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78500000001

第1章 生平与创作(1)

引子

石川啄木(1886—1912)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仅仅生活了二十七个春秋,却在20世纪初叶,从一个普通僧侣的儿子,成长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自然主义小说家,终于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发展成为一代诗风的开拓者,一个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日本人民的珍视;他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日本革命文学的先驱。

少年时期

石川啄木本名石川一。按照户籍簿的记载,他是明治十九年(1886)二月二十日(一说为明治十八年旧历九月二十日),出生在岩手县岩手郡日户村的常光寺。

这个寺,属于佛教禅宗的曹洞宗。按照这一教派的规定,做和尚是不准带家眷的。然而,啄木的父亲一祯,却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他的师父葛原对月是一个学僧,精通“和汉之学”。一祯随师父学习佛学之外,还专心致志地读日本和中国的文章和典籍,平素也很爱好日本的“和歌”,有一部收有三千八百五十余首的和歌稿,取名《乱芦》。啄木的母亲,原姓工藤,名“胜”,是葛原对月的妹妹。据啄木的《罗马字日记》说,她“幼时,是盛冈仙北町的庙设私塾里数一的才女”。在葛原对月做了龙谷寺的住持时,她便随哥哥住在寺里做些家务活计。这时,她和石川一祯产生了爱情。这虽然得到了师父的默许,但毕竟是违背教规的行为。后来,经过葛原对月的奔走,在明治七年末(1874),为一祯在岩手郡日户村的日照山常光寺,谋得了一个住持的职位,使他们夫妻在这荒远的山寺里,能够避开人们的耳目安居下来。啄木出生时,已经有了两个姐姐。两年后,他的父亲转到北郡手郡涩民村(现名玉山村)宝德寺当了住持。第二年,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妹妹,名叫光子。一家六口,全靠他父亲的微薄收入,维持清苦贫困的生活。啄木的童年,就是在这座宝德寺里度过的。这里,僻静清幽,树木葱茏,给啄木留下了幸福的回忆。啄木在家中,由于是惟一的儿子,所以在姊妹中间,他总是受到父母的偏袒和宠爱。后来,他在回忆童年的三首短歌里写道:

竟有那么一天,

妈妈不仅不打我,

却打了妹妹,惩罚了她!

回忆起那一天,

父亲对我怒气冲冲,

我却扯开嗓门,骂着、哭着。

由于父母过分疼爱,

就成了这么个

疯狂的儿子!

一种执拗、反抗的性格,也就在父母的溺爱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六岁时,进入村里的小学读书,由于成绩优异,受到了教师和村人的称许。十岁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初级小学毕业,在村人中间博得了“神童”的美称。就在这一年,他升入高级小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和父母,到盛冈市内求学,先后寄居在舅、姨家里。这对一向娇生惯养的啄木倒是一桩难得的好事。

在这所高小里,有两个人在后来的艰苦生活中,和他产生了密切的关系。一个是校长新渡户仙岳,后来做了《岩手日报》的主笔,曾对啄木倍加爱护和关照;一个是高年级的同学金田一京助,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是啄木终生的挚友。在这所高小里,他受到了上班同学出的手抄杂志《笔战》的启迪,据说他也搞了一份誊写的手抄杂志,因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的重视。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学生所表现的这种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以及他早熟的天资和出众的才华,使得周围的人都不能不瞠目以待。升入三年级后,为了准备中学入学考试,他曾经到一所名为“江南义塾”的私塾就读。十三岁(1898),他便以出色的成绩,顺利地考进了岩手县盛冈中学。

中学时期

当时,日本中学的学制为五年。石川啄木在盛冈中学很快地成长起来,但是他仅差半年未及毕业,就因家庭原因,中途申请退学了。这四年半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是决定他人生道路和命运的重要阶段。

这时的日本,正值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894—1895)之后不久。随着天皇制政权的趋向稳固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明冶政府的反动性也愈益暴露。他们对劳动人民加紧剥削和压迫,血腥镇压国内的工农革命运动,对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因此,军国主义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显著。高山樗牛(1871—1902),在爱国主义的招牌下高唱“日本主义”、“日莲主义”,兜售尼采的“超人”哲学等。一些反动思想甚嚣尘上,适应了反动统治集团向帝国主义发展的政治要求,在青年学生中间产生了颇为重大的消极影响。一股疯狂的“军国热”形成了。他们要争当“经纶天下”的“壮士”、“国土”,于是,在他们面前摆开了两条进身的路。一是当军人,可以逐年升迁,最终当上将军;一是做文人,靠文笔当上文学家、思想家。

