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6900000004

第4章

经曰。与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趣求法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决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具足三明。逮得第一现法乐住。大净福田威仪寂静。大忍柔和成就无减。已善奉行如来圣教。

论曰。无量大声闻众者。其数甚多难可算计。故名无量。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性声闻故名为大。有义皆住无学果位故名为大。如实义者。皆是不定种性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为大。或众数多故名为大。如今大众一切调顺者。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粗重烦恼。不[怡-台+龍]悷故犹如良马名为调顺。有义无学离见修断一百二十八种烦恼不刚强故。犹如真金名为调顺。如实义者。皆是回向菩提种性。一切堪能发趣大果。随佛意转如聪慧象。故名调顺。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令不断绝。故名佛子。心善解脱者。离三界贪故。如说离贪心得解脱。慧善解脱者。已离一切染污无明故。如说离于无****得解脱。戒善清净者。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谓住净尸罗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轨则所行皆悉具足。于微细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或复皆得无漏戒故。名善清净。如实义者。住无学位回向大乘。自分戒净修菩萨戒。故名善净。趣求法乐者。求正法时欲趣大乐。谓佛菩提不求余事。或求法时为令他乐无求过意。离恶威仪。如实义者。此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习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圣者。超过彼法与彼相违。是故说名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三业清净随智慧行。于佛所说法毗柰耶。速入其义。故名捷慧。即于此中多入其义。故名速慧。能多行者说名速故。入微细义故名利慧。得能出离生死妙慧故名出慧。此慧能为涅槃了因。是故说名胜决择慧。胜决择故名胜决择。即是涅槃。此慧能为彼了因故。依彼立名。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有本复说甚深妙慧。谓他不能穷其底故。于软根等诸声闻众。此慧胜故名无等慧。此慧能招最上义故。名为慧宝。是诸声闻具此慧宝。是故说名慧宝成就。具足三明者。谓得无学三种明故。云何名为无学三明。一宿住随念智证通明。二死生智证通明。三漏尽智证通明。无学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三际愚故。说有三明。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除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痴善根为性翻无明故。逮得第一现法乐住者。证得不退胜静虑故。大净福田者。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威仪寂静者。一切威仪正知住故。大忍柔和成就无减者。于苦堪耐易共住故。已善奉行如来圣教者。诸有所作已圆满故。如来圣教本为有情出生死苦。是诸声闻位登无学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来圣教。若尔何故复为说法。为令回向大菩提故。是诸声闻皆住无学。尽此一报必入永灭无余涅槃。寂静安乐与佛无异。如余论说。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长时受苦。变易位中无诸苦受。斯有何过。行苦有故。是为大过。虽经此苦。令得如来三身功德大喜大乐故无有过。一切大乐不过涅槃。彼已证得。复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虽有寂灭安乐而无受乐。三菩提乐断受乐等。无量功德何用行苦有为乐耶。有为无漏犹如涅槃。是无漏故。非行苦摄。又若成佛能化无量所化有情出生死故。已成佛者。无此能耶。无始时来众生法尔。能化所化种性相属。不相属者即无化能。是故如来种种方便。化诸有情令得佛果。化彼所化若尔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择灭。或一切生皆非择灭。云何更经三无数劫修菩提因而得佛耶。虽诸烦恼所润分段得非择灭。而由愿力受变易生。三无数劫修菩提因无有过失。非择灭者。众缘不具。于此时中毕竟不生。非永不生。彼虽长时住在生死。由定愿力资感生因。令其功能多时生果。即此一身展转增胜乃至成佛。如延寿法更不受生。故论说言。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住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起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问若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发趣无上正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寿行方能成办。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密意说言。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发趣无上正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某名尊者于无余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彼于涅槃多乐住故。于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彼觉悟已。于所修行能不放逸。复次回向菩提声闻。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由彼根性有差别故。所待众缘有差别故。如是若在无学位中。回向菩提由定愿力。数数资昔感现身因。令于长时生果相续。渐渐增胜。乃至成佛功能方尽。此报虽亲有漏因感。然由无漏定愿资助。名不思议变易生死。无漏定愿不思议故。若有学位回向菩提。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后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诸用无漏定愿资助。非烦恼者。皆不思议变易身摄。若烦恼力所感异熟分段身摄。若说声闻是化所作。不须如是问答分别。

