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73000000008

第8章 渴望(2)

1918年3月19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昏地暗,警察闯进了史沫特莱的住所。因为他们认为,此地已经成为处境危险的印度人的联络站和避难所,还可能藏有秘密信件和名单。军事情报官和司法部的人毫不理会史沫特莱作为一个美国公民的强烈抗议,把她的住所翻得乱七八糟,接着就把她带去审讯。便衣警察在她的公寓附近监视了两天以后,抓到了从旧金山回来的高斯。

史沫特莱被单独囚禁起来,经常提出去受审讯。很明显,官方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记载着卡达尔党人秘密通信名单和黑色的笔记本,而这个笔记本正是由史沫特莱保管着。

史沫特莱后来在《大地的女儿》中记下了当时的过程和感受:

里面的一扇门终于打开了,经过室内走廊我被领到一间长长的房间里去。

我说了姓名,父母何人,国籍。不,我不是德国出生的,我父母也不是。十分,十分肯定。我父亲有印第安人血统,我母亲也是老美国了。从印度来的印度人?不是,是美洲的印第安人。

别的人进来了,带着我房间里的一切东西——我的书,衣服甚至脏衣服。我看着他们,一言不发。他们把书摞起来,成了一小堆——我恐惧地发现其中有我那黑色笔记本。

我瞥了这房间一眼——一个吃得很肥的男人,角落里的英国人,薄嘴唇的审问者,然后看了看桌子上的黑色笔记本。我又坐下了。

“对了,慢慢来,然后谈谈。”其中一个人说。

我抬头看了看。“别麻烦我,我跟你们无话可说。”

“年轻的女士——这是战时,跟美国玩游戏是很危险的!”

“美国?我就是美国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并不比你的那一部分来得少——比角落里那个英国口音的德国人多得多!”

“你要无礼,不会对你有好处!我知道你自以为了不起,保护那些跟你在一起出出进进的黄狗。”

“黄狗?”

“亚洲佬——你知道我的意思。”

“什么亚洲佬?”

“这里是你前几天写给高斯的一封信,告诉他怎么从这个国家逃出去。你知道他是犯了法的在逃犯!你作为公民的责任是报告警方,这个人在哪里?”

我注意角落里的英国人——我作为公民的责任,真是!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回答。

“你在说谎!我们可不想同一个德国间谍浪费时间!”

“你说谁是德国间谍?你说!你们才是肮脏的英国间谍!”

夜里,史沫特莱躺在冰冷的铁条床上发抖。天好像永远也不会亮起来,她的思绪集中到那本黑色的笔记本上:要是他们发现了笔记本的内容,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同志们就得认为是我出卖了他们!

史沫特莱被囚禁在曼哈顿的托姆斯监狱。一个个排成一行的极小的铁格子窗子就像一块块墓碑,整座监狱就像层层叠叠的坟场,阴森得叫人毛骨悚然。“托姆斯”这个词,就是“坟墓”的意思。

史沫特莱在牢房里和四位女难友朝夕相处,出狱以后,她根据自己在狱中的生活体验,创作了短篇写实小说《铁窗难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四位女难友的形象。在史沫特莱笔下,监狱生活反映出人生百态,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缩影。《铁窗难友》后来发表在美国社会党的机关报《召唤》上,被认为是史沫特莱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

四位同监女囚都是来自社会底层,奈丽为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她因为用榔头敲了一个男人的头而被关进监狱。审讯她的道貌岸然的法官正是她的一个“客户”,她当庭给了他一顿辛辣而幽默的揭发。法官判处她缴纳一笔罚款,奈丽执意要那位法官替她付钱。奈丽每天在监狱里嬉笑怒骂,什么话都敢说,“她把满腔怒火都化为诅咒的暴风雨,向着男女看守和典狱官劈头盖脸地泼去”。奈丽对史沫特莱说:“你是个好人,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方来?我觉得你是对的,我也曾是个好姑娘。”奈丽出狱的时候,没有人来接她,她破旧的皮鞋在水泥过道上咯咯地响着,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再次向黑暗险恶的社会走去。

