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4300000030

第30章

温室两段育秧,是这一年农村刚刚推行起来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为了缩短杂交水稻的生长期,躲过伏旱,提高产量,上级强调了改稻种直播。等到温室培育出二至三片叶时,才寄栽到秧田里,夏收过后,再从秧田移栽到大田的方法。这种栽两次秧的新技术,对于祖祖辈辈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的农民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因此,大家都不愿接受。这时,乡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手段,如不供应大春化肥,征收新技术推广延误费(罚款)等,强迫农民接受。农民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勉强接受了。但从温室端出一笆一笆瘦弱的秧苗,往秧田里寄栽时,才知道这活委实麻烦。

首先,那秧苗只有一寸来高,柔嫩得像一棵刚拱出土的草芽,一棵秧苗栽一窝,前后间距一寸二左右,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不能插得太深,也不能插得太浅,更不能插得歪歪斜斜。加上秧田中又没有水,是农民所称的“扯脚烂”,只能站在厢沟中,够着手往厢畦上插,忙不起,闲不住,得非常细心。所以,很多人在田里弯了一天腰,勾得背脊骨像要脱节似的酸痛,眼也肿了,连脚上的汗毛也被田里又粘又糯的稀泥扯得光生生的不留一根,却栽不了半斤谷子的秧苗。有的偷懒或缺少人手的家庭,栽着栽着,便把秧苗倒在田角或踩在泥里,爬上岸来,回家重新浸泡谷种撒播去了。

对中明老汉一家来说,他们既舍得吃苦,又不缺劳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家有一个接受新技术快的“大知识分子”文义,深知这种两段育秧方式,能在秋后换来更多的稻谷。所以,当别人怨声载道或“铺盖窝里眨眼睛——自己哄自己”时,他们一家人却在田里,认认真真地把这件活儿,当作了一件大事来做。

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却出了佘天志老头突然生病的事。在家里的几个主要劳力,都忙乎着为天志老头治病去了的时候,栽寄秧这个艰苦而又细心的活儿,就不得不落在田淑珍大娘、文英和文忠的女人卢冬碧等几个“半边天”身上。

这天早晨,当文义站在县城滨河公园的石栏杆前,和他的朋友杜伟倾诉肺腑的时候,他的母亲带着病正在家里忙着。田淑珍大娘患有腰痛病,在春季里,这病也像从土里拱出的春草一样,从骨节缝里滋生出来,这几天正发得厉害。前些天里,田淑珍大娘只在地里和家里干些杂活,没下田栽秧。可现在家里几个主要劳动力都不在了,她不得不带病唱起主角儿。她很早就起了床,做好了早饭,让文忠吃了饭好拉谷子去粮站卖。文忠在天蒙蒙亮时,起来吃了饭,把谷子装在板车上,刚要走,卢冬碧把他喊进屋里。文忠问:“有啥事?”

卢冬碧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卖了谷,给我买一件过热穿的衬衣回来。”

文忠一愣,说:“人家在医院里,踩着火石要水浇呢!买衬衣忙啥,你又不是没热天穿的衣服?!”

卢冬碧一听,拉下了脸来,说:“你啥时心甘情愿给我买过一件衣服?我嫁到你家来,起早睡晚,勤做苦磨,得了啥好处?”

文忠听了,心里略微生起气来,说:“家里谁没勤做苦磨?这事让爹知道了,不说我们自私自利?”

卢冬碧说:“谁和你一起去卖谷了?你就不能打点埋伏?都像你这样一根肠子通到底,这个家就对了!”

文忠说:“我们家谁各顾各了?”

卢冬碧说:“别的不比,你比比去年为文富结婚打的家具。你过去结婚有啥?”

文忠说:“你咋说这些?人家说,长兄当父,长嫂当母,谁叫我们做了老大!好了,我走了!”说完,也不等卢冬碧再说啥,转身出来就拉起板车走了。

卢冬碧见文忠一副死疙瘩心肠,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一直把脸拉着不说话。

田淑珍大娘在文忠夫妻俩说话的时候,先喂了猪。等文忠走后,便去唤文英起床。她走到文英床边,摇了摇蒙头大睡的女儿,说:“莫睡懒觉了!今天你爸和你哥都不在,你再不能像往天那样梭边边了,也要打起顶把手做呢!”