经曰。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从诸佛土俱来集会。皆住大乘。游大乘法。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摧诸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超五怖畏。一向趣入不退转位。息诸众生一切苦恼所逼迫地。而现在前。妙生菩萨。而为上首。

论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何故赞说菩萨功德。为舍众生轻慢心故。有作是言。赞声闻众久修梵行诸菩萨众应当敬礼。又令众生起净信故。菩萨尚有如是功德。何况如来。于此赞说菩萨德中。显诸菩萨有三大事名摩诃萨。一者数大。以无量故。二者德大。谓住大乘游大乘等。三者业大。谓息众生诸苦恼故。利乐有情是菩萨业。从诸佛土俱来集会者。谓从十方种种佛土。为听法故俱来集会。亦应有此索诃世界菩萨来集。而结集者但说他方菩萨来集。为欲对治懈怠憍慢不来集会求闻法故。如是菩萨从彼方来。自求闻法非他所引。一切皆具大威神力。尚从他界极远方来。何况其余而不来集。前声闻众不说来集。在此方故。今说他方俱来集会故。知亦有此方菩萨。但略不说。就德大中应知略说九种德大。一精进大。谓皆住大乘由精进力。安住大乘拔济有情令离生死。及自发趣无上菩提。二因大。谓游大乘法。即十地等。以闻思修等。渐次而游。三所缘大。谓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即于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四时大。谓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即于一切时犹如一念。平等而转。劫名分别。以于一切劫与非劫分别断故。以不分别劫与非劫故。能长时修行无厌。五无染大。谓摧诸魔怨以舍一切所摄受故。能伏魔怨。如说菩萨若于一切所摄受事。知不坚实心不贪求。即能摧伏一切魔怨。六作意大。谓远离一切声闻独觉系念分别。即是远分断除一切二乘作意。七任持大。谓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即用大乘法味喜乐为食。八清净大。谓超五怖畏。即三业清净出诸怖畏。无犯戒等诸恶趣等。怖畏因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众畏。如是五畏证得清净意乐地时皆已远离。九证得大。谓一向趣入不退转位。即得一切智记别。地时一向不退。前七地中犹有加行功用运转。未得不退无功用道。其余诸地得无加行功用运转。一向趣入不退转地。以不退地无功用道一向趣入。是故说名一向趣入不退转地。就业大中。息诸众生一切苦恼所逼迫地。而现在前者。谓诸菩萨能息一切有情内外苦恼逼迫地位现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种能息一切内病等苦。外贫等恼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乐故。得此者名为业大。复次皆住大乘者。谓住初地证得遍满真法界时。初得真实大乘法故。名住大乘。游大乘法者。谓第二地修行菩萨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即三聚戒。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者。谓第三地得诸胜定。发四无量平等利乐诸有情故。离诸分别等者。谓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诸分别者。即见所断分别我见。初地已离。不分别者。即修所断俱生我见。此地中离。即此二种相应诸法名种种分别。行解异故。虽前后离尽处。总说如第四定说离苦乐。如第三果离五下分。有义。此地第七识中俱生烦恼一切远离。有义。此地第六识中。俱生我见一切远离。非第七识。以七地来犹有微细烦恼现行。若无第七应无染依。应不似五。第七细惑若已远离。五六七地六识粗惑应不现行。即违瑜伽解深密说。又如二乘金刚喻定。第七识惑与六识中最细烦恼。一时俱断。云何此中先离第七微细烦恼。后离六识粗烦恼耶。是故四地得无我智灭意识中。俱生我见未离。第七微细烦恼。及六识中余修断惑。此说伏离非是永灭。至第十地金刚心时。方顿断灭。修断种故。摧诸魔怨者。谓第五地观四圣谛皆平等性。摧伏执取生死涅槃差别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系念分别者。谓第六地观十二支染净缘起。皆平等性。远离二乘厌患杂染欣乐清净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者。谓第七地证无相理。于空智中起有胜行。受大法乐。超五怖畏者。谓第八地一切烦恼不复现行。离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离。一向趣入不退转位者。谓第九地决定趣入第十菩萨众行圆满不退转位。息诸众生等者。谓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云雨大法雨。息除一切众生苦恼所逼迫事。复次如是十句经文。十到彼岸十大愿等。亦应配释。以初地上一一地中。普摄一切诸地行故。妙生菩萨而为上首者。谓能发起圆满功德诸三摩地。名为妙生。菩萨得此三摩地故。立妙生号。以菩萨名多依法故。如慈氏等。于此众中妙生菩萨最第一故。名为上首。是故次下唯告妙生。发起所说此经略故。唯列一名。所余众会但举其数。结集法者意在略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纯黑之境

