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0300000030

第30章 黄昏岁月(1)

1884年凡尔纳一家那次显赫的地中海之旅,尽管遇到许多困难,却是儒勒·凡尔纳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因此大家都挺开心。旅行归来,他精神振奋、意气勃发,未待消除旅途疲劳,带着浓重的大海气息投入创作。不久《辛提亚的飘流物》和《马季斯·山道尔》面世,征尘未除,又埋头《征服者罗伯尔》写作。

1885年3月8日,凡尔纳家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以“补偿奥诺丽娜因病没有参加1877年那次舞会的失望”。

舞会在夏尔·杜布瓦街那座“豪华住宅”里举行,“环球大旅舍”牌匾高高挂起,注明“免费供应饮料、膳食、无偿提供跳舞场地”。男女主人打扮成名厨,在大门前亲自迎送各路宾客。当年,儒勒·凡尔纳五旬有七,略微有点发福,面带微笑、喜气洋洋,不时说上几句得体的诙谐妙语,尤其增加了节日欢乐气氛。奥诺丽娜虽年过半百,风韵犹在,迷恋并善于迎来送往,并且做一手好菜,更是锦上添花。

这次舞会取得了出乎预想的成功,此后人们争先恐后地拥向奥诺丽娜的沙龙,说得确切点,是慕儒勒·凡尔纳大名蜂拥而至。当然,当年的沙龙均以女主人为中心,好喝好招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1885年,沙龙高朋满座,亚眠名媛雅士,衔尾到来,也有亚眠以外地方的来客,免不了要破费一些。儒勒·凡尔纳每每参加沙龙活动,彬彬有礼,热情又不失分寸,不时说几句妙语,引起一片欢乐。但他照个面,很快不见其踪影。奥诺丽娜有些懊悔,只好独立支撑。奥诺丽娜不甘寂寞,钟爱社交活动;儒勒·凡尔纳尤喜独处,喜欢坐在写字台前,在幻想中寻找乐趣。二人各自去做他们最愿意做的事,看来合理又合情;互相支持又互不干扰,叫做各得其所,自得其乐。不过,这里好像缺点什么,缺什么?这就引出一个故事来。

这个时期,儒勒·凡尔纳的一大快事,便是去巴黎,找出版商埃歇尔,二人品茗论道,促膝长谈。有时在他的出版公司,有时在塞夫勒,有时在饭店。他与埃歇尔交流思想,听取意见,二人以诚相见,成为忘年之交。这种交谈,丰富了他的创作源泉。此外,据有人推测,凡尔纳还有一个亲密无间、交换思想乃至感情的朋友,并且有舒适的栖身之处。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男朋友,还是女友?

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奥诺丽娜一方的亲戚,阿洛特·德·拉·菲伊太太。她说,儒勒·凡尔纳是否有一位女性“灵感启示者”?此事,是那位“灵魂启示者”在弥留之际透露出来的秘密,即当时她的遗嘱中说把她的遗产全部留给儒勒·凡尔纳;而凡尔纳拒绝接受。由此,这位神秘的女人,才从幕后走到前台来,可惜,她带着厚厚的面纱,只见到她的影子,未现庐山真面目。她依旧是个谜。