文英听了,在被窝里唔唔两声,有点不耐烦地说:“讨厌。”

田淑珍大娘听后,也不生气,只是数落似的对女儿说:“我还讨厌呀?叫你起来吃现成的,你倒还嫌我讨厌?”

文英干脆把被子扯上来,蒙住耳朵,又把身子转过去,不理田淑珍大娘了。

田淑珍大娘见女儿这样,只以为文英还像以前一样,想睡懒觉。想了想,便只好依顺她,说:“我和你嫂嫂先去吃饭,你快点起来!”说完,出去了。

吃完饭,却还不见文英起来,田淑珍大娘又去催。文英嘀咕着说:“你们先走嘛,我又不是不晓得路?!”

田淑珍大娘听了,只好没办法地说:“活路忙忙的,你困晏些嘛!”说着,就脱了鞋,和卢冬碧一道往外走。

卢冬碧因要文忠买衣服的事,吊了半天脸子,这阵见婆母带着病要去栽秧,心里还是不忍,于是说:“妈,你咋下田去?”话音虽然有点气呼呼的,可也不乏关怀的温情。

田淑珍大娘说:“上级规定得紧,我栽几棵也少几棵。”

卢冬碧说:“我们可没有要你下田!爹回来要是说啥,我们就不得背黑锅哟!”

田淑珍大娘扑哧一笑,慈祥地说:“我的好媳妇呢,他回来怪你啥?你的孝心我们是明白的,人就是贱命,越迁就它就越是病病哀哀的,三天没有两天好。走吧!”说着,端起小盆先走了。

卢冬碧见了,也不再说啥,跟在婆母后面下了田。

可是,她们在田里栽了很久,还没见文英来。

这时,太阳的千万条金线一齐射向大地,田野、山冈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里,显得格外明朗和生机勃勃。蜜蜂忙碌地在油菜田里采蜜,嗡嗡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最给人增添忙碌气氛的,是远处树林中布谷鸟一声声“布谷、布谷”的叫声,似催人的战鼓,不断地告诫和提醒庄稼人,不要错过大好春光里“布谷”的季节。

庄稼人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季节。山冈上、田野里,到处都是埋头干活的人群。这时的路上,不但见不到了冬日里到处闲逛的耍人,就是在田里干活的人群,也没有了往日的嬉闹玩笑。没那份闲心了哇,人不催人地催人呢!

田淑珍大娘和卢冬碧婆媳俩插了一阵,刘副乡长带着包村干部陈民政、小吴和毛支书,一齐走了过来。

近几年,不知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刮起了一股催收催种风。每逢农事季节到来,乡上就组织起人马,下来督促栽插和收割。好似农民都糊涂了,没有他们的催促和督查,就不知道种庄稼。刘副乡长走到田淑珍婆媳俩的田边,眉头就皱紧了,不客气地问:“你们家咋只有两个人栽?”

田淑珍大娘的腰正像有一把针往骨缝里扎着,酸酸地发痛。她艰难地直起腰来,说:“孩他爹和文富他们,有事去了。”

刘副乡长说:“啥事也比不过抢栽抢插,这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田淑珍大娘说:“五保户佘天志病了,孩他爹送他去住院了。”

刘副乡长这才想起昨晚文忠去向毛支书要钱的事,“哦”了一声,不好再批评了。停了一会儿说:“这个情况特殊,可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栽插任务。”

田淑珍大娘一边捶腰,一边回答:“等孩他爹他们回来,我们一定抓紧栽。”

小吴见田淑珍大娘捶腰,她是知道这个上年纪的女人患有腰痛病的,就关切地问:“大娘,你的腰痛病是不是又犯了?”

田淑珍大娘说:“穷人生了个富贵身,不要紧的。”

陈民政听了,也很为她们家的秧子担心,接了田淑珍大娘的话问:“你们还有多少田没栽?”

