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6900000030

第30章 瓜仙(1)

高大的柿子树下,十余个粗汉正在休息。

七月三日—

白天。梅雨刚过,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粗汉们是为躲避烈日来到树下歇息的。

柿子树实在是大。两个成人伸长了手还不能合抱。树枝伸向四方,枝叶下有一大片树荫。树荫下面,有几匹马,驮着装满瓜的筐子。

这里是从大和途经宇治到京城去的大道。粗汉们看来是赶着驮瓜的马,由大和进京的。途中,他们在这柿子树下暂避暑热。

阳光猛烈得几乎要将马背上的瓜煮熟似的。

粗汉们各自捧瓜在手,美美地吃着。瓜的爽甜随风飘散。

在同一棵柿子树下,源博雅坐在折叠凳上,不以为意地望着粗汉们啃瓜的情景。在他的脚旁,放着装水的竹筒。

博雅是在自长谷寺归来的途中。他送圣上抄写的《心经》到寺里,归途中停下牛车,在树荫下避暑纳凉。

仆人三名。随从两名。算上博雅,他们一行共六人。

仆人徒步,随从骑马。各自驻足下马,到树荫下休息。

“咳,为圣上送东西也不轻松啊。”

“这是第二趟了。”

两名随从在一旁闲聊,博雅这边也能听见。

近来圣上兴之所至,抄写起《心经》来,并将抄经送往各处寺院。

许多人都受过指派,至于博雅,则如随从所说,这次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十天前,去的是药师寺。

“最近京城里怪事接连不断,圣上抄经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不,圣上抄经是在怪事出现之前。抄经和怪事是两回事。”

“不过,怪事频频,倒是真的。”

“噢。”

“好像说民部①的大夫藤原赖清大人的女仆也出了怪事吧?”

“这事是昨晚我在长谷寺告诉你的嘛。”

“对对,是你说的。”

“说是最近有个住在西京的人,三天前的晚上,在应天门用弓箭射下一块发出绿光的玉石。”

“哦……”

他们说着这样一件事。这件事也传到了博雅的耳朵里。

民部省的藤原赖清的女仆遇到怪事,经过是这样的:

这位藤原赖清,曾是斋院的杂务总管。他多年来出任斋院的杂务总管,事必躬亲,但有一次得咎于斋院,返回自己的领地木幡,在那里禁闭。

木幡处于自京城前往宇治的大道途中。

赖清有一个女仆,叫作参川嫂,娘家在京城。

主人赖清回木幡去了,这女仆便得了空闲,也回了娘家。可是,约七天前,赖清派了一个男杂役来找她。

“一直住在木幡的大人忽然有急事,转到这个地方了。因为人手不足,你是否可以到那里去,在大人身边照应呢?”男杂役这样说。

女仆虽然带着个五岁的孩子,但立即抱上孩子,前往指定的地方。

到那里一看,所说的那个家里只有赖清的妻子在,她和蔼地接了女仆进去。

“你来得正好。”

赖清的妻子说,赖清不巧出门去了,家里只有自己一人。要做的事太多了,你可得帮忙呀。

女仆和主人的妻子一起大扫除、染布、浆洗,忙碌的两天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主人赖清却没有要过来的迹象。

“此刻大人还在木幡呢。有劳你去跟他说,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请大人和各位搬到这个家里来吧。”

既然主人的妻子这样吩咐,女仆便将孩子留在那个家里,自己匆匆赶往木幡。

到了主人的家,见到以前一起做事的杂工和女仆,赖清也在那里。

匆匆忙忙和熟人打过招呼,女仆便向赖清转达了他妻子的话。

可是,听了她的话,赖清却显得很惊讶。

“你说什么呀?”赖清说道,“我从没有搬到过你说的那个家,也没有那样的打算。好不容易解除了禁闭,正筹划返回原来的住处呢。”

他说,正是为此,才把原来的女仆和勤杂工召集到木幡的这个家。

“我还派人到你那里去了,结果你家里人说,你已经被我叫走了。我正想是谁这么机灵,马上就通知你我已被解除禁闭。可是等了两天都不见你的人,正担心着呢。此前你究竟上哪儿去了?”

