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4800000016

第16章 洪流: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6)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西南地区,清政府于1726年至1731年间,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即由朝廷直接派遣的流官代替原来由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从而削弱了土司的势力,消除了这些地区的割据状态,加强了统治。

1757年,南疆回部首领大、小和卓木煽动维吾尔族贵族发动叛乱。在各族人民的帮助下,清政府于1759年粉碎了这次叛乱活动,制定措施加强和巩固对天山南路的统治。1820年,大和卓木的孙子张格尔在英国侵略者的唆使下,率叛军窜入天山南路各城,要恢复对“回疆”的统治。1827年,清军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叛军,并俘获了张格尔,收复了天山南路各城,恢复了祖国的统一。

经过一系列征战之后,清政府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达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南面包括南沙群岛。当时,生活在统一的封建国家内部的民族成员有汉、满、蒙古、回、藏、维吾尔、壮、苗等50几个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加强了各族人民间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虽然国家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政治形势渐趋稳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日趋安定,已呈现出一派“国富物阜”的繁荣景象,因而这段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辉煌显赫的第四个黄金时代。

为加强君主专制主义,康熙、乾隆对政权机构的某些坏节和职能作了相应调整。如为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康熙将南书房变成起草、发布诏令之所。雍正即位后,对诸王的权势又作了进一步的限制,设立军机处,收回了他们的军权。剥夺了诸王干政的权力,也就集中权力,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又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把地方划分为省、道、府、县四级,建立保甲制,增强对百姓的控制。对官员加强监督管理,规定对天下文武官员进行定期考察。对京官的考察叫“京察”,对外官的考察叫“大计”。三品以上的官员向皇帝自陈,四品以下的部院司员由吏部、都察院长官考核,大学士同察。清廷八旗兵分别驻守于京城及各省城镇要地,绿营兵配合驻防,二者穿插交错,形成军事控制网。康熙、雍正两朝还屡次增删律令,雍正五年公布了《大清律》。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有许多措施,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为发展社会经济,康乾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恢复和促进生产的措施。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停止圈地,还土于民,实行“更名田”,把一部分明代藩王所占据的田地还给原来的种田人,永为世业,又大力奖励垦荒。到康熙中期,已“无尺寸之荒芜”。还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统治者宣布以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征税,以后不再多征。到雍正时,把康熙五十一年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从而废除了中国历史上沿用几千年的人头税。康熙时,又逐步将匠银摊入田赋,废除了匠籍制度,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维护国家统一,康熙两次亲自率兵征讨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的领土。康熙三次亲征准噶尔部,乾隆又派兵平定了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了清政府对天山北路的统治。1681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1683年收复了台湾。1757年,乾隆粉碎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1792年,又击败了在英国殖民者唆使下的尼泊尔封建主对西藏的侵略。至此,我国的疆域基本稳定下来,北至恰克图,南至海南岛、南沙群岛,西至葱岭,东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全国内地除18个省外,还有直属中央的顺天府和东北的盛京地区,新疆,西藏,内、外蒙古等也都属清廷管辖,纳入版图,四周还有一些依附的属国。大清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幅员广阔、国势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国家,赫然屹立在东方大地。

康乾统治时期,文治武功,盛极一时,清王朝的发展到了最高峰。尤其在乾隆年间,社会经济达到清建立以来的顶峰。全国人口超过2亿,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稻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江南、湖北、四川的膏腴地区,一般可达亩产2~3石,某些高产地区,如湖广地区,多则每亩可收获五六石或六七石,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称。手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尤以丝织、棉纺织业最为突出。松江织布、湖州缫丝“衣被天下”,甚至行销到海外许多国家。全国大小城市和集镇也繁荣起来,出现了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以雇佣劳动为主要方式的资本主义萌芽。苏州、杭州、南京的丝织业,松江的织布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佛山镇的铸铁业,举世闻名。

