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17800000014

第14章 教育之考(4)

这对于中国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的提醒是:您首先需要在爱孩子的同时,培育他们爱您及其他亲人弥足珍贵,这是他们最终爱社会、世界的基石。老盖茨认为,家庭生活是需要组织管理的,他们一家有着雷打不动的周日晚餐,在这里,“为了所爱的人而出席晚宴很重要。”“让孩子们分享、讨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父母在旁敲打,对一个家庭至关重要。”

同时,无论你有几个子女,帮助他们建立家庭社交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更需要这样的社交。“每个家庭都有特长,每个人都借助这个机会来展示他们的天赋,同时领教别人的本事。”老盖茨说,这样的友谊不仅能帮助孩子避免孤单、冷漠,还能帮助孩子们建立可以维系终生的情感寄托。而我们的家长太多要么过于忙碌而疏离,要么过于溺爱而贴身,孩子们排遣的方式往往是看电视和沉迷于电脑游戏。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参与社会公益行动。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的婚后生涯几乎就是一部公益服务史,她说:“拥有的越多,责任也就越大。”从很小的时候起,小比尔就被父亲带到图书馆阅读了大量慈善公益、服务社会的书,并深深地影响了他回馈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我们的家长都知道洛克菲勒对后代吝啬,但不知道他们省下的惯孩子的钱用在哪里——在美国,有个伟大的慈善基金会就是以洛克菲勒命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给后代们留下的是一座公益丰碑和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这点着实让中国的很多富人羞愧——除了让孩子开着跑车在大街上竞豪奢,就没点更高的追求?

最后,录下一句影响了老盖茨一生的名言: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事实也一直如此。说这句话的人叫玛格里特·米德,一个美国着名慈善家。

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因何“全军覆没”

尽管有关部门屡次忠告媒体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依旧挡不住记者们追踪报道的热忱。虽说聚光灯下的状元们不会像古时候成为皇上钦点的翰林或相府当然的乘龙快婿那样风光,但也会拥有相当多的粉丝,成为应试教育下苦难学子效仿的榜样。

不过,随着一个惊人事实的披露,状元们头顶炫目的光环将会彻底褪去,甚至可能被一些动机可疑的专家用来作为推动取消万恶高考的有利证据。

披露者系有博士学历、中国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头衔的武汉市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他透露,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您会不会由此发出类似《伤仲永》式的感慨?

鄙人刚开始想发出这样的感慨,并对误人子弟的高考进行一番痛斥,但毕竟已经不惑,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终于忍住没斥。

田专家面对“‘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的公平吗?”这样的设问严肃地指出,这只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公平,而实质上并不公平,因为这是以一种人才标准来衡量所有类型的人才,就像歌唱方面的人才嗓子再好,在高考文化考试能有突破吗?

他说的无比有道理,但有个小难题需要反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专家们解决:那就是废除了过去荒诞但公平的考核方式,换成所谓体现多元人才观的、很素质的新型考核制度,怎么形成一个简便易行的统一选拔人才标准?您怎么证明一个农村的特会养猪的孩子就一定比城市会开宝马飚车的孩子素质低下?

在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严重计划及官僚化色彩的背景下,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及分布极其不均衡,这样的改革势必会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同志打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旗号,以自主招生的名义,增加太多无法监控的人为主观裁量因素,为教育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别忘了,直到今天,一个叫罗彩霞的可怜女生还在为几年前被冒名顶替的大学录取名额怒讨公道。还有多少沉默的罗彩霞?我不知道。更别忘了,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源占全部生源的比例已经下降了一半。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居然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发生的,疑似罪魁之一便是招生自主权。

再说,高考状元在职场上集体沦为平庸之辈只是当前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的一个缩影,您不是状元,上大学后如果认真地按照书本知识认真地苦读,毕业时照样可能成为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的废品,所幸的是,有状元们垫背。而已。所以,您受了那么多年罪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里只是您混张文凭、积累人脉捎带脚找个女友的地方,能力嘛,还得是建立在清醒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听从内心的召唤,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完成全面提升。您是大人了,这点别指望别人能真正意义上帮您。既然学校是一个不合格的批发商,我们应该有信心成为卖自己的杰出零售商。

