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67200000008

第8章 向“同花顺”看齐——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学(2)

这时,伪军甲站了起来,走到大家面前:“连针头儿线脑儿都不能拿,你还拿人家钱抓人家鸡,枪毙!”

伪军丙:“啊?这就枪毙了?你说这倒霉差事,抓了一只鸡就给枪毙了。”

伪军乙:“认倒霉吧,谁让挑上咱们呢。”

伪军甲坐了下来:“下面我给你们讲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比方说打仗的时候缴了人家的枪,一定要交公。”

伪军乙:“这条跟咱没关系,咱向来是交枪,没缴过枪。”

大家一听, 又笑了。

伪军甲:“不是,你们现在是八路,知道吗?八路!八路得缴鬼子的枪,缴汉奸的枪。”

“我把这给忘了,老子现在是八路啊。” 伪军乙推了推坐在旁边的日军甲,“你的,缴枪的干活。”

日军甲:“混蛋,缴枪的不行,我的,也是八路的干活。”

伪军甲:“来来来,刚才我给你们讲了八路的三大军纪,除去这个三大军纪,还有八大注意。对,第一,说话要和气……”

伪军甲对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清清楚楚,说明它们好流传。这就是组织文化在制度层面简洁、通俗优于全面、细致的价值所在。

3.执行层面:紧扣愿景

有了制度就得执行,执行的过程要紧扣组织文化的精神层面,即组织愿景。198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提出以“四有、三讲、两不怕”作为部队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

当时,河北省保定驻军跟当地的群众组织了一次军民共建活动。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充分肯定了这一行动,并把它作为全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1982年11月到现在,军民共建活动在全国各地都要定期展开。军民共建这项制度在执行层面紧扣在愿景上,直接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组织文化的执行还会认知强化。什么是认知强化?

前段时间,我在央视《大家看法》做节目,当时有一家着名企业的管理者说:“我们企业42万人,真的管不了那么细致,我怎么能顾及到每一个人!”

我对他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几百万人,人多吧?什么叫把组织文化落实到基层、执行到基层?中国人民解放军里,连一级有指导,营一级有教导,团一级以上有政委,连一级算基层了吧,连一级的指导员在干什么?他的主要工作不是战斗,而是做思想政治工作。今天这个士兵想家了,他得做思想政治工作;明天那两个士兵闹矛盾了,他得做思想政治工作;士兵军容不整了,他得做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工作就是在基层确保并督促组织文化的执行。”

因此,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够庞大了,但是它的组织文化依然可以执行到基层,在每一个士兵的言行举止中得以体现。

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最大问题是,一讲企业文化就跟着喊喊口号。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举手表示同意;讨论的时候,上网复制一份思想汇报。

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只有管理层在讲,但没有传达到基层。对于基层来说,他们不知道企业的文化,或者他们知道企业的文化,复习一遍能背出来。企业文化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段写在白纸上的文字而已。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文化可以执行到基层,正是因为在基层有人去督促,有人去推进。

另外,组织文化在执行层面会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执行技巧,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关于规范军人日常生活举止方面的规定有:练三相——坐、行、站;振三声——口令声、呼号声、掌声;纠三手——背手、袖手、插手;去三长——长头发、长胡须、长指甲;紧三带——鞋带、腰带、领带;扣三扣——领扣、衣扣、裤扣;行三礼——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

当这7项都执行到位后,我们会发现士兵都被去个性化了。去个性化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在这里指的就是团结。这种团结是怎么形成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身边的战友跟自己动作一样、着装一样、口令一样,有人伤害他就等同于伤害自己,战友负了伤,其他战友都会有同仇之心。当每个人在行为模式上完全一致的时候,大家就是一个整体。这样,就用去个性化的方式,实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团结。

军民共建也好,认知强化、去个性化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制度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为什么把制度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因为制度是愿景的体现,把制度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就等于把愿景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

把制度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就等于把愿景落实在士兵的第一反应上。

长此以往,“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个普通士兵的第一反应。

2010年5月6日晚,济南空军航空兵的一架飞机坠毁,飞行员冯思广牺牲,张德山受伤。飞机一起飞发现有故障,当时师参谋长沈树范在不到1秒钟就连续两次下达“跳伞”命令。但营地居民区的灯火就在眼前,一边是4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边是跳伞逃生的最佳时机。

