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700000031

第31章

我常去抱朴道院的原因,是因为道院开了茶室,道姑奉茶,别有一番仙意。此道院建在抱朴庐旧址上,始于唐毁于元又兴于明清,全国21座道教重点宫观,浙江省占了这唯一的一座。道院很别致,黄色围墙,墙头蜿蜒,做成一条龙,瓦盖如龙鳞,附近有炼丹井,炼丹台。山顶有初阳台。据说当年葛洪就在此吸日月之精华,吐故纳新。台基为英人赫德所建,台亭由染坊业主杨树英所筑,亭中又树一石碑,书“初阳台”三字,有联曰:晓月初升,荡开山色湖光,试登绝顶;

仙人何处,剩有石台丹井,来结闲缘。

我少年时常结伴成群来此观日出,尤记那红日一轮,锦绣湖水赫然显赤色之壮丽景象。某年除夕,也记得又有友来邀我上初阳台,说是吐故纳新接天地之气。初阳台还让我想起我的一位故人、也是老师,名叫申屠奇,他曾经整理过一篇西湖民间传说,叫《寻太阳》,里面有个情节就是关于这初阳台的。是说那位年轻的母亲站在这初阳台上,看到了儿子从东海里找回的太阳,正托着太阳冉冉升起。我认识这位申屠老师的时候,他还当着他的右派呢,可我看到他沉默的面容时,想到的却总是那个母亲站在初阳台上的景象。申屠老师后来被平反,前几年去世了,但他的关于初阳台的故事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中。

黄龙洞的历史说来要比抱朴庐短多了。南宋时江西来了个慧开禅师,住在这栖霞岭的北麓,茂林修竹处,筑寺求雨。有一天风雷动,寺后一块大石头开裂,如龙头裂嘴,水就从那龙嘴中流出。人们说,江西的黄龙跟着禅师到西湖来了。

不久杭州旱,理宗请慧开祈雨,慧开说:“寂然不动,感而后通。”果然不久天下大雨。

清末时,黄龙洞才由寺院改为道观,规模不大,还是山林水洞名气更大。

黄龙洞从前很静,石阶路很长,修竹万杆,又有一池碧水。峭岩上那大龙头吐水直泻而下,一块巨石立水中,一面刻“水不在深”,一面刻“有龙则灵”。站在石旁,碎珠成万颗扑身而来,清凉无比。站在这等地方,怎么能让人不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呢: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禁不住豪放地吟诵起来,仿佛黄龙洞成了陋室,因为我的到来而放出馨香。

不过我大学毕业之后,我的师妹师弟再没有我的好福气。黄龙洞也终于卖起门票来了。黄龙洞改为仿古乐园后,我也去过几次,又有另一番的热闹和生趣。我怀念从前的静寂,但长乐亭里的江南丝竹,奏《春江花月夜》,又奏《行街》《三六》,听了使人痴迷,倒是从前没有的。今天的黄龙洞还有个民间的越剧团,常年在此演出,有个女演员,还得了梅花奖,这也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呢。

杭州西湖南山一带的玉皇山上,也有一座道观,叫福星观。它的来历与皇帝有关,又与杭城火灾有关。清朝雍正年间,龙虎山的道士修好了雍正的眼病,从此掀起了清代崇尚道教的狂潮,浙江巡抚李卫乃雍正亲信,从此也跟着皇帝崇道,福星观就是这个历史时期建造的。

福星观为什么要建在玉皇山呢?这一番来历,很中国文化呢。

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凤是凤凰山,龙,就是玉皇山,所以玉皇山又叫龙山。

龙山在杭州的南面,南面在八卦中,被称为离,主火。杭州火灾弥多,李卫便请道士出主意。道士说,玉皇山乃离龙,也就是火龙之祖,山半腰那个紫来洞中就有火龙。要制它也容易,洞旁放七只大缸,照北斗七星排列,缸上铸符祝辞,缸内盛水,初一十五上山视察,保证缸中水满。又在紫阳山顶用石条排出一个坎卦石,说坎能克离,尤如水能克火。