所以,由于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就急于颠覆现行高考制度是不靠谱的。当然,我也热烈欢迎这一悲剧能激发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推动现有教育内容、模式创新的步伐。但前提是扞卫起点公平,如果最终演变成强势阶层子弟对弱势阶层子女机会的一次公开剥夺,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北大女硕士油漆工的悲哀

请用下列词汇造句:北大,环保专业,研究生,女,33岁,油漆工。

一个10岁男孩回应:一位女油漆工经过很多年刻苦学习,终于在33岁那年考上了北大环保专业研究生。

这叫常识,您懂的。

然而事实相反:是一个33岁的北大环保专业女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经过顽强拼搏,光荣地成了一名见习油漆工。

职业无贵贱。也没有规定说,北大女研究生一定不可以当油漆工。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大龄油漆工职场之路过于曲折——刷油漆是一个熟练工种,虽有一定技术含量,但非要等到费劲巴拉地上了北大,本科还不行,非要研究生毕业,才觉得自己终于能胜任新时期刷油漆的工作了。或者说,等拿下环保硕士职位,觉得刷油漆是自己最爱,幡然醒悟,听从内心的召唤,进行一场迟来的救赎。

真是那样,她就应该先去看病而不是刷油漆。

媒体报道,这个叫苏黎杰的女子研究生毕业后,很正常地和大多同学一样成为北漂,希望能到北京一所知名大学任教,但事与愿违。失望之余开始靠打零工为生。2009年底,苏黎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仍未成功,就结束了在外地的漂泊,返回老家南阳。后均未找到理想工作,30多岁混成“啃老”族。最后她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免费培训油漆工的消息后,就报了名。

她说:我在装修的时候深有体验,贴砖工人一天工钱200元,让快弹尽粮绝的我十分羡慕。

她还说,首先得让自己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实现理想。

这样的经历和表白证明她没有疯。

估计有同志该兴奋了——谁说当代大学生没有积极转换择业观?在北大中文系本科生毕业主动去卖肉后,中国第一名校的研究生都主动去刷油漆了,多务实多理性啊。

不过,请直面如下困惑:她为啥北漂不成?为啥任教不成?为啥考公务员不成?为啥跑到家乡还找不到理想工作?——请注意,这才是她真实的愿望。更何况她学的热门专业环保,且握有北大硕士文凭。要说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也牵强——她都换过多次工作且33岁了。

受了若干年环保知识毒害的小苏在学习刷油漆时凸显了动手能力不强的弱点:“练了很多次,还是感觉自己比别人笨”。这充分证明刷油漆这活她既不喜欢也擅长。如同当年国企转制的被下岗女工一样,苏黎杰只是一个面对各种自己无法逾越困境被迫转岗的女硕士,是高等教育失败和社会不公结合下的蛋。

事件积极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提醒天下正在寒窗苦读、向着高考冲刺的苦孩子们,去听听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的劝——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因为他们上了大学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而且你看看现在,咱们花了多少钱供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是要很大费用的,往往一个家有一个大学生就返贫了。”

而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到处闹用工荒——除了劳动力成本上扬,就是技工缺乏,市场需求巨大,前途光明啊。虽然穷孩子被迫弃白领而当蓝领违背社会基本公平,但很现实——人生不能顺利升值,只好尽量降低成本。

我帮不了苏黎杰,因此无权评介她刷油漆的对错,也不认为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才浪费——只是觉得她奋斗的代价过于昂贵,好多原因并不是她的过失,但最终需要她全部买单。

背后是社会上升通道的日益狭窄和身份的固化,导致“贫二代”们改变命运的成本急速上升。

不能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一个特擅长描绘美好未来的国度。

但不妨碍她无力爱孩子。

他们也许不是您的孩子。

或者您有实力交罚款生多胎,还能将他们都送到美国上小学,然后留在那里分享奥巴马赐予的福利。只能说您很幸运,不过,假如您决定留在国内为孩子积攒生活费的话,那么这些孩子的命运就值得您全情关注。