短短5秒钟内,张德山和冯思广做出抉择,飞机从仰头朝居民区而去到改变轨迹俯身冲向地面后,两人才先后跳伞……

事后,记者问张德山:“当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有没有想到家人·” 张德山回答得很简单:“根本来不及想危险不危险,所有的动作大概都是潜意识完成的吧。”

在飞机坠毁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这两个飞行员坚持控制飞机不继续往前冲,错过了跳伞的最佳时期,这就是第一反应。

4.推广层面:口耳相传,免费宣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所有的士兵都执行着这一套简洁的、严明的、统一的、非常好识别的制度的时候,当每个连队在军民共建活动中紧紧地跟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时候,组织文化就以每个士兵、连队为载体。

另外,组织文化的载体非常丰富,有仪式、歌曲、事迹等。

组织文化在推广层面还要做到口耳相传,而且免费。很多成功的企业,内部都会流传一些故事,比如公司的创始人当初大学都没有毕业,每天背着褥子和被子,睡在机房,就为了写第一个DOS程序……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因为这故事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事,是事迹,通过故事的讲授传递着企业文化。

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出差一趟,在火车上一路做好事。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是一个士兵,他知道要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事迹有很多,不仅能做到口耳相传,而且免费。

很多企业有一个误解就是,企业文化要想推广那是要花钱的。有没有花钱推广企业文化的,当然有。比如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每个来就餐的人都能够体会到我们这儿像家一样”,还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每个客户都能感觉到我们产品强劲有力的律动”。它们的企业文化原本人们都不知道,通过广告歌曲,才终于有人知晓了。这是花钱取得的效果。

不花钱的组织文化是怎么推广的?我们还是来看电视剧《地下交通站》中,伪军甲在对一些伪军和日军进行训练的片段吧。

伪军甲:“下面大家跟着我一起喊:有钱出钱!”

大家一边跟着一起把手往上举,做出喊口号的姿势,一边喊:“有钱出……”

还没喊完,伪军乙站了出来:“什么事儿就出钱?”

伪军甲:“打鬼子啊。”

伪军乙:“让谁出钱?”

伪军甲:“这不刚才说清楚了吗,有钱的出钱。”

“哦,那没咱什么事儿,都好几个月没发饷了。” 伪军乙说着站进了队伍。

旁边的一位日本军官这时凑到伪军乙面前:“混蛋!”

伪军丙轻声说:“吴教官,黑藤太君不让喊了。”

黑藤太君转向伪军丙:“混蛋!”

“只许喊口号,不许提军饷,继续。” 黑藤太君对伪军甲说。

伪军甲在前面教:“有钱出钱!”

大家跟着一起喊:“有钱出钱!”

伪军甲接着喊:“有力出力!”

这时伪军乙又站了出来:“等等,让谁出力呀?”

伪军甲:“这不说得很清楚吗,有力的出力。”

伪军乙:“哦,还是没咱什么事儿,都连着吃了两天的窝头了,哪儿来的力气呀。”

黑藤太君对着伪军乙连骂两声 “混蛋”:“只许喊口号,不许提窝头。继续!”

“有钱出钱!”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有力出力!”

……

伪军甲对大家说:“你们也想想,还有什么能喊的?”

伪军乙举起手:“我知道,我知道。”

伪军甲说:“你说。”

伪军乙笑着对大家说:“跟着我喊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语调也提高了不少。

大家的士气似乎高昂了,跟着一起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伪军乙问道:“这句怎么样?”

“这句不错。”伪军甲点了点头,“对吧,太君?”

黑藤太君虽然脸色不好看,还是“嗯”了一声。于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响遍了整个院子。

在大家持续不断的喊声中,伪军甲说话了:“哎,行了,怎么老是这句啊?”

伪军乙说:“我就觉得这句好。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事儿八路知道吗?”

伪军甲:“废话,这口号是人家先喊出来的。”

伪军乙:“那就更得喊了。”

于是,又是一片“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呼喊声。坐在屋子里炕上的两个老百姓,其中一个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句可没刚才那几句过瘾。”

另一个说:“哪句都喊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师哥,你说要是真八路站咱们院里喊,那得多过瘾呢。”

“谁说不是啊,你等着吧,早晚得有这么一天。”

……

伪军甲:“当时八路指导员怎么跟我说来着?对了,我们应该慷慨激昂,我们每一个人都得怀着对鬼子的深仇大恨……”

日本军官旁边的黄队长打断了伪军甲:“等等,太君,您说他这么说行吗?”

