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10900000027

第27章 卢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3)

卢梭一生坎坷,晚景更是凄凉,但他死后不久,他的思想便开始复活并急剧升温。法国社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不少人把卢梭当作道德上的偶像,当时科学院的一些征文,纷纷以《卢梭颂》为题。

在法国大革命中,卢梭的政治理论付诸实践。《人权宣言》的核心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平等思想,《宣言》中的不少内容几乎照搬卢梭的原话。大革命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是卢梭的忠实信徒,如马拉(1743—1793)、圣鞠斯特(1767—1794)、蒲佐(1760—1794)、布里索(1754—1793)、罗兰夫人(1754—1793)等。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1758—1794)更是把卢梭当作精神导师。他的演说风格,甚至词句都深受卢梭的影响。以他为首的雅各宾派,在国民大会辩论是否审判路易十六时,引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路易十六破坏了社会契约,应该按照公意审判他。到了雅各宾专政后期,罗伯斯庇尔越来越多地应用卢梭的政治理论,他的“最高主宰”崇拜可说是卢梭“公民宗教”的翻版。卢梭在大革命中受到富于宗教激情的崇拜,被尊为“圣人”。1794年,卢梭的遗骸被安放到先贤祠,葬词写道:“他的生命将标志一个道德光荣的新时代,而今天,这一祭奠神灵的行为,这一全体人民的和声,这一辉煌的庆典,只是一种勉力偿还。”与18世纪法国的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是在大革命中最受推崇的一个。他的“主权在民”思想使他有别于孟德斯鸠(1689—1755)、伏尔泰(1694—1778)等人,而更符合大革命的精神氛围。卢梭不排斥群众暴力手段的态度也与革命并行不悖。法国大革命对卢梭的诠释,基本上确定在政治领域,而且革命本身通过与卢梭理论的密切关联,强化了卢梭形象的政治意味。这也为以后其他许多国家对卢梭的理解确立了方向,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法国大革命是卢梭幻象化的开始,是晚清知识界卢梭幻象的策源地。

晚清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介绍颇多,知识界对此也较早就开始关注。由于卢梭与法国大革命的这种关系,当时涉及到卢梭的文章中常提到大革命,所以才会有将民约论作为革命理论,将卢梭本人作为革命者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明白,邹容为什么在《革命军》中那样热烈的欢呼卢梭,蒋智由(1866—1929)的《卢骚》诗中为什么会有“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这样的写法了。

(二)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

黄遵宪是知识界较早关注卢梭思想的人物,他在19世纪70年代,曾任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受到正在日本流行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他后来写道:“初闻颇惊怪,既而取卢梭、孟德斯鸠之说读之,心志为之一变,以谓太平世必在民主。”日本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中介作用。在对卢梭思想的接受方面,这场自由民权运动对卢梭幻象在中国的形成影响相当大。

前文曾提到,国内出版的第一个《社会契约论》的汉译本《民约通义》,就是日本中江兆民所译,该译本原名《民约译解》,用流利的汉语译成,1882年连载在法文学塾刊行的学术杂志《政理丛谈》上,不久印成单行本。虽说早在1877年,服部德就将《社会契约论》译成了日文,但真正使民约论在日本风靡的,是中江兆民的译本。中江娴于法文,他的译文忠实于原著,注解则用来阐发己意,他针对君主专制政体,发表了不少倡导民主的议论。此书成为自由民权运动的理论根据,中江兆民也因而被称为“东洋的卢梭”。自由民权运动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植木枝盛(1857—1892),也是卢梭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为一般民众所写的启蒙读物《民权自由论》(1879)对卢梭的思想作了简洁有力的解说:

卢梭曾经说过,人类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末,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而文章的末尾结束得也相当激烈:“专制政府……真是卖国的魁首。”植木对卢梭思想的理解最后也免不了工具化。但比较而言,作为一个思想家,他还是冷静的。当时日本许多人把西学当成时尚,以至有不少打着西学名目的笑话(这跟中国知识界把卢梭作为口头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浴池有自由澡塘,自由温泉,点心有自由糖,药店有自由丸,饭店有自由亭,其他自由评书、自由跳舞、自由帽子”,不一而足。像这种机械粗糙地引入西学,显然会妨碍人们对卢梭原形的理解。晚清时期,大批知识界人士留学日本,他们了解的卢梭,主要来自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时期对卢梭的宣传。冯自由(1882—1958)的《革命逸史》初集中有关于留学生活的描写:“除上课外,专在图书馆翻阅该国维新时中江笃介(摘按:即中江兆民)所译之《法兰西大革命》、《民约论》等书,革命思想,沛然日滋。”当时留日学生组织的社团、出版的刊物,经常宣传民约论,前文论及的《民约论》第一个国人译本就发表在东京出版的《译书汇编》(1900—1901)上。卢梭幻象的诸多构建者,如邹容、梁启超等都曾在日本居留,而像《血痕花》这类小说,也是在日本出版的。可以说,日本对晚清知识界卢梭幻象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三)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

卢梭幻象之能够在晚清知识界生成,除了有法国大革命和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所起的政治诠释和中介作用外,也必有其内在根源。内在根源对外部影响加以回应,才使得卢梭的思想广泛传播,进而发生适合于晚清语境的变形。

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就是幻象生成的这种内在根源。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是指儒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内部反省和批判,其目的是为了儒学自身的保存和更新。而外部超越则怀着相反的期望,即否定或贬抑儒学的作用,试图用另一种思想观念取代儒学的地位。五四时期知识界对儒学的批判属于后一种,所使用的理论武器是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但晚清儒学的今、古文经学派所做的工作,显然属于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今文经学派的人物康有为及其追随者梁启超、谭嗣同,古文经学派的人物章太炎、刘师培,都不怀疑传统儒学仍有其现代意义,他们同时也对自由、平等、民权这些西方观念(一部分来自于英国的自由主义)相当地赞同。康有为《大同书》和谭嗣同《仁学》的基础就是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我们在前文已经看到,古文经学派的刘师培和章太炎更是对卢梭推崇备至。

为什么这些受过系统儒学教育的学者,对西方诸如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一系列观念一见倾心呢?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某些因素与这些西方观念产生了共鸣。诚然,刘师培说黄宗羲“其学术思想与卢梭同”,有附会之嫌,但若称明清以来儒学的民间思想基调有助于吸收西方观念,则可以说得通。这种思想基调即是强调庶民的利益高于统治者的利益,匹夫匹妇对国家拥有与统治者同等的义务和权利。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夫之的《黄书》等,都体现了这种儒学的在民间的思想基调。而明清以来儒学的这种思想基调对于吸收西学起了桥梁的作用,否则,我们就很难解释《大同书》、《仁学》这类中西思想杂糅的著作,为何能对普通士子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晚清知识界大多数人对卢梭的学说并无直接的认识,他们差不多都是从第二或第三手资料了解卢梭的。相反,对于传统儒学,他们却都熟诸于心,而明清以来的儒学民间思想基调,恰好有利于接引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卢梭的政治理论,因而卢梭理论也就成了儒家思想内在超越的外部诱因。

晚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由今、古文经学派学者所共同完成,他们需要西方观念、思想的介入作为外部诱因。因此,卢梭幻象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这种内在超越的副产品,而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则是生成卢梭幻象的内在根源。