在我还不到懂得欣赏那七星缸的年龄之际,缸就被红卫兵砸成一堆碎块。倒还是紫来洞前的亭,我上上下下地偶尔也去坐坐,算是凭吊石迹了。

福星观去过几次,不是去拜玉皇大帝,是去吃素菜的。玉皇大帝的福星观建雍正年间,几次毁建,现在成了茶室和素菜馆。以假乱真,以素代荤,口福到了。吃罢素宴,站在山头看山下的八卦田,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极目了然,更多象外意念。

傍晚从山上沿石阶小路下,暮色将起,西天紫金交辉,山下小路桂花满枝,猛一回头。见山高月淡,疏星几粒,围墙飞檐,翘之俨然,有灯闪烁,如人间烟火。杂树半隐,欲封山中。远远望去,恍然若梦。路遇老者一人,白髯垂胸,疑是道翁……

司徒雷登故居:上帝在西湖

退回去三十多年前,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我还是个儿童,那时候我就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名叫司徒雷登的人了。不知道他究竟何方人氏,但知道反正他不是个“好人”,因为毛泽东主席让他离开中国,所以说“别了,司徒雷登”。后来大人打派仗,宣传车开出去,大喇叭哇啦哇叫,都是毛的语录,常听到播音员雷霆万钧地吼道:司徒雷登走了,很好……我那时就想,司徒雷登究竟上哪里去了呢?他为什么要走呢?再大一点儿,我才知道,司徒雷登原来是个美国人,是解放前的美国驻华大使,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这个司徒雷登当然只有回到自己的国家美国去了,你能说不好吗?这当然很好了。但是两派打仗,借司徒雷登之名,把对方当了美帝国主义,要把他们也赶到美国去,这倒是一件很想得出来的事情。

又过许多年,浩劫早已结束,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司徒雷登早已不再作为美帝国主义的象征,我也上了大学,攻读史学。一天上基督教史,先生讲着讲着讲开了,说司徒雷登是美国人,也是杭州人,他的父母兄弟都是赴华的传教士,死后就埋在杭州九里松的外国人墓区里。他们生前就住在延安路旁天水桥的耶酥堂巷里,他的故居还在呢,是一个中西式的花园别墅。

听此言大为兴奋,便认真地寻找了一番,那坟墓是没有找到,但司徒雷登的故居却真的让我找到了。已经成为民居了,花园已废,但房子的样子还在,司徒雷登就生在这里啊,听说从前还有几株树是司徒雷登父亲亲手种的。我想应该把这一重要的文化信息告诉人们。但当时的有关方面似乎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杭州这个地方人文积叠是比较丰厚,但我认为带有外来文化性质的积存并不多,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司徒雷登的故居。别人不重视,我自己重视算了,所以这些年来,倒是常去看看这故居,眼看着房子从三幢就变成了一幢,再不保管好,可就没有了。

没想到某年三月间打开报纸,头条就是关于司徒雷登故居的报道:原来这房子已经被野蛮损毁了。报道说:司徒雷登故居系杭州市文物保护点,该故居原为司徒雷登之父司徒尔所建的传教士住宅,建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该地原有多幢传教士住宅,现仅存一幢,其东侧为耶稣教天水堂。

这个消息实在是令人吃惊,第二天再看报纸,稍稍松了口气,有关方面的专家说,如果能追回原建筑构件,基本还能恢复原貌。该故居的梁柱楼板多为进口木料,已经被追回来了一部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复旧貌,就要看老天爷保不保佑了。

司徒雷登(公元1876-1958年)这个人,想起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他生在杭州,幼年时就在杭州的培德学校读书,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方言,可以说是喝西湖水长大的。14岁时他回美国读书,20年后又回到中国杭州,在天水桥畔家门口的湖山堂传教,又在弘道女中和冯氏女中等教会中学教课,37岁时他到南京金陵神学院当教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他到了北京燕京大学,一直从教授当到校长。1946年,这位基督徒进入政坛,当了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在一片“别了”之声中,他离开了中国。连头到尾,他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年,因此,他写过一本回忆录,题目就叫《在华五十年》。