据让·儒勒·凡尔纳说,菲伊太太是从他那里知道的。他说,他“不小心把名字告诉了菲伊”,并说“他当时把她的名字忘掉了,是他一个哥哥提醒的”。

关于这位“灵感启示者”,只知道她叫迪歇纳,此外所知甚微。她是什么样的人,背景如何,她是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与儒勒·凡尔纳相识的,又怎么成为莫逆?她是位演员?是不是凡尔纳当剧院书记时相识的?还是南特时期的同窗学友,抑或是青梅竹马时期的朋友?她多大年纪,长于或幼于儒勒·凡尔纳?她是位多情美艳的女人,还是严肃正派的贵夫人?她是雍容大方,还是小巧玲珑?她是澹雅有度、温文尔雅,还是婀娜多姿、楚楚可人呢?她是独身还是丧偶?是否无子嗣?否则为什么把遗产留给儒勒·凡尔纳呢?如此等等,仍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家族传记作者和其他作者乃至报刊记者,多少年来都在寻根问底,历经近百年的努力,所获甚微。真像菲伊太太所说:“在沉默的背后,不管演出过什么样的悲剧,他不允许这类蜚语在他去世之后仍然残留。”为此,凡尔纳两次搬家,即1882年从朗维尔林阴道44号搬出,后来1901年从夏尔·杜布瓦街又搬回维尔街。两次搬家故意销毁了许多信件、手稿、照片、文件文书类的东西,可疑之物,片纸不留,十分彻底。

综合起来,这位迪歇纳并非像人们惯常推测那样是位美艳俏丽的多情女子,而是一位豁达开朗、严肃正派的夫人。凡尔纳可以把他的小说题材的构想,与她交谈,她能给他某种启示,同时还能为他提供安静舒适的创作条件。她住巴黎近效风景区阿尼埃尔,与北京郊区香山类似。许多年来,那么多的人追讯迪歇纳其人其事,并无所获。据让的推测,迪歇纳可能是南特的望族,有可能是青少年时代的熟人。她比凡尔纳早逝20年,他们是同辈人,她的年龄可能比他大。英国作者科斯洛,曾到阿尼埃尔,也去过南特。阿尼埃尔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地方,从巴黎坐车一小时便可到达,是夏季水路旅行的好去处。此地有众多别墅、酒家和设备齐全的旅馆,其中“城堡”旅社最著名。南特博物馆负责人对他说,他们查不到有关迪歇纳女士的任何文字记录,作者也无法找到她的墓地。

可以肯定的是,迪歇纳女士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确实有一种理智上(当然也有感情上)的亲密关系,她是一个有水平、有见地的对话者,一种“持久的友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不可轻易加以怀疑”。

从他的《喀尔巴阡城堡》这本隐约献给迪歇纳的小说可以看出。那种对艺术和智慧的炽烈的爱,与作家与他亲密女友之间交往所得到的欢乐是大体相似的。当然他爱的不是小说中的歌声,而是女性的直觉智慧。当他独自坐在写字台前提笔创作的时候,他的耳边可能重现这位“灵感启示者”柔和悦耳的声音;当他回忆如烟的往事的时候,他的眼前再次浮现她的音容笑貌。从小说的主人公之间关系看,“他爱她,但从来没有启口,而且自己也不肯承认。这是一种双方都没有表白过的爱情。”

据让说,奥诺丽娜得知这个女人的存在,并没有“嗔怪作怒”,甚至“不闻不问”。这件事对奥诺丽娜无疑“更有利”,因为,她“对作家的影响更大了。”又据让说,当着他的面,祖母取笑过他祖父,说他“非常熟悉去巴黎的列车时间表”。

迪歇纳夫人之死,给作家带来“莫大的悲愁”(让)。儒勒·凡尔纳“似乎正与一种神秘的绝望感作斗争。在外面,强做笑容,显得快乐的样子;但在家,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思重重,他把自己的内心悲苦深藏密锁……”(菲伊)。作家自己也承认:“……我无法忍受这些痛苦,我的性情完全变了,并且我永远也不能从命运给我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了。”(致弟弟保尔的信)“您了解我的悲伤。”(致出版商埃歇尔的信)

虽说1884年、1885年,诸事比较顺利,作家的“生活曲线达到了顶点”,声誉日上,可以说达到声名煊赫的程度,但作家个人从不为荣耀所累,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他不只一贯视荣耀为身外之物,而且看作是一种赘疣。

我们说过,迫于经济拮据,家庭开支入不抵出,儒勒·凡尔纳于1886年2月15日以23000法郎低价卖掉圣米歇尔3号之后,心中空荡荡的,恍然若失,从此与大海隔绝,接着又失去心中所恋的“灵感启示者”。其情凄凄,其苦昭昭,使他永远无法恢复过来了。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儒勒·凡尔纳尚未从打击中苏醒过来,又一次更大的打击迎面而来,从此他的健康情况急转直下,永远地把他禁锢在亚眠。