梅是一个48岁的妇女,为了一个心爱的男人,成为职业的伪造文书的罪犯。她年轻时当过演员,后来年纪大了,只好到工厂去做工。史沫特莱问她:“你为什么不留在工厂里干下去?”她回答:“你到工厂去干一阵子就会明白了。”除了伪造文书她什么也干不了,难道上街去拉客?她老练地告诉史沫特莱,监狱方面一定会在她这种政治犯身边安排一个暗探,以便从她嘴里套取情报。为了嘲笑史沫特莱的幼稚,她说,她本人可能就是暗探。梅是一个被罪恶的社会扭曲了善良本性的女人。

莫莉·斯泰纳是一位出生于乌克兰的俄罗斯少女,她因散发反对武装干涉俄国的传单而被判15年监禁的重刑。她出身于工人家庭,家里非常贫困。狱中的苦难生活没有磨灭她的意志,也不能动摇她的信仰。她在牢房的墙上贴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约翰·里德的照片,在石墙的上方,用红色的印刷体字母写了一条标语:“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莫莉在法庭上向检察官描绘她一直向往着的世界:“那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秩序下,不会发生一个集团统治其他任何集团的现象。人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依靠剥削别人的劳动成果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各尽所能,而分享他需要的一份。他将有时间掌握知识和文化……而我们全世界的工人将以人类的同胞情谊结成一个整体。为了实现这样一种秩序,我已保证:奋斗终生。”检察官以嘲讽的口吻问道:“世界上有你所说的那种地方吗?”莫莉答道:“我相信那些代表俄国的人,是由工人而且完全是由工人选出来的。在布尔什维克的政府里,没有寄生虫的代表。”莫莉在狱中以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鼓舞了史沫特莱,直到几十年以后,史沫特莱还时时想起她。

第四位女难友凯蒂·马里昂的遭遇更富于戏剧性。她是一位职员,节制生育运动的死心塌地的支持者。有一天,一位叫布兰伯格的先生来到她的办公室,向她诉说贫穷和多子的烦恼,害怕再增加人口。凯蒂给了他一份节制生育的资料。这一下可就闯祸了,想不到此人是臭名昭著的所谓“风化维护协会”派来骗取凯蒂从事“有伤风化”的节育工作的“罪证”的。凯蒂被判监禁30天。在监狱里,凯蒂被罚洗地板,每天提着水桶在过道里来来往往,见到任何人,包括女看守和女囚徒,都用这样一句话打招呼:“为节制生育三呼万岁!”囚徒们也答道:“为节制生育三呼万岁!”离开监狱的时候,凯蒂说,她进来时不过是一颗火星,而现在出去时,已燃成了一簇熊熊的烈火。后来,她成了玛格丽特·桑格夫人倡导的节制生育运动的一员主要干将。

史沫特莱遭逢意外变故,无法支持弟弟萨姆上学,萨姆无可奈何,决定去当兵。在被派往欧洲战场时路过纽约,他来到托姆斯监狱,请求让他见姐姐一面。监狱官员一口拒绝,大声呵斥道: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个卖国贼,而你,一个为国家去打仗的战士,你绝对不可能见她!”

萨姆蹲在托姆斯监狱门口,悲伤地放声大哭,他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姐姐。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告诉史沫特莱,她听了,两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用力地咬着嘴唇,仍然没有控制住眼泪。

《纽约时报》在史沫特莱被捕的第二天报道了这个消息:“昨天当局逮捕了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小姐,得到了关于印度反对英国统治的一个叛乱阴谋的重要证据。”据报道,高斯是“主谋”。报道最后说:“希尔德警长向史沫特莱小姐建议,她要是揭露阴谋就能帮助自己的国家,她拒绝了。她拒绝提供情报以换取宽大处理。”她的罪名是:试图煽动印度反英叛乱,以帮助英国和美国共同的敌人德国;还有一项罪名是违反了不许扩散节制生育知识的法令。鉴于列宁的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史沫特莱这个所谓“德国间谍”就有了保释出狱的可能,但要交纳保释金一万美元。

节育主义者玛格丽特·桑格赶来为史沫特莱辩护,惟一神教派牧师霍姆斯牵头为她募集保释金,史沫特莱离了婚的丈夫、她的终身好友厄恩斯特·布伦丁当时正在向埃莉诺求婚,也放下自己的事情去为史沫特莱奔走。1918年夏天,史沫特莱终于被保释出狱。

