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3900000040

第40章 《论交友》

《论交友》

作者:王泽仁

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女孩说:“我没什么朋友,也不喜欢社交,尤其是商务社交。”这话说的有点极端了,人怎么会没有朋友呢?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又讲:“君子群而不党。”说明真正的君子一定是有朋友的。这让我又想到了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里的“伪君子”岳不群,对照孔圣人的话,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取名字的功力:君子应“有群”而岳先生却“不*******朋友是很有学问的,也是很有讲究的。试问我们从小到大,有多少人走进我们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远离我们的生活。来来往往如大浪淘沙,最后一直陪伴身边的一定只是少数。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与为谋。”说明与人交往首先是要志同道合,否则就牛头不对马嘴,思维层次和模式不在一个频道上,更要命的是,因为价值取向的截然不同,在对待人、事、物的看法时,往往会出现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即使一方忍让迁就、曲意应和,时间久了,迟早还是要分道扬镳的。亚里士多德也说:“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凤凰不可能与麻雀为伍,美玉不可能与劣石相杂。人和人能不能成为一生的朋友,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灵魂层面着手。貌合神离的朋友和同床异梦的夫妻一样,是人生的负担。孔子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明明讨厌一个人还每天和他待在一起、和他做朋友,孔子引以为耻。我们至少会觉得是一种心累。子夏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这个世界上最痛苦劳累的不是体力劳动,而是心力交瘁。心累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顺从这颗真心而是去拂逆它。

交朋友不仅要“道”相同,还需要做到平等相处。这方面,儒家的亚圣孟子做过很重要的论述。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的意思是交朋友应该以道德品行为作为第一参考标准,而不能附带其它任何外在条件,诸如:年龄,富贵,裙带关系。但似乎能做到如是交朋友的只有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交朋友都是看所谓的“圈子”的。甚至很多人还津津乐道“圈子文化”。但现代人推崇的“圈子”,大多数是以世俗标准界定的圈子,而非古人以“道德品行”作为第一界定标准。凡是附带任何外在条件的交友,都非纯粹的友谊:以年龄为条件,就会出现颐指气使的情况;以富贵为条件,就会出现傲慢无礼的情况;以裙带为条件,就会出现偏驳徇私的情况。所以我们中国人都非常喜欢这句话:“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交朋友应“无所求”方能真正做到淡然于心。唯有如此交友,交际才是一种享受而毫无压力。

交友是需要有原则的,儒家把朋友之交列入“五伦之道”的一种,与父子,夫妇,长幼,君臣并列,他们认为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儒家认为朋友之交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朋友有信”是结交天下知己良友的最核心原则。唯有待人以诚,方能取信于友;唯有以信相交,友谊方能地久天长。当然孟子认为坚守忠信的前提必须符合仁义道德,否则不过硁硁小人之交而已。所以孟子有这样震撼人心的话:“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们普通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碍于情面,违背初心,不遵道义,昧着良心,帮所谓的朋友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公私不分,情理错乱,不能做到中正之道。人应该需要多点“诤友”。忠言逆耳,方是世间良药。但首先得有胸怀才行,否则我们身边就只有“群小”相聚了。