田淑珍大娘说:“早着呢。”

毛开国昨晚为佘家养五保户的事,曾经产生了一丝自责的感情。这会儿见田淑珍大娘带着病在田里插秧,昨晚曾经有过的内疚的心理又游了出来。他瞅了一眼已经走到另一条田坎上的刘副乡长,压低了声音说:“不要慌,你们家情况特殊,晚两天栽完也没关系。”

小吴也悄声说:“就是,大娘可要注意身体!”

田淑珍大娘听了这些话,心里一时很感动。又怕这些话让刘副乡长听去,会让他们吃批评,便说:“没啥,干部也是为我们好,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陈民政、小吴、毛支书又在田坎上站了一会儿,才离开了。

他们走后,田淑珍大娘回过头,朝来路上张望了一会儿,这时还没见文英的影子。田淑珍大娘不觉生气地抱怨起来,说:“文英这死女子,现在还不来,还在家里干啥?”

田淑珍大娘婆媳俩栽秧的田,正好挨着隔房侄儿佘文全的田。此时,文全夫妻也在田里忙着。刚才,田淑珍大娘的抱怨,也恰好被他们听见了。快人快语的叶冬碧于是就半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个大妹子,今后该找个啥人户呢?”

田淑珍大娘没听出侄儿媳妇话中的意思,在上边田里老实地说:“农村人,找得到个啥样的人户?笆门对笆门,板板门对板板门,也找个农村人呗!”

冬碧扑哧一声笑起来,说:“二婶,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文英妹子,这么娇气,今后要找一个很贤惠的丈夫才是。”

“那倒是!”田淑珍大娘这才听明白了。

这时,文全也以哥哥对妹妹关怀的态度,真诚地对田淑珍大娘说:“二婶,也许我不该说这话,你们对文英,不该这么娇惯呢!女娃子家,不吃苦耐劳咋个行?嫁到别人家里,人家会说娘屋没教得好呢!”

“是呀!”田淑珍大娘口里应着,心里却觉得很不好受,这是旁敲侧击地笑话她的文英呀!可是,人家的话说得完全对呀!自己是女人,媳妇是女人,哪个女人不是要吃苦耐劳一辈子?哪个男人又会喜欢好逸恶劳、外表一枝花里面豆腐渣似的女人?想到这里,她就在心里暗暗生起气来,失悔自己过去娇惯了她,又恨文英不争气。看见文英这时都没来,便喊卢冬碧回去看看。

卢冬碧去了没一会儿就回来了,阴着脸对田淑珍大娘说:“还在困呢!”卢冬碧在心里,早就和自己这个小姑子过不去了。只是因为丈夫和全家人都惯她,才没在嘴上说出来。

田淑珍大娘此刻真正在心里怨恨起女儿来了,她不由得咬着牙齿,自言自语骂着说:“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越来越不像话了!再也不能由着她的性子下去了!”骂着,真恨不得立即回去,把文英从床上扯下来。

可是,这个做母亲的哪里知道,她的女儿,此时正处于苦恼、惶恐,甚至是痛苦的深渊中呢。

自从去年冬天那个下午,她和庹平大胆地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又在经历了最初的懊悔、不安、烦闷以后,这个多情的姑娘,忽然觉得自己一辈子再也离不开庹平了,一下子堕进了爱河里。最初的一心想做城市人的念头,现在渐渐退到一边去了,而爱情这时占了上风。她日夜思念庹平。起初,她只把这种思念化在纸上,不断地给庹平写信。后来,她不满足这种纸上谈情了,便偷偷地借故赶场、到同学家去,不断地去和庹平幽会。庹平住在父亲家里,自然没有幽会的条件。