有人说,这是中国当代社会最大的溃疡。他们享受不到完整的父母亲情,感受不到公平教育,呼吸不到自由和尊严的空气,是流浪和失学儿童、心灵扭曲患者乃至少年犯最大的后备军。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孩子卡在了时代隆隆前进的齿轮中,无法救赎。按照官方7年前公布的数字,他们总数5800万。

当一系列连续的悲剧上演以后,很多知识精英将矛头直指他们的生身父母。甚至说:养不起就不要生。

对于少数丧尽天良的大人,这样的指责不无道理。但如果针对全部,那简直是污蔑。如果认真了解这些孩子的成因,你就会懂得在中国这个封建传统浓郁的国度,加上贫富分化、阶层对立加剧,晋惠帝的幽灵始终没有散去,他老人家这样安慰快饿死的百姓:何不食肉糜?

其实,这5800万孩子在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买单。

抛开日益加剧的城乡差距不言,公共教育投入的缺失,社会福利的滞后,都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许多地区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

本来应该政府和社会承担的巨大成本,无情地压在了太多需要为生存而战的父母头上。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成为定期迁徙的候鸟,而照顾抚养孩子的重任便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

社会的救助一直都在进行,但既是乏力的,又是不平衡的。在教育部撤并乡村小学后,这个社会甚至吝啬地不能给需要长途跋涉上学的孩子提供一辆安全的校车。2011年,多起校车事故夺去数十位留守儿童生命。当年各级政府采购公车费用超过800亿人民币,无一辆校车。

更多的父母将数百万孩子带到了城市。但多数大人需要每日为生计打拼,平日孩子缺乏关爱甚至起码安全的看顾,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的他们是永远不能获得金贵的城市户籍的,而没有这张中国市民的证明,孩子就永无可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医疗权益。

现在,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了户籍改良,在部分农民工面前,城门裂开了一个小小的缝隙,但对于多数地区而言,1.3亿候鸟化生存的打工者仍会以流浪者的姿态写入历史。

拯救5800万留守儿童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应是分享着改革发展成果的所有人的义务。你无法回避,责无旁贷。

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需要系统的制度改良,比如义务教育的公平化推进,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再比如户籍坚冰的尽快打破。但对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些准备还远未到位。

相关的政府和社会救助尽管从未中断,但由于缺少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这些救助往往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运动化、政绩化,孩子们的救济途径始终单一而短暂。

在四川、重庆等地,很多官员和社会志愿者担任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这样的爱心接力往往难以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许多地方兴建了寄宿制学校,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关的情感教育、心理辅导却严重匮乏。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一影响中国未来发展质量的命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奔走呼号,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不能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

一场CCTV财经频道举办的爱心晚会引起了轰动。

这场名为“特殊的家长会”大官大款大腕云集。他们一同被四个留守儿童的故事打动。

晚会由4个单元组成:春天来了,孤独的童年,我想有个家,艰难的上学路。分别讲述了贵州松桃县5岁的唐金梅、6岁的裴国艳几年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的故事,广西马占山县古寨乡琴堂小学13岁的学生陆泽利被寄养在姑妈家每天把想念父母的心事写在小纸条的故事,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孟甘乡12岁的小学生龙英每天上学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的故事。

许多人泪流满面。濮存昕在带孩子们做完游戏后,当场捐献了自己刚刚获得的100万奖金。晚会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的留守儿童项目共募集善款近1.4亿元人民币。

但这只是一次盛大的彩排。按照栏目组的意图,想通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动员,呼吁即将召开的两会能在制度层面为孩子们铺就更安全顺畅的人生跑道。

温总理最近说: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各项工作一定要善始敬终,能做的事情绝不拖延,能解决的问题绝不推脱。

希望这成为5800万留守儿童的福音。

同类推荐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本书为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2007年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汇编,共收录了26篇论文。论文就如何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结合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论证和研讨,反映出近几年我国电子高等教育的改革状况。
  • 顾准文集

    顾准文集

    顾准吴敬琏强力推荐王元化、李慎之、李锐、吴敬琏、朱学勤等人极力推崇的中国当代最伟大、最深刻的思想家20世纪后半期最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最有创见的学者顾准著作精选集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词圣

