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4600000030

第30章 评鉴中心的准确性(3)

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合理(甚至可以说偏低)的效度系数。Cascio和Ramos采用的效度系数为0.388。这恰好与第七章以及本章前面讨论过的平均效度水平基本一致。Burke和Frederick采用了0.59的效度系数,这仍然没有超出Thornton、Byham(1982)以及Gaugler(1987)提出的效度范围。换句话说,0.59的效度系数的确比较高,但是并非无法达到。他人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我们已经讨论过怎样才能达到较高的效度系数。

我们说这里的效度系数偏低的另一个理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评鉴中心的预测效度会不断提高。出于实际操作上的考虑,人们只能收集评鉴中心结束后几个月或少数几年的数据进行研究。要把时间跨度拉得足够长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大部分关于预测效度的研究只能在较短的时间跨度上进行。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评鉴中心结束很久以后研究了它的预测效度,结论是预测效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提高。表9.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T&T评鉴中心的预测效度在8年和16年后有了相当的提高;IBM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评鉴中心测评结果显得越发准确;1988年,Wolfson在研究中发现1984年(或略早)实施的评鉴中心预测效度为0.29,1982年(或略早)实施的为0.31,1980年(或略早)的则为0.37。

其他测评工具的效度

Cascio、Ramos的研究和Burke、Frederick的研究都拿评鉴中心与背景面试作了比较。背景面试是企业界广泛采用的传统人才选拔工具。他们假设面试的效度系数是0.13和0.16,这是统计当时的相关文献后得出的平均值。如果面试的过程更加结构化、系统化和标准化,它的效度系数有可能会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效度可能被低估了。Weisner、Cronshaw(1988)和Harris(1989)的研究指出,面试也可以达到评鉴中心的效度水平。

但是,大量的企业发现他们的面试没什么效果,很难通过面试找到优秀的管理人员,于是他们纷纷建立起评鉴中心。当然,如果表9.5的面试的效度提高了,评鉴中心的效用数据就会降下来。

下一轮比较的对象是评鉴中心和能力倾向测验(aptitudetest)。目前的研究结果产生了冲突。Schmitt等人1984年的研究认为评鉴中心的预测效度要高于能力倾向测验,但另一份研究报告(Hunter&Hunter,1984)恰好持相反的观点。综合所有的相关文献来看,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基本与评鉴中心持平。正是由于这一点,再加上能力倾向测验的成本相对较低,它似乎更受欢迎。但是,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差异很小(Murphy,1988)(这就意味着,无论能力倾向测验的设计水平有多高,它的效度也不会有多大变化——译者),而评鉴中心如果设计得好,并且严格加以执行,它的准确性可能会非常高。

为什么愿意用评鉴中心?这里还有几种解释。一是在甄选和晋升项目中,纸笔测验通常不大讨候选人喜欢,而评鉴中心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在纸笔测验中,候选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机会施展与工作相关的才能。从本质上说,纸笔测验缺乏情境模拟的“表面效度(facevalidity)”。另外,某些候选人会觉得自己无法控制纸笔测验的结果。如果是评鉴中心,他们则可以为情境演练提前作准备,从而让自己在测评师面前表现得更好。

二是就算人们相信能力倾向测验和评鉴中心效度相当,成本更低,他们往往还是宁愿选择后者。这是由于很多人认为能力倾向测验对少数民族和女性不公平。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对能力倾向测验的研究表明,它的效度或预测准确性并不会因民族和性别而产生差异。但是,无论如何,“不公平”这一想法的杀伤力太大了。企业通常不愿卷入这种争端。正好,大家都认为评鉴中心是公平的(尤其是根据1976年Huck和Bray以及1982年Thornton和Byham的研究,评鉴中心对少数民族和妇女都很公平),于是它受到了企业的青睐。

三是评鉴中心有助于了解测评对象的个人优势和不足,这对于企业的人员安置和监管都很有诱惑力,因此,纸笔测验不敌评鉴中心。评鉴中心提供了丰富的行为证据,据此可以推断测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相反地,能力倾向测验只能给出一两个分数,无法提供这些信息。

成本

对评鉴中心的各种成本进行测算,用最低标准来看,可以仅仅包括测评材料和工作餐。进一步说,则包括评鉴中心的开发成本和执行费用。测评师和测评对象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不作为成本进行考虑,因为测评过程也可以算成对所有测评对象的培训发展。工资费用被培训收益抵消,也就不需要纳入效用计算公式了。该公式只考虑更好的人才选拔工具所引起的成本。虽然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还存在种种争议,但Cascio和Sibly(1979)指出,评鉴中心的效用对成本数据不敏感,即是说,成本数据的变化对最终的效用影响不是很大。这一点看上去不大直观,但是,一旦少量的测评成本(比如几百美元)带来极其可观的收益(来自杰出管理人员的合理决策,比如,节约成千上万美元的成本),评鉴中心的效用就会显得非常明显。