(四)改良和革命的期待

改良和革命是生成卢梭幻象最简单而又直接的动力。在晚清的精神氛围中,知识界的许多人已无法再平静地面对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救亡图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对清政府的政体实行改良还是革命,使知识界面临选择。尽管与持温和的改良和激进的革命观点的人进行过激烈的论辩,但在传播、介绍民约论上,改良派和革命派知识分子一度都相当积极,“卢梭民约甘露一勺,冀洒遍大千华严法界”,这是改良派和革命派共同的期待。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刊物在本世纪初都大量援引卢梭的言论,卢梭以及与之相关的民约、民权等概念经常出现。《新民丛报》、《教育世界》、《民报》等纷纷刊出卢梭的画像,名目却又不同,分别称为“政治学大家”、“哲学大家”、“第一民权主义大家”,可见当时人们对卢梭的把握偏重于政治层面。《游学译编》第十二期(1903)中有一篇小说《黄人世界》,将“自由不死经”、“革命大主义”等与卢梭并论,语言粗糙拖沓,显见是仓猝写就,其目的在书中表现得很分明,就是为了种族革命。前文论及的小说《黄绣球》中也提到卢梭作为“新学的口头禅”被“议论不休”,却无人分得清楚民约、民权这些概念。这使我们看到,晚清知识界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地研究过《社会契约论》,这种对卢梭理论生吞活剥的现象很普遍,即便像梁启超这样的人物,在编写《卢梭学案》时,也没有表现出认真研究的态度。

《民报》社的马君武、汪精卫等人接触过《社会契约论》的法文原著,马君武曾说:“今之真知卢骚,输入其真理于方醒之中国者,乃自予始也。”然而,他和汪精卫更多的是用民约论的名词进行辩论,反对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宣扬民主共和。而其自诩的《民约论》译本却直到民国后才完成。很明显,当时革命的热情压倒了忠实翻译的愿望,而实现革命理想并不需要真正的社会契约论,只需有民主、自由、人权这些宣传口号,加上具体的组织和行动就够了。卢梭形象在改良派和革命派笔下不尽相同,有一些能够加以区分。但是,无论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在有意无意地建构卢梭幻象,卢梭是他们共同的政治期望,而卢梭政治理论本身的丰富性,也为他们改良或革命的理解提供了可能。当政治激情膨胀的时候,卢梭是这种激情最佳的寄居处,他使幻象的生成具有巨大的动力;而一旦激情成为陈迹,幻象的解构和消亡也就成了它顺理成章的命运。

晚清知识界的卢梭幻象,是特定语境下,文化、政治、情感因素压倒客观因素的结果,而幻象生成的四个原因,即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诠释、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内在超越、改良和革命的期待,正是文化、政治、情感因素的具体表现。幻象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即本土化、工具化、神化。知识界在诠释卢梭这个异国形象时,抛弃了卢梭的原形,显现的是诠释者主体的精神期待,也就是在言说他者的时候,言说了自我。

卢梭幻象在晚清具有社会颠覆功能,体现了对现实状况的否定,它的本质是政治乌托邦,具有海市蜃楼般的魅力,寄托了知识界改良或革命的理想。但是,卢梭幻象难以持久地存在,一旦知识界的精神期待获得了满足或发生了转变,并且异国形象中的客观因素被揭示出来,卢梭幻象将会消亡或转化,这也是幻象的共同命运。而卢梭的学说及其历史形象必将在现代学者的深入研究中重新树立起来。

同类推荐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拉斐尔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Raphael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
  • 醉花阴:张爱玲传

    醉花阴:张爱玲传

    张爱玲就像一阵迷离的风,虽然沧桑,却恣意舞动着仅属于自己的绚丽多彩,她生于乱世,受尽苦楚,最终凭着天才梦赢来属于自己的舞台,演绎极致,那里有着花香,有着雪舞,可世俗终究残酷,当张爱玲开出最艳丽的花朵时,便是她坠落之日,就好像昙花,美得夺目,落得惊魂。
  • 魏武帝曹操传

    魏武帝曹操传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本书内容包括了有殷富的宦官家世、乱世中诞生的孩子、少年立志拯救世道、坚决整治地方豪绅、残酷镇压黄巾起义、领兵讨伐奸臣董卓、成功收编黄巾军、破袁术后东征陶谦、濮阳城下遭遇危机、重新收复兖州失地等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每当人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都能看到镶嵌在碑座四周的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一幅幅画面再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第一幅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奋人心的场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热门推荐
  • 深海妖

