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4800000021

第21章 烽烟:决定历史进程的战场交锋(2)

此后,重耳又相继到达了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在楚国时,楚成王甚至以国君之礼接待了重耳。有一次在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道:“若是你有幸回国登上君位,那么你将以何礼对待我呢?”重耳说:“美女财物,您都已经有了。稀奇的东西,您的土地上也不缺乏。晋国实一小国,真不知道如何报答您的盛情。”但楚王偏要重耳想出一个报答的方式,于是重耳便说道:“如果楚、晋两军相遇于中原,那么晋军就会退避三舍(90里)以报答您今日的盛情。”重耳在楚国待了几个月之后,楚成王又把他送到了秦国,因为那里距离晋国较近,方便重耳成就大事。到了秦国后,秦穆公厚待重耳,以宗室五女给重耳做了妻妾。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惠公病死,从秦国潜逃回来的太子圉即位,可是他很不得人心。次年二月,晋国百姓知公子重耳在秦国,于是便暗中劝他返晋为君。重耳答应,秦穆公便又派了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新君最终被重耳派人杀死。接着重耳即位为新的晋君,此时已距离他逃亡在外已逾十九载。

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迅速平息内乱,开始致力于国内改革与创建霸业的行动。此后,晋国不断插手中原事务,终于同楚国在中原的霸权发生了矛盾。

晋文公四年(前632年),文公决定讨伐曹、卫两国。当时楚国大军在大将子玉的带领下正围攻宋国的都城,楚成王知道晋军锋芒正盛不可与战,偏偏子玉立功心切,自恃兵力众多,居然对于成王的命令不予理睬。晋文公又故意激怒子玉,于是子玉便撤了宋都之围,率军进攻晋军。

当两军相遇时,晋文公下令晋军后撤,从原来的前线到城濮,晋军一共后撤了90里路,正符合重耳当年向楚成王的承诺——退避三舍。其实“退避三舍”并非晋文公简单的报恩,而是具有政治和军事上的现实意义的。在政治上,晋文公看似礼让的后撤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晋文公集中兵力,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让一鼓作气而来的楚军扑了一个空,士气大减,又不得不继续北上,疲劳进攻以逸待劳的晋军。这年四月,双方战于城濮,晋军以诱敌深入之计,以逸待劳打了楚(陈、蔡)联军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被重点攻击的是陈、蔡两国的军队,楚国作为中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但是士气已丧,最终子玉不得不下令撤退,楚军由此狼狈而归。

就这样,我国历史上又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被写就了,作为楚军主帅的子玉不久便自杀以谢国人。

城濮之战结束后,楚国的盟国纷纷倒向了晋国,与之结盟。同年五月,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并请周襄王到郑国的践土大会诸侯,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了周天子。周襄王赐晋文公以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等物和虎贲300人,策命为侯伯。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至此,晋文公正式成为了齐桓公之后的又一霸主。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魏国称雄一时,魏军在大将庞涓的率领下很是威风。但是,当齐国有了孙膑的加盟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

齐国人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他曾经与庞涓一同拜师学习兵法。论聪明才智,还是孙膑胜庞涓一筹,不过孙膑的功利心却远不如庞涓盛。魏国是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最早的诸侯国,也是当时最强大的一国。魏惠王时,庞涓先期到达了魏国,并被惠王任命为将军。

庞涓自知不如孙膑,他担心孙膑一旦出山就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他便把孙膑邀来了魏国,并用毒计将孙膑陷害成了一个残废人,从此孙膑也就失去了髌骨。孙膑明知是庞涓有意残害自己,于是更要顽强地支撑着自己活下去,以期望着将来报仇。后来齐国使臣见到了孙膑,他知道孙膑是个奇才,就偷偷地把他带回了齐国。

齐威王四年即魏惠王十七年(前353年),因卫国之事,魏国与赵国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冲突。最后魏王命庞涓为主将率8万人攻赵,当时魏军强盛,一路直抵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派使臣向齐国告急,在大臣段于纶的建议下,齐威王决定出兵救赵。在出兵之前,齐威王想要以孙膑为主将,但是孙膑却辞谢道:“刑余之人不可(为将)。”于是齐威王便命田忌为将,任孙膑为军师,也出兵八万以与魏军一争高下。