康熙、雍正时期,清政府组织一批人力,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约1万卷,内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篇。它是继《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类书。从乾隆三十八年到乾隆四十七年,清政府又选派纪昀等160余人编辑《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许多子目录,共收书3461种、79309卷,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1796年,做了60年皇帝的乾隆宣布退位。是年正月初五,乾隆在宁寿宫和皇极殿大摆筵席,举行“千叟宴”,庆祝自己60年来的“文治武功”。5900多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应邀参加,他们欢聚一堂,同饮殿庭,共颂皇恩。85岁高龄的乾隆神采焕发,精神抖擞,亲自到各席祝酒助兴,金杯玉碟、山珍海味。“千叟宴”上,一阵阵传来“太上皇万寿无疆”的齐呼声。这是康乾盛世的缩影。

鸦片战争

康乾盛极之时,已潜伏着末世的危机。康乾之后,清朝便开始衰败。嘉庆、道光年间,吏治日趋腐败,币滞粟贱,士民饥困。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府的经济状况已陷入窘境,当时内有人民的反抗,外有殖民者的入侵,社会危机已十分严重。

国库亏空是财政危机最具体的表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国库已亏银900万两。造成国库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巨额的军费开支。嘉庆年间每年常额军费为2000万两,约占其岁入的1/2。多次用兵,所耗战费更是惊人。嘉、道(鸦片战争前)两朝共耗战费38272万两。但清朝统治者不顾国乏民贫,仍然挥金如土。朝廷庆典不断,且穷奢极侈;又大兴土木,修建宫苑。修筑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耗资巨大。为应付庞大的开支,清政府只好巧立名目,向老百姓尽情搜刮,并卖官鬻爵,滥开捐纳之风,最终造成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的局面。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府内部皇权扩大,宠臣专擅,官吏颟顸无能,统治机构已完全腐朽。随着权力进一步集中,其恶果越来越明显,其一是由于佞幸专权,政治日趋腐败。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和珅,他在任20余年,包庇亲信,排除异己,贪渎放荡,擅权专断。特别是在乾隆晚年,他成为传达乾隆旨意的人,权势更炽,诸臣不得不曲意奉承,外省官员也奔走于其门。嘉庆即位后,他自恃拥戴有功,不把嘉庆放在眼里,才被除掉。道光时的穆彰阿也是一例,他植党营私,天下仕官多出穆门,“一时号曰穆党”。其二是一般官吏攀龙附凤,贪污攫利,根本不顾什么国计民生,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上自皇帝阁老,下至胥吏小役,几乎个个如此。和珅被除,搜出其家财折银达23389万两之多,等于嘉庆年间全国五年半的总收入。

八旗与绿营是清朝统治的两大军事支柱。然而鸦片战争前夕,八旗兵已成为一个寄生集团,绿营兵力衰微,已不堪用,武备严重废弛。入关前,八旗兵“出则为兵,入则为农”。入关后,八旗兵成为世袭的寄生集团。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鉴于八旗兵已腐败无力,不得不重用绿营兵。以后,就依靠60余万绿营兵支撑统治。但到嘉庆年间,克扣军饷,士兵无法生活,只好自谋生计,有混迹市肆、从商做工以糊口的,有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绿营兵已无斗志,与八旗兵无异,清政府不得不募民充勇。后来,士兵多吸食鸦片,清朝更无可用之兵。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社会矛盾激化,自嘉庆元年(1796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45年间,各族人民起义不断,此起彼伏。最突出的是,1796年到1806年的10年间,不仅有长达9年的川楚陕人民的起义,而且有坚持12年之久的湘黔的苗族人民的起义,1801年以后,还有云南傈僳族起义,直豫鲁人民起义,南疆维吾尔、布鲁族人民起义,湘粤桂的瑶族人民起义以及台湾的高山族人民起义。这些起义大都采取宗教的组织形式。起义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无业流民,甚至一些下属官员。起义地区从北京到直隶、山东、陕西、广东、台湾等15个省,几乎遍及了全国。这些起义虽然先后被清政府镇压,却大大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力量,并暴露出清朝政府的统治危机。