交朋友的选择也很重要,中国各家哲学都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叹,孔子“里仁而居”,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为的就是给孟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言不虚。孔子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按照圣人的要求,我们要努力结交三种益友:真诚直率的朋友,讲诚信并能体谅人的朋友;博学多闻有见识的朋友。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摒除三种损友:歪门邪道不务正业的朋友,阳奉阴违面善心恶的朋友,花言巧语阿谀谗佞的朋友。所以孔子说,我们一定要每天和好人待在一起,且一定要远离恶人,为什么呢?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和好人待在一起,时间久了,都不觉得自己是好人,因为旁边的人都是好人,大家为人处世都是一样的。反之,和坏人待在一起,时间久了,都不觉得自己是坏人,因为旁边的人都是坏人。这就是环境所带来的结果。《孟子》里面也讲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论述的也是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多么重要。如下: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交朋友是有层次和阶段的,不同的朋友处在的层次不一样。这方面,孔子论述的非常精彩:“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学、道、立、权;四个境界,层次分明。学是各种学问,道是修行圣人的大道,立是修道而能立定根基,权是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有的人可以与他一起学习,但不能一起修道。如:管宁和华歆;《世说新语》里面记载: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在历史上很出名,这则小故事也预示了他们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管宁避世隐居,布衣而终;华歆入仕为官,升至太尉。有的人可以一起修道,却不能一起立身处世。如秦末的陈馀与张耳;两人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可是巨鹿一战后,相互猜忌,怨恨交加,最后发展到反目成仇,相互攻杀,读来另人唏嘘感叹!有的人可以一起立身处世,却不能做到通权达变。如东晋王导与周伯仁的故事,至今还流传着王导的一句名言:“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周伯仁最后被王敦(王导堂兄)所杀,王导是有责任的,更何况,周伯仁曾拯救过王氏家族100多人生命。他们俩人的具体故事,建议读者自行百度百科。交朋友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做到通权达变而又不违背世间大道。这个很难啊,做到的人极少,如百里奚与蹇叔,鲍叔牙与管仲。

交朋友还需要讲究技巧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既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疏远,既不能太浓又不能太淡,频率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我很喜欢孔子弟子子游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侍奉君主频繁就会招致侮辱,与朋友交往频繁反而会变得疏远。朋友之间有时候也适合这句话:“距离也是一种美。”庄子也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所以他非常推崇“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交情,真正的交情无需过多言语解释,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了。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真正的朋友无须解释,更不会猜疑,相处毫无压力和负担。例如:我们向好朋友借钱,朋友说手头现在也紧张,我们不会去猜测他到底有没有钱,更不会去猜测他到底借还是不借,也无须朋友解释。因为在真正的朋友面前,解释就是一种多余。庄子还描述了一种友情:“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的朋友几乎不怎么见面,不怎么沟通,不怎么交流,似乎把对方都忘记了。可是即使几年甚至十几年没见,一见面似乎还是那么熟悉,相见如故,把酒言欢,不亦乐乎!

朋友还分为很多类型的,比如我们经常的口头禅: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这里采取其中的一种:八种交情,分别是: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知音之交(俞伯牙和钟子期);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胶漆之交(陈重和雷义);鸡黍之交(张劭和范式);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具体历史故事可观看我的视频网课:《读历史,品职场》20集系列课程之:“八拜之交”对现代职场的启迪http://www.*****.com/?cp-435993.html】以上八种至交基本揽括了友情的种类了。但还有一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非常羡慕的交情:亦师亦友。我在其它文章里面也讲过:中国的读书人,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能够成为“王者师”。如张良与刘邦,诸葛亮与刘备。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年轻时读这句话读不出味道来。现在明白了:你想想,假如你在北京,你的朋友从外地千里迢迢来北京出差也好,旅游也罢;都不和你联系,匆匆而来,飘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然后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晒京城王气图,你是什么感觉?我想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隔阂,甚至会觉得有点羞耻感。当然你可能会阿Q式的安慰自己:“或许这个朋友不想打扰我,不想麻烦我,不想让我破费吧。”可是我要说的是:真正的朋友,他和你联系,不是为了要你请吃饭,不是为了要麻烦你,只是因为你在北京,他来到这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而不是别人。只是告诉你他来北京了,你们见与不见,都不会有任何的隔阂。朋友的交往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孔子才说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啊!

最后我要说八个字来总结我心目中的友谊:“朋友之情,皎如日月。”

王泽仁

4月1日凌晨于诚戒斋

同类推荐
  • 禁止次元

    禁止次元

    额…这是哪?“欢迎来到王者荣耀…”等等等等,走错片场了吧?咦?这是…二次元世界!
  • 愿故事

    愿故事

    随缘更新,佛系更新,故事分为很多小故事,我个人是一位非常感性的人,可能作品里理性面会少,请见谅,不过我会努力塑造好每一个人物的
  • 繁花未落终遇你

    繁花未落终遇你

    “初来乍到,以后请多多指教”这是莫婧彤第一次玩《龙族》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游戏刚出来的时候,莫婧彤并不知道,只不过是在偶尔刷空间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动态,体内的游戏因子变由此释放出来。
  • 异闻空间