石川啄木在这种风气下,他仰慕拿破仑、俾斯麦,或者倾心于拜仑、卢梭等。他曾经打算走当军人的路,起先志愿当陆军,后来改向海军。于是,他读拿破仑的传记,并在同学们中间,俨然以小拿破仑自许。后来,他回忆这段“壮士梦”时写道:

我为自己而出神,

心里描摩着——

佩着剑、骑上马的姿势。

但是,这一梦想不久便被文学的浓烈兴趣所代替。啄木的文学兴趣,早从小学时期就有,这和他的父母也有密切关系。进了中学,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视野的不断开阔,也就越来越强烈了。这时,日本近代文学已经形成,而且,文坛上出现了“红露逍鸥”争奇斗妍,就是四个大家——尾崎红叶(1867—1903)、幸田露伴(1867—1947)坪内逍遥(1859—1935)、森鸥外(1862—1922)争盛的局面。在诗歌界,浪漫主义思潮风靡一时。这也有力地吸引了石川啄木。他进了中学,就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成立文学组织,搞手抄的传阅杂志,贪婪地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以及当时的新文学作品,并努力学习写作传统诗体的“短歌”。不久,诗人与谢野铁干等于1899年组织了“新诗社”,出版了《明星》杂志。他们的作品,给石川啄木以极大的影响。他深深地为那些主张解放个性,蔑视封建礼法的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诗歌所感动,并且因之激发了他的诗歌创作欲。于是,他在校中便开始了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参与了校内刊物《三日月》(1900)、《五月雨》(1900)以及《尔伎多麻》(1901)的编辑工作,并在后者以“翠江”的雅号发表了以《秋草》为题的短歌三十首。从这些作品里,可以明显地看到“明星派”女诗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的诗集《乱发》(1901)的影响。这不过是一些模仿性的习作。不久,一位“新诗社”成员大井苍梧做了他的语文教师。这对石川啄木的诗歌创作活动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他与友人濑川深、小林茂雄等人组织了文学团体“白羊会”,试做了短歌的评选活动,并且以“麦羊”为笔名,在盛冈市的《岩手日报》上发表了《白羊会咏草》。这大约是他第一次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作品。同年,又在校友会杂志上以“白蘋”的笔名,发表了以《五颗星》、《卫矛》为题的短歌。他的这些短歌作品,虽然具有“明星”派的艳丽,或是“万叶”的词藻,却缺乏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力,习作与模仿的成分很大。不过,可以看出,他已经表现出对短歌的偏爱和艺术技巧的熟悉。

进了中学以后,他寄居在大姐定子的婆家田村氏的家里。这儿姓堀合的邻居家里,有个漂亮的少女,名叫节子,比啄木小一岁。她是当地惟一的教会女子中学的学生,是个具有新思想的少女,不仅对音乐有兴趣,而且富有文才。啄木的天才,也引起了她的爱慕。两个少年男女,很快就陶醉在初恋的美酒之中。这一段生活,在啄木日后的创作中留下了不少甜蜜的回忆。

有一天,忆起了那个夜晚

我初次向友人,

公开了我的恋爱。

秋天一到,

恋心片刻不消停,

夜里睡下,还时时听见雁叫。

这样的热泪,

只是在初恋时有过,

以后再也没有哭的日子了。

先懂得了,

恋爱的甜和苦,

我也比别人先老了。

他在热恋之中,丝毫没“老”,一直激情满怀。这时,索然无味的学校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他怀疑自己的学习究竟是不是值得。这是啄木思想中第一次出现的苦闷和思索。

在这所盛冈中学里,新旧两派教师在斗争着。新教师进校之后,总是被当作外来人而遭到排挤。不到两年的时间,新教师就被挤走了二十七人,因此,经常出现新旧不接,无人教课的现象。另一方面,旧派教师不仅学识水平差,而且,循规蹈矩地根据官方的《教育勅谕》的规定,以忠君爱国、孝悌仁义的封建道德为教育的基本方针,而在教学中强调传统的、保守的“精神教育”。这样一来,要求新思想、新知识的学生大为不满,就在啄木读三年级的时候,校内爆发了一次罢课风潮。这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二月的事。学生中以三、四年级为核心,迫使校长作教育上的根本革新。于是,校内的师生分成了两派,罢课运动一直持续了十多天。这时的石川啄木,出于满腔的正义感和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斗争。他坚定地站在新派师生一边,并且是三年级学生中的领导者之一。后来,他回忆说:

如今想起那次罢课,

心血已不那么沸腾了;

