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85600000034

第34章 附录(4)

很不幸,我的希望被粉碎了,第二天,您就离开了我们!您虽然与世长辞了,但您没有离开生您、养育您的中国大地;而人民、祖国母亲也永远不会忘记您!北大荒的人民送给您的锦旗——“丁玲不死”,就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意!汤原农场的农工怎会忘记,为了把刚刚出壳的小鸡养活,您就把小鸡搂在怀里;宝泉岭农民也永远忘不了您为了他们早日摘掉文盲的帽子,您这位大作家去当扫盲教员,兢兢业业地教他们识字。您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中,省下钱给他们买纸、买笔、做黑板;山西省长治县嶂头村的农民也忘不了您,您把安家费拿出来给村里买了拖拉机……长相思啊,常相忆,您的心灵多么美好!在长达1/4世纪的时间里,您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和政治生命,而您没有抱怨,没有大作“《离骚》”。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问您:“共产党执政以来您老是挨整受苦,你为什么还相信共产党?”您回答说:“不是共产党错了,是一些人错了,一些思想错了。”您正确地把党里的个别人,个别思想和整个党分开,维护了党!您还说:“在我遭受不幸的时候,党和人民也同样受蹂躏”;“肉体的伤,心灵的伤,你的伤,我的伤,哪里比得过党的伤?”多么博大的胸怀!有一次您铿锵有力地回答了一个外国记者:“我宁愿在国内当‘右派’,也不愿到国外当‘左派’!”您不愧是祖国忠贞的儿女!您的一生给人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和思念!您的老师鲁迅在《悼丁君》中写道:“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他把您比喻为神女、湘灵;您的同志瞿秋白说您:“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您是一只永远扑向光明、扑向真理的飞蛾;您的文艺界同事说您是一枝“晚香的红杏”;您的老伴说:“你是海洋上远去的白帆,希望在与波涛搏斗”……啊,丁玲!您留给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回眸:我的丁玲研究之路

彭漱芬。

窗外,已是绿肥红瘦之时。岳麓山下桃花坪那枝叶纷披的橘树,它的洁白芬芳之花,已结下小指头大小的绿色之果。拙著《迷人之谜:丁玲》业已搁笔,终于结下了一个小小的“青色果实”。这是我研究丁玲的第3本专著。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研究丁玲已有30多个春秋。回想当初研究丁玲,只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并非有心插柳。

那是万象复苏的1982年。丁玲已经复出,并经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其党籍、政治名誉和工资级别。年初,北京的某家杂志刊登了一个青年给丁玲的信,信中言及丁玲复出后的作品似有“趋时”之嫌。不久,丁玲在该刊发表复信,表明自己并未趋时,而是由衷之见。本来,在我心目中,丁玲好像一件出土文物,我对她并不了解,因为她运交华盖,戴上“反党”帽子的时候,我还在读中学。现在刚刚得到解放,复出不久为什么又有人批评她?出于好奇,我开始读丁玲的作品,了解丁玲其人其作。过了一年,我发表了学术论文《试论丁玲创作道路的重要特色》,文章先在本校学报发表,后为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后又收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丁玲作品评论集》,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1984年6月14日,全国首次丁玲创作讨论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我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结识了丁玲,并和丁玲交谈过,对她的为人、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着这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满面笑容的老太太,我觉得她慈祥、和蔼,平易近人,她不像莎菲,更不是莎菲。她的脸上那深深的皱纹,记录了她的种种苦难和不幸;她那满面的笑容,表达了她的豁达和乐观;她那双大大的灰色的眼睛,仍炯炯有神,而且深邃,似有许多奥秘和遐想。

丁玲复出之后,厦门大学聘她为名誉教授。为庆祝丁玲八十寿辰,厦大校、系两级领导决定召开一个丁玲创作讨论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作家前来参加,共襄斯举,因而,才有此次的盛会。参加此次讨论会的著名作家有魏巍、马烽、马加、杜宣、杨沫、陈登科、峻青、刘真、周良沛等。舒群、杜鹏程、雷加、刘绍棠等写了贺信,来自国内外研究丁玲的学者、专家第一次聚会于厦门大学,对丁玲的作品的时代精神、风格特色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等作了探讨。此次讨论会,初步形成了丁玲研究的队伍。就在此次会议上,一些代表倡议成立全国丁玲研究会,并决定1986年在湖南召开“丁玲创作60周年学术讨论会”。因为我来自湖南,所以大会委派我回湖南后向当时省作协主席康濯同志汇报。他很支持,并以省作协、文联的名义向省政府报告,又得到省里首肯与资助。