1840年6月,悬挂着米字旗的40余艘英国船舰出现在中国海面,这支来自“日不落帝国”的舰队,因在中国倾销毒害人们的鸦片被抵制,欲图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了。

英国资产阶级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垂涎已久。还在1793年,英国就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要求派使臣驻北京,要求准许到宁波、舟山、天津等地进行贸易,且将舟山附近一岛和广州附近一地划给英人居住,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英商等缴出的鸦片237万斤。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决定出兵侵略中国。经内阁会议讨论,于1840年4月正式通过了发动战争决议案。

战火先从广东沿海燃起,英国舰队先封锁珠江口,准备攻广州,由于林则徐早有准备,未能得逞,转攻厦门,又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于是再移军北上,7月攻陷了定海,8月又北犯天津白河口,向清廷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派琦善与英议和,并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琦善抵达广州,一反林则徐所为,自动撤防,向英乞和。1841年2月,英人发兵攻陷虎门。为了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8月又进犯厦门,10月再次攻陷定海,并攻陷镇海、宁波,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同时还派兵船窜扰台湾。1842年6月,英军攻入长江口,吴淞、宝山、上海相继陷落,7月镇江失守,8月英国军舰抵达南京江面。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在大炮的胁迫与震撼下步履蹒跚地跨入了近代。不久,法国、俄国、美国等侵略者接踵而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不但充分暴露了清王朝的孱弱,而且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主持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在战争中抗敌有功的抵抗派林则徐、邓廷桢等,受到打击和排斥,被革职查办;而屈膝求和的投降派琦善、伊里布等人却被重用,取得了与英交涉的大权。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在“羁縻”政策宣告失败后,对英宣战。道光帝任命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17万人开往广东。在战争中,曾因镇压白莲教起义有功而被封为果勇侯的杨芳,面对敌军猛烈的炮火,不是正视现实、思索对策,而是鄙视“夷炮”为邪教法术,命令地方保甲遍收民间妇女溺器为“厌胜具”,名之曰“以邪制邪”,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奕山则不懂军事,昏庸无能,其军队在英军炮舰的攻逼下一触即溃,乱成一团,最后只得高悬白旗,屈辱投降,签订《广州和约》。1841年8月,英军扩大侵略战争,再度进攻厦门,并北犯定海、宁波,窜扰台湾。清政府为挽回失败,起用协办大学士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和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前往浙江,并从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但是奕经等人在行军途中,却置战事于不顾,携带亲朋故旧,一路游山玩水,勒索地方供应,到苏州后又屯兵不前,整天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最后弄得民怨沸腾,言官弹劾,奕经等才离开苏州。如此出师,如此对敌,其结局自然只能是丧师失地。道光帝本来就动摇不定,至此,作战勇气丧失殆尽,一意求降,不思再战了。天朝大国的落后在这次战争中也暴露无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2名都统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场,而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英军的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远远优于清朝大炮。英人放炮可连声不断,而清军放一炮后,须转辗移时,才可再放。在激战中,清军的旧式火炮往往“火门透水,炮不得发”,并有炮身发烫炸裂的。

战争的结局是异常残酷的。虽然一些官兵和老百姓在战争中显示了中国人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但是以落后、陈旧的大刀、长矛、土炮去抗击西方的坚船利炮,以满清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制度去和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号强国相抗衡,以保守防范的心态去对待西方强劲持久的冲击,注定了清朝政府失败的命运。《南京条约》及其后的《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领土的完整,司法权不再独立,海关自主权受到损害,外国商品通过香港和五个通商口岸逐步向沿海、内地渗透,不断冲击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迫使中国社会不得不发生变化。中国社会在深重的社会危机之外,更增添了日益急迫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转折点,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师失地,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严酷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醒悟。如魏源,在复仇雪耻的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搜集资料,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对强国御侮的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但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大多数国人所理解,在炮声初息、惊魂甫定之后,绝大多数国人仍浑浑噩噩,而朝廷官员还是以天朝大国自居,对帝国主义毫无戒备。1856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中国又一次在外国的侵略面前不知所措,导致最终的失败,国家遭受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前一次。