听主人一说,女仆大吃一惊。她如此这般地赶紧汇报了整件事。

“奇怪。要说我的妻子,一直就在木幡这个家—现在还在嘛。”

赖清向屋里喊了一声,理应在另一个地方的主人妻子竟从屋里走出来。

“哟,好久不见了。你终于来了呀。”

主人的妻子向女仆打招呼。

女仆已经是惊慌失措了。莫非被鬼骗了?

五岁的孩子,还留在那个家里。如果那边的主人妻子是鬼变的,孩子岂非会被鬼生啖?

众人立即提心吊胆地赶往女仆所说的地方,却只见一道半坍的围墙里,有所荒废的房子,屋内空无一人。

在杂草疯长的庭院里,只有女仆的孩子在放声大哭。

这件事就发生在五天前。

西京的某人,看见了应天门上发光的东西,则发生在三天前。

西京的那位,是一位武士。

武士的母亲因病卧床,已有很长时间,但竟在三天前的晚上,忽然表示想见弟弟一面。

她所说的弟弟,并非她自己的弟弟,而是武士的弟弟,即母亲的次子。

这位次子是个僧人,在比山。但此时正来京办事,住在三条京极附近,应该是寄宿在僧舍。

“帮我把那孩子叫来吧。”

即便不是去比山,三条京极也是相当远的地方。加上已是夜半三更,下人们都已回家了。那地方不是孤身一人能去的。

“明早派人去叫他吧。”

“我这条命已熬不过一个晚上了。今晚我好歹得见上他一面啊。”

这位武士实在受不了母亲如此悲切的恳求。

“明白了。既然如此,半夜就算不了什么了。豁出命也要把弟弟叫回来。”

身为兄长的武士,带上三支箭独自上路,从内野穿过。

细小的月亮难觅踪迹。天上浓云密布,四周几乎漆黑一团,令人毛骨悚然。

途中,须从应天门和会昌门之间通过。

战战兢兢地走过那个地方,终于抵达师僧的僧房。

叫醒师僧一问,才知道弟弟已于今天早上返回了比山。

再去比山,就实在是不可能的事了。

武士返回老母亲在等待着的家,中途再次路过应天门和会昌门之间的地方。

与第一次相比,走第二次更加可怕。

通过的时候,偶尔一抬头,看见应天门上竟有什么东西发出青光。

啾!啾!

听见老鼠的叫声,然后有笑声从头顶上方传下来。

武士强忍着惊呼的本能,走过了那个地方,但身后那鼠叫声却跟随而来。

啾!啾!

如果加快脚步,那追随而来的声音也变快。

他拔脚狂奔起来。然而,那鼠叫声也步步紧跟,如影随形。

一不留神,已经跑到五条堀川附近。

身后已听不见鼠叫声。武士心想,终于摆脱它了吧。

武士松了一口气。正要迈步向前,却见前方浮现出一团青光,“啾!啾!”的鼠叫声清晰可闻。

“呀!”

武士发声喊,拉弓放箭。眼看着利箭不偏不倚正要命中那团青光时,那团青光却“啪”地消失了,一阵哄笑声回荡在夜空……

接近黎明时分,武士终于回到自己家里。他发起高烧,躺倒在母亲身边。

儿子的意外变化吓了母亲一大跳,母亲反倒病愈了,好歹能够行动。这回变成了儿子病卧在床,由老母亲看护着他。

博雅的随从们在谈论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像两名随从说的那样,京城近来似乎发生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

“回去之后,拜访一下晴明吧。”

“不行不行……”

就在博雅自言自语地说出声时,一旁响起了一个声音。

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不知从何而来的白发苍髯的老翁,正站在吃瓜的汉子们跟前唠叨。

“哎哎,那瓜也给我一块吧。”

老翁身披破旧的麻布衣,腰间系紧带子,脚穿平底木屐,左手扶杖。

他白发蓬乱,夹衣敞开着,右手摇着破扇子扇凉。

“嘿嘿,这个可给不得。”

一个粗汉边吃瓜边说道。

“咳,热成这样子,口干啊。太想吃瓜了,掰一块给我行吗?”