就在大军出发前商议作战方案时,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前往攻打魏军,以解救邯郸之围。但是孙膑却主张一种更为巧妙的策略,既省去了远途奔波之苦,胜算又大,结果此策略为田忌所采纳。

齐军先是派出小股部队去攻打战略要地平陵,用故意失败的办法麻痹敌人;然后以主力直攻魏都大梁,大梁告急;待庞涓急匆匆地从邯郸回师,行至半路的桂陵时,埋伏起来的齐军施以突袭,结果魏军大败。

“围魏救赵”战役的胜利,使魏国的霸业受到了初次打击。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大举攻韩。韩昭侯也派人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应允,不过孙膑却建议齐王出兵不可过晚,更不可过早。正当韩国被魏国打得精疲力竭之时,齐军在田忌、孙膑的率领下故技重施,仍直奔大梁以伐魏救韩。

魏惠王大怒,不得不抽兵回援;接着,他又派出太子申率10万大军攻齐,并仍旧调庞涓为将,以助太子。

为了麻痹敌人,孙膑用减灶的方法诱骗魏军一路大胆深入,并最终将魏军吸引到了狭窄的马陵道。这天傍晚时分,当魏军赶至马陵时,埋伏的齐军突然杀出,结果魏军大乱,再次被齐军打得大败。最后,庞涓自刎而死,魏太子也被齐军俘虏。

马陵之战又是齐国大胜,魏军也因此再次受到了重创。

通过两次大规模的较量,齐国不仅打败了魏国这个昔日的霸主,更让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魏国因连年与齐、秦及诸侯国争战,国内已被战争消耗空虚,兵源也严重不足。庞涓死后,魏国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700余里,南辱于楚”。自马陵之战后,魏国又连遭秦国、楚国攻伐,势力日见衰弱,称霸气势也日渐消散,开始降为二流强国。而齐国则势力更强,终于取代魏国而成为了东方第一强国。

长平之战

战国末年,一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浩大的战争爆发了,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正当大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赵国突然临阵换将,40余万赵军的命运也就被迅速改变了。

秦昭王四十五年,即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将白起受命攻伐韩国。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野王,并切断了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的通路。韩君恐惧,派出能干的冯亭处理此事。冯亭恨透了秦国人,他自知上党必将不保,于是便决定将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以联赵抗秦。赵王召集大臣商议是否答应冯亭的请降,结果只有平原君赵胜等少数人同意冯亭的请求。赵王听取了平原君的意见,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廉颇驻守长平以拒秦军。秦国迁怒于赵国,立即派出了军队进攻长平,至此也就拉开了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的序幕。

长平之战爆发的前一年,王龁攻占了上党。秦昭王四十六年,即赵孝成王六年四月,王龁开始率军攻打长平,并斩杀了赵军的一员偏将。六月,秦军再攻赵军,攻占两城,擒四尉官。秦军攻势凌厉,赵军不得不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七月,因赵将廉颇固守不出战并屡有失利,赵王于是数次遣使到廉颇处催战。

另外,赵国数十万大军长年在外,粮草供应也越发困难。赵王有意让廉颇与秦军决战,以打破秦军的长期围困,但均遭到廉颇的拒绝,赵王也因此对他生出了不满和怀疑。本来,廉颇战术虽然保守,而且也屡次失利,但损失都不算大,实力尚存;而且当时廉颇一共布置了数道防线,它们一道比一道坚实。秦军眼看得不着便宜,所以便生出了行“反间计”的主意。

为此,时任秦相国的范雎便派人持重金到赵国去行反间计,他们散布谣言说:“秦军最害怕的人,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之辈,实在容易对付得很,而且听说他马上就要向秦军投降了。”

