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4800000005

第5章 洪流: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5)

但是,吕氏并没有因此过上一天舒适的日子。接下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打得天昏地暗,吕氏被俘,成了项羽的俘虏。项羽把吕氏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氏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我们是结拜弟兄,我妻即你妻,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当时的吕氏并非心寒如冰,因为她猜想刘邦是使用的“欲擒故纵”之法,所以心中比较坦然。

楚汉战争打了4年之久,吕氏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做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身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得心胸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

公元前203年农历九月,楚汉以鸿沟为中界,两分天下,项羽归还吕氏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吕氏这才算是死里逃生。同年,吕氏被册封为皇后,从此,吕氏开始向权力的顶峰一步一步迈进。

回顾吕氏婚后的日子,生活多艰,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困境,然而这段艰苦岁月并没有把她击倒,反而给其增加了不凡的胆识和政治阅历。史书称吕氏为人“刚毅”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并且这种“刚毅”的性格在吕氏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汉高祖刘邦长年在外征战,随军帐幕中自然不乏红粉佳人。在这些红粉佳人中,有薄姬、戚姬、曹姬等多人。一个人既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己有,多几个女人伺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当时常有的事,吕氏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什么使吕氏变成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呢?主要还是“权势”害人。在最高权力中心皇宫,权力之争常常是你死我活的,即使你不想争,形势也逼迫你去争,更何况吕氏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欲十分强烈的女人。

其实,吕氏并非是个事事斤斤计较的女人,但只要发生实质性的利害冲突,甚至影响到她未来的安全问题时,吕氏便感到如坐针毡、日夜不安。于是,她首先学会了“抓大放小”,在大事上不糊涂、不忍让、不迁就。

当时,吕氏感觉到最大的危险出在戚姬身上。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雅、美丽,自她与刘邦相遇,两人便情投意合,成了一对烽火鸳鸯,誓同生死。戚姬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影子,活脱脱就是个小刘邦,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吕氏儿子刘盈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势态在不断发展,情况万分危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吕氏整天胆战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面对情仇和政敌,她怒火中烧,咬牙切齿。那段时间,吕氏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欲借其势,而谋己利。

当时,汉朝的“商山四皓”非常有名。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分别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千方百计想要网罗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很是粗鲁,言语之间还经常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和。吕氏想,如果把“商山四皓”拉过来,何愁大功不能告成。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氏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氏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助太子一臂之力。这“商山四皓”都是博学之士,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加上刘盈聪明好学,悟性很强,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摆筵席,吕氏安排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为刘盈助威。等到汉高祖刘邦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首先想到太子已不可废,废不得,废不了。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丰,长大成人了,而且绝非等闲之辈。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为排遣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诉说无奈。两人唉声叹气许久。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危机产生奋进,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氏接着就是树立自己的威望。吕氏在树立威望的过程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震慑群臣,使群臣不仅害怕,而且服气。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些与他一同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功臣仍然举止粗豪,不顾礼法,有称兄道弟之嫌,无君臣礼仪之实,甚至醉后拔剑起舞,砍去殿柱,闹得不成体统。直到经过叔孙通制定朝仪,朝廷之上才算有了规矩,有章可循。据说汉高祖刘邦当时由衷地说道:“今天才知道当皇帝高高在上的滋味。”但一班自恃功高盖世的将帅仍有不臣之心,汉高祖厉行打击,吕氏便借势杀人。

汉初三杰之一、运筹帷幄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保障后勤供应的萧何不仅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还是当前急需的发展生产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当年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王。所以,当吕后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豨后,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即“三不杀”,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她不违背刘邦的约定,把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

吕后这招确实起到了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人都敢杀,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接着,淮南王黥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这时,汉高祖刘邦正在病中,原本是想派遣太子刘盈率兵,前去讨伐叛乱。但吕后不忍心叫儿子上战场,因为上战场生死未卜,她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刘邦说:“黥布是天下猛将,很难对付,太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诸将又多是太子的叔伯辈,只怕难以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无奈之下,刘邦带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流矢,伤口溃烂,拖了三个月而驾崩。

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事先在宫中伏下武士,大臣们来一个杀一个。四天后,吕后见机密已经泄露,只得给汉高祖发丧,立太子刘盈为汉惠帝,她被尊为太后。由于惠帝年少,性格懦弱,朝政仍掌握在吕后手中。

吕后首先铲除异己,杀害情敌,一个不留。她认为,戚姬与赵王刘如意是当前之敌,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开。她把戚夫人罚为奴隶,戚夫人头发被剪掉,宫装被剥去,换上奴隶的衣服,整天在黑屋子里舂米,再把赵王刘如意从邯郸召进京予以毒杀。