“这些瓜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也愿意分给你一块半块的,可这是往京城送的,我们可不敢拿它送人。”

“可是,你们现在不是随便吃着吗?”

“就因为我们干这活儿,要瓜的人看在这个分上,才让我们这样。”

汉子们依然不理会他的请求。

大和是瓜的产地,每到瓜熟时节,往京城运瓜的人大多走这条路。

“哦,既然如此,给瓜子也行。可以把瓜子给我吗?”

顺着老翁所指望去,汉子们脚下落下了难以计数的瓜子,是他们吃瓜时吐出来的。

“瓜子可以呀。你都拿走吧……”

“不,我只要一颗。”

老翁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颗瓜子。

他走出一两步,站住,用拐杖戳着地面。

博雅想,他要干什么?只见老翁往用拐杖挖出的小洞里丢下瓜子,盖上刚挖出的浮土,掩埋了小洞。

老翁又向博雅转过身来,说道:

“不好意思,您的水可以给我一点吗?”

博雅拿过自己脚旁的竹筒,递给老翁。

“啊,真是不好意思。”

老翁将扇子收入怀中,欢喜地低声道谢。他接过竹筒,往覆盖的泥土上倒了几滴水。

博雅的仆人和粗汉们都被老翁吸引住了,众人盯着老翁的一双手,看他要做什么。

老翁将竹筒还给博雅。

“现在—”

老翁双眼闭合,面露微笑,口中念念有词。

念完咒,他又睁开眼睛,取出扇子,开始给埋了瓜子的泥土扇凉。

“有生命的话,就长出来吧;有心愿的话,就实现它吧……”他这样念道。

于是—

“快看,动了!”

大家注视着的土层表面,似乎微微动了。

“快看,出来啦!”

老翁说着,果见嫩绿的瓜秧破土而出。

“哇!”众人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

老翁又说了:“看呀,长高啦,长高啦……”

嫩芽迅速生长,茎贴着地面,叶子长得又大又多。

“好嘞,继续长,继续长。看呀,开始结瓜了。”

眼看着茎部结出了小小的果实,长大起来。

“嗨,再长大点,甜一点……”

果如老翁所说,瓜长得滚圆,成熟了,开始散发出瓜熟的芳香。

“正是好吃的时候。”

老翁用手揪下一个瓜,美美地吃了起来。

“哎,大家也来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啊!”

老翁话音刚落,连博雅的仆人也动手揪了瓜,大嚼起来。

“您也吃吧?就作为答谢您的水啦。”老翁向博雅招呼道。

“不用了,我已经喝了不少水。”博雅婉拒。

这一切是真的吗?

博雅带着这样的疑问,扫视着吃瓜的仆人、随从、老翁。

不可能有这种事吧……

不可能的事却发生了,这岂不是施了幻术?就像晴明常干的那样,大家吃的瓜,就是他用纸片之类的东西剪成的。

可是,仆人们吃得满嘴淌甜汁,两颊鼓胀。怎么看也不像是幻术。

“怎么样?都来吃瓜吧!”

等老翁向围观者和过路人发了话,甜甜的瓜转眼间就没有了。

这时候—

“不得了啦,马背上驮的瓜没有啦!”一个粗汉惊呼道。

博雅朝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千真万确,马背上驮的筐子里,瓜全都消失无踪了。

“哎呀,那老头不见了!”又有一个粗汉喊叫起来。

包括博雅在内,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四下寻找那老翁。但是,他已经无影无踪。

牛车在烈日下前行。

博雅腰部感受着牛车碾过地面的震动,心里想着刚才的事。

那老头实在是怪。一定是使用了某种法术。

回去马上找晴明,告诉他这件事……他心里想着。

这时,牛车停住了。

“怎么了?”博雅问外面的人。

“刚才种瓜的老头,说有话要对博雅大人说。”

外面传来随从的声音。

掀起车帘一看,那位老翁含笑站在一旁。他右手扶杖,左手托一只瓜。

“是博雅大人吧?”老翁说道。

“正是。”博雅情不自禁地点点头。

“您打算今天晚上到安倍晴明家,对吧?”

