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6500000061

第61章 曾国藩(1)

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今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文正”。

曾国藩生平

清嘉庆十六年(1811),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乳名宽一。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曾国藩祖父曾玉屏,文化虽少,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为塾师秀才。

在这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曾国藩五岁起便开始读书识字,六岁时入私塾“利见斋”学习。道光十年(1830),十九岁的曾国藩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

道光十三年(1833),曾国藩参加湘乡院试,中秀才,次年春入岳麓书院学习,同年秋中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道光十八年,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高中后,曾国藩便一步一阶的踏上了辉煌的仕途之路。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人生前期仕途畅通,这与他的好学密切相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曾国藩的人生后期,则是与正压太平天国起义分不开的。

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次年七月,曾国藩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十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九月攻长沙,十月取决岳州。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

当年一月,曾国藩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当月三十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1854年,曾国藩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近两万人,挥师北上。五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七月下旬,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十月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七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十二月攻陷田家镇。

之后,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鏖战江南,并逐渐掌控局势。1861年,咸丰十一年底,曾国藩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同治三年(1864)夏,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随后,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勇毅侯)。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曾国藩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两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同治九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他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撕裂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十八人,充军流放二十五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四十六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垂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是年九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

1872年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六月下旬,灵柩运抵长沙。七月,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底,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七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

曾国藩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左宗棠、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曾国藩著作

曾国藩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非凡功绩,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虽然他后半生戎马倥偬,但从根本上说,他更是一个文臣,一个文学者。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曾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李鸿章本人校勘。共167卷,初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稿、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

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

《经史百家杂钞》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26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11类。

在清代,在曾国藩之前,社会上已经流行着两部很有名的古文选本,一部是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纂的《古文观止》,一部是乾隆年间姚鼐编纂的《古文辞类纂》。这两部书,各有其优长,影响也都很大。但在许多方面,却比不上《经史百家杂钞》。

《古文观止》,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古文选本。但是,由于它是供学塾使用的读本,故而所选文章偏重文彩,偏重通俗,缺少一种学术的厚重和大文化的广博。《经史百家杂钞》则不然。《杂钞》在网罗文献的广博上和选文思想的学术底蕴上,无疑都是超过了《古文观止》的,而所选许多文章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也是并不亚于《古文观止》的。“观止”者,观此为止也,其他不必看也。《经史百家杂钞》,可以说就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也可以叫作《曾氏古文观止》。

《经史百家杂钞》,一共选入了700多篇文章,多为古代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选择范围不论从作者还是从体裁来看,都相当广泛,所选文章的内容也都很精当。这部书的用途,是多方面的:既可作为研读经史、哲学、文学等方面学问的入门读物、基础读物,又可作为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还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参考资料,等等。

曾国藩的智慧

身居高位,如履薄冰

身居高位,权力和金钱炙手可热,然而从右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以身试炭,结果丢掉了自家性命。诚然,每个做官之人,尤其是那些做高官的人,全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官场就是战场,许多事情往往不为人所愿。那么怎样才能在弥乱着看不尽烟火的官场上有一个好的晚场善收呢?

曾国藩以他自身居于高位的体验,多年的做官心得,认为主要应在常时领悟高位不败之道。这样,他开出了三个行之有效的药方,以防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惟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古人所说的“惊心啊,就像以腐朽的缰绳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就好像将要坠落在深渊里。”惟恐自己不能胜任。

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他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做官何尝不是如此?

他详细阐发说:国君把生杀予夺之权授给督抚将帅,如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如果保举太滥,对国君的名器不甚爱惜,好比低价出售浪费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介之推说:“偷人家的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贪天之功以为是自己的力量。”曾国藩说,我略微加以改动:“偷人家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借国君之名器获取私利呢!”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就违背了不干预之道,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一事想贪,则可能事事想贪,一时想贪,则可能时时想贪。在这个方面应视手中的权势于虚无,因而也会少生无妄之想。

一、不参与。处高位的人往往事事都参与,显示自己的权威才能。或者显示自己的存在,似乎自己无所不能;每一工种,每一行当,都要出面讲讲话,做做文章,他不知道自己做多了,他人就做得少了;自己的才能太显露了,他人的才能就发挥得少了。他做领导不是要和他人比试才能,而是要让他人发挥才能。

