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50600000020

第20章 为人处世戒律(5)

公元860年,唐将郑祗德带领大队人马向裘甫起义军进攻。在剡地接战中,裘甫依据敌众我寡的情况,认为不能与唐军死拼硬打,必须以智取胜。便决定利用有利地形仿效韩信破齐时水淹龙且的古法对付唐军。裘甫让部队埋伏在三溪以南,派人于上游截断三溪的流水,又令少数部队在三溪以北布好阵势,迎击唐军。唐军倚仗人多势众,一见敌军列阵以待,就气势汹汹地猛冲过去。起义军放一阵箭,即向南退去。唐军以为起义军人少怯战,便在后边紧紧追赶。当前军进入起义军的埋伏圈,后军大队人马正在涉水之际,起义军在上游扒开了积水堰,霎时滚滚洪流冲将下来,唐军顿时乱作一团。起义军伏兵四起,撤退的队伍也立即回军掩杀。唐军走投无路,被起义军全部歼灭。

房珀、裘甫同是效法古人,但由于应用前人经验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因此,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同时,要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

四十四戒:得罪上司

一个聪明的领导不会去违背上司的意志,得罪上司。得罪了上司,一旦你有了把柄落在了他手中,他就会加害于你。

权力常使人变得狂妄,一朝掌握了点权柄,有的人立刻便会自视甚高,仿佛那顶冕旒、那顶乌纱马上就会赋予他知识、才华、能力,他便有了治国安民之策,经天纬地之才,他治下的臣属便都是群盲、群愚了。权力也使人变得暴虐,一旦你拂逆了他,即使他明知道真理在你手中,他也要加害于你。

韩非子有一段者名的论断,说龙作为一种动物,驯服的时候可以骑着玩,但它喉下有一片一改多长的逆鳞,如果触动了它,必然会受到伤害。每一个掌权者都有逆鳞,如果触犯了他,就会大吃苦头。

这里所说的逆鳞就是大大小的掌权者的意志。至于这个意志所涉及到的事物,则各有不同,大则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施政方针,小则可以掌权者的喜怒好恶。

“予无乐乎为群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孔夫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掌权者的心态,作为一个掌权者的最大快乐,不就在于一呼百诺、言出令行吗?如果你剥夺了他的这个快乐,同他争辩,甚至违背他,抗拒他,他能够轻饶你吗?

在专制制度之下,一个臣下的升沉荣辱、吉凶祸福,完全取决于君上,因此没有一个臣下愿意去触动那片逆鳞,自蹈不测之祸。纵然有句犯颜直谏,那也是出自一片忠君之心,拾遗补缺,可是君心难测,天威难犯,任何违背当权者意志的言行,他们都是难以忍受的,于是的官场上便不断地显露出龙颜发怒的狰狞。

白起是战国末年秦国的将领,他一生征战近四十年,南挫强楚,一战而胜楚的百万之师,直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王弃国出逃;东胜韩赵,长平一役,射杀赵国大将赵括,俘虏赵兵四十余万,并残忍地将其全部活埋。他先后共为秦国取七十余城,在秦王朝的统一大业中,他是立有第一大功的人物,他自己也从一名下属军官升为秦军统帅,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66年,秦国又一次发大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起初,白起有病,不能出征,由另一位大将王陵任统帅,连战连败;当白起病势稍有好转,国君秦昭王便指令他去取代王陵。白起向秦昭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邯郸的确是不大容易攻破。各国的救赵的大军正朝邯郸集中,他们对秦国早已怀有深深的敌意。秦军虽然在长平一役大破赵军,自己的士卒也死亡过半,国内空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而去攻取赵国的首都,如果赵国从里面出击,其他各国从外面围攻,秦军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这一仗不能打。”

可是,秦昭王固执己见,亲自出面请白起出征,白起以有病为由,就是不答应。秦昭王无奈,只好改派别人。结果真的不出白起之所料,在各国援军的夹击下,秦军遭到了惨败。白起说:“国君不肯听我的,如今怎么样啦!”

这句话极大地触怒了秦昭王,他将白起一下子从统帅降为一名士兵,并将他赶出国都咸阳,就这样他还不肯善罢甘休,当白起离开咸阳后,他又对大臣们说:“白起被贬,心怀不满,口吐怨言,不能放过他!”

