卖是国际性的,我的收入75%来自海外,美国从这些收入中大大地抽了一笔税。可见,我还是一个花了大钱、应当受欢迎的旅客哩。”

退伍军团的人又说:他们这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法国登陆反攻德军的人,对卓别林不做美国公民感到愤慨。卓别林正色言道:“我的两个儿子也在那儿,在巴顿的第三军,在最前线。可他们并没像您这样发牢骚,或者夸耀这事。”

有个记者记起,大战期间卓别林曾致电美术大师毕加索,要求发起抗议美国纳粹分子驱逐反法西斯作曲家艾斯勒的运动。这个记者心怀叵测地问卓别林,是否知道艾斯勒是共产党,说他喜欢共产党员。

记者招待会成了政治围攻,在场的作家吉姆·艾吉挺身而出,指责他们:“一位艺术家,他给世界上带来了这么多的欢乐,使我们对小人物有了这么深的了解。可是所谓的美国报界代表,却这样嘲笑他,还故意要大家仇视和欺辱他。这样,他会作何感想呢?”

好友玛丽·壁克馥、专栏作家威尔逊、作家兼演员唐纳德等人,与卓别林、乌娜一起出席了初映式。电影散场后,夫妇俩招待150位客人夜宵。卓别林看出来,席上有几股对立派,气氛显得紧张:一些人表示厌恶这部片子,只有少数人表示喜欢它,这在他以前的新片初映式上从未有过。唐纳德忿忿不平地对卓别林说:“查理,他们这些杂种,是要利用你的影片搞政治呀。其实,这部电影是你的成功之作,它是观众们喜爱的。”

唐纳德的评价是客观的,《凡尔杜先生》在战后为银幕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不失为一部精品和卓别林的代表作之一。

《凡尔杜先生》在纽约上映后,连续6周卖座较好。但后来影院售票处的生意逐渐清淡,与以前相比简直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因为他觉得在他所拍的影片中,《凡尔杜先生》是很能显示机智与才华的一部。他向联美公司的职员询问个中原由,他们告诉他:“你拍的电影在头几个星期卖座好,是因为去看的都是你的老影迷。往后再去看的就是一般观众了,老实说,报刊上已经连续攻击你好多年了,一般的观众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到后来卖座就差了。”

然后,他们拿出了几份报纸:“瞧,全国各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报道。”其中一张报纸上的照片,画面是新泽西州一家影院放映《凡尔杜先生》的情景,该州天主教退伍军团在影院外布置了纠察线。纠察队员们举着几块标语牌,这样写道“卓别林是同路人(意即赤色分子)”、“不能让卓别林长期喧宾夺主”、“外国佬滚蛋”。

卓别林定睛一看,照片上的影院外边并无一人买票,而退伍军团在布置纠察线。他的幽默感又出来了,笑道:“这明明是在清早五点钟拍的嘛。”事实上,在那些没有受到干扰的地方,影片的票房情况都很不错。但是后来,退伍军团把恫吓信发到那些轮流放映《凡尔杜先生》的大影院,威胁老板们说,如果哪个影剧院上映一部卓别林的片子,或是他们所反对的其他电影,他们就要连续抵制那个影剧院一年。结果,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马上传来消息,说一些影院头一天上映这部片子卖座极佳,但受到恫吓第二天就停映。

那一次去纽约,是卓别林心情最抑郁、忿怒的一次,起初全国各地轮映制的影剧院都来订片子,后来联美公司每天都收到几份取消影片订单的通知。与此同时,报刊的攻击不停,还有几位参议员在参议院攻击他。有的评论家如本来较有见识的耐特,竟把《凡尔杜先生》称为“可能是从有电影以来最不合群的一部影片”,说卓别林“厚着脸皮想用他的实用的非正统的道德观,使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感到震惊和气愤”。他居然理解不了卓别林是在呼吁人们要有健全的道德观。

这样不遗余力,公众似乎被煽起了一种敌视情绪:这个人来美国这么多年,挣了这么多钱,还不愿加入美国国籍,并从事非美活动,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报上就是这么说的。

在这股谣言四起、猜忌敌视的潜流,和公开诋毁、无情打击的浪潮交替冲击下,《凡尔杜先生》没有达到卓别林预计的1200万的收入,在美国的总收入几乎还不够支付摄制费用。卓别林这棵大树的根基一动,联美公司的日子就岌岌可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美国“非美活动委员会”1947年开始,对电影界进行调查,把矛头对准进步人士。事实上,1941年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曾获得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三项奥斯卡奖提名,最终未能获取,就是这个“非美活动委员会”暗中起了作用。

