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64100000036

第36章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1)

1914年以后的几十年中,西方世界在衰落的同时又不断获得成功。由于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等加速扩散,然而这一西方文化的成功传播,却逐渐削弱了在1914年之前坚不可摧的世界霸权,世界各殖民地国家通过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而对西方造成了更为有效的抵抗。因此,世界历史自1914年之后,同时见证了西方的衰落与成功。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秋,欧洲国家纷纷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次的战争毁灭了存在数个世纪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取而代之的是新的领袖、制度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等。1918年的欧洲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标志着欧洲支配世界的时代走向终结,随着大战的结束,欧洲对整个世界的控制明显削弱了,并且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挑战。而大战结束之后,仅仅维持了20年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便开始了,致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再次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战争的根源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条约》中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而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合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热烈而持久的争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现在,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能够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后的数个星期中才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大体上来说,引起这场战争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即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以及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从经济上的竞争来说,1888-1889年的意大利和法国,1879-1894年的俄国和德国,1906-1910年的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都爆发了关税战,可见,欧洲大多数的强国都卷入了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之中。19世纪后期,德国的工业化速度突飞猛进,和英国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187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的31.8%,而德国则仅仅占了13.2%。但是到1914年之际,由于美国的工业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23.3%上升到了35.8%,英国工业产量下降到了14%,而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充分的增长,甚至大于了英国所占的比例,为14.3%。这使得英国虽然在其殖民地依然保持经济上的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却彻底输给了德国商人。显然,这使得两国的关系紧张起来,并因刺激海军军备竞赛而进一步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从殖民地争夺方面来说,欧洲列强都在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生产的剩余资本和产品能够有海外市场,而经济上的竞争就这样激起了殖民地的争夺。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德国人才参与了殖民地的争夺,因此他们也显得特别积极,试图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所相称的帝国。但是德国人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却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在19世纪后期,除了德国与英国之外,几乎其他所有的强国也都卷入了殖民地的争夺战之中,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了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开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都相继发生了冲突。

从联盟体系方面来说,正是因为殖民地的争夺促成了这些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促成了战争的到来。

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际。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人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同时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1882年,因为意大利的加入,这两国同盟成为了三国同盟。意大利加入的目的仍然还是防御,保护其免受法国的攻击。可以说,在当时,这三国同盟并不具有侵略性,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容易满足的国家,它们更期望能维持欧洲大陆的现状。

但是,在法国和俄国看来,这三国同盟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认为,这三国同盟是一个妄图控制欧洲,使法国和俄国孤立的势不可挡的集团。在缔结两国同盟之初,德国宰相俾斯麦就知道,若是法国和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那么必然是一场不可估量的危险,然而他有能力施展外交手腕来阻止这两国的缔结。

当1890年俾斯麦辞去宰相的职务之后,他的继承者们却没有继承他巧妙的外交手段,结果在1894年,法俄同盟成立了,主要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以及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7年的英俄协约使得法俄同盟此后成为了三国协约。

就这样,所有的强国都加入了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之中,每当发生重大的争端,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这样争端持保留态度,但却不得不直接参与进去以支持自己的盟国,否则,若是他们的同盟瓦解,那么自己很可能会因为受到孤立而遭到危险。也正因为这样,每一次的争端都会扩大成为重大的危机。

从民族主义愿望方面来说,欧洲各从属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也是引发战争的因素之一。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样的民族主义愿望是难以对付的,法国人仍然不服从德国的统治。而在中欧和东欧,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使得多民族的帝国处于一个支离破碎的境地之中。在哈布斯堡帝国就是如此,居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受到了觉醒的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罗塞尼亚人、波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内的斯拉夫民众的对抗,为了生存,哈布斯堡官员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而这个决定对好战的塞尔维亚人尤其适用,他们正吵闹着要求与多瑙河对岸独立的塞尔维亚统一到一起。在大公于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之后,苛刻的条件送到了贝尔格莱德。但是要注意的是,塞尔维亚的背后是俄国,而俄国的背后还有法国和英国。同样地,奥匈帝国有德国支持,从理论上来说,还有意大利的支持。因此,民族自决与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结合使得欧洲陷入了大决战之中。