后来,吕后又叫人把戚夫人的手足斩断,双眼弄瞎,耳朵熏聋,喉咙搞哑,把人搞成了猪的样子,取名“人彘”,丢到一个土坑里。她还特地叫惠帝去看“人彘”。惠帝开始认不出是什么东西,一问才知道是戚夫人,猛地吓了一大跳,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回去后,他得了一场大病,派人告诉吕后说:“这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事,往后你凡事请便吧!这个天下我无心治理了。”从此他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

刘盈做了7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即位为少帝,因小孩口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忌讳,4年后被吕后幽杀。她又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4年,吕后病重,仍然不肯放弃权柄。

在吕后临朝期间,她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想要斩尽杀绝;另一方面大肆提封吕姓子弟为王,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自己控制汉朝。她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朝野的不满,连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中也有不满意的,这个人就是朱虚侯刘章。刘章在吕氏死后联合其他人铲除了吕氏的亲信,拥戴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当了皇帝,他就是后来为汉朝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很大贡献的汉文帝。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忌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忍,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千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

吕后的杀功臣的政策,无论是刘邦在世时,还是自己掌权时,都一以贯之。也许就是因为她看到了功臣能人对自己统治的可能的威胁,她知道消除了这些可以安邦定国的栋梁,即便是刘家的天下陷入了危机,也没有人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这样自己才能坐稳江山。

虽然吕后在政治斗争中异常残暴,但在社会经济方面仍奉行休养生息的黄老无为的指导思想。刘邦死后,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做的重要人事安排,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史记·吕太后本纪》就写道:“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资殖。”由此可见,吕后的经济政策使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并且能安居乐业。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以后第一位当政的女政治家。

文景之治

文景,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文帝名叫刘恒,是刘邦的儿子,在位23年(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景帝名叫刘启,是文帝的儿子,在位16年(公元前156~公元前141年)。文景统治的40年,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是西汉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个局面的出现,是在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之后造成的。汉初以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提出并且收到一定效果。

西汉建立后,社会经济一片凋敝。史书记载,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那时,连皇帝都弄不到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来拉车子,将相有的只能坐牛车。面对这种形势,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成了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当务之急。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刘邦当政以来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实际上就是稳定小农经济、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文景两代,大力推行这一政策,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

文帝曾经下诏说:“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意思是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治理国家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采取的办法,首先是减轻田租,有时把原来的十五税一,改成“三十而税一”,有时甚至“除民田之租税”,即免收田租。景帝时还把田租“三十税一”正式定为制度。人头税也有所减轻。汉代人头税称为算赋,民年15岁到56岁,每人每年交纳120钱。文帝时曾减为40钱,徭役也有所减轻。文帝时把原为一年服役一个月的办法,改为“三年而一事”。文帝对役使民力也比较慎重。有一次,他想盖一所露台,招来工匠估算,要花费黄金100斤,约等于中等人家10家的家产。文帝觉得费用太重,就把这项营建的计划取消了。文景时还一再下令,让居住在长安的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国,以免“戍卒给输费苦”。这就是所谓“轻徭薄赋”。与此同时,在刑罚方面有所减轻。文帝时,作了两点改变:一是废除连坐收孥法,即对犯罪人的全家老小不再一同治罪,对犯罪人的妻子不再罚做奴婢;二是废除肉刑,即当黥(在脸上刺字)者改为城旦舂(男子修城,女子舂米),当劓(割去鼻子)者笞(杖打)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景帝时又减轻了笞刑。这就是所谓的“刑罚大省”。

文帝和景帝的政策调整了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当时封建经济起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景帝末和武帝初,社会和国家都已比较富庶。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霹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徭役日益繁重,土地大量兼并,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缓和阶级矛盾、实行改革的旗帜下,王莽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由于违反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政策加重了社会灾难,引发了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王莽是元帝皇后的侄子,靠沽名钓誉发迹,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9年,王莽提出实行王田制度和奴婢政策。土地兼并和畜奴、买卖奴隶是当时最主要的问题,是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王莽下令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归国家所有;所有的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田产过多的要捐出去;没有土地的,官府按规定分配;不执行命令的被流放到边境。但当时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贵族、官僚和豪强手中,他们群起而反对,各级官吏也拒不执行命令。奴婢的生活状况并没有什么改变,下层阶级也没有从中得到切实的利益。3年之后,迫于各界压力,王莽只好宣布废除这一法令。不久,王莽又下诏实行五均六莞制度,企图以此控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剥削,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狂活动,并使国家获得经济利益。又过了3年,迫于各界压力,王莽只好宣布废除这一法令。五均是由政府统治工商业的经营并管理物价,六莞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由官家管理。但王莽用来管理五均六莞的多是富商人贾,他们和地方官吏相互勾结,营私舞弊,盘剥百姓,损公肥私,结果改革的收效甚微,反而助长了不良之风。