在厦门大学讨论会闭幕式上,丁玲讲了话:“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以后更不容易有大的成绩了,因为我已经80岁了。你们把80岁当好事,我们把它当坏事。如果现在我是70岁,60岁该多好?80岁,就意味着我的时间很短了。你们祝愿我长寿,怎么能长寿呢?长不了多少了。(大笑)我只能利用这很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丁玲:《在丁玲创作讨论会闭幕武上的讲话》,《丁玲创作独特性面观》,长沙,瑚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这话不幸被丁玲言中。1986年3月4日,丁玲去世了。她走了!原定的“丁玲创作60周年学术讨论会”仍如期于1986年6月6日。13日在长沙召开。痛惜丁玲、怀念丁玲的诚挚感情,认识丁玲、研究丁玲的热切愿望把大家召唤到一起,共同探讨“丁玲与中国新文学”这一中心议题。会后,由我写了《丁玲创作60年学术讨论会述略》一文,发表于《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上。该文总结了这次讨论会的成绩,并作了展望。

自厦门大学首次丁玲创作讨论会到现在,已经召开了11届“丁玲文学创作研讨会”。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地拓展、深化。

作为研究丁玲队伍中的一员,30多年来我的研究历程,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横向开拓式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此阶段对丁玲的研究,由《试论丁玲创作道路的重要特色》起步,而后主要是对丁玲的《母亲》《意外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严寒的日子里》《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进行研究,并对丁玲早期小说的外来影响、小说的审美特质、对解放区文学的独特贡献等发表了一些意见,写下了10多篇丁玲研究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并未停留在翻案层面上,也没有从单一的社会批评出发,而是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地对丁玲及其作品进行横向研究,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好几篇。例如对于丁玲被国民党囚禁于南京时所写下的《意外集》,过去因为批判丁玲时说她是“叛徒”,而当“叛徒”时写下的文章,就一定是“毒草”了。这样,对《意外集》的研究,倒成了个“禁区”。1984年4月,我所写的论文——《沿着<水>和(奔)的现实主义方向前行——评丁玲的(意外集)》一文发表在学报上。198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惠芬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近年丁玲研究述评》一文,其中对拙著作了这样的评价:“以往不被重视的作品如《意外集》,也被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指出《意外集》在丁玲的创作中虽然算不上佳作,却应视为丁玲整个创作的有机部分;而从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则可以看到,继《水》和《奔》以后,作者的视线仍然注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种种社会矛盾。这些作品尽管写于‘极不安和极焦躁’的心境之中,未免‘充满一种阴暗的气氛’,但基调仍然和《水》《奔》一致,是同一旋律奏出的叉一组谐音。这样的分析或许还有所疏漏,但也已经为历来的丁玲研究弥补了一项空白,使人们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丁玲的创作倾向。”(陈惠芬:《近年丁玲研究述评》,载《文学评论》1985(6))

又譬如对拙作《从审美的角度看丁玲对解放区文学的独特贡献》一文,华东师范大学林伟民先生在撰写的评论文章中这样说:“值得一提的是,彭漱芬从审美角度审视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创作,认为丁玲小说里富有一种深邃美,体现在作品形象所包含的深远含义和作品思想意蕴的深刻性以及作家审美体验上的深度性上”。(林伟民:《丁玲小说研究六十年述评》,载《武陵学刊》,1991,16(1)。)

第二个阶段是纵向梳理式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1989年5月,全国第4次丁玲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这次讨论会,思想活跃、气氛热烈。大会就丁玲的艺术个性进行了争鸣。1988年《上海文论》第5期上刊登的王雪瑛的论文《论丁玲的小说创作》,“成为引发与会代表展开不同观点争鸣的一个契机”。与会者大多认为“那种认为20世纪40年代的丁玲作品不再有艺术个性的看法恐怕是相当简单化的”。

如何探讨作家的艺术个性?丁玲是否除了《莎菲女士的日记》之外的小说都是公式化、概念化之作?这些问题,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而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丁玲的小说作纵向梳理式的研究,不宜将各个时期割裂开来。在此次会议之前,我正在构思一本著作,也已经写好了全书的大纲,想对丁玲的小说发展轨迹作整体的勾勒,并梳理出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轨迹。经过两年的努力,1991年4月,我的第一本丁玲研究专著——《丁玲小说的嬗变》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聂耳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聂耳