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波斯尼亚的一个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在波斯尼亚省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在萨拉热窝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普林西普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在他背后支持他的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即众所周知的“黑手社”。

黑手社成立于1911年,这个组织宣称其目的是实现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的社会理想。这个组织经常进行一些有效的鼓动和恐怖活动。不过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支持这一组织,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好战、激进、危险的组织。

弗兰兹·斐迪南非常不幸,在他决定出访的这一天,已经至少有六名刺客身上绑着炸弹在设定好的地方等候这个注定要为塞尔维亚革命者书写成绩的王储。

6月28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但是这个周末并不如天气一样灿烂。访问的队伍在街道的拐角处停下来的时候,普林西普躲在人群中,看准时机,掏出左轮手枪,一颗子弹打向弗兰兹·斐迪南,一颗子弹射向波斯尼亚总督波西奥莱克将军,但普林西普射偏了,击中大公夫人。这位将军非常幸运地逃过一劫,而弗兰兹·斐迪南和夫人还没有等到医生的抢救就已经死亡了。

奥地利王储在塞尔维亚被刺杀,于是向塞尔维亚发出质询。7月23日,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其中包括塞尔维亚必须同意奥地利官员在塞尔维亚领土上参与调查刺杀事件。塞尔维亚同意了其他所有条件,但是却拒绝了这一条件。奥地利马上同塞尔维亚断绝了外交关系,并于7月28日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开始蔓延,欧洲各国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过去还不到5个星期时就已经开始互相攻击。俄国出于报复于7月30日实施全国总动员,第二天,德国马上向已经在实施全国总动员的俄国发出为期12小时的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全国总动员。但是俄国并没有回应德国,于是德国在8月1日向俄国宣战,8月3日向俄国同盟国法国宣战。与此同时,德国马上入侵了比利时,把战争付诸行动。虽然英国在德国卷入的时候就开始干预事态,但是顾忌对法国的军事承诺而没有公开进行,而此时德国入侵比利时正好为英国正式参战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战争的欧洲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像参战国想象的那样,可以速战速决分出胜负。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正在陷入一场漫长的战争中,财富和人员的损失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战争进入了僵持和血腥的局面。在战争前四个月里,西线的伤亡人数为:德国70万人,法国85万人,英国9万人。防御性武器优于进攻性武器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防御上,深壕沟、铁丝网、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让传统的进攻方式完全失效。西线的战斗彻底沦为阵地战和消耗战。

与此相反,由于俄国战线和巴尔干战线彼此相隔甚远,又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所以并没有成为阵地战和消耗战,而是运动战。俄国一开始就以惊人的速度和强有力的攻势攻入东普鲁士,而德国人不得不马上从比利时调集4个师去支援东线,德军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利用铁路网,把俄国的两支军队逐一消灭。9月中旬,俄国入侵东普鲁士的军队就已经被清除了。

在萨拉热窝逃过一劫的波西奥莱克将军于8月12日率兵25万人渡过德里纳河,进入塞尔维亚,但是却遭到了35万塞尔维亚军队的抵抗,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塞尔维亚人就让奥地利人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并不得不退回到德里纳河以西。9月,波西奥莱克再次发动进攻,并在12月2日占领了贝尔格莱德,但是塞尔维亚人又一次反击,到12月底时,塞尔维亚指挥官得意地宣布:“在塞尔维亚领土上没有一个自由的敌军士兵。”

由于西线的消耗战,德军新任总司令埃里希·冯·法金汉决定把兵力集中于东线,希望在东线击败俄国人。结果俄国损失了共250万军队,丢失了15%的领土,损失了10%的铁路,失去了30%的工业,丧失了20%的人口。

俄国的失败,让法国的霞飞将军坚信,密集的炮火和大部队的正面进攻相结合,必然能够获得胜利,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只是增加了人员伤亡人数。土耳其在1914年11月2日加入同盟国后,达达尼尔海峡便对协约国关闭,很多紧急物资没有办法用船运到俄国,1915年3月18日,一支由14艘英国战舰和4艘法国战舰组成的舰队驶进达达尼尔海峡,但是面对水雷和岸防火力,协约国不得不撤退。后来,协约国又从陆路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但是经过艰难的战斗,协约国只攻下来几个浅滩作为立足点。协约国不得不面对现实,于1916年1月永久撤退。这就是着名的达达尼尔战役。