此外,王莽又5次进行货币改革。频繁而又不合理的币制改革,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王莽政权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币制改革时,新币不能马上投入使用,下层民众就大量使用私币。王莽用重法严禁私钱的流通,一家藏有铜、炭就被认为是私自铸钱,邻近5家都要受到牵连,一起被官府收为奴隶。民众苦于生计,出门去生产经营,所得到的还不够交税;闭门在家,横祸又会从有铜的邻居飞来,于是纷纷起义。内政制度方面,王莽也大肆改革,他更改官制和县的名称,数次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有些郡县改得连官吏和百姓都记不住,此外还不断改变少数民族的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在改革的同时,又大兴土木,并派官吏广征淑女,巧取豪夺,供其享乐。他大量派使节和军队到各少数民族宣扬新朝的政德,又挑起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矛盾,调兵遣将,征发民力。朝廷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的骚扰、惨无人道的刑法使下层民众无法生存,最终爆发了震撼全国、推翻新朝的农民起义。

同类推荐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本书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编撰了《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一书,旨在给正在创业和创业有成者提供创业与守业的参考读本。我们力求做到去其糟粕而九九加一,旨在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靠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试想,中国古代的缔造者、仁臣良将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才达到成功彼岸的。
  •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因为农业是一种产业,是农民从事的职业;农村是农民聚居生产生活的社区。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
热门推荐
  • 再见,我的年华

    再见,我的年华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与遗憾的故事,女主角夜萱有着与太多人相似的过往,又有着太多人向往中的面孔。她从不畏惧,她披荆斩棘,她逆光而行……或许你不是她,可是至少在这一刻,你可以成为她。和你所遗憾的不完美好好道别。
  • 青少年科学保健滋补食谱

    青少年科学保健滋补食谱

    青少年要想使脑功能处于最佳的状态,就必须补给大脑充足的营养,使其得到适当的食物刺激,增加其活力,使身体和大脑健康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创造力、反应能力、应考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效率;防治疲劳症、健忘症、抑郁症、失眠症,使大脑处于良好的状态。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和长智慧的特殊阶段,在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营养结构和合理的膳食习惯,对其脑部发育和健脑益智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讲究营养均衡、探讨科学饮食的同时吃出一颗聪明的大脑和健康的体魄是所有人期盼的,这也是本书编写的宗旨。
  • 万古武圣

    万古武圣

    少年叶秋,经脉俱废,受尽凌辱。被人扔进绝地,得无上传承,造化涅磐,凝完美道基。武道盛世,万古天骄,绝代神女,皆破长眠而出,大世之争,闪烁万古。万古我为尊,神女我为夫,横扫各世天骄,凌霸诸天万界,咆哮苍穹乾坤。
  • 剑霸天下

    剑霸天下

    不染天下不染尘,半分形迹半分踪,圣贤不过笼中影,身游潇洒文武风。本该是衣食无忧的他却踏上了复仇的不归路。
  • 穿越古代追夫记

    穿越古代追夫记

    第一句“新年快乐”要留给喜欢的人。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居然会因为溺水穿越,更主要穿越成刁蛮任性最受皇帝宠爱的公主。“浅墨,我说了,我也会用命护你。”┈┈洛君逸“洛君逸,我们到地府再完成未完成的婚礼如何。”┈┈上官浅墨穿越多变公主×温柔专情公子
  •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4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4

    梁晓声先生以直面现实的态度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而又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史性与诗性的综合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魔心天使

    魔心天使

    魔心天使是连载小说,这是第一册,梦幻校园
  • 戏曲江山

    戏曲江山

    新手写文苦命少女钟爱戏曲,却倒在了戏台上,开启了穿越之旅中二王爷花天酒地,却栽在了穿越少女的手上
  • 王者荣耀之领主大人

    王者荣耀之领主大人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在离维比曼王国边境不远被称作混乱之地的地方涌进了大大小小的新贵族,浑浊的水潭再次被搅动,各方势力躁动。一支由私生子,山贼,佣军、组成的队伍跌跌撞撞来到这里,他们将披荆斩棘,建设属于自己的国度。
  • 等到最好的你

    等到最好的你

    女主是一个出生平凡普通的家庭,原本的生活,普普通通,但也不是算特别幸福的家庭!在女主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去读职校的时候,报名的那次是和男主的第一次相遇…一年里两人并没有交集,到了第三个学期,男主偶然的关注,女主的蒙圈。就这样,两个人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开始了火花的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