这种事,他怎么能知道呢?

没错,刚才自己在车里是这么想的,但那是在头脑里发生的事啊。或许是不经意之间自言自语说了出来,被他听去了?

不等博雅回答,老翁又道:

“您去了,请捎带个话:堀川的老头,今天晚上要去见他。”

“今晚?”

“我要带两支牢房的竹筒过去,拜托他关照一下啦。”

“牢房?”

“你这么说他就会明白了。”

博雅不明白老翁说的话。

“这是给晴明大人的礼物。”

老翁一扬手,将手里的瓜抛过来。

博雅双手接住了瓜。这个瓜颇有些分量。触感很重,丝毫没有幻术之感。

博雅只是打量了一下手中的瓜,再抬头时,那老翁已无影无踪。只有七月的阳光照着干涸的地面,白晃晃的。

“哎,晴明,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啦。”

博雅说着,这是安倍晴明在土御门大路的家。

梅雨期里吸收了充足水分的草木,在庭院里长得枝繁叶茂。

庭院最先给人的印象,是完全不加修整。

有一棵橘树紧挨着房檐。那边的松树缠绕着藤蔓,这边的树下,开绿色花的露草,尚未开花的黄花龙芽,花已落尽、叶片阔大的银线草,蝴蝶花—诸如此类的杂草这里一丛、那里一簇。

夜色之中,这些草将发酵似的气味散发到空气中。白天的热浪减退之后,杂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向着庭院的廊内,博雅和晴明相对而坐。

二人之间放了一个盘子,上面搁着一个装酒的酒瓶,两只装满了酒的杯子。酒是博雅弄到的。

盘子旁放着博雅白天得自那个怪老翁的瓜。

廊内的灯盏里只点着一朵灯火。夏虫围着灯火飞舞,灯盏旁不远的地方,有一两只飞蛾停在上面不动。

“噢。”

晴明用他白皙纤细的右手拿起酒杯,端到唇边,轻嘘一口气。

他呷一口酒,仿佛用唇吸入吹过清酒表面的轻风。

安倍晴明—一位阴阳师。

“怎么样,晴明?记得这么一个老头吗?”博雅问道。

“他说是‘堀川的老头’?”

晴明自言自语着,把酒杯放回盘子上。

“有这个人吗?”

“有……”

“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嘿,别急嘛,博雅。有那么多事要回忆起来,我一下子可说不全。”

“哦。”博雅伸手拿起自己的酒杯,送到嘴边。

“那位老人嘛……”晴明看着博雅说,“他使用了殖瓜之术吧。”

“殖瓜之术?”

“就是下种、长瓜的法术啦。”

“就这样的叫法?”

“大唐的道士经常运用这样的法术。”

“这一手可不得了啊。”

“呵呵。”博雅这么一说,晴明微微一笑。

同类推荐
  • 犯罪规划局:超探

    犯罪规划局:超探

    一夜之间,我从一个家庭美满幸福的女私家侦探沦为谋杀爱人的凶手,死刑当天,我的律师为我带来了一线生机——成为神秘组织罪案规划局的人体实验品,我别无选择,为神秘组织效力是我活下去并自证清白的唯一途径。我成为了一个“幽灵”侦探,在未知的实验空间中观察推理,我的推理能力可以预测犯罪,预测未来,提前拯救高危受害者,提前惩治高危犯罪者,我是一个隶属于犯罪规划局的超级侦探,也是一个想要突破囚笼重获自由的普通女人,实验空间中的追求者,现实世界里的负责人,两个男人似乎都与我渊源不浅,我一层层剥开骗局的伪装,我与两个男人谜样的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
  • 史记(第五卷)