同类推荐
  •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1931~1937年,因日本入侵造成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从知识分子为主题的思想界展开了对中国当时政治出路的大讨论。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报人自有报人的特质:敏捷的眼睛,快速的思考,准确的书写。维杭不同于一般报人的是:眼睛须臾不辍地盯着美国社会的大动向大变化小细节,思维冷峻地梳理着昨天的积淀、今日的现状、明天的走向,笔下流动的是美国与今日“地球村”特别是中国的比较、关联与此消彼长的态势。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本书对汉、唐、宋、明、清诸代的政府组织,考试选举监察制度,财经赋税制度,军事与兵役制度,民族、宗教制度与政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对每一制度进行了利弊得失分析,对每一朝代的政治进行了评述。
热门推荐
  • 玄诀道

    玄诀道

    众生万物一出生就被上天决定能否修行证道!林逸是被上天抛弃没有修炼天赋的人?但修行本是与天争道!那么我林逸就走自己的道!修真、修武、修魔!我林逸来者不拒!历史该由我林逸自己创造!
  • 逗比徒弟:哎!师傅嫁给我

    逗比徒弟:哎!师傅嫁给我

    她,是顾家的天才大小姐。他,是天梓国的异性王爷。却因一次奇葩的相遇,命运将他们紧紧的连在一起。“喂,顾悠然,不是该负点责”夜澈景挑起顾悠然的下巴,缓缓道来。当他们最后明白自己的心,却出现了一位青梅竹马的女人?“夜澈景,我再也不要相信你了!”
  • 我不缺男闺蜜

    我不缺男闺蜜

    刚摆脱高考的阴影踏入大学校园的她,极度渴望着一场恋爱,就在那种状态下,他出现了,干净的男孩,爱笑的眼睛,她费尽心思制造机会,却始终无法看清男孩的内心……
  • 残障王爷的娇妻

    残障王爷的娇妻

    21世纪的潮女,一朝意外赶上了穿越大军,荣幸地成了穿越女,一朝穿越她成了相府受气的大小姐,刚想咸鱼翻身重振大小姐威风之时,一纸诏书,她被赐给了当朝的傻瓜王爷!她该如何HOLD住这个时代和这群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首席:娇妻乖乖让我宠

    霸道首席:娇妻乖乖让我宠

    他,掌握世界经济命脉的一代枭雄。她,被人陷害遭全世界遗弃的“烂女”。一次闺蜜下药之后,她误上顶头上司的床。从此,宠她入天遁地。可真相来临。她逃,他追。“你再找我,我们恩断义绝。”“老婆,你舍得我独守空房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烽火传

    烽火传

    古代战争,多人物,多主线。友情、亲情、爱情、道德、金钱、权力,谁最重要?虚构世界,真实人性,敬请期待!
  • 天拳道

    天拳道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崇尚力量的大陆,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无坚不摧的拳头。修炼体系:拳士师、拳魂师、拳兵师、拳羽师、拳圣师、拳神师、拳道师,共七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分九星。每一星分初阶、中阶、巅峰三个层次。猪脚叶寻欢性格语录:我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什么都服,就是不服硬!
  • 相师的悠闲生活

    相师的悠闲生活

    作为一个有真功夫的相师,在这浮躁的社会可是能过得相当滋润。然而段天青却只想悠闲度日,静观天命。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功名富贵,于我何加?王侯将相,尽付笑谈。
  • EXO流年不夏半殇

    EXO流年不夏半殇

    十七岁,我遇见了你.十七岁,我邂逅了你.十七岁,我恋上了你.十七岁,你我相处.十七岁,明说厮守一生.可诺言总是谎话.初恋是一朵晚开的花.花开了,花谢了.铭记层几何时.我们的曾经.华而不实.END.----------安籽泝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