当白起行至咸阳西十里的杜邮时,秦昭王的使臣追了上来,赐了他一把剑,命令他自杀。白起引剑向颈时,悲愤地说:“我犯了什么罪而得到这样的下场?”深思良久又接着长叹:“我的确是该死!长平一仗,赵军投降数十万人,我全部坑埋了,只此一件,我死也是罪有应得了!”

一位给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名将,就这样自杀身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曾一再出现,但白起却不属于此例,他是在敌国未破、激战正酣,泰国正需用人之际被杀害的。他被害的惟一原因,是他对战局提出了不同于国君的意见。

历代最高掌权者固然无原则要能臣子为他们效劳,尤其当他还在创业阶段的时候,但他更无原则要的是驯服之臣,没有能力但很驯服,掌权者可以接受,甚至视为亲信;有能力而不驯服,掌权者绝对不能容忍,必欲除之而后安,哪怕你的不驯服完全是出于维护他的目的,而且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掌权者把自己的面子、威信看得比国家利益还要重要,他是决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

刘邦当了皇帝,要论功行赏时,大臣们一个个争功劳、比贡献,谁也不服谁,争执了一年多也未能定下来,最后刘邦力排众议,亲自提名萧何为第一功臣。

就是这样一位最为刘邦所亲信的大臣,最后却被他送进了牢狱,差点丢掉了性命,而起因却是一件不相干的小事。

一次,萧何提出了一项建议:“长安城面积狭小,而上林苑(皇家花园)中有大片空地,已经废弃多少年了,希望能允许老百姓耕种,这也比乱草丛生、野兽出没要好。”

当时皇家宫苑的面积占去长安城的三分之二,自楚汉相争以来,已是一片荒芜,萧何作为丞相,出于安定国计民生的考虑,提出这项建议,本来是十分自然之事,无可指责。不料刘邦却勃然大怒,无中生有地斥责道:“萧何接受了商人们的钱财贿赂,倒拿我的林苑做好人!”就这么无缘无故地将萧何送进了牢狱,脚镣手铐地关了起来。

几天以后,一名侍卫问刘邦:“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将他如此重刑关押?”

刘邦说:“我听说李斯给秦始皇当丞相时,有了好事归功于主上,有了过错自己承担起来。现在萧何接受了商人的贿赂,要我交出上林苑,让他拿去讨好老百姓,因此我才将他关押起来。”

侍卫说:“凡是方便百姓之事请而行之,这是相国职责之所在。陛下为什么要怀疑他是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当年与项羽相争,陛下多年来转战各地,后来讨伐叛将陈稀、英布,陛下也都是亲自率兵出征,在这种时候,萧相国坐镇关中,他跺一跺脚,关中之地便非陛下所有,萧相国不贪图这种大利,现在还会希罕商人那几个小钱吗?秦朝是由于皇帝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才那么快地灭亡,像李斯那样分担皇帝的过失,又怎么值得效法呢?陛下居然将萧相国看得那么浅薄,真是太不了解他的为人了。”

刘邦无可反驳,虽然心里很不痛快,也只好将萧何放出。这个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刘邦的老相国还得赤着双足,一芜湖罪臣的打扮,上朝致谢。刘邦酸溜溜地说:“相国回家休息去吧!你为老百姓请求苑中之地,我不答应,表明了我是桀纣一样的暴君,而你萧相国却留下了贤名。我将你关进牢狱,只不过是故意想让老百姓知道我的过失罢了。”

刘邦的三大开国元勋,是一个搭配最为合理的杰出的领导班子:韩信是总司令,张良是总参谋长,萧何是总后勤部长。然而三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总司令是典型的“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总参谋长走了典型的韬晦道路,只有总后勤部长还留在刘邦身边,当上了丞相,做了一个典型的帝王之佐。

然而,出身于刀笔吏的萧何,对刘邦这个人的性格是有着深切了解的:信任中含有猜疑,豁达之下掩藏着狭隘。他不得不处处提防,不得不做出各种举动来化释刘邦的疑惑;或者是将自己的亲兄弟送上前线作为人质,或者是让出封地以示谦卑,或者是故意买田放债以自毁名声。