达达尼尔战役的失败以及俄国战线上的惨败,让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14日加入同盟国。10月6日,德国、奥地利和保加利亚三国军队从三面进攻塞尔维亚,到1915年年底,整个塞尔维亚被占领。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弥补了巴尔干半岛上的失败,虽然意大利人曾经是同盟国的盟国,但是从战争一开始,他们就保持中立。协约国提出把奥地利占据的亚得里亚海对岸“未收复的”领土以及战胜土耳其的另外一些领土分给意大利,这让意大利人更加坚定地加入协约国,4月29日意大利签署了《伦敦条约》,同意一个月内加入战争。

1916年,同盟国控制了从汉堡到波斯湾的欧洲大片领土,但是他们仍不能把一个和平解决方案强加于协约国。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向法国凡尔登的全面进攻,而英国人为了反击,在索姆河西北地区发动了一次强大的进攻。这两次战役中,德军死伤85万人,英法联军死伤95万人,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向前推进7英里。

俄国军队在勃鲁西洛夫将军的领导下,在东线展开了一次成功的进攻。这使得罗马尼亚于1916年8月27日加入协约国,一起参战。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土耳其军队袭击了罗马尼亚,到1916年年底,罗马尼亚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国土,其中包括罗马尼亚首都。这是同盟国为了给那些像罗马尼亚一样做法的中立国一个教训。

1917年6月27日巴尔干半岛上最后一个中立国——希腊加入协约国,1918年进攻马其顿,为迫使保加利亚退出战场奠定了基础。

到了1917年,协约国处于领先地位。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被鼓吹一种新型闪电战的尼韦勒将军所取代,他坚持认为这种闪电战能以极少的伤亡赢得胜利,虽然很多军事将领都表示反对,但是最后他的进攻战略还是被接受了。

而德国则把法金汉换成了领导东线部队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他们在西线采取守势,在海上展开无限制的潜艇战。虽然德国人非常清楚潜艇战可能会带来美国参战的危险,但是为了要让缺少补给的英国人因饥饿而投降,他们决定孤注一掷,他们乐观地认为英国会在美国援助起作用之前投降。但事实并没有像德国人所预想的那样,并最终带来了灾难。

在陆路上的德军为了巩固并加强各条战线,兴登堡让部队撤回到一个新的设防阵地“齐格菲防线”,通常称为“兴登堡防线”。这一撤退打乱了韦尼勒的计划,但是他依然坚持。法国、英国、加拿大按照预定计划发动进攻,但最终却受到了自大战以来最残酷的一次还击,兴登堡防线让协约国伤亡了40万人,而自己伤亡仅25万人。

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人们经历了最残忍最黑暗的战争时期,但是依然看不到战争的尽头,两大阵营中的百姓都出现了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1917年11月21日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弗朗西斯·约瑟夫去世,新继位的皇帝查理开始谋求议和。

同类推荐
  • 长征

    长征

    长征,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匮封宝鉴

    匮封宝鉴

    这是一段从未被载入史册的“历史”,有太多的民族在这场“历史”中消失,他们都曾为那个时代做出过努力。故事起始于唐建中四年,伴随着京城盛大的“开国大典”,一支残兵败部正从葱岭以西一路败逃至玉门关,一切也由此展开...
  • 风月大宋

    风月大宋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内忧外患,群魔乱舞,穿越到了这么个时代,将何去何从?似是而非的历史,后世的记载不再可靠,江南的方腊真的只是平民造反?靖康之难究竟因何而生?南宋为什么始终没有北进而最终落幕?模糊不清的历史,孰真孰假,难以分辨,且看萧都头一步步揭开真相,乘风揽月,在这迷离的时空睥睨纵横。
  • 大汉之全球攻略