工作业绩的差异(SDy)

用货币形式表示工作业绩的标准差(SDy),效用分析对SDy就显得非常敏感。SDy考察的是目标岗位上有效管理者和平庸管理者之间的工作业绩差距。举个例子,这部分推理就容易理解了。假设每个售货员卖出相同数量的商品,他们的SDy就很小。相反地,如果某些售货员卖出了价值成千上万的商品,而另一些只卖了几百美元,他们的SDy就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准确的人才选拔新方法就会很有效用。

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客观地测量SDy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值得庆幸的是,对SDy的研究殊途同归,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类似的结论(Burke&Frederick,1986;Reilly&Smither,1985;Weekly,O’Conner,Frank,&Peters,1985),所以我们才能相信效用分析的结果。Burke和Frederick的研究尤其值得一提,因为他们研究了大量的SDy数据,并分析了这一指标对总效用的影响。即使我们故意低估SDy,也可以说评鉴中心值得投资。企业每年可以从用它选出的每一位管理人员身上获取2500美元到21000美元的好处。

关于效用的其他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Hogan和Zenke(1986)指出,使用评鉴中心选拔中学校长的收益(用货币形式计量)高达58000美元;Huck(1987)则表示,用评鉴中心从132位候选人中挑选29名管理人员能够带来554000美元的效用,投资回报率是210%;Feltham(1988a)发现英国的评鉴中心平均收益为550000英镑,折合1000000美金。1989年,Goldsmith比较了3套测评方案:(1)含有个人信息的纸笔测验(效度0.30);(2)评鉴中心(效度0.43);(3)由2轮面试、背景信息核查组成的评鉴中心(效度0.55)。这3套方案被用来为某上市公司的核心部门选拔一线管理人员。方案2比方案1多产生了1744445美金的收益,方案3比方案1多带来9205639美金的收益。工作类型和标准的不同导致了较大的效用差异。但是,结论非常清楚:评鉴中心是一项很不错的投资。

评鉴中心的其他好处

前文的效用分析结果表明,用评鉴中心选拔管理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与所带来收益相比,可以说微不足道。实际上,评鉴中心所带来的好处很多,绝不仅仅是更好地选拔管理人员所能概括的。参加评鉴中心的人比参加纸笔测验或面试的人收获更大。在评鉴中心里,测评对象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行为风格,还有机会观察其他人怎样做事。即使是在不含培训的纯粹的选拔或晋升项目里,这种提高也在随时随地地发生。测评信息反馈环节也会让测评对象受益匪浅。就算是选拔或培训项目的简单反馈,测评对象也可以知道测评师怎样评价自己的决策水平和工作风格,即使我们没有专门为测评对象制定培训计划,他们也可以运用测评结果自发做出提高和发展。

测评师本人也可以从评鉴中心获益。培训师都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在测评过程中培训师需要相互交流,这就让他们有机会学到大量的管理技能,比如怎样观察行为,怎样评价下属以及怎样做决策等等。测评师自己也承认参加这种活动对他们本人是有好处的(Thornton&Byham,1982)。

Lorenzo在1984年作了一项研究:一组企业管理人员没能接触测评活动(控制组),另一组管理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然后担任了为期3个月的测评师(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人在口头沟通和通过面对面的谈话进行信息收集、评价等方面明显优于控制组。

有研究表明,一个管理人员先以测评师的身份参加了低层管理人员测评,然后以测评对象的身份出现在高层管理人员测评项目中,奇怪的是,他的表现并不会有多大提高(Struth,Frank&Amato,1980)。为什么他在高管测评中没有表现出优势?对此,Struth等人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高管测评项目中通常要测量各种不同的技能;二是在高管项目中,测评对象的水平通常都比较高;三是他在担任低层管理人员测评的测评师所学到的东西并不适用于高管测评。

评鉴中心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1977年,Alon指出,评鉴中心为他的公司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把各级管理人员召集到一起讨论测评指标的定义并实施测评,这些活动使得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对目标岗位(超级市场店长)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同时,管理人员通过相互学习,管理水平都有所提高。这一切都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本章小结

评鉴中心显示出很高的预测效度。毋庸置疑,一个评鉴中心如果设计的好,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地找到有才能的管理人员。而且,根据测评结果得出的管理能力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帮助我们诊断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团队。