然而,刘邦终于还是没有放过他,他的名声太好了,威望太高。狭隘的刘邦既容忍不了军事才能超过自己的韩信,智慧谋略超过自已的张良,又怎么能够容忍让萧何的名声威望来反衬出自己的薄德寡恩。

功高遭忌,才高遭忌,名高遭忌,西汉三杰的命运典型地反映出专制制度之下大臣招祸致败的主要原因。

现代社会中的领导者,也应该记住古人的教训,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般不要去得罪上司。得罪了你的上司,一是会使你的工作陷入被动;二是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三是会造成自己情绪的不稳定。这些于工作,于自己的身心都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是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

四十五戒:以强硬手段行事

哪里的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个领导如果长期实行高压手段来对待部属,部属们的心理一定为有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范围,他们没有爆发,当这种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会以对抗的心理来对付你。所以一个英明的领导,他懂得软硬兼施。该软的时候,决不会硬着来。

从本质上说,管人主要源于被作用对象的畏惧心理。但是,人的心理都有一个承受能力,如果用权过猛,超过了管理对象的承受能力,权力的作用反而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领导者对下属的压力过度,很容易使下属产生恐惧、愤怒、焦虑情绪和攻击、反抗行为。

张飞作战勇猛,武艺高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他并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却死在自己部将的手上。

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对待部下过于严厉,小有过失,便重加鞭挞,因此,将士人人都怀恐惧之心,他也终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于他的死,史书记载十分简略,《三国演义》却有详细的描述,虽然是小说家言,却也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据说关羽死后,张飞痛不欲生,终日醉酒度日,他喝醉了之后,心情更加恶劣了,对身边的人动辄加以鞭挞,有的被鞭打致死。他主动请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出师之日,刘备警告他说:“我知道你的老毛病,一喝了酒便要发脾气,随便打人,打了后又将他们依旧留在身边,这可是取祸之道呀!从今以后,你一定要以宽容为怀,改一改你的毛病!”

张飞将刘备的话当耳边风,回到军中之后,命令部将三天之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帐下两位未将范疆、张达说:“三天时间太少,请宽限几日!”这本是实情,张飞却勃然大怒说:“你们竟敢违反我的将令!”将两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五十,并严令道:“明天一定要备齐,若超过时限,就将你二人斩首示众!”

两人被打得鲜血淋漓,满肚怨气,连夜回营商量对策。范疆说:“此人性如烈火,明天要是备不齐,咱俩的命是保不住了!”张达说:“与其他杀了咱们,倒不如咱们杀了他!”

当晚张飞在帐中又同校尉们饮酒,喝的酩酊大醉,卧于帐中。范疆、张达二人半夜里各怀短刀,潜入帐中,闻得张飞鼾声如雷,便以短刀刺入腹中,杀死张飞,夜投东吴去了。

有些领导者在给下属下达任务时,经常不考虑实际情况,任务指标和时间要求往往搞得很高很紧,有的甚至还明确规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就要如何如何。他们满以为这样一来下属就会努力奋战,按时完成任务,殊不知,他们这样做恰恰让下属看到了自己的昏庸专断,还会对上级产生轻蔑乃至憎恨的情绪。

张飞被杀的深刻教训告诫人们:作为领导者千万不要过分迷恋和依赖强权。在领导工作中,一要尊重下属。要学会理解人,以宽容为怀。要努力与下属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样,行使权力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充分考虑下属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下属的要求不要太高,给下属的压力也不要过大。三要慎重采用强制手段。采用强制手段是在实在不得已时才用,在采用此法时,要尽可能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还要对某些下属给予个别关怀。四要慎重惩罚下属。惩罚下属时,要特别注意弄清事实真相,把握惩处的时机和力度。千万不要因一时发怒而惩罚下属,更不要“法外加刑”。像张飞那样仅凭个人的喜怒好恶来惩罚人是万万不可取的。

有些领导喜欢仰仗权力,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不但不能使下属信服,而且蛮横的利用权力,还会引起下属的反对,虽然有时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在前苏联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你当时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而现在才大侃特侃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道。