    史记(第五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间》写阿廖沙11岁时,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 居延

    居延

    居延在大学时代因崇拜而爱上了哲学老师胡方域,胡方域不仅哲思敏锐,而且颇擅人情世故,地下师生恋顺风顺水,居延毕业后,胡副教授终于离婚,二人同居。某夜在城南体育场散步,借买烟胡副教授一去不归……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七)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七)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32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热门推荐
  • 梦染潇湘

    梦染潇湘

    宓夭夭在生日当天与男友虞子衿乘坐机场大巴出了车祸,本来以为一命呜呼的她却穿越到架空的大唐成为待选侍上的家人子,万念俱灰的宓夭夭本想就此独居后宫一隅孤独终老,却无意间得罪宫中权位的昭仪而从此卷入了宫廷的纷争之中。“我愿赎罪,只愿意你一切安好··”———————————————梦染潇湘讨论群,群号150127357敲门砖请注明,起点梦染潇湘或是起点雪之祭奠小雪非常欢迎大大们的加入哦!
  • 网游之吞噬

    网游之吞噬

    将万物吞噬,获得他们的力量。将天地吞噬,获得他们的力量。吞噬者,以吞噬强化自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齐博文我喜欢你

    齐博文我喜欢你

    他,是万人瞩目的明星!她,一个富家女孩却非要自己打拼!他,是她的偶像,一个追星女孩被妈妈组织反被追的故事在这里开始。我写这篇小说满足所有追星女孩的梦想,开始我在想到底写什么!只因为我想起偶像这两字,我想这是读者吗想要的吧!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第一种见到你,那第二种就是和你在一起
  • 程序多米诺

    程序多米诺

    一段有一段的程序,自行输出,恐怖与危险降临世界,而这一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拭目以待。
  • 报告傅少,您老婆又惹祸了

    报告傅少,您老婆又惹祸了

    表妹变白莲花,姑妈变成恶毒女。抢她公司,夺她爸爸,还想抢她老公?唐微微怒了,带着满满唾弃牵起老公的手一起生撕渣渣们。某日,唐小姐走进房间,语气笃定:“傅少爷,听说我周围所有女人都想征服你,这怎么办?”傅司辰慵懒睁开眼,把人揽入怀里,声线暗哑撩人:“你周围有人吗?除了垃圾,我只看见你一个!”一个不小心,她抱住了这个高不可攀的男人,而他,始终在她左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舞天地

    玄舞天地

    奇异的大陆,纯黑的噩梦,幽深的魔气,奇迹之族的他幼时异处他乡,打破废物的身份,身怀两种极品血脉,走向那神秘莫测的新世界,同时....坎坷艰辛伴随着他,像是命中注定一般,捉摸不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孩子下楼

    孩子下楼

    家中排行最小,生而不公,自己又是父亲醉酒后的一个冲动,母亲又仅仅是一个普通女子,而且生完自己,就已经奄奄一息了。再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将是一个怎么的心理历程?污蔑、陷害、捉弄等等,一个个麻烦接踵而来,但又是怎样去解决的呢?庆幸的,他生为天意,资赋了人,意志坚定,注定成神。“我从来没有觉得成神有多么简单,但是,我也从来没有觉得我成不了神!”天意从来都是为我安排的,若是不能为我安排,那我就去逆天,安排天意!
  • 魔元异世界

    魔元异世界

    超越的你想象的神奇魔法,打破你认知的强大元技,在异世界里熠熠生辉。精灵在生命之洲欢快舞蹈,人鱼在大海轻声歌唱,魔兽在魔幻森林繁衍生息。人族大陆各国龙争虎斗,神族神域各大家族勾心斗角,魔族魔域各部落人心叵测,魑魅魍魉在虎视眈眈。来自比亚学院的少年郎们,将在乱世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