据我所了解的材料看来,司徒雷登是很热爱杭州,几乎把他作为自己第二故乡来看的。说到杭州地理环境,他在书中这样说道:杭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风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西湖山峦环抱,山上庙宇错落,十分令人喜爱。远处是以钱塘潮而着名的风景如画的钱塘江,杭州的这些郊野景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着名的题材。

因为喜欢他出生的地方,他甚至对此地的方言也有自己的认识:这一方言在整个中国是独特的,它是官场语言(普通话)和所谓的吴语(苏州和浙北方言)查混杂的一种语言,早在南宋王朝迁都杭州时就形成了。我对这种语言怀有偏爱心理,它好象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和丰富的表现力。

司徒雷登也喜欢杭州的吃。我看过一则回忆,说杭州城里当时盛行门板饭,那一般都是下里巴人吃饭的场所,但司徒雷登很喜欢,尤其垂青于王饭儿的门板饭,他每次回杭,都要去吃王饭儿的沙锅木郎豆腐,有时回家,手里还拎一串件儿肉。

论起家族渊源来,司徒雷登和林肯总统还沾着亲呢,不过是远亲罢了。他的曾祖父是林肯夫人的表兄。1868年,司徒尔单身来到了中国杭州,在一座鸦片烟馆的楼上租了间住处,又雇用了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厨师,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五年之后他离开杭州回国,然后和司徒雷登的母亲结婚。1874年,他们又从美国回到了杭州。一开始杭州传教士们的住地在吴山顶上,根据司徒雷登回忆录的说法,山下住着一位姓马的政府官员,相当于省财政厅长的职务,他的儿子生了病,认为是传教士们住在山上的缘故,这样,他们就搬到了今天的天水桥一带,他们说,当时这里是杭州最贫穷的地方。两年之后,司徒雷登就在故居里出生了。

司徒雷登有个兄弟,很年轻时就死在了杭州,1913年,他的父亲也死于杭州,就埋在了九里松外国人坟山。1924年,司徒雷登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关于母亲的后事,他是这样说的:由于我怀有中国人和西方人双重感情,我便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将我母亲安葬在杭州我父亲和我的一个兄弟的墓前。那时正值内战,我们不得不取道天津,由海路走。政府友善地给我提供了一节原为慈禧太后而设计、带有几条巨大金龙浮雕、装饰豪华的私人车厢,一直送到天津。

因为父母都葬在杭州,所以司徒雷登和杭州的关系就一直也没有断。1946年,司徒雷登又到杭州扫墓,当时的杭州市政府想了个和他套近乎的主意,让他当了杭州市的荣誉市民,还送给他一把纯金制的象征杭州城的金钥匙一把。不管市政府出于什么目的,反正司徒雷登十分感动,专门在回忆录里记下了一笔。

司徒雷登离开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再来扫墓了。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渡江后进入了他的房间。他昔日燕京大学的学生、后来的中国的外交部长黄华,还作为解放军的代表来看望过他。8月,他从南京直接回了华盛顿,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国。

从司徒雷登上一代人的经历,大致可看到杭州传教士的情况。说起来杭州对外来信仰倒也不怎么封闭。元代初年基督教就在杭州传布,明末清初,天主教三柱石中的两大柱石就是杭州人,一个叫李之藻,另一个叫杨廷筠,还有一位是上海的徐光启。李之藻是明代中国着名的科学家,曾任过工部侍郎。因为跟着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最后把天主教也给学习上了,到1610年,明朝的万利三十八年,他受了洗,成了天主教徒。第二年他父亲去世,他奔丧回到杭州,还不忘记带上他的教徒和神父朋友一起回到杭州,然后他们就一边奔丧一边传播起天主教来。恰好杨廷筠和李之藻也是朋友,到他家来吊丧,都这时候,李之藻也没忘记传教。这个杨廷筠,也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从前是笃信佛教的,乍一接触天主教,竟然就入了迷,两年之后,他也受了洗,成了天主教徒。以后还出资在天水桥修了一座教堂,这就是司徒雷登家旁的天主教堂的前身。