这年下半年,好莱坞19位著名人士收到了“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传票。10月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演员罗伯特·泰勒、贾莱·古柏、迪尼斯影片公司及迪尼斯乐园老板华德·迪尼斯、导演地密尔等出席,作了“友好”的证词,即证实电影界有“赤色活动”。迪尼斯说曾有人企图劝他把米老鼠和唐老鸭,用来作“赤色宣传”。这样,一些大报和一些权威人士,发动了一场反“赤色活动”的大规模活动。一些进步的文化战士,开始被逐离美国。1933年被希特勒下令驱逐,来到美国避难的著名音乐家艾斯勒也受到威胁。卓别林立即在11月致电法国著名美术家毕加索:

“你能否组织起一个法国艺术家委员会,由它出面向美国驻巴黎的大使馆抗议这次威胁到汉斯·艾斯勒的罪恶的驱逐行为,同时请你寄给我一份抗议书,以便在这里发表。”

毕加索马上满足了这位他从未谋面、但很敬重的人的要求,组织了法国一批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作家、画家、电影导演、演员、评论家,如画家马蒂斯,文学批评家艾尔莎(阿拉贡夫人)等,签署了一份抗议书。

收到传票的剧作家、曾任美国作家联盟电影编剧协会主席的约翰·劳逊与导演赫伯特、威廉等著名人士,引证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拒不出席听证会,而被国会提起公诉(他们先后被判半年至一年的监禁)。卓别林又联合加菲尔德等著名人士发出支持这几位受害人士的声明。

劳逊后来形容听证会进行的情况,就像卓别林的电影那么滑稽和富有社会意义。因为,他们被判之后不久,听证会主席、众议员帕内尔自己被指控滥用公共资金,同一些被指控为“蔑视”他的“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人一起蹲了监牢。

1947年底,在纽约发生的反对《凡尔杜先生》的行动,不过是这整场丑剧的序曲的一部分。因此,卓别林于当年12月公开了他对美国电影生产组织的宣战,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决然和好莱坞,和好莱坞那班人宣战。我不喜欢背后批评的人,我认为这种人是自以为是和不起作用的。因为,我对整个好莱坞,特别是对美国电影,已不再抱任何信心,所以我决定公开宣布我的意见。

你们都知道,某些美国电影院(特别是在纽约)对《凡尔杜先生》一片所抱的态度。若干造谣生事的 人,开始把我当作“反对美国分子”来看待。

这只是因为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不一致,并且也不想一致,因为好莱坞的大人物们认为可以扫除任何不合意的东西。但他们不久就将从这种迷雾中惊醒过来,不得不认清一下某些现实情况。

我要公开宣布的就是这些:我,查理·卓别林,我宣布好莱坞已经濒于死亡。电影是被称为一种艺术的,但在那里它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千百米胶片在旋转。我要附带指出,在好莱坞,假如有人拒绝迎合一小撮狼群的意图、要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敢于反对“大企业”的法则……那么,无论这个人是谁,他也不可能在电影方面获得任何成功。

……

不久以后,我可能会离开美国,虽然我在美国也曾获得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在那个我将度过我余生的国家里,我将尝试恢复自己成为一个和别人没有差别的普通人,因而也就能获得和别人相同的权力……这,当然引起了那些反对、妒嫉、眼红他的人的极度恼恨。演员罗伯特·泰勒(《魂断蓝桥》的男主角)竟撕下他那英俊小生的面罩,说他主张把所有的赤色分子都遣送到不可能生活下去的地方去,他叫骂“查尔斯·卓别林是一个危险分子,他被当作一个经济和军事专家,其实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暗藏分子而已。”

一个叫丕格勒的记者则攻讦卓别林“这个移居美国已35年的外国人,以他在道德上的坠落、他的巨额债务、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表演的懦怯态度……等等出了大名,这个外国人对美国的事务进行了不可容忍的干涉。”

一些国会议员同时也发动了“卓别林案”,共和党议员凯恩要求驱逐卓别林,因为他向毕加索发出电报是“犯了叛国罪”。民主党议员伦金要求押送卓别林出境,因为他的“不名誉的私生活造成了全美国道德的堕落”,而且他拒绝接受美国公民籍。

当“非美活动委员会”声称要卓别林去华盛顿接受传讯时,卓别林拍去一份电报,说自己是一个和平贩子。此后,他收到措词特别客气的复电,就说他不必再去受讯,此事已经结束。

毫无疑问,卓别林在他的影片中宣扬的和平思想和人道主义,是举世公认的。1948年,卓别林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时,在《凡尔杜先生》一片故事的背景环境地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与法国报界人士磋商后,却一致同意,向挪威议会主席斯笃辛发出一封要求信:

卓别林先生的影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拥护和平的思想,和影片中表现的对人类的热爱。他的最近两部作品——《大独裁者》和《凡尔杜先生》,尤其显著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在这两部影片的后半部里,都出现了尽力宣扬亚弗雷特·诺贝尔先生的宝贵思想的宣言。