1886年3月9日下午六时半许,儒勒·凡尔纳正在返家途中,他从巴黎路拐过来,步入夏尔·杜布瓦街。在灯光下,他虽年近六旬,依然精神抖擞,挺胸舒臂,步履有力;半新的黑礼服挺括平展,一尘不染;他那英俊端正的面容,温雅恬静,宽大的额头衬着灰白须髯,显得庄重肃穆;紧闭双唇,又那么刚毅,只有那双眼吐露出淡淡的忧伤……。当他打开住宅大门上那扇小门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一颗子弹打在石阶上。儒勒·凡尔纳回头张望,一个人正举枪对他射击。第二枪击中他的腿部、子弹嵌入胫骨。凡尔纳不顾腿伤巨痛,扑向开枪人。此时,他的邻居弗雷先生路过,立刻冲上来一起捉住凶手,解除其武装……

按儒勒·凡尔纳的生活惯例,无论冬夏,早晨5时起床,立刻投入写作,9点早餐后,修改书稿,或接待客人。中午12时钟响,他拿起礼帽走出家门,绕过几条街,来到工业家协会图书馆的专座,翻阅报刊和学术报告。5点一到,立刻打道回府。从路程上看,不至于6点半到家。于是,另一个说法出现了,说参加亚眠学会的例会,由于报告拖长而迟归。3月初,晚6时半,天色已晚,到了黄昏。看来后一种说法,接近实际。

当夜,凡尔纳的律师戈德弗洛瓦,立即给小埃歇尔发信,报告凡尔纳伤情。此时,在蒙特卡洛的老埃歇尔病情恶化,濒临垂危,小埃歇尔正在他身边。

儒勒·凡尔纳醒过来,已是第二天中午,他正躺在自家床上,奥诺丽娜饱含热泪,米歇尔也在身边。医生说,子弹已无法从关节部取出,可能造成终身残废。今后的漫长岁月,他将一跛一拐废残生。从此他变成抛了锚的尼摩,拆断了翅膀的罗伯尔,放了气的费尔久逊……

关于侄儿加斯东为何开枪射击他尊敬的伯父,其说不一,较为公正的说法是加斯东患有精神障碍症,导致这种悲惨的结局。

儒勒和保尔,年龄相仿,相差16个月,按中国说法叫做“挨肩”兄弟。兄弟二人自幼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互信赖。保尔当过海军军官,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达到安的列斯群岛,1859年结婚脱离军队,做证券经纪人。

保尔有三子一女,长子加斯东下依次为莫里斯、马塞尔和幼女玛丽。莫里斯和马塞尔终日沉迷在“世纪末那种资产阶级追求的享乐生活”中。正像米歇尔没有给儒勒带来欢乐一样,这两个儿子也给保尔增加许多烦恼。只有加斯东,既聪明又勤奋,在校出类拔萃,毕业后在最高法院、外交部任职。父亲和伯父把希望寄托在加斯东身上了。

加斯东的严肃认真的性格,与两个弟弟的轻浮和米歇尔的鲁莽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伯父十分器重他。就是这个知书达理、为人处事非常得体的侄儿,竟突发精神障碍症。那一天他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后,绕道来到亚眠。加斯东说,后面有人追打他,要求伯父保护,可伯父说后边无人追赶。他说连伯父也不肯保护他,就向他连开两枪。待保尔闻讯赶到,问他为什么开枪射击他尊敬的伯父。加斯东改了口,说伯父进不了法兰西文学院,他想用这种方法提高伯父的声誉。此说同样不合情合理。

加斯东的举动,不仅造成伯父终身残废,使保尔和儒勒对下一代人的期望落空,而且使他自己的宝贵青春年华和此后一生在精神病院消耗殆尽,第一次大战期间死于卢森堡一家精神病院,草草了此一生。1897年保尔逝世后,加斯东病情日趋稳定,莫里斯常把哥哥接出精神病院,也不时到伯父家吃饭。此时,他的举止行为正常,也从来没有提及他那次妄动行为。