    纯黑之境

    这个世界最仁慈的地方,莫过于人类思维,无法融会贯通它的全部内容,就仿佛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名的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暗海洋所包围,而我们本不该远航。
  • 海盗之路

    海盗之路

    鲨鱼在陆地上只能任人宰割,但是如果放他回到海里,他就是汪洋中的霸主。
  • 苏傲娇今天想我了吗

    苏傲娇今天想我了吗

    苏离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订婚那天会被唐安哪个野蛮的女人劫走,他恨不得杀了她,可她真的要走的时候,他却舍不得放手了…
  • 天才魔法师之腥风血雨

    天才魔法师之腥风血雨

    当远古时代渐渐终结,新的一个时代渐渐开始。无数的人都为远古时代的强者们留下来财富而热血。一个少年开始了他的强者之路。
  • 阳曲傅先生事略

    阳曲傅先生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碎寰宇

    武碎寰宇

    天武大陆,武道昌盛,强者仰天,弱者俯首。神秘吊坠致使天才少年蒙尘八载,是厄运?还是奇遇?逆天奇才热血回归,开启风云传说!得奇功,洗耻辱,力战群英,独霸天下。一剑裂长空,一拳碎寰宇!人则到处,其则天地翻覆。“我从来不想高调,但其我的遭遇,却注定让我无法底调!”——陈然语。武碎寰宇读者群:413787295
  • 超级学校生活

    超级学校生活

    作者:在一个全民异能的世界里,你觉得你又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白枫:还用说吗?当然是逍遥了作者:还逍遥,信不信我写挂你?白枫:大大,我错了。
  • 妹子都是我的

    妹子都是我的

    时空管理局?有福利吗?没福利不去。有没有假期?有编制吗?工作有保障吗?啥!短期工!还好有工资。工资没有!还强制工作。信不信我告你们。什么!有妹子泡,可以可以,老板好。
  • 末世神武1团

    末世神武1团

    全球生物被病毒感染,变成丧尸横行的末世。李龙,一个大学毕业后普通的宅男,体内觉醒“无限商城”桌面,从此可以通过猎杀丧尸过去兑换点,兑换一切。各种资源,商品,武器,技能,来自未来的超级科技,科幻般的超级能力,通通可以兑换!饿了很多没有吃过食物的落难女神?我这有超市,可以无限量供应,你想吃什么?牛排?烤肉?还是法国大餐?随便点。至于需要付出什么嘛,嘿嘿嘿!请来我房间,我们私下谈。末日肆虐的暴君?文明毁灭者?丧尸女皇?你们很强,能源战衣怕不怕,哈不行,看来我只能兑换一艘超能战舰了!有无限商城,末世就是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