赵王本来就已经在埋怨廉颇不出战了,听到谣言之后他就越发怀疑了,于是竟真的中了计。赵王决定起用只会“纸上谈兵”而缺少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但是此举却遭到了赵括母亲的反对。她说:“我这做母亲的最了解儿子,况且他父亲活着的时候,也认为这个儿子不堪大用,所以请大王收回成命。”

不想赵王却很顽固,赵母只得和赵王约定:假使赵括吃了败仗,那么赵王不能迁怒于赵家的其他人。赵王应允。

赵括到达长平后,一改廉颇保守的战法,竟主动出兵攻打秦军。这时秦军已经暗中再次起用了名将白起为帅(先前白起曾被召回国)。白起采用迂回运动战略,佯装败退以吸引赵军来攻,然后出奇兵将赵军截为两段,并绝断了其粮道。

秦昭王得知此消息后,亲自赶往河内郡,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至长平,用以堵截赵国的援兵和粮运。结果,赵军被困一个多月,赵括不得不最后一次强令突围,结果突围不利,他本人也被射死。

最后40万赵军被迫投降,除年幼的240人被放归外,其余皆被白起下令坑杀。至此,历时3年的长平之战以秦军的胜利告终。

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打击是巨大的,赵国的大部分成年男子都在此役中惨遭屠杀,长平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歼灭战。赵军失败以后,秦军又一举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若不是有其他国家的增援,赵国灭亡在即。经过此役,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被秦国所灭。

巨鹿之战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轻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疏于防范,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城下,进行了歼灭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决战。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0万人屯兵巨鹿南之棘原,修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补给王离军。赵将陈余、张敖、燕将臧荼、齐相田都等先后率军于巨鹿外围救赵,但畏惧秦军,不敢出战。巨鹿守军兵疲粮少,危在旦夕。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为避免反秦武装力量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当时,不幸遇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于困境之中,宋义命士兵扎营,停滞不前。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项羽率军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这就是著名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一到战场,项羽马上发出命令,让楚军迅速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项羽亲自冲锋陷阵,楚军个个勇猛无比,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在项羽军与秦军激战时,各路诸侯援军却缩在壁垒上观看,不敢参战。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援军将领,项羽成了诸侯军的统帅。

巨鹿之战中,农民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以劣势兵力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战术,发扬破釜沉舟的勇猛精神大败秦军,是灭秦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其优秀的作战指导艺术和勇猛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称颂和借鉴。

河西之战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18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在公元前123年,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北击匈奴时,他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2028人,其中有相国和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向河西地区进发。在这场战役中,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楼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高官,歼敌8900余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战后,汉武帝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户。公元前121年夏的第二次河西战役中,霍去病孤军深入,以他变幻莫测的战术大败匈奴军。这次战役中,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投降,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120多人被俘虏,匈奴兵30200人被汉军歼灭。霍去病的声望日益显赫,地位也日益尊贵。

公元前121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了两次纵深突袭作战。

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起战略反击后,先后取得了河南、漠南之战的胜利。匈奴单于和右贤王远遁大漠以北,河西仅存休屠王、浑邪王等部,势孤力单。汉武帝抓住有利时机,发起河西之战。此役分为春、夏两次作战。

二年春,汉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精骑万人,由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出发,涉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历五国,转战六天,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之大黄山),向西北挺进千余里。大败休屠王、浑邪王部,杀折兰王、卢胡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斩获8900余人,汉军损失十分之七。

同年夏,为进一步歼灭匈奴有生力量,完全控制河西走廊,汉武帝令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精骑数万,由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出发,分两路进攻河西匈奴。霍去病率部渡黄河,经沙漠南缘,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西过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阳关遗址西南),转向东南,攻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大败酋涂王,降俘6500人,斩首3万余。汉军亦伤亡十分之三。另路公孙敖部因迷失方向未能参加作战。

同类推荐
  • 人的权利(译文经典)

    人的权利(译文经典)