这时候的史沫特莱,用她自己在《大地的女儿》中的话说,是一个单纯的,渴望在正义的斗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年轻人。一个美国青年,却以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怕艰难险阻,甚至不怕坐牢,这是多么感人的热情和勇气。多少年后,史沫特莱在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依托,把一颗火热的心交给了中国人民,也正是她在为印度人民的解放斗争中诱发出来的自觉。因为她觉得,在血和泪中痛苦挣扎的亚洲人民是她的父母兄弟,也是她自己。

史沫特莱的坐牢使她在纽约的自由主义的左的社团里成为知名人物,也使她有了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的机会。首先是玛格丽特·桑格聘请她负责《节育评论》的日常管理工作,然后又在社会党的机关报《号角》当上了一名新闻记者。为了当一个出色的记者,史沫特莱以着力揭露社会黑幕的厄普顿·辛克莱、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和以雄辩著称的政论家埃玛·戈德曼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把笔杆子当作向强权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武器。

史沫特莱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渴望了解俄国革命的进程,她的一位朋友帮助她达到了这个目的,这位朋友就是著名的记者和漫画家罗伯特·迈勒。迈勒跟史沫特莱一样出身于中西部劳动阶级家庭,在纽约的记者群中,这种出身的人是很少的。罗伯特·迈勒自称无政府主义者。1919年初,他作为《号角》的特派记者进驻莫斯科,亲自去观察和评价俄国革命。几个月以后,罗伯特·迈勒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无政府主义立场有了转变,他开始赞成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认为为了对付外国的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颠覆阴谋,实行暴力专政是完全必要的。迈勒发回纽约的每一篇报道史沫特莱都认真研读,这些报道为史沫特莱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子。

可是这时候在美国,威尔逊总统在战时许下的种种诺言都成了泡影,国内通货膨胀,失业率急剧上升。1919年1月21日,发生了美国工人运动史上影响重大的西雅图船厂工人罢工,3. 5万名西雅图造船厂工人为争取缩短工时和提高工资举行了罢工。2月6日,当地工会组织了6万工人声援罢工,使经济生活陷于瘫痪。报道罢工的刊物被官方视为从事“非美”活动,进步记者受到迫害。史沫特莱非常愤慨,在给《号角》写文章时,她学会了列举证据,使自己的政治观点更令人信服,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写文章总是把自己放进去,从不试图表现得“客观”和“中立”。这是史沫特莱新闻报道的一个大特点。20年代以后,新闻报道开始强调客观,强调只让事实说话的时候,史沫特莱仍然坚持这种带主观感情色彩的独特风格。

1919年1月,华盛顿州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一切战争时期被关押的印度人统统直接驱逐回印度。移民总局局长卡米纳塔否认驱逐是由于政治原因,他自欺欺人地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被驱逐是因为他们神经有毛病或者道德堕落”。史沫特莱和她的朋友们很清楚,把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驱逐回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迅速地发起了反击,史沫特莱组织了“印度自由之友协会”,由支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芝加哥大学英语教授罗伯特·洛维特任主席,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任秘书。他们为受到驱逐威胁的印度人组织辩护,争取美国知识分子和劳工团体的支持。当时即将被驱逐的移民集中在艾利斯岛,等待出境。史沫特莱扮作移民,来到岛上深入实地采访。以后她在《号角》上发表了一篇感情充沛的报道,指出印度人民在大战中为英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经常闹饥荒。她收集了大量的数字和事实,充分地阐述了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观点,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由于史沫特莱和她的朋友们的努力,与史沫特莱同时被捕入狱的卡达尔党领导人塔拉克纳斯·达斯终于获得释放。1919年10月29日,在纽约十七大街三马路的阿莱尔餐厅,印度自由之友协会举行宴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也是在1919年,社会党内部发生了分化,它的左翼公开宣告世界正处在危机之中,资本主义制度的分崩离析过程已经开始。社会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却声明它的信仰是用民主的、渐进的方式达到党在国内的目的。全国执行委员会宣布开除号召立即发动全国革命的左翼。9月间,被开除的左翼分成两派:一派是由约翰·里德、本杰明·吉特洛和威廉·B·劳埃德领导的共产主义劳工党;另一派是以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的美国共产党。两个左翼派别都邀请史沫特莱参加,但她都拒绝了,她继续为《号角》工作。她欢迎俄国十月革命,她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更可能给贫苦的劳动阶级、妇女和少数民族提供均等的机会。她向往俄国革命,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到俄国去看一看。