    “聂耳”这个名字是他日后到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自己取的。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边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全家人都十分宠爱他。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记忆力特别强,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300多个,到了4岁,就认识500多个汉字了。母亲教他唱的民歌小调,他学几遍就会唱,大人讲给他听的故事,他也很快能够复述出来。最招人喜欢的,还是他的模仿能力。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如戏人生:洪昇传

    如戏人生:洪昇传

    洪昇是清朝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洪昇的《长生殿》是清初时期伟大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洪昇人生资料缺乏和稀少的情况下,尽力搜索,然后沿其人生轨迹及交友游历和诗文著述线索,进行参照梳理考证,清晰简约而流畅深入地叙述了洪昇曲折的人生经历。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热门推荐
  • 皇后的恩爱日常

    皇后的恩爱日常

    萌系小皇后与宠妻皇上的恩爱日常。不喜勿喷请大家文明看书
  • 校园王道之不良女生

    校园王道之不良女生

    神秘复杂的身世,一个痞子一样的女生,她是高贵的公主,她是黑帮的堂主,一个玩水枪的女孩,面对校园四大不能惹的人物,却不屑一顾。好友不屑的说:“你们是不能惹得人物,同样若昕也是不能惹得人物。”他说:“那个玩水枪的女孩很有趣。”她说:“你的长相还没有勾起我犯罪的欲望。”好朋友和男朋友的背叛过,让她心里产生了阴影,当他对她说:“我可以追你吗?”她笑笑说:“我对你有兴趣,但没有性趣。”当所有人走到一起,无意间透露出了她的身份……
  • 大神你能将马甲藏好吗

    大神你能将马甲藏好吗

    [本文女强文,女主人美路子野]十二年前,父母离婚,苏喻成了被抛弃的一个,外婆看着可怜将苏喻带到乡下抚养。十二年后,外婆病故,她被亲身母亲接到安城借读。母亲说:你后爸是名望贵族之后,你大哥自小就是天才,你弟弟是星辰高中的学生,你不要丢他们的脸。***京城傅家太子爷暗地的派人去各大世家警告他们的小辈:爷的媳妇是个普通人,你们不准仗势欺人,也不懂京城的规矩.....嗯,脾气也不怎么好。直到一天,一世家子弟,半夜蹲围脖,翻出傅家太子妃的某个视频,连夜将自家有黑客之称的哥哥,从被窝里捞了出来.....几分钟后.看到上面写着的其中一个马甲......跟自家哥哥大眼瞪小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伯贤太宠妻

    伯贤太宠妻

    绝对甜宠文~~甜的掉牙~~~~~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命运代号Zero

    命运代号Zero

    一个不完整的家一个自强的少年一个神秘黑衣人一场秘密的交易一份强大的力量平凡的生活终究被打破这次行动,是为了保护家人,还是……
  • 书博鸡者事

    书博鸡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直播之末世逃生

    直播之末世逃生

    灵气复苏时代,海青感染了未知病毒,变成恐怖丧尸。只有最无用的水系异能,面对四面八方的猎杀,只能拼命逃跑。一款位面直播系统绑定到他,在有亿万主播的平台,他一个小小丧尸主播,要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星际看客发出弹幕:《主播刚才脚下踩的,是能提升体质的星光草吧,那可是三百万积分一株的灵药。》叫我修真大佬:《主播身后的红色果子,是炼筑基丹的主要材料,操……》承包我的主播:《只有我觉得主播逃命的姿势很帅气吗?》……ps:位面直播间是金手指,剧情为主,直播为辅。
  • 不朽神人

    不朽神人

    玄元大陆,大道繁衍亿万年。任你天玄镇世,帝道掌天。终抵不过岁月不朽。当有一日,一名少年携一方玉印走出凡尘。九幽之下,诸天万界。吾名沈云,我为不朽!
  • 你是晚星璀璨

    你是晚星璀璨

    沐晚星在那些年里喜欢错了人,不但伤了自己的心,还丢了一双眼角膜。直到遇见了傅行泽,他爱她,宠她,惯她,从不吝啬他对她的爱。也不但他对她的爱,就连他的家人也给予她很多温暖与关爱。公公傅琰东:“晚晚啊!什么时候和阿泽生个女儿给我们带带啊?”婆婆白欢:“对对对!我们要求不多,一个就行!男孩女孩都好!尤其是女孩!”小姑子傅安安:“嗯嗯!尤其是像嫂子一样的女孩!长大了一定长得很好看!”小叔子傅行政:“对!等小侄女出生了!我可以教她拉小提琴!”老公傅行泽:“老婆生男生女我都喜欢,老婆就算是生个蛋我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