庹平办公室那位同事临时支起的单人床,便成了她和庹平甜蜜的婚床。文英和庹平约好了,常常下午去。如果去早了,这段时间是文英最痛苦难熬的时间,她像一只孤零零的失伴的鸟儿,焦急地、毫无目的地在街头踟蹰。她不能立即到机关去找庹平,她必须等到机关人员下班走后,阒无一人时,才能去敲开自己情人的那间屋。而这时,庹平也会以下乡采访为由,躲开家里的人,候在这间小屋里。他们进去,立即反锁了门,不能开灯,只有在外面反射进室内的朦胧的灯光中,尽情地拥抱、接吻,相互在耳边说些甜蜜的悄悄话。这时,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喝水,忘记了世上的一切。有时,庹平会早早地准备好两个面包,趁人不注意时锁进抽屉里,等相互间的激情减退一些后,便就着暖壶里喝剩的白开水,一人啃一个面包,就算吃了一顿丰盛的喜筵。有时,庹平来不及准备面包,两人便空着肚子,只用爱情佐餐,却也一点不觉得饿。他们就这样如胶似漆地度过一个苦短的夜晚。第二天,天还没亮,文英就必须趁无人时离开机关。有时,庹平告诉文英一个地点,让文英先去那儿等着,自己收拾好了床铺再赶去。两人选择一个非常僻静的小饭馆,匆匆地吃点早饭,文英才怀着甜蜜的满足感,告别自己的情哥哥,回到乡下。有时,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两个人不能在一块儿吃饭,文英这时就会饿着肚子回乡下。但她仍觉得幸福、陶醉。

就这样,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幽会、偷情,尽管事先都采取了严密的避孕措施,但文英还是怀孕了。

此时,文英躺在床上,心里非常难受。这段时间,她常常感到头晕,心跳,身体乏力得跟大病了一场似的。尤其要命的是,她不想吃东西,看见吃的东西,心里就想呕吐。但却想吃酸的,可这时没任何青果子可吃。馋得闻见缸里的泡菜,恨不得扑过去吃个饱。刚才,她还悄悄地起床,去泡菜缸里摸出好几根酸菜吃呢!只可惜泡菜太咸,这会儿让她心里更难受。她已明显地知道自己怀孕了,此刻她心里真是又惊又喜,又好奇,还有惶恐、不安和痛苦。可是这一切,文英姑娘都没向人说。她不能对父亲说,也不能对哥哥说,甚至连母亲,她也羞于开口。

她只有独自一人,来吞咽自己酿造的幸福的苦酒。

这些,田淑珍大娘又咋个能知道呢?

中午,当田淑珍大娘回家做饭的时候,见文英果真还在蒙头大睡,这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她第一次改变了对女儿迁就、容忍和溺爱的个性,气冲冲地走到女儿床边,呼地掀开了文英的被盖,并且用了很刻毒的语言骂道:“你个懒婆娘儿,你要挺到哪个时候?!我这样大的岁数,带着病还下田栽秧,你倒享清福了?!还要不要修个神龛,像嫩母儿一样把你供起?”

文英第一次挨母亲这样的骂,一下子愣住了,一张略显苍白的脸,木然地向着母亲,眼睛呆呆地,不知说啥才好。

田淑珍大娘骂完,气微微消了一些。可这次,她打定主意,绝不能再娇惯她了,看见女儿发愣的样子,又说:“我管不了你,等你老子回来再管你!不把你教个样子,我们今后也要挨骂!”说完,出去了。

文英等母亲出去了,才明白过来,突然委屈、痛苦地抽泣起来。

但下午,文英仍然没有出去。因为中午在她抽泣后,又连续发起干呕来。她不敢呕出声,只好躲在被窝里呕个没完,好似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吐干净。吐后,她更觉疲倦、衰弱了。中午,她也没吃多少饭。

第二天下午,中明老汉和文富、文义,终于抬着佘天志老头回来了。在傍晚时,田淑珍大娘果然以一个母亲的责任感,向丈夫说了文英大白天睡觉和文全、冬碧这些人的议论。中明老汉一听,一下子也恍然大悟地明白过来。是呀,养不教,父之过,都怪过去娇惯了她,才使她现在这样懒惰。女孩子不能跟自己一辈子,今后嫁出去,还像这样懒惰,咋个得了?几个儿子,都是好样的,但如果女儿成了“现世报”,自己还有啥脸见人?佘家的好名声也要被她糟蹋了!想到这里,中明老汉就把文英叫到面前,第一次拿出了父亲的威严,指着女儿的鼻子大声说:“从明天起,你再偷懒不干活,老子要捶烂你的肉!”稍停,还不解恨地说,“等今后嫁出去,让别人戳脊梁骨,不如老子先教训了!”

