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2900000002

第2章 三皇五帝(1)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按照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传说中的“三皇”有哪些说法?

“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区对夏朝以前历史的一个笼统称呼,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有不同的定义。但普遍来说,“五帝”的争议相对比“三皇”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史记》有《五帝本纪》。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对“三皇”却没有任何的介绍,既没有说有,也没有说无。事实上,他不认为有“三皇”存在。

关于“三皇”具体是指哪三位人物,歧说颇多,计有以下几种:

其一,《世本》、《帝王世纪》、《古文尚书序》等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其二,《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

其三,《白虎通·号》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

其四,《补史记·补三皇本纪》、《风俗通义·皇霸·三皇》引《春秋纬运斗枢》作伏羲、女娲、神农;

其五,《风俗通义·皇霸·三皇》引《礼纬含文嘉》作伏羲、神农、燧人;

其六,《资治通鉴外纪》作伏羲、神农、共工;

其七,《补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作天皇、地皇、人皇。

现在大部分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

黄帝是怎样一个人?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五帝之一。传说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黄帝建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

当时,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尤其是蚩尤暴虐无道,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重任,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都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擒蚩尤而诛之,随后被诸侯尊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黄帝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安宁地居住过。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使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所以人们将他奉为人文始祖。

颛顼帝有哪些传说?

相传五帝之一的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颛顼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

《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这说明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民众,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因而颛顼时期,生产较前有很大发展。

颛顼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制已经解体,实行了男娶女嫁,人们有了家室,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时还规定了一些制度,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须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路口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结婚等。这说明母系氏族已让位于父系氏族,“父权制”已经确立,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出现。

颛顼是传说中的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辖区非常大。据《准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颛顼真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怎么回事?

颛顼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当时还有个强盛的部族,首领叫共工氏。共工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水利工程,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这样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但颛顼认为,他是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以如果按照共工氏的做法实施会惹怒上天为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颛顼世系属黄帝,共工世系属炎帝,因此共工氏与颛顼由于农业方面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帝位之争,便可算作炎黄之战的继续。共工氏力气比颛顼要强,但他却不如颛顼有智谋。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鼓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相信颛顼,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虽然共工氏没有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驾起飞龙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一声巨响后,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共工氏的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

祝融氏的传说有哪些?

既然共工氏是司水利之神,那么火神是谁呢?传说中祝融被后人尊为火神,以火施化,号赤帝。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原叫重黎,在担任火正官时,黄帝赐他姓“祝融氏”。《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此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

俗话说水火不容,水神共工氏与火神祝融氏的关系如何呢?《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愤。于是,共工集五湖四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始终是往低处流,于是洪水从昆仑山上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工输了,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塌了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了灾难。

帝喾有什么神奇之处?

上古五帝中的第三位是帝喾,他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后来代替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也就是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极,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极都没有登上帝位,到帝喾时才登上帝位。

帝喾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节俭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百姓。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风雨所及之处,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

尧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圣王,相传尧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帝喾。尧在位七十年,史书中称“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是一位功绩卓著、治理有方的帝王。他即位以后,举荐本族德才兼备的贤者,使族人能紧密团结,做到“九族既睦”;又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教育百姓和睦相处,因而“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同类推荐
  • 大唐新世界

    大唐新世界

    杨广雄心大欲,不念民生艰难,造就了乱世!群盗纷起,互相攻杀。为了生存,他们四处劫掠,致使人人自危。李渊久历宦海,一双风尘巨眼,早已看穿了世事。天下风云变幻,李渊审时度势,于晋阳起兵。入主长安之后,李渊刚柔并济,忍辱发计,步步为赢。得李世民与李靖二位战神相助,削平群雄,铸就太平之基。之后,牧马南山,铸剑为犁,百姓得以回归故土,安居乐业。
  • 回到西汉当神棍

    回到西汉当神棍

    他以神之名义,鼓舞汉军士气,号令铁血雄师,征四夷平八荒。他借神使之身,忽悠人间绝色,牵动无数芳心,尝尽天下佳人。纵横西汉,遨游宇内,极尽轻狂,谁敢争锋?
  • 逍遥战神李玄霸

    逍遥战神李玄霸

    悲催的李玄霸遭雷劈,被后世的“万金油”穿越附身。李世民、长孙无垢、杜如晦、房玄龄、秦琼、尉迟敬德等等哪一个是容易对付的?没有权力欲望的他是如何在牛人如潮的时代中完成奋斗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嗯,还是先娶个漂亮老婆生娃娃再说吧!
  • 国公府的赘婿

    国公府的赘婿

    一不小心成为了国公府的赘婿,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PS:纯智斗争霸文,单女主。
  • 乱世武商

    乱世武商

    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
热门推荐
  • 尹先生我对你一见钟情

    尹先生我对你一见钟情

    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是完美的。不计其数的爱情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这个真理并将其演绎的淋漓尽致。遗憾和不可得让爱情变得颓废空灵。透射出动人心魄的一瞬。而对一个善感多情的人,这一瞬也许就是一辈子。就是此后,人生中最美丽的情感标本啊。正如顾清越喜欢了尹君辰一辈子,却也只是爱而不得。
  • 重生之进击的农家女

    重生之进击的农家女

    在阳光二气少女宋初夏看来,这世界诸事,除去生死这件大事,其他都是小事。也包括了重生这件事。再贫瘠的土壤,也要阳光向上的生长。再平凡的出身,也不能阻止追求小资的脚步?身为农家女,也要提起笔,古代三流文笔小作家,默默的写着文人士子们所鄙夷的风月艳调,坑骗深闺无知少女。直到某日,古代版扫黄打非轰轰烈烈的开始,主持着扫黄的这位大人一脸冷酷,忽听旁边有人说:“梁大人未婚妻便是看了这些个下流戏文方才与人私奔,最是恨透了你们这些文坛败类……”“没错!就是你!”我去……那不如姐姐我以身相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城使

    守城使

    有一天,有一位女孩打破了贤余千篇一律的生活,好看,但离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又差的很远,有时也很呆萌。可又有一天,使我不得不拿起我的战枪,去守护她,去守护这个城。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超级道观

    超级道观

    一座道观,链接诸天万界。什么你寿命还有一个小时,没问题,给你十年寿命。
  • 听闻爱情有我和你

    听闻爱情有我和你

    神使奉命守护下凡历劫的神灵,使其在人间百年善始善终,百年之后回归神位。
  • 还望先生救我

    还望先生救我

    还望先生救我!不救,乀(ˉεˉ乀)滚!还望先生救我!改日,改日再救!先生必须救我,不救也得救!!!
  • 天屠纪

    天屠纪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事与仁,两不立。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雄中雄,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 镜态冒险季

    镜态冒险季

    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吴幼坚宁门一(17岁)与青梅竹马沈念(16岁)在观看流星时偶然来到新的世界——“三次元镜态”,并认识了其他同样的人类,为找到回到原来世界的办法,和解开这个世界的秘密,从此开始了生存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