暗自地倒觉得寂寞。

那时,他热血沸腾,意气昂然地起草了质问校长、要求革新的文章,在同学中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斗争。结果,旧派教员大部分被调走,校长也撤换了,只是,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罢课运动的主谋被勒令退学。获得胜利的学生受到了鼓舞,啄木追求民主和进步的斗争精神也因之增强了。但是,新任校长到校以后,却致力于制定校规、整顿纪律,强令学生就范,把他们又紧紧地束缚在反动的教育方针和死读书的桎梏之中。这一时期,社会上还发生了两起重大事件。一件是足尾铜矿污染事件。早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枥木县足尾铜矿的工业废水就污染了渡良濑川沿岸一带,农作物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受害农民的代表虽然向众议院提出过质问,但是,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到了明治三十年(1897)五月十日,当地农民忍无可忍,起而抗争。明治政府只是命令矿主设沉淀池排除矿毒,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竟派出大批宪兵镇压进行抗争的农民,并对他们进行起诉。这就充分暴露了明治政府的反动本质。众议院议员田中正造主持正义,为农民多方奔走,并不断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但结果无效,遂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月,愤而辞去议员职务,向明治天皇直接申诉。因此,引起社会人士对农民的同情。这时,舆论沸腾,也激起了那些热血青年的正义感。啄木对此,自然也很关心。他在《白羊会咏草》(1902、1)里有一首短歌写道:

傍晚的河畔,

芦苇枯萎而死,

血泊中百姓呼叫的悲惨哟!

啄木对不幸的劳动人民惨遭屠杀表示了同情。

正在这时,又发生了另一起惹人注目的事件。为了准备对俄国作战,某步兵第二大队在明治三十五年(1902)一月二十三日于青森县八甲田山一带冒雪行军,在严寒地区进行作战训练中,因暴风雪竟冻死七十余人。这件事使日本舆论大哗。这对开始关心社会问题的石川啄木,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和一些同学(联盟会成员),当即发行“号外”,报道这一悲惨事件,并且,以所得的钱款作为义捐,慰问那些因铜矿污染而受害的家属。这两起事件,使十六岁的石川啄木扩大了视野,是他走向社会,思想向前发展的有力启迪。但是,石川啄木将自己的学习放松了。他感到学校生活枯燥无味,因此,经常旷课,严重的时候一个月竟只出席两三天。有时,他从教室的窗户逃了出去,一个人躺在旧城址睡觉。或者,独自仰望太空静静的遐思;或者,跑到什么地方偷偷地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因为这些行为,他曾两次受到学校的批评。

他的数学成绩本来就差,加上旷课较多,就更拉了下来。由于应付数学考试,他在五年级的上学期考试时,竟因舞弊违犯了考试纪律,再一次受到学校的批评。一个在小学被誉为神童,中学一、二年级成绩尚属上等的学生,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固然和他过早的恋爱和繁重的文学活动有关,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失望。不过,他却不是一个鬼混的学生。他热爱并追求知识,读书常到夜半两三点钟,可以说是嗜书如命了。

往往清晨醒来,已经是上课的时候,就匆匆忙忙跑进课堂。迟到了还不算,而且一坐下就打起哈欠来,越是认真地听,就越困倦。既然学不下去,又得勉强支持到下课,他便索性在笔记本上写起他心爱的“和歌”,或者在物理课堂上,偷偷地看起美学书来。有一次,在语法课堂上,教师问起他动词的变化时,他回答不出来,却竟说:“语法这种东西不过是使用那一国语言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规约,能够正确无误地写文章的人,不必要去记那些东西。”他这样为自己辩解还不算,接着就更放肆地说:“所以,什么四段活用,十段活用,甚至百段活用,我都不懂。”(当时的语法书将日语动词的变化和用法中的一种,称为“四段活用”,现在,通常称为“五段活用”。)这种恃才自傲的不礼貌态度使那位教师非常恼火。这也可以看到当时啄木奔放不羁的性格和焦躁不安的表现。啄木既然不能从课堂上得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堂学习便成了他的思想负担。他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信念,不断前进,完成与大宇宙合为一体,”从而“建设自己的理想乡”。他要抱着这种态度探求人生及其出路,怎么还能够安心地在课堂上学习下去呢?明治三十五年(1902)十月一日的《明星》杂志上,第一次登载了他的一首短歌,署名“白蘋”。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事过不久,他就突然以“家庭中的某种原因”而申请退学。这离毕业仅差一个学期。从此,他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活,贸然地踏进了社会的大门。后来,他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生生活时,曾有这样两首短歌:

一位老师告诉我,

有人自恃其才,

竟误了前程。

无非是要得到一个人,

竟以此为宏大的志愿,

这是年少时的过错。

几年后,他认识到这时的所谓宏愿,只不过是一个十七岁青年的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这两首短歌含有对自己当年的所谓理想的空洞性和个人性格的批判。他回忆起当年老师的话,自然不免带着些悔恨的成分。

“明星派”新秀

同类推荐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本丛书为经典阅读类图书,将20世纪初至今大约百年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美文作家的代表作选编成书100册(第一辑25册)。该丛书由桂晓风组织编写,拟请王蒙作序,陈忠实、莫言等知名作家及国内多家畅销期刊主编推荐,每册约10万字,包含美文赏读、作家档案等内容。该书除有文化积累和历史传承价值,还兼具陶冶青少年读者性情、培养其品格、抚慰其心灵的特点,以其经典性、权威性、实用性可望成为经久不衰的“中国美文经典阅读范本”。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这是一本关于当下喧嚣社会中静得下来的那群人的书,讲述的是45个城市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我们身边常见的蛋糕师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上过《国家宝藏》的传统染料制作人仇庆年老先生,也有网红手艺人。打铁、制香、染布、修笔、斫琴、做团扇、刻砚、金缮、刺绣、铸剑、竹艺、酿酒、做面……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们代表一种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他们教给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为生计所苦的同时发现美好。
  •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热门推荐
  • 精灵之全球虚拟

    精灵之全球虚拟

    一觉醒来,世界因一款游戏而改变,是时光倒流还是穿越异世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精灵掌控一切的世界里,林皓将告别过去失败的人生,走上至高的顶点。目标的话,先从亚洲冠军开始吧!PS:1.本书较慢热,还请耐心观看。 2.新人新书,还请求多多支持,不喜欢退出就好,骂人可是不优雅的举动哦。
  • 万劫不复伤痕泪

    万劫不复伤痕泪

    本书讲述的是四个少年少女之间的感情瓜葛,从初识到用情渐深,以至于最后的不可自拔,每一步都有微笑与泪水,然而因为太爱,所以脆弱,到最后,还是一步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九州战神

    九州战神

    六年未归,妻女被人凌辱,一声令下数万人围城……
  • 痴缠等待:魔女归来

    痴缠等待:魔女归来

    她,从出生就做着同一个梦。他,等待了千万年的时光,只为再一次相见。轩辕家族的千金,她的身体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传说中的龙鳞,异世的魔族,还有那缠着他的腹黑男,她究竟是谁?—————“萱儿,变得越来越可爱了。”’这位帅哥,虽然你很好看,但是你敢不敢离我远一点。“”你觉得呢?“霸道的将她拥入怀中,这一次,谁敢阻挡,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她若安好,天下太平,她若离去,万物永堕地狱,陪你长眠不起。
  • 魔界之弑神令

    魔界之弑神令

    神州历2198年的一天,出海打鱼的刘三叔意外捕获了一条重达九百公斤的蓝鳍金枪鱼,这一消息传回内陆,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之间,媒体竞相报,许多人为了一睹大鱼真容,更是成群结队早早的就在刘三叔准备上岸的港口日夜守候。直至在焦急中等了五天后,远见一条渔船从海面缓缓驶来,满怀好奇之心,日夜等候的人们,终于是要看见那条重达一吨的大鱼了,可也在这时,更让人惊奇的一幕,也随之出现了。
  • 空房子

    空房子

    老公们走了,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br/>70后的郭琳琳一直深爱的老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背叛了她十一年的忠贞情感。随后,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br/>80后的杜冰的感情又何去何从?[更新时间为晚上]<br/><br/><br/> 跟文的读者请加群:1127144<br/><br/>          
  • 异世炼丹师我是最强

    异世炼丹师我是最强

    25世纪,伴随科技的发展,炼丹师这一行业也开始发展。雷洋,25世纪最强炼丹师,却因一场炼丹事故,穿越异界。“我是最强,即使在这里也是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之从吞噬崛起

    诸天之从吞噬崛起

    穿越吞噬星空,得赠主神空间。系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诸人的际遇,又是谁在布局?搅乱因果,拨弄时空,修改早已注定的命运。故事已然开场,不知谁是那说书人?
  • 夫诸纪

    夫诸纪

    写最短的故事,做最简单的事情,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长,但很简单。北方的城市有个古老的传说:“坞城山外的雪山上有个雪狐仙…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