文英傍黑时起床了,自己感觉得心里稍好一些。现在,她听了父亲的谩骂,既委屈又伤心,便像往日一样,对父亲说:“别人要戳脊梁骨就戳,不要你管!”

没想到中明老汉也不似平常,听了这话,一下子暴跳起来,扬手就是狠狠一巴掌,打在文英脸上,口里还骂着:“不要老子管,你就早点滚出去,免得成为‘现世报’丢老子的脸!”

文英猝不及防,被父亲有力的大手打得眼前金星直冒。她打了一个趔趄,用手捂住火辣的面孔,双腿颤抖起来,却一时忘记了哭。

文忠、文富、文义见父亲今天动了这样大的肝火,急忙围过来,劝的劝父亲,护的护文英。中明老汉怒火未消,对几个儿子吼道:“你们今后哪个再护她的短,就跟老子滚出佘家去!”唬得几个儿子噤若寒蝉,呆呆地站在那里,既不敢劝父亲,也不好护文英了。

文英这时的泪水才夺眶而出,但她再没力量和勇气去顶撞父亲了,连哭声也是压抑的啜泣。

这是中明老汉二十多年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他的宝贝女儿。这一巴掌哦,打得好沉重!

文英姑娘,你可要理解父母对你的一片爱心,并宽容他们啊!

同类推荐
  • 痴情

    痴情

    《痴情》是一部以反映当代(南线)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家不仅以雄浑广阔的现实主义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动人的、飘散着俄罗斯油画风味的战争画卷与战场景观,还更以遒劲犀利的笔力和对人物心灵辩证的把握,为我们剖示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爱国与爱子、关于人性与党性、关于奉献与自私、关于崇高与渺小的雷鸣电闪般的灵魂的自我拷问与抨击,不断地给我们以震撼与感动,这也使其成为了一部深入到了当代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对伦理道德的洗涤、对整个社会的震荡的“战争后遣症”这一探寻与追问的先声之作。
  • 幸福满晴天:虐心单亲妈妈恋爱手记

    幸福满晴天:虐心单亲妈妈恋爱手记

    六年前,为了保住宋氏,晴天以“贪财”为由和宋俊祥分手,在母亲的反对下生下儿子小志。六年后,已是研三学生的晴天再遇宋俊祥,他已是宋氏地产的总裁,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进入宋氏工作的夏晴天,结识了宋俊祥的好友精英男贺家易,并被贺家易追求。这场豪门爱情游戏,有了儿子,有了宋氏,有了豪门恩怨还会不会单纯?她的一味成全,他的身不由己,让他和她的爱情走得如此坎坷。明明很爱,却不能说;明明舍不得,却说恭喜;明明想抢回来,却仓皇逃离……那种为了成全一个人,甘愿背负一切的感觉,就像喉咙里装满了芥末,让她五觉失灵,眼泪决堤,却仍然不能忘记,爱他,深爱他。身份悬殊的爱恋,豪门恩怨的参与,她对爱的执著能否感动上天,赐予她幸福的美满?
  • 金老虎

    金老虎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有关江山美人、英雄末路的故事。淘金人于长河豪情万丈举债淘金一夜暴富,为美人,也为男人的血气。边关战事吃紧,大太监魏忠贤来三河督办采金,携边关守将的首级传示九边,以做效尤。两大历史板块平行发展,气脉相连。抗日战争、满人逼关、抗美援朝、宫廷内乱,历史的阴云笼罩着现实,现实的进程又激荡着历史的回音。亲友仇寇,风情万种,宫闱城防,柔肠百转,国家社稷与人情世态,社会变革与人心反复,爱恨与报国,赤诚与奸险,就这样纵横交织,回环复沓,令人为之拍案,为之扼腕,随之一唱而三叹……
  • 魂归辽叶河

    魂归辽叶河

    《魂归辽叶河》是重庆作家张地国为时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故事,故事从上世纪70年代初讲到二十一世纪初,时间跨度30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无论是知青还是当地村民,他们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众多知青影视文学作品不同的是,《魂归辽叶河》不仅写了知青一代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还讲述了知青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到城市的创业历程,以及知青的子女们的成长经历,他们延续着父辈精神,在逆境中拚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 马尔克斯:恶时辰