杨廷筠信天主教,也真够虔诚,他甚至把他家的祖坟都献了出来,作了传教士们的墓地。这个墓地在今天的老东岳的桃花岭,至今依然尚存。

但杭州毕竟是东南佛国,有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佛教徒们怎么能让这些洋教随便发展,两边的人就打起了嘴仗和笔仗。仗打到万历四十四年,朝廷终于决定禁止传教。李、杨二人奔走呼吁也没有用,最后连自己也被罢了官,从此闲居在家中。不过他们毕竟是朝廷命官,在杭州又有钱有势,所以还是保护了不少传教士与教徒,为以后的天主教传播,打下了基础。

有清一朝,前期朝廷对天主教小心翼翼,有种种限制,但还不到禁止的地步。当时杭州的天主教由一个名叫卫匡国的意大利人主持。这个卫匡国,直到今天,在他们本国还非常有名。据说清军刚打进杭州城的时候,他想出了一条保护教会的妙计,在天主堂门口书写上:大西天学修士寓此。清军果然没有动教堂。到清顺治年间,杨廷筠是死了,可他的女儿却接了上来,虔诚一如父亲。当时的浙江总督佟国器,本是皇亲国戚,自己和他的夫人都信教,还出资建了宏大的教堂。但本土信仰与西洋信仰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到雍正一朝、李卫担任浙江总督时,天主教堂终于没收成了天后宫,专门用来祀水神。李卫看来对天主教真是深恶痛绝,他刊石立碑,洋洋千字,把天主教骂得狗血喷头,从此,杭州的天主教断垂了一百三十多年。

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在杭州恢复了活动,而且基督教新教也传播了进来。传教士纷纷来杭,司徒雷登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杭州的。当时天水桥畔的天主教堂旁的巷子,原名叫兴福巷,因为住到这里的传教士多了,这才改名为耶稣堂巷的。到1873年,司徒雷登出生前三年,堂中的教士们在这里开办了仁慈堂,设了医局,办了学校,又办了育婴堂。所有这一切活动当中,应该是有司徒雷登父母的身影的吧。

我小时一听什么育婴堂就心里害怕,仿佛那里是帝国主义专门弄死中国婴儿的地方。如今长了点见识,知道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就比如对这个司徒雷登先生的认识一样。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过传教士作为一条途径,今天已经被肯定下来了。象司徒雷登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在他身上,汇集着东西方文明、东西方宗教、东西方政治、军事、教育的诸多综合点。他在中国度过的五十年,正是西方列强在中国经历的历史性的五十年。象司徒雷登这样的传教士,某一个层面上的西方知识分子,不能粗率地就把他们当作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代言人。但他们进入了中国之后,对输出西方文明所抱有的一切良好的期待,在这片大地上,都事与愿违。殖民地文化和被殖民地的文化在这里展示为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冲突,由此发生了势不两立的斗争。司徒雷登的作别中国,也是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的确是一篇回肠荡气的、也是扬眉吐气的政治宣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文化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应该忽略司徒雷登的故居。

司徒雷登的故居重新得到了修复,修复之后怎么使用呢。我曾经想过,除了作为名人故居开放之外,还可以在这里追溯基督教与杭州的关系。杭州既然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就应该有一个追溯它的地方吧。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本书在野外生存领域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面对挑战,你必须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未知的领域。
  • 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

    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

    需要向广大读者说明的是:第一,江南市镇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以南浔、周庄、乌镇、同里、西塘、角直六镇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兼顾其他市镇。第二,为了使本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书在结构上是按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教育主线来分布的。第三,由于各章内容是相对独立的整体(部分内容也已在有关杂志发表),所以各章内容难免有交叉重叠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 心向上,脚向前