    词圣

    一把吉他、一架钢琴和一首未完成的曲子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的遗物,普通的他因为与一群不普通朋友们的交集注定了他的不普通。他不会很多东西,不懂得和人交流,甚至不会说话,但是,最后塑造的成就却是那些正常人都无法达到的。
  • 性别阵线

    性别阵线

    本书包括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如果云知道、圣诞节的雪、高原上的笛声、飘雨的日子等约70篇散文。
  • 明月逐人

    明月逐人

    江蓠和沈寂是圈里出了名的的一对“冤家克星”。且不提两人于各大颁奖典礼上的“恩恩怨怨”,坊间的种种猜测传言也另当别论,仅是几次胎死腹中的合作就已将他们的“克星”之说宣扬的很是深入人心了……
  • 暴世征战

    暴世征战

    (这个大概类似于穿越火线里的个人战,如有不好,请见谅。)前几年,爆发了一场因病毒引起的丧尸狂潮,好不容易因为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们而平静下来。过今年后,他们走了,我刚好十八岁,我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天后。这个世界,又乱了,因为人性的丑恶,我就此踏上了我父亲的旧路。这个暴力的暴世就此疯狂!
  • 酥糖太甜

    酥糖太甜

    他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纪家继承人,纪泽。他是苏家保护的最好,最受宠的小儿子,苏唐。他是黑夜,他是阳光。究竟是黑夜在浸吞了阳光,还是阳光引领了黑暗。
  • 千歌未央

    千歌未央

    她是覆巢之下的将门遗孤,懵懂的心扉偏为仇人之子开启;他是心狠手辣的番邦王储,眼高于顶却甘为她屈膝;莫道是情深缘浅,冥冥之中自有红线牵系;最终,是谁双鬓尽染霜花,是谁与她共看桃花?
  • 这个捕快不一般

    这个捕快不一般

    巡街捕快月薪五百文,街坊卖肉80文每斤。刀具商:“捕爷行走江湖怎能没有趁手的兵器,来看看我的刀吧。”“我腰间的是龙泉庄最好的唐刀。”乞丐:“少侠看你骨骼惊奇,不如来学学......”“我自带江湖功夫心法图书库。”名门掌门:“少侠,见你武功超群,不如加我我派?”“我货运行镖局的手下各个都能吊打你们各大掌门。”“少侠,你为何这么迪奥?”“我拿命拼出来的,你想学?我教你啊。”创作源自于生活,现实比戏剧更加精彩,人间三百六十行,码字不易,感恩阅读。
  • 穿书后的我每天都在被迫营业

    穿书后的我每天都在被迫营业

    由于自己的善举,贝贝(熹微)有幸在死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她来到了一本书中,成为了那个就连女主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小公举。只不过,令贝贝(熹微)没想到的是,穿书就穿书吧,她怎么还穿成了一个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小娃娃呀?而且,旁边还有另一个小娃娃在和她作伴。于是几个月后,她有了一个比她大三分钟的哥哥。本以为自己平淡的度过这一生,谁知机缘巧合的进了娱乐圈。娱乐圈就娱乐圈吧,反正自家有钱,爸爸又是影帝,再说了她对演戏也挺感兴趣的,可以接爸爸的班了!让贝贝有些发愁的是,这些粉丝也太疯狂了,天天都在催促她发动态、发照片、发视频……唉~营业也太难了吧……PS:因为要从女主小时候开始写,所以男主不知道啥时候会出现emmm看作者的心情吧(别打我)!
  • 绯色豪门,首席画地为婚

    绯色豪门,首席画地为婚

    为嫁他,她众叛亲离。她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他却帮着她的继妹将她推下悬崖。原来,他跟她的继妹早就暗度陈仓,还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她起誓:如有来世,她定要保护所爱之人,定要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让残害她的人血债血偿!纪云卿:“沈言,我骄纵跋扈,任性妄为,还阴狠歹毒,你为什么娶我?”沈言:“怕这世上除我之外,没人敢要你,我当然要对你负责。”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男人像沈言那么爱她,爱她爱到失去双眼,爱她爱到替她坐牢。他亲手画下一座城池,以宠爱为名,囚她一生。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