    马尔克斯:恶时辰

    《恶时辰》是马尔克斯的成名作,也是马尔克斯第一部获奖的长篇小说。《恶时辰》借由一桩因匿名帖而引起的杀人事件,描写了一个小镇在两周内的风云变幻。《恶时辰》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不同于马尔克斯以往的魔幻风格,而是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营造出荒诞、阴郁、惊心动魄的氛围。马尔克斯对权力的奥秘与孤独的揭示,对社会动荡和腐败根源的反思,令今天的读者不禁深感共鸣。
热门推荐
  • 岁岁向暖

    岁岁向暖

    温暖只是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却温暖了墨岁寒的青春时期。普通的相遇,平淡的相处,是两个孤独灵魂的救赎。
  • 只因你是我唯一的星辰

    只因你是我唯一的星辰

    在韵之国皇城靠近城门口的酒楼里,一个紫衣头戴嵌有蓝色纱的斗笠的女子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拿着一个茶杯慢慢的摇晃。眼睛注视着手中的茶杯,她在想哥哥什么时候来?我喝茶都要喝饱了。
  • 逗比王爷腹黑妃

    逗比王爷腹黑妃

    萧幂儿是大学一名拔尖学生,因家穷父亲为赚钱染上赌博,反使家变得更加难过,后被要债人打死,妈妈累趴,找老师请假挣学费却被告知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母亲将自己赶出家门,无处可去的萧幂儿找上车子被撞,却阴差阳错穿越古代,哈,既然由此机会,看我如何玩转古代!
  • 水揽星河

    水揽星河

    女主穿越到一个古风又有点现代化的世界,原主因为男主小时候的一句话而喜欢男主十几年,可惜,君心向山……“我可能不会爱你了”“可是我已经喜欢上了你了”
  • 妖孽,滚!

    妖孽,滚!

    一个腐仙女下凡变成男人后…男主邪魅一笑“美人儿,本宫漂亮吗?”仙女吸了吸鼻血没有回答。男主笑得更开心了,“美人儿,本宫收了你如何?”再次吸了吸鼻血。不行!要把持住!好不容易变成男人,一定要做攻!妖孽小受快躺到床上来,等着本仙女的宠幸!不对不对!你干什么!我应该是上面的那个啊!
  • 都市之全能圣皇

    都市之全能圣皇

    圣界的帝王,全能圣皇。因他是圣界的之主,掌握圣器圣皇玉溪,许多人起了偷窥之心,来围攻全能圣皇,寡不敌众的他被人杀死,可是他的一楼圣魂入了轮回转世投胎,十八年后的他的前世记忆意外觉醒,得知他是被人陷害发誓一定要报仇,可是实力弱小的他不得不重新修炼成圣。可是成圣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绝世佳人来陪伴她左右。从此他在校园、商场、都市、修炼界等...都留下他的名声。
  •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里到底有我没我,有,我赐你鱼塘千亩,没,我封你做我皇后。陛下你怕是傻了吧,现在你哪里还有王王位,哪里还有江山,不过是只落水狗罢了。但是谁说我就不喜欢落水狗了?我要嫁给你,还要把这天下送给你!
  • 虚构:中篇小说

    虚构:中篇小说

    本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虚构”栏目中发表过的中篇小说,总结了近几年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与风貌。作者包括罗伟章、弋舟、曾晓文、黄国荣、杨邪、方晓等当下文坛实力作家,全面反映了近几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整体水平发展脉络。
  •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全面而科学地阐述了情绪与健康的重要关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性格开朗、为人随和、豁达乐观、充满爱心的人,很少得流感、咽炎、伤风等疾病,即使得病后也很快痊愈,且不易复发。相反,那些自以为是、自怨自艾、刚愎自用、悲观多疑、心胸狭窄、缺乏自信、神经过敏的人,其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发生疾病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心情好的人。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份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
  • 加引号的猫

    加引号的猫

    原先是一只猫。一次偶然成为一只“猫”直白说,就是妖。这年头大概也只有这么一只妖……在繁华的都市里与一名普通学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