    心向上,脚向前

    毕业三年、初入职场,正是年轻人容易迷失在理想与现实碰撞中的时间。蔡娜也曾是这样一个迷茫的女孩,职业瓶颈、家庭反对,给她的青春写下了过于沉重的注脚。一次意外的台湾之旅成为她突破瓶颈的出口。旅途中的她,步伐一寸寸渐远,内心却一步步走近最真实的自己——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被忽视?梦想面前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该不该信仰年轻,在与现实较劲儿中成长?出发前她只看到“最糟的自己”,回来后却发现了“最好的自己”。她的青春是一场与现实的较量。她的心中还有梦想,还在咬牙与现实较劲儿。这是她的故事,还是你的挣扎?
  • 导游理论与实务

    导游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色在于:引用了大量案例和配以操作实务与流程、课后训练题等,以增强内容的实践性、扩大导游人员知识面。让学习者真正从阅读的领悟(教学)、案例的参与(分析)之中体会到导游业务的精髓。
热门推荐
  • 暗夜诡影

    暗夜诡影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谁的丧钟?暗夜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杀戮,嗜血,是怨女的仇恨;奄奄一息的少女午夜要嫁往何方?鬼来鬼往的旅店谁会深陷泥沼,阴森的眼神触碰谁谁就会命丧黄泉……左手主生右手主死,暗夜惊魂,她来自何方,她要去往何处?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19世纪中叶,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与你触碰BE

    与你触碰BE

    实习老师喜欢她?她发誓一定会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从徐边贤第1次见到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时,就认定她是自己的。越狱后,利用假身份接近她,难道真的只是想羞辱她吗?已完结
  • 网管之妖孽人生

    网管之妖孽人生

    世上职业千千万,我当网管怎么了,碍着你了吃你家的饭,睡你家的床了,调戏你家女同胞了,什么第一集团继承人,我还是喜欢做个平凡人,什么娃娃亲,我很反对你们的落后封建......对了,漂亮吗,我就随便问问......
  • 翌日同样
  • 刘巴黎手记

    刘巴黎手记

    一个赤脚医生与一个自封大侦探的逗比的故事
  • 天使需要你来爱超级总裁的反奸计

    天使需要你来爱超级总裁的反奸计

    俄罗斯女童兵,杀人魔,莫斯科第九女子军官学校,为国家培养忠诚的杀人魔,间谍、以及供上级元首娱乐的奴隶。。。而她要改变命运,不爱杀人只要爱,你给我真爱,我给你全部!“好!那你就要承受这样的羞辱,这样的戏弄!”可!羞辱你我的心怎么这样痛!
  • 御灵古帝

    御灵古帝

    三界分裂,战乱横生,人神魔秩序崩坏!与此同时,分别来自神魔的紫薇星与血星突然出世,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将叛乱血腥的镇压了下去。可是人族却没有强大的领袖出现,因而被其他两界贬斥,战乱后五亿年,人界复兴。殊不知!皇星正隐现于世!谁人知晓真正帝王?谁人拥有帝王之命?谁人敢做帝王之君!他,便来了
  • 霸道总裁:辣妻哪里跑

    霸道总裁:辣妻哪里跑

    【初见就被认为终身篇】“你是不是男人?”她咬牙盯着那个禁锢着自己的男人吼道。“你说了算。”他黑眸铮亮,喜欢她这副拿他没有办法的样子,雕刻般的脸上尽是笑意。“你不是男人。”她弯身,却被他轻易扛起来。“现在我们去试试。”“.......”她想杀人,各种杀他,洛天衢。【对于配角炮灰篇】“看你胸平脑大,阿天怎么会看上你的?”前女友的挑衅,倒是没让肖晴败北。“因为他复明了。”肖晴莞尔一笑然后耸了耸肩。
  • 深渊历

    深渊历

    深渊中的一切都是都带着一股炙热的气息,硫磺和鲜血的味道凝聚在这片让人恐惧的空间中已经不知道多少深渊历了,生命似乎不应该存在在这片土地上,但恶魔却恰好活了下来,并成为这片禁区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