基于此点,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建议把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查尔斯·卓别林先生……

不知何故,挪威议会主席一直没有就此信作出答复。而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大报却在读者中,发起了一次替卓别林购买返回英国的单程船票的募捐活动。

此后,听证会的调查黑名单,随着议员麦卡锡掀起的在文化界清除“赤色分子”的浪潮而扩大。它沉重打击了电影界数百名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电影工作者。好莱坞一时雾晦云暗、风雨飘摇,许多有才华的电影工作者被迫离开电影业和美国。卓别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在1953年离开的。

同类推荐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本书分“新生”、“起点”、“北京植物园”、“今是昨非”、“风波”、“走上工作岗位”、“重建家庭”等十个部分,叙述了溥仪的晚年。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热门推荐
  • 从十万年前归来

    从十万年前归来

    所有的大帝都死了,只有我活了下来!§漆黑的大手笼罩一切,诡异而又令人后怕,重生在一个不可能成为大帝的时代,且看我天谕,一步入大帝,只手推八荒!
  • 玫瑰袭来之王俊凯的复仇计划

    玫瑰袭来之王俊凯的复仇计划

    王源眼疾手快,不假思索的伸出右手准备环围凝雪的腰部,可王俊凯的眼偏偏看不惯,环住凝雪的腰,一个360°环绕,把她拥入自己的怀中。王源只好尴尬的收回停放在半空的右手。凝雪心动了,即使只有这么点点的举动,也不想错过,于是她又恢复了一往如初的笑容,很灿烂夺目。深信王源还是爱她的!更多内容请看文章内容!~亲(づ ̄3 ̄)づ╭?~!~
  • 苍穹之异变

    苍穹之异变

    当一群好不容易渡过了1120年的人们,感慨过去的种种不易时,1121年末日爆发了....
  • 侯门宠奴

    侯门宠奴

    为了躲避继母追杀,保护自己和弟弟,夏凝与长平侯楚昭然立下了十年之约,甘愿为随从侍奉左右。谁料这个狂妄霸道的长平侯,竟硬生生想把十年之约变成共渡百年!这怎么可以?她才不要一辈子都受这个混蛋奴役!楚昭然冷笑:你说不要就不要?一日为奴终身为妇,得听我的!夏凝:QAQ救命!
  • 选择之考验

    选择之考验

    女人缓缓睁开双眼,手不自觉地摸了一下头,也许昨晚的酒劲还没有过吧,毕竟人生第一次分手。昏沉沉地看向四周,女人瞳孔一阵收缩,“这不是我家!这是哪儿?”女人显得有些惊慌,想要下床便发现双脚已经被锁在了床上,只是被被子挡住,之前没有发觉罢了,女人有些慌了,想要打电话报警,摸索一阵后却发现身上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了。她大声呼救,希望有人听到他的声音,但几分钟过后,女人发现,这里的装修十分豪华,五星级肯定是有的,也就是说,这里的隔音很好,至少大声呼救没人听得到,而且窗户禁闭,只有灯光照亮她的眼睛。她茫然地看着四周,回想昨晚发生了什么......
  • 剑剑修

    剑剑修

    我叫林守一,一穷二白的一,也是万剑归一的一
  • 一指碎天

    一指碎天

    他只是一个王朝下秘密机构的杀手,却因任务失败两头难回,在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瞬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他踏上了不归路,一走就是三千载,回望生涯已定归,从此修真界有了一位不可撼动的尊者。
  • 梦染东汉

    梦染东汉

    他,枪神童渊的弟子,征战沙场,只为守护在乎的人,一生只此一人足矣;她,尽心尽力,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她此生不悔。铁血东汉,柔情似水,一个不一样的东汉末年,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一切尽在本书,新手写书,写的不好的地方,多多指点小弟)
  • 生化狂潮之幸存者

    生化狂潮之幸存者

    2012年,一场生化狂潮席卷全球。
  • 顶级老公赖上门:Hello老婆

    顶级老公赖上门:Hello老婆

    【轻松,爆笑】她只不过就是把他当成小偷,打了一顿,没想到从此便惹上了这只腹黑狼。“给你五块钱,已经是很看得起你了!”她扔下赔偿金额,潇洒离开。没遇见她之前——!!!他是优雅尊贵,风度翩翩,家财万贯的京都一少,一张祸国殃民的俊脸独领风骚,他说一,京都绝对没有人说二。遇见她之后——???房被她占,床被她抢,人被她气,就连他的钱还要被她无情的挥霍,更令他气愤的是,他说往西,她偏要往东。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勾引她,然后一辈子压着她,骗人骗心,他就不信,他拿不下这只狡猾的小狐狸。【千里追欢系列,男强女强,身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