加斯东可能产生一种压抑感觉,这倒不是伯父要求他过于苛刻,而是伯父的声誉,像生长在参天大树下的小树一样(如果树木也有感觉的话)。这一点,我们从1884年那次地中海之游时加斯东所做航海日记中已初露倪端。一种精神障碍症的发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来,乃是长期积累和演变的结果。

儒勒·凡尔纳的枪伤化脓,子弹嵌在膝盖下,无法取出。当年X光尚未在医疗上应用,无法确定子弹确切位置。他不得不躺在家里休养。恰恰在此时,接到埃歇尔的噩耗,1886年3月17日,即他受伤的第8天,他的良师益友,撒手西去。儒勒·凡尔纳一下子惊呆了,好半天一言不发,而后声泪俱下。

从1862年起,这位有魄力有抱负的出版家“发现了”他,并引导他“或许还管束过他”,但一直支持他,把他“造就成”现在这样的名作家。埃歇尔是凡尔纳充分信赖的知己,相互帮助的真正朋友,他们是共存共荣、志同道合的挚友和诤友。如今老埃歇尔走了,对于凡尔纳是一种重重的打击,不啻是雪上加霜。

老埃歇尔逝世后,由小埃歇尔子继父业,但小埃歇尔是位精明的商人,但不是作家斯塔尔(老埃歇尔的笔名)。他属于新的一代人,是更开拓、更精道的商人。儒勒·凡尔纳从儿时看着小埃歇尔长大的,因此二人相处怡然,个人关系也融洽。

由于接二连三的不幸事件不断发生,不仅使凡尔纳心境不佳,影响健康恢复速度,而且还继续恶化,到6月仍未愈合。10月允许他出外散散步,12月份又限制他的活动,不允许他走动,只好卧床静养。

命运,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触摸不到,眼看不见,时而离你远去,时而不召自来。有人诸事如意,事事顺;有人处处不利,处处倒霉。“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接踵而来的不幸事件尚未理清,又添新愁。新的一年来了,并没带来好运,1887年2月17日,儒勒·凡尔纳的母亲,凡尔纳家族的“老祖宗”,又走上黄泉路,长眠九泉。作家的伤情无转机,只好让奥诺丽娜只身前去南特处理善后。于是,凡尔纳“这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家庭的最后一线联系也断了”,致使这半残的作家,一夜之间衰老了许多。

当儒勒·凡尔纳刚刚好转,能够下地走动的时候,就倚着奥诺丽娜到南特处理老宅。他已阔别40年的故居,如今已空荡荡的。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每一件细物都唤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当他最后扣上这幢老宅大门锁头的时候,他内心一阵痛楚:他的生命又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然而,使儒勒·凡尔纳担忧和悲痛的,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遭受的挫折和不幸,他还为人类社会命运的前途莫测、科学技术成就被用来危害人类本身而忧心忡忡。进而他明白,过错不在科学技术本身,也不在发明家和科学家身上。他认为是那贪得无厌的资本家的罪过。

他伤愈之后这几年,发明家的形象又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然而,此时的发明家再也不是昔日那种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新世界开拓者和建设者的英雄形象,而是资本家卵翼下的奴仆。如果他们不是《蓓根五亿法郎》中邪恶的舒尔茨,那也是个私欲膨胀的疯子,如《迎着旗帜》中那个自命不凡的爆炸物发明家、《巴萨克考察队的奇异历险》那个狂妄自大的发明家;他们最后时刻良心发现,与暴君和野心家同归于尽。而在《流星追逐记》中那胡里胡涂的工程师自甘受人剥削。

从前,儒勒·凡尔纳曾梦想过科学技术和工业化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处,认为这样的社会能从自然界获得财富,从而改善人类生活。后来他认识到,在现有制度下由于对财富的无止境的追求,必然导致少数人大饱私囊,多数人只能得到残羹剩饭,并预感到“以大部分人的贫困为代价换取一小部分人的虚假繁荣,必然导致混乱和战争”。