评鉴中心这种方法非常复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评鉴中心的优势和不足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很多人都在研究,评鉴中心到底测了些什么东西,但还是没有定论。这样一来,关于“评鉴中心为什么有用”的传统解释,就成为一种主流观点。测评师观察并界定行为,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虽然个别人在反对传统观点的同时提出了新的解释,但这还不足以推翻传统的解释。测评指标是整个评鉴中心的基础,它表现了一些人格特质。设计一个评鉴中心需要做以下工作:描述工作要求,设计演练情境,培训测评师,制定行为观察准则,确立评分标准以及对测评对象和他们的上级进行反馈。

评鉴中心成本很高,但这份投入是值得的。设计、执行和维护评鉴中心的成本可能很高,尤其当我们把测评对象和测评师的时间成本考虑进来时更是如此。关于评鉴中心的经济效用分析表明,投在评鉴中心上的任何一分钱都是值得的。而且,评鉴中心能够带来的许多好处是其他测评工具(纸笔测验、面试等)所不具备的:经历了评鉴中心以后,测评师和测评对象的管理才能都会有所提高,而与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工具相比,这种方法的公正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同类推荐
  • 管人与用人

    管人与用人

    本书包含了300个企业管理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说明权利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招聘问题、留人问题、考核问题等18个问题。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下一个保险精英就是你

    同样是初入保险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有些人能创造千万价值,客户满天下,而有些人却只能垂头丧气,毫无收获?同样是从事保险销售的人,为什么有些人能三级跳,一跃成为部门主管,而有些人经过三年五载仍在原地踏步走?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保险行业中,深刻认识此行业的本质与性质,灵活改善自我,应变市场,从而在短时间内做到完美“三级跳”,成为保险业精英的指南书。作者用贴切的事例,实用的建议,以及精英范本,向你展现了一个道理: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或者在此行业中没有很好发展的人,只要通过书中的方法论实践,终能实现成为保险精英的目标。
  •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结合了大量小店经营的实践,归纳总结出160个打造小店优良口碑的营销细节,并从普适理论到营销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内容涵盖经营、管理、营销、推广各个方面,案例横跨服装、餐饮、网络等各个行业,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的形成与发展、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营销系统、网络市场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过程、网络市场调研、网络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市场促销策略、网络广告策略、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本书可以作为电了商务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的人员培训使用。
热门推荐
  • 神途之下

    神途之下

    祁风脑中有坑,坑上有片星空。星空中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颗星辰闪烁,点亮一颗,便能获得一位极道强者的传承。“那你是什么的极致?”“战无不胜。”
  • 超世代物语

    超世代物语

    一觉醒来,看着班上人手一只精灵蛋的同学们,苏爽就知道,时代变了!面对这个精灵大行其道的世界,苏爽也萌发了成为精灵大师的梦想!而当苏爽于联盟大赛上登顶后,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求求你们别再馋我家沙奈朵的身子了,他真的只是个可爱的男孩子!”
  • 《月球时代大挑战》

    《月球时代大挑战》

    《月球时代大挑战:大国崛起新契机》包括暗战:从中国实验攻击卫星说起,挑战:中国正在崛起吗?,新特洛伊战争:众神之车,2017:谁将发动“太空珍珠港”袭击?,历史的残酷:苏联帝国的崩溃,明日大政治:月球时代,明日争霸:谁将成功?共7章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生醉相思

    长生醉相思

    一只长生鸟,半世却为人。可惜它不该有人类的感情,更不该爱上人类的女孩,一场关于长生鸟的爱恨情愁就此拉开序幕……
  • 阴胎是怎么来的

    阴胎是怎么来的

    我只是一名大二的普通学生,一次返校的归途中,我在长途大巴上让白衣清纯的女鬼怀孕了,从此走上了和阴间生物纠缠不清的不归路,让我用我的经历告诉你,阴胎是怎么来的!
  •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专家李跃儿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独家分享三十年教育经典案例,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
  • 一言可合汝

    一言可合汝

    娱乐圈嘛,永远都不缺运气好的人。被导演一眼相中,出道的,那都算不得稀奇。但在精神病院,被导演一眼相中,出道的,你见过没?易言言就是在精神病院(误)出道的!小白误入娱乐圈,乌龙频出。-------------------------------娱乐圈文,金手指略粗壮。保证不虐人~不拿影后/帝,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珠电光火石

    龙珠电光火石

    故事发生在悟空与破坏神比鲁斯发生战斗的五年后。一切的战斗都只是延续,为了更强!我们要超越自己的极限!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这是电光火石的故事!(尺蠖的另一本书还在起步阶段所以需要大量的更新。要等到写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才会着手更新这本书。这本书是短篇,大概会有六、七万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