    异闻空间

    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打破了古国华夏原本的安宁,灵异事件频繁发生……六十年前,所有接触过陨石的人仿佛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就好像某种诅咒。有的人打破了诅咒,改变了命运创立企业,成为一方大佬;没扛过诅咒人便丧失心智……
  • 青梅酿酒

    青梅酿酒

    以女主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叙述心事历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湖之无名天下

    江湖之无名天下

    一个是沉静的少庄主,一个是权谋的小王爷,一个是杀手,一个是剑客。一个得不到,一个永远失去。他们只不过想得到一个知己,一个可以相陪的人。
  • 浮世晚风

    浮世晚风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你的终归是你的,虽然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你,但也不妨碍,在未来的某一天碰见最爱我的你。愿也有个人告诉你这人间值得。
  • 宠物小精灵之独孤天下

    宠物小精灵之独孤天下

    宠物小精灵同人小说,单女主,青春浪漫。透过叶间缝隙投射下来的光斑点缀下,随风摇曳着的叶片创造出一片舒适的树荫。绿荫之下,仰卧在柔软草地上的少年可能早已忘记了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他有亲人,有背景,也曾经年少轻狂过。他如今和各个地区的冠军平起平坐,却只想过平静的日子。少年看向倚在树上看书的少女,一个穿着粉蓝色裙子的女孩,微带着小麦色的皮肤看起来是那么健康,乌黑的头发瀑布般垂直地披在肩上,脸蛋微微透着淡红。少年笑道:“你这蓝裙子,真不适合你。”少女怒道:“独孤,有你这样说话的么……”
  • 三国烈

    三国烈

    山寨冒险家陈琼意外穿越到三国。尼妹的,正牌大学生,好歹不能混得太差了,丢了现代人的脸面。于是陈琼奋然走上了争霸之路。乱世豪情,三国云涌,名士,武将纷纷登场
  • 人类最终兵器与二次元

    人类最终兵器与二次元

    “没事的,我们都会成功的”一个女孩对一个男孩说。两只手握到一起。……“检测到主体意识苏醒……”“开始执行意识唤醒……”“欢迎回来……”少年睁开了眼睛。
  • 黄金争夺战

    黄金争夺战

    在历史上,每逢经济、金融、政治动荡时期,黄金永远是稳妥的保值工具与避险利器。纵观当今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黄金的需求和价格正在持续上涨,国际金价已连续10年保持了上涨势头,很少有人会怀疑,未来的国际金价将会一再刷新历史新高。而在黄金身价倍增的今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金矿的战略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凸现出来,围绕着对黄金和金矿的争夺与反争夺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 云鬼瞳

    云鬼瞳

    天启庙的桃花开了又败,那个名叫李云的孩子五年前从雪都出走……五年后,他手背上那朵黑色的桃花慢慢绽开……身穿一身黒锦衣,腰间别着十把飞刀的少年行走在黑夜里……望眼处,九重天,血衣冷剑怎将歇。易水寒风断骨刃,试问玉颜为谁忧?美人泪,杯中酒,万里孤身志不休。若那风雪忽如花,莫问锦衣何处来。一人一剑上天涯,为君仗剑杀天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橘之野望

    橘之野望

    源.平.藤.橘,四大姓,就看原本的酱油橘是怎么搅动战国风云的。新人新作,求支持,求包养
  • 留学修炼手册:留学美国,有些雷区不用踩

    留学修炼手册:留学美国,有些雷区不用踩

    全书是由18岁高中女生紫珊根据自身学习经历写的讲述如何快速融入美国高中生活,获得自我提升的暖萌励志作品。以作者离开上海飞往美国念高中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外求学的经历。虽然以前跟着父母出国旅游过,也到过美国,但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国度求学,这对当时才16岁的作者来说,多少有点不安和迷茫。全新的宿舍环境、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聚在一起,作者从入学到分班到结交朋友,处处小心又好奇。一个人的求学路,要怎么才能走好并走顺,这是作者需要面对的,在本书中,作者给我们分享了如何交友、适应环境、处理麻烦等留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既有干货也有故事,是一本可读性较高、实用性尚可的励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