    《人的权利》是托马斯·潘恩极为成熟与系统化的政治思想作品,书中驳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国大革命之反思》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抨击,点出了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该书曾被英国媒体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与《资本论》齐名。
  •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反映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的文学作品集。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主线,面向全国征集相关作品。来稿以普通基层工作者为主,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述70年来自己所观察、所经历、所思考的故事,从生活的点滴变化,透视社会的巨大变迁,生动地展现出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日益走向强大的方方面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中遴选结集出版。这是人民群众对新中国70年的一种文学性、群像性、片段性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饱含深情的献礼。
  •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企业精神是一种武器。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却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铁人精神民族魂。铁人精神给当代人带来的震撼与激励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削弱,这是铁人精神不朽的源泉。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本书对汉、唐、宋、明、清诸代的政府组织,考试选举监察制度,财经赋税制度,军事与兵役制度,民族、宗教制度与政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对每一制度进行了利弊得失分析,对每一朝代的政治进行了评述。
  • 幸福中国

    幸福中国

    心理学家说,幸福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因此,每个人幸不幸福又和自己内心的感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国家在致力于国民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高,使每个公民自己能够创造幸福、能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姚巧华编著的《幸福中国》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把全国人民的幸福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并力图为广大追求幸福的人们指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引领渴望幸福的人们步入幸福的殿堂。
热门推荐
  •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你和我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你和我

    十世轮回之境,你我奈何桥分断。不知何时相见,你我是否还记得对方。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作者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换肤、美白广告秘方的实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全面系统呵护身心:从女性心理到各种女性常见病,从美白去皱到塑身减肥,全面系统呵护女性的身心美。
  • 重生之大佬她真的很乖

    重生之大佬她真的很乖

    阮知知从小就知道从小就被警告自己不是真正的阮家大小姐而是一个为了保护真正的阮家大小姐阮宁的替身,不要去肖想那个位置。阮知知18岁生日时,所有人都知道了阮家大小姐阮知知到头来只是个笑话,所有人都选择性遗忘的忽略了阮知知,而阮知知在阮家18年来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母爱,还被人戏称抢了阮宁的一切。最后“失魂落魄”之下出了车祸???﹌﹌﹌﹌当阮知知重生归来……(你说什么?京城第一世家家主是阮知知)(你说什么?电竞圈大神是阮知知师弟)(你说什么?暗界的老大是阮知知师兄)(你说什么?娱乐圈影帝是阮知知师傅)……当阮知知的马甲,一个个被扒掉老婆,你不是说要对我负责吗?(某国王子)煤体……阮家上下……白莲花……什么都不怕的?……★注意:女主是我女鹅,不喜勿喷!不喜的话为了您着想请点?
  • 西游之蛟魔滔天

    西游之蛟魔滔天

    封神之后,尚有西游!积年老魔,转生蛟魔!三十六天罡大法!七十二地煞小术!且看我翻江倒海,魔威滔天!
  • 双和欢

    双和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没有幼月我就要死了

    没有幼月我就要死了

    “我愚蠢的弟弟哟,你终于按捺不住你的欲望了么?!想要对姐姐大人下手了么?!”by辉夜“不,我要的是幼月!”紫夜,“没有幼月我就要死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把幼月日一次!
  • 德比兰编年史

    德比兰编年史

    沉睡的号角被吹响,古老的歌谣再次被吟唱,剑与魔法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德比兰大陆,一片充满了神奇色彩的辽阔土地。对于魔法有着高度理解能力的人族有着尖尖耳朵的箭术高超的精灵族长有野兽一样的部分肢体的兽人族有对于手工艺术极为精致的矮人族贪婪好财却不见踪迹的龙族……一个来自乡下的少年,由他开始,将开启德比兰大陆的新篇章,谱写新的史诗!
  • 隔壁那个偷窥狂

    隔壁那个偷窥狂

    且看一个闷骚系呆懵面瘫如何追上他喜欢了十多年的伪·冰山·真·花瓶系女神的。女神不好追,要看你怎么追。喜欢请收藏,多谢观看乀(ˉεˉ乀)
  • 混元修罗记

    混元修罗记

    一代武帝意外得到修罗至宝——修罗印,却遭来其他四帝追杀。为了活命只好将自己一缕残魂封印在修罗印中。不料,意外转世,新的起点,新的一切,看一代至强武帝如何逆袭!!!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