    深海妖

    她不甘心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逃出深海。他在沙滩边上捡到了一个女孩。在她们是海妖,他们是商业界数一数二的总裁,在与爱情相遇的时候,还会发生什么?_?
  • 邪王盛宠天仙快点跑

    邪王盛宠天仙快点跑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她,24世纪最强女特工。因一次事故魂穿到一个名为“玄灵大陆”的地方。他,世界皆忌惮他。灵力深厚,相貌邪肆。却看上了她??!初次见面:“你说,我是杀你呢还是杀你呢?”那个男人冷酷地说,手里辗转着一把刀。“那个,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二次见面:“你偷走了我的玉佩,你说,我是剁你的脚呢还是剁你的手呢?”男人的语气听起来邪肆,确是残忍的。“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没想到,她一个转身便从窗户翻下去。三次见面:“呵,女人,你这次逃不掉了。”“你觉得,我这次要逃吗?”她一个动作,挑起他的下巴。 从此,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跑的戏码。【男强女强/身心干净/欢迎跳坑】
  • 斗战天骄

    斗战天骄

    太古初始,神族林立,统领万千世界。后因一场阴谋,诸神间掀起争霸风波,最终神灵尽陨,万千世界进入无人统领的混乱纪元。性格坚韧,天资聪颖的少年因出生卑微在宗族内受尽欺辱。在一次机遇中获得神眸传承,从此便如同彗星般在天骄辈出的年代中迅速崛起。谁说神灵尽灭?且看我斗破乾坤,战尽苍穹,雄霸八荒,主宰寰宇,成就至尊神位!
  • 背后的手

    背后的手

    看遍了校园中的悲欢离合,看遍了虚假前的浓情蜜意。万花丛中过,片叶未沾身。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做抵押,只为你我都能幸福。只是这条路越走越远,我只记得你的路线,最后却找不到我自己的路线,是否无情之人正是痴情之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俺为歌狂

    俺为歌狂

    我承认、54届grammy刚结束、看着胖奶奶阿黛尔6提6中、我坐不住了、它成我犹豫写不写小说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的猪脚因为一根鸡腿(摘自mengga)走上了拼命这条不归路、猪脚是个手无腹肌之力的学生(芳龄15、爱好练琴、擅长音律、被人所迫)大好的青春没来得及享受就....这不是我要的、我要让这世界因我而改变、我要这星空因我而更加璀璨、我要这天地因我而充满歌声~!
  • 齐木楠雄的漫威日常

    齐木楠雄的漫威日常

    齐木楠雄,男,18岁,是个无所不能的超能力者,然而自身的理想却是当个混吃等死的咸鱼。然而他的邻居是皇后区的街花彼得帕克,同居人(暂时)是街头霸王浩克,同班同学是搞事双胞胎皮特罗和旺达,哥哥还在神盾局工作。齐木楠雄表示:我想回霓虹,我想当咸鱼。众人:不,你不想!(日常吐槽搞笑文,仅为博君一笑。)
  • 诸神黄昏之覆灭的诸神

    诸神黄昏之覆灭的诸神

    那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吧,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是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探索,摸索着。眼前那么多主宰人们生死的强者,确实很不甘心啊!但我绝对不会认输的!因为我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超越你们!覆灭你们这群昏庸之士
  • 三维七步之仙志

    三维七步之仙志

    偎林饮游畅斑斓,横亘磅啸跨出山。纵观心潮山崩起,空身一走不回头。糜柳气短感伤半,殆烬红绸挽错裁。喘息高叹形身怅,夜光下澈影人哀。依然会当直昂瞳,琅玉佩鲲鹏捣龙。欲焕苍劲遭蒙尘,方醒无望剩哭笑。不耐于巴掌枣食,虽看破却还妄至。
  • 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