1916年到1919年这三年,是史沫特莱在政治上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三年;这三年,她写了很多内容新颖、富有创见的文章,也是她在写作上技巧逐渐成熟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三年。

同类推荐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雨果

    雨果

    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不仅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们尊崇的文学家。贯穿雨果一生的不仅是他优秀的文笔、天然的才情,更多的还是他伟大的人格。一起来翻阅《雨果》吧!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热门推荐
  • 我是高手你咋滴

    我是高手你咋滴

    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的孩子…一个神秘的黑曜石之戒…一个强大的幕后黑手…他,带着无上使命踏上寻宝之路!当一切都应该正常的谢幕时,本该结束的寻宝路途。竟没想到,他!就是幕后黑手!却又被卷入另一场世俗纷争。一个又一个谜团被解开…一个又一个亲人在失去…终于等到最后时,却发现……
  • 隐藏的危机

    隐藏的危机

    这是一篇关于网球王子中,龙马和樱乃的故事。情节复杂,是小烟的处女座,YY成分比较大啦。相遇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淡漠的小小少年,光芒十足的网球王子。她亦只是个平平凡凡的女孩,但是拥有一颗真心,爱着那个男孩。姻缘转圜,他们,终究走错了方向。是命运的安排吗?再见面,她成了足以匹配他的网球公主,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否会未完待续?一切都在风烟殇的《隐藏的危机》,敬请期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初长成:萝莉的华丽逆袭

    妖孽初长成:萝莉的华丽逆袭

    坑爹文案:某只大龄丫头因为一时冲动跑出家门,本想在公共大草坪上吹风冷静平复下心情,木有想到倒霉的遇到有史以来最坑爹的万丈天雷!!!好吧,重点是———她当时只不过许个愿望,发泄一下嘛,居然就特么苦逼的被一秒锁定→被、华、丽、丽、的、劈、了!=血=正经文案:一句话,这是一某丫‘幸运’被雷劈后,伪萝莉开启逆袭模式,里面各种热血疯狂、各种掉节操的故事。
  • 宦·难·江山

    宦·难·江山

    清人唐甄在《潜书》中曾这样描述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在他眼中,这些太监似乎并不属于人类,他们佝偻着臃肿的身体,喘着畜生一样的粗气,远远地看上去根本就没有人的形状;他们的脸看上去完全没有人类的特征,非男非女的样子恐怖至极;他们的声音也不是正常的人声,嘶哑而尖细。这些太监的灵魂孤独而阴郁,不能以寻常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人的感情。如果说唐甄的这些话过于狠毒,那么他最起码还是说出了大多数人对宦官的直接感受。
  • 夏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夏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夏日的一天,年轻猎人和老猎人一起去狩猎,迷失自己的年轻猎人想在狩猎中找回失去的东西,而老猎人却看似漠不关心。在过去与现在的原始森林里,父与子的矛盾隔阂,兄与弟的手足情深,猎人与野兽的生死仇恨,都将在此上演,而自然,只是一个看客。作品以神秘而危险的草原和森林为舞台,用平实而充满幻想色彩的文笔描绘出一出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话剧。世界是残酷的,更是美丽的。面对残酷的自然,生活在其中的生灵是否只能回报以同样残酷的抗争?只有那些不安分的生命才会踏着追寻美丽的步点在自然面前淡然走过。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交叉的创作手法,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生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斩魔奇侠前传

    斩魔奇侠前传

    最悲惨的乱世,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最险恶的江湖,乱世劫致使魔、仙现世,最酣畅的文字,正与邪的对决酣畅淋漓。最感人的爱情,国恨家仇交织生离死别。新作姊妹篇《斩魔奇侠》已在发布中,欢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