    大汉之全球攻略

    延续千年的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迎面碰上,究竟谁能主宰世界沉浮?大汉羽林军与罗马军团正面对决,谁又是雄霸之主?汉元千年是什么时代?唐?宋?还是元明?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问题。究竟是大汉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还是罗马军阵能够独霸一方?这是一个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争霸的时代。先来的穿越者汉圣祖已经将汉帝国改造成一个拥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冷兵器强国!整个世界都沐浴在烈烈汉风中!而原本历史上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帝国的影响。罗马分裂没有再出现,反而蠢蠢欲动要与东方大帝国决一雌雄。真正的雄霸之主,就在《大汉之全球攻略》!
  • 秦有锐士

    秦有锐士

    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现代人穿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乱世,成为秦惠文王之子嬴荡,历史的轨迹悄然发生了变化。且看世居西隅的秦国在嬴荡的带领下,如何东出扫灭韩、赵、魏、齐、楚、燕之六国,奋二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热门推荐
  • 鏖战全雄

    鏖战全雄

    作为一个男人,修为要不断的变强,当然了,见到美女一定要学会调戏!不然对不起自己的眼睛啊。——风流
  • 初一九班的奇闻趣事

    初一九班的奇闻趣事

    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只有三层,但是从初一到初三的距离却有三年。曾经的曾经,我们渴望初中生活,在闲暇时,我们总是三五人在一起,望着夕阳,尽情地幻想初中将发生的一切一切。没想的,初中三年已离我远去。
  • 御道征天

    御道征天

    紫逍仙域第一天尊辰紫逍,窥探大道真谛,自创九九轮回诀,历经九九轮回融通三千道法于一诀,意御三千大道征战苍天意志!本该在最终战役中,化身大道规则,与世界合一的他,却再一次地醒来。今世,注定无敌一生!执掌万苍!
  • 快穿之鬼差不好当啊

    快穿之鬼差不好当啊

    万物皆有灵,最终都会化成一堆黄土。而死后的灵魂便会到安息地,它们称之为地府,经历过洗涤之后,再投胎转世。可总有灵魂心愿未了不肯回安息地,在人间逗留制造麻烦,就需要鬼差将这些灵魂捉拿回地府审判。罪轻者堕入畜生道或者打入地狱受尽折磨后转世;罪孽深重直接进入最底层地狱折磨,永世不得超生!“你是为什么不回地府啊?”白无常离轩对一位无头女尸问道。女尸指了指脖子上空荡荡的地方,比了一个圆形。“没有头而已,不也能投胎嘛!”离轩不在意的说着,看到女尸叉起了腰准备走人,哦不,走鬼了,“行行行,我帮你找头,找到头你就要跟我回地府啊?”无头女尸伸出手比了一个OK,就跟着她一块找头去了。
  • 白狐忆

    白狐忆

    白狐的记忆会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消失,唯一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个一直出现在梦中的场景,还有那个名唤冷夜阑的男人,三生三世,这一世,也会像前几次一样,随着时光流逝,不是自己的依旧不属于自己吧……
  • 杀伐时代

    杀伐时代

    穿越战国在那杀伐时代没有置身于事外只有冲锋陷阵,带兵征伐杀戮的存在问苍天烽火狼烟几时休一世驰骋疆土洒汗血在那遥远时代埋下多少阴霾千年中弥漫着——一股正义浩然的气概!千古乱世看我驻!
  • 人间百梦

    人间百梦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收集人间故事,感悟平凡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被美人

    被美人

    三十岁的丁圆圆,做了多年公益,自命不俗,却成了时尚杂志整形板块的负责人。在一条被称为“美人沟”的整形街上,她将如何克服自己的偏见,在“虚荣”、“肤浅”的表象之下,领悟脸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名牌大学的医科博士,也曾有过悬壶济世的大医理想,却成了边缘化的整形医生。被工作的惯性挟裹,被生活的琐碎消磨,她是否能在犹疑和纠结中自省和继续前行?
  • 爆笑王妃,腹黑王爷独家宠

    爆笑王妃,腹黑王爷独家宠

    林深深遭人陷害失足落水,再度醒来,发现自己身边还躺着别人。紧急之下将老兄打晕逃走,开始了荒唐的穿越之旅。一穷二白,发家致富,她一路成为月照国第一富豪。谁知某个腹黑的家伙却总也甩不脱。某人登基为帝的那天:“此生只卿一人,这天下你我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