会议厅里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最后,赫鲁晓夫轻声地说:“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一些领导者比较迷信权力的力量,往往喜欢用强制命令的手段,而且动辄就对下属进行指责、训斥。表面看来,经他这么一调教,下属们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听从他的号令了,但实际上却早已埋下了不满的种子。如果这种强权发展到了极端,就会遭到下属们团结一致的反抗,到那时,这些做领导的就会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权力并非万能钥匙,如果经常把权力放在手上,当作一个鞭子,一把尚方宝剑使用,就会像古代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一样,不会收到什么好结果,最终可能会反受其累,使自己丧失威信。而学会放下手中的权力,则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威信。

威信比权力更重要。聪明的领导人很少会像中国古代的专制皇帝一样,随心所欲,信奉权力至上,而是在自己务实的日常工作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自己能力的发挥,以成绩说理,通过自己良好的品德风范,逐步在下属中建立自己的威信。不讲方式地随意使用领导权力,只会使领导者失去威信。自然,而巧妙地使用权力,建立自己的领导威信,则会使自己获得下属的信任支持,也是作为一个领导开展工作的强大后盾。

四十六戒:权力欲望过大

权势同功名、利禄一样,本身并不多坏,如果用得好,可以为人民和社会造福,而用得不好呢,就会害人又害己,林语堂在总结人生的经验时说名、利和权是人生的三大骗子,大概悟出的也是这个理吧。

同类推荐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排除不良情绪50招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怎样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大众科普读物,作者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各种消极有害情绪,总结归纳了50种自我化解的妙招。
  • 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本书通过故事揭示了是什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以及如何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全书共分五章,包括相信自己拥抱明天、充满活力舞动生命、享受人生完美生活、宽容真诚受人欢迎、成功人生自我创造。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梦想、自信、健康、感恩、包容、谦逊、放下、糊涂等方面逐一列举简单幸福的方式,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享受的同时,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红尘圣子

    红尘圣子

    别和我拼爹,老子父亲乃造物圣主。别拿神灵血脉压我,老子乃圣之子身怀无上神圣之血,神级功法?好笑,我的功法乃伴生先天功法。我乃圣子,自圣界而下,美女等等,我还没说完···
  • 致最开始的我们

    致最开始的我们

    听说,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学生时期,能肆无忌惮的和朋友去玩乐,和喜欢的人尝试所有美好的东西,只可惜我们都长大了,我们要像大人一样去承担责任了,现在也只能回忆当初了.....
  • 巅峰世界之尽头

    巅峰世界之尽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他赵晨宿被命运选中,来到了封神大陆。从此,这天要压他,他便破了那天;这地要拘他,他便踏破这地。他以超凡的天赋,逆天的气运在宇宙中横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是那世界的尽头,到底有什么等待着他……
  • 命运盗贼

    命运盗贼

    一个星空中最神秘的大陆,无数强大而神秘的族群,无数绚丽的魔法,禁咒,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一个命运悲惨至极的少年,如何逆天而行与命运抗衡以他独有的方式破灭传说中的圣魂之巅。
  • 一个00后

    一个00后

    不论您是几几后,若看到这本书,就点进来吧,来了解一下这个00后吧。
  • 暗暗恋歌

    暗暗恋歌

    那些年,我们没有手机!那些年,我们更没有网络!只有懵懂无知的青春,繁重无比的学业,以及暗生情愫的爱恋!雨珊N年后回想起来,也许当初的那便是最美的爱情,尽管都不曾说过爱!
  • 仙侠彼岸

    仙侠彼岸

    全书描写修真界的少年传送到剑与魔法的魔幻世界以后发生的故事……
  • 魂之边界

    魂之边界

    人,生而有三魂,天魂主运,命魂主生,地魂主亡。世人分两种,凡人与魂师。尽管每一个魂师的起点都是凡人,但并不是每一个凡人的终点都能成为魂师。故而世人说,在凡人与魂师之间,有一条无形的边界,看到它,跨越它,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而这就是“魂之边界”的由来。然而,当楚小原站在这“魂之边界”之上,他却发现,在不远的远方,还有很多和“魂之边界”一样的地方。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 后宫甄嬛传5(修订典藏版)

    后宫甄嬛传5(修订典藏版)

    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好都虚耗在了这场永无止境的斗争中。虽是红颜如花,却暗藏凶险。但是无论她们的斗争怎样惨烈,对于美好,都心存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