《尚书》说,对司法方面的事,不要越俎代疱,要让有关官员去治理,曾国藩引用《论语》的话“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二、不终,也就是不善终。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高位不终。”为什么一天比一天谨慎,不就是怕不得善终吗?曾国藩叹道:“居高履危而能善终者鲜矣。”林则徐也喟然长叹:“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地位益高,生命亦危。”

一般人只看到了身居高位的人处于花团锦簇之中,而没有看到他们正处于荆棘、隐阱和泥潭之中,他们正处于各种矛盾漩涡的中心,稍有不慎,就会遭遇杀身之祸。即使没有杀身之祸,倘若官做得越久,那么他的弱点就暴露得越充分,他被天下所耻笑的把柄也就越多。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曾国藩说:“处大权大位者,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终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三、不胜。也就是不胜任。孔子说:惊心动魄啊!好像朽索驾驭着六区烈马;万分危惧矣,仿佛将要陷入无底的深渊。这就是说唯恐自己不能胜任。方望奚说:汉文帝做皇帝,时时谦让,好像不能安居,不也就是说的不能胜任吗?孟子说:周公遇到与自己有不合的人,他就仰而思之,夜以继日。不也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吗?为什么曾国藩总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总是潇洒不起来,得意不起来,不也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吗?

北京乃帝王之都,自明成祖迄清中叶四百年间,北京的官僚腐化,已成积习。风气所布京城以至各省,由政治以至军队,上下形成一种瘫痪状态,以致于有太平天国的兴起。

曾国藩生长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一见当日政治、军事的腐化,早日戚焉忧之。咸丰初立,下诏求言,曾国藩乃直言不讳,批评朝政。其言曰:“以臣观之,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退缩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是也。琐屑者,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入秋毫,不见舆薪是也。敷衍者,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剜肉补疾,不问明日是也,颟顸者,外面完整,而中已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气无归缩是也。

“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有艰巨,国家必有缺才之患!”

政治情况如此,至于军事情况又如何呢?曾国藩奏曰:“兵伍之情况,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危,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章奏屡陈,论旨屡饬,不能稍变锢习。”如此腐败的部队,实与寇匪无异。故此,曾国藩一连三疏,直接敬诫咸丰皇帝,第一,不要仅仅注意琐碎小节,而忽视国家大计。汉之陈平、高祖不问决狱;唐之房杜,太宗惟责以求贤。诚使我皇上豁达远观,罔苛细节,则为大臣者,不敢以小廉曲谨自忖,必且默然深思,求所以宏济于艰难者,上臣所谓了琐碎之风也。第二,不要徒尚文饰,忽略实政,去岁下诏求真言良策,大抵皆以无庸议三字了之,是鲜察言之实意,徒饰纳谏之虚文。闻臣奏请刊布御制诗文集,业蒙允许,今皇上春秋鼎盛,稍一迟数年再行刊发,昭示天下以敦崇实政,不尚虚文之意。第三,不要拒听真言,而长骄矜之气。黜陡者,天子一人持之,是非者,天子与普天下人共之。自古之重直臣,非特使彼成名而已,盖将借其药石,以折人主骄侈之萌。平日不储刚正之士,以培其风骨,而养成威棱,临事安得人才而用之哉?自今军务报警,使广西而不遽平,固有外所同虑也。然广西遽平,而皇上意中遂谓天下无难办之事,眼前无助我之人,则此一念骄矜之萌,尤微臣区区所大惧者也。”

不终、不胜,曾国藩体会。咸丰时,曾国藩以直言著于世。而曾国藩居然连皇帝要出一册诗文集,也要谏阻之,说他年纪尚轻,不必靠文字来出风头。这样的大胆,实乃强直之风。而咸丰居然也能接受警告,以容纳谏,此为曾国藩之幸。