随着个人连遭不幸以及他对人类社会前景莫测的忧虑加深,加之偏安外省小城远离世界,这些年他对世界民族解放事业关注越来越少了。也许他进入了黄昏岁月,无力关心大千世界。

同类推荐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有“千古一帝”的美誉;文治武功,双峰并峙,是个全能型的英雄。从幼时与疾病抗争,登基之初与权臣搏杀,到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这个人几乎战斗了一辈子,到临终前都未停止战斗。他把储君的秘密守护到生命的终点,并且“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为国家选定了最合格的接班人。就在与他的敌人与命运的搏杀焠砺中,康熙的领导能力和帝王心术日臻炉火纯青。更可贵的是,虽然被机谋与算计包围,他却仍然保持了一颗仁恕的之心,以博大胸怀包容明朝遗臣,促进了满汉融和,使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室成为中国人心中能够认可的正统。本书从人性视角观照了康熙王朝的风起云涌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命运抉择。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解说了康熙皇帝自律担当的品格、隐忍与果断的性格、开明包容的格局。可以说,康熙帝用其一生展现着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心胸和手腕。
  • 家世

    家世

    本书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家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是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阅读者称,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热门推荐
  • 终续

    终续

    仆が爱しているのは,君の体ではない,君の声でもない,そして,君と一绪に过ごした、あの幸せな日々でもない…`ヒトではないでも、ヒトにはなれないでも、灭びを齎す存在だとしても、その魂はいつも、仆を求めているのね。`ならばそれでいいんだ。君のぬくもりも、君のささやきも、君と仆が共に过ごしたすべての日々も、みんな、この日のためにあったからだ…``仆が本当に爱しているのは,そう,君の心,君の魂そのものですから。この美しい世界に、祝福とともの明日を。この世が终わるまで、ずっと、一绪にいるよ…
  • 亲情里的故事

    亲情里的故事

    本专辑为以“亲情”为主题的单篇合集。每篇亲情故事或有关手足情深,或有关反目成仇,或有关大爱无疆,或有关罪该万死——但愿当初的支离破碎,最后都化为血浓于水。
  • 天外入侵

    天外入侵

    女娲飞升补的不是天,而是为了击退外星舰队;蚩尤号称华夏战神,麾下族人更被传的神乎其神,只因他掌控了先古科技;战国七雄不只七国,竟还有一国名为尤央;秦始皇一统华夏,只因徐福意在重建军队,抗击天外异族。
  • 腹黑千金:倒追男神36计

    腹黑千金:倒追男神36计

    ——这一生,因你而灿烂。备注:男主梁一生,女主祝灿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日初醒旧与新

    夏日初醒旧与新

    讲述曾经是试验品的的男,女主。记忆被消除之后在城市中生活,随后在寻找真想中发现都市外的世界,与机械兽发生的战争,与整个世界的真相
  • 重生之逆天废材七小姐

    重生之逆天废材七小姐

    痛!这是她恢复意识之后的第一个感觉。
  • 王妃狠妖娆

    王妃狠妖娆

    冷情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东澜国第一废材。什么?废材!我洛颜前世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杀人放火样样能行。还有这个王爷,我异性缘有这么好吗,快把他弄走。前世一不小心挂了,今生看我玩转异世!
  • 别人修仙我修舰

    别人修仙我修舰

    穿越到修仙的世界,结果发现我的体质不能修仙?身体里居然还有一艘舰,这舰破破烂烂的,但是科学技术是不少,克隆,枪械,装甲应有尽有,看我一枪一个千百岁的小朋友!
  • 神王元迹

    神王元迹

    神界冥王为冲破天元界京都救出妻子,献祭身体,召唤神界十大始祖之一的南宫衍,在完成冥王的夙愿后,南宫衍为逃离灵阵封印,跳下天河,竟穿越到千年之后的凡界,在全新的世界中,南宫衍再次走向成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