同类推荐
  • 和珅:跌倒的权力玩家

    和珅:跌倒的权力玩家

    和珅,在近几年盛行的清官戏当中。被塑造成了一十不学无术、贪腐狠毒的形象,实际上,和珅能够成为乾隆后期的“二皇帝”。就已经说明了他并非庸庸碌碌之辈。和珅,尽管是官宦子弟。但他幼年父母就已去世,家道衰落,尽管是满洲旗人,但在满是皇亲国戚的北京城,却毫不显眼,尽管聪明好学,但与骄横跋扈的贵胄子弟竞争,却毫无优势可言。和珅何以能权倾天下呢?解读和珅,官场中人能够从中读出为官之道。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热门推荐
  • 还在人间

    还在人间

    一场浩劫,是毁灭还是蜕变,人心的险恶到底怎样。小小博士化身冷酷杀手,各种危险层出不穷,穿过重重危险,找到了心中的那个她,却唯一不变他一颗忏悔之心。还在人间情节交流群588350664
  • 萌物来袭:校草别追我

    萌物来袭:校草别追我

    “遇见我就愿意为你倾尽所有,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估计这就是爱。”来自某腹黑男的深情的告白。“萌萌,如果你说祖国是你的母亲,那她就是我丈母娘。”某正太一本正经的说。“你都做过我一天小公主了,难道想着其他男人,是不是该有个合理的解释,嗯呢~”某霸道男一把抱过她这么多男人她该抱哪个?
  • 戮魂

    戮魂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双手插在裤兜里,沿着满是行人的马路走着,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告诉我夏天已经来了,洒下的阴影,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突然一个人撞了我一下,我这才抬起头,发现是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人,“奇怪,大热天的居然还穿着风衣!”我摇了摇头,甩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也有些恼火,“撞了人,一声不吭的就走!真是一个很没礼貌的家伙!”我正要向前走,却发现脚边出现一个黑色的匣子,上面贴着一张黄色的纸,而在那张黄纸上,画着一些弯弯曲曲的红色线条。
  • 逆卷绫人

    逆卷绫人

    讲述了讲述了女主人公小森唯是个普通的高中生,高中二年级的她忽然被神父父亲告知有要事要去东欧,并将她寄托在“亲戚家”,女主虽然不情愿,也只能入住了这个外表看起来像鬼屋(其实就是鬼屋)的地方。女主一进门,就发现了性格极为恶劣的美男兄弟六枚。他们坦率地表示“我们都是吸血鬼,要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话就要挑一个人被吸血。后来出现了一名叫若本大地的男子他是一个非常不普通的高中生,和六兄弟一样也是吸血鬼,经常靠一种血液镇定剂的药物老抑制自己对血的渴望。经常保护女主人公小森唯,当从不表现出来只是默默的守护她。就这样一段奇妙的故事开始了……
  • 大国名厨

    大国名厨

    清冷自傲的新妻,城府深沉的丈母娘,醉生梦死的老丈人,敢爱敢恨的小姨子……身有御厨传承的乔智,为了偿还父债,成了陶家女婿。起初只是为了追猎妻子的心,未曾想他逆袭不羁,在饱受冷眼、备受争议的压力下,成为弘扬华夏大国美食文化的顶级名厨及餐饮大鳄。
  • 末世当大佬

    末世当大佬

    突如其来的黑暗遮蔽了天空,然而这只是末日的警告。当大地升起了迷雾,才是末世的开始。死去的尸体若不妥善处理,将会再次“活”过来!活着的生物也开始了变异,人类失去了往日主宰其他生灵的身份。在这末世,要想活下去,只能变强,为了变强,我可以不择手段!――徐昊。
  • 恋此欢颜醉余生

    恋此欢颜醉余生

    小时候,最大的努力就是记住她的样子,情起却不自知。多年后重逢,他说:“你好啊!老同学。”某人一把揪住他衣领:“谁是你老同学,赶紧给我换个称呼。”他顺势身子往前一探,气息交融。“未来媳妇怎样?”“……”“未来好像有点远……那叫媳妇吧!”“滚……”【暖宠?每日微/喂糖?很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怕,会有天使替我守护你

    别怕,会有天使替我守护你

    “够了,你为什么非缠着我不放?我讨厌你,你走!”“”我不走,洛璃,不管你怎么了,我陪你!”那么帅的他,却要来守护我!我不要,我要一直守护他!我和他的相遇是一场特别的相见,在初中我们相遇一直互相陪伴!,开展一场特殊的守护之旅………我会永远陪你,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