“太君”说:“很好,黄队长,这就是八路的宣传,厉害。”

伪军甲指向大家,接着说:“还有你们,你们好好想想,这日本鬼子怎么让你们替他们卖命?扫荡的时候,怎么让你们在前面排地雷?逃跑的时候,怎么让你们在后边儿挡枪子儿?”

大家在低语:“是,是这么回事儿。”

伪军甲急了:“不对呀,怎么还没反应,我当时一听都气炸了。哦,还有老欠你们的军饷。”

“对,欠军饷。”大家的情绪似乎被感染了。

“好,再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大家群情激昂地跟着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君”神情尴尬。

在这个小片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八路军组织文化的传播没花一分钱,甚至是由曾经的俘虏完成的。这就是成功的组织文化的战斗力。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八路军的这一口号的意思是:我们永远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只要你属于中国人民,我们就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只要你不跟着日寇,我们就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有人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说明他们的斗志被瓦解了。坐在旁边屋里听着的那两个老百姓的一句话,“你说要是真八路站咱们院里喊,那得多过瘾呢”,说明他们被感染了,被团结了,被争取过来了。然后是黑藤太君,“这就是八路的宣传,厉害”,他被吓着了。

成功的组织文化对敌人有威慑力,甚至可以分裂瓦解他们,对群众有凝聚力,可以团结他们。真正成功的组织文化的传播是不需要花钱的。

真正成功的组织文化的传播是不需要花钱的。

怎样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

1.两个连贯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文化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要做到“两个连贯”。

第一,在内容上不断裂。首先愿景要突出,其次制度紧扣愿景,执行紧跟制度,推广依然紧扣愿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文化从精神层面到推广层面层层相扣,一气呵成。

第二,在发展上不断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文化从1927年建军到现在,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局面,至今已历时83年,一气呵成。

2.三个体现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文化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要做到“三个体现”。

第一,制度要体现愿景,制度为了愿景的实现服务,不能制度、愿景是两张皮。

第二,执行要体现制度,执行的过程要好理解、可执行、立竿见影。

第三,推广要体现执行,每个细节都是组织文化的载体。

优秀组织文化有“同花顺”般的战斗力

优秀组织文化就像“同花顺”一样,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1.瓦解对手

三民主义固然挺好,但是有局限性,执行到最后变成了“四大家族”,然后物价飞涨。原来,其组织文化在愿景层面和执行层面完全不搭边。而解放军的组织文化,却把敌对阵营中的一些高级将领都争取了过来。

2.获得支持

侵华日军也有组织文化,他们的组织文化是武士道精神,奉献、宁死不撤退,表现出来的是肉身炸坦克、叫嚣着冲锋、拼刺刀退子弹等。一旦失败了,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剖腹。这让人有两种感觉,第一种感觉是他们的组织文化挺恐怖的,第二种感觉是他们挺缺心眼的。

他们的组织文化起到了内部团结作用、内部激励作用,但是没起到外部团结作用。而我们的组织文化对内实现了团结,对外获得了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堡垒村”?因为八路军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村庄成了村民们掩护八路军的堡垒。在老百姓眼里:八路军不拿我们一针一线,是我们的队伍,我们得支持他。

这就是组织文化和组织文化之间的对抗。

3.弥补力量不足

在朝鲜半岛作战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去的时候连冬装都没有,一人一把步枪,面对着海陆空立体作战的“联合国军”,志愿军把他们打回了“三八线”,凭的真是肩膀上的步枪吗?不是,凭的就是组织文化的对内团结和对外团结。正因为这种团结,大大弥补了志愿军武器装备差造成的力量不足。

同类推荐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 经商三智

    经商三智

    经商是智慧的闪现,而不是死板硬套什么样的模式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天下的大商人都一定有一套自己的经商智慧,要么照抄、照搬别人的现成东西。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经商看似简单,无非是我给你货,你给我钱,其实这表面现象的背后,蕴藏善极大的智慧圈,例如,怎样切入到市场中去,怎样与人谈难谈的生意,怎样把自己的小局面变成大局面,怎样才能把手中的钱变成活钱。凡此等等,都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商战兵法。”本书的主题是“经商三智”,即包括“谋商道、谈买卖、做生意”三个方面的全部内容。
  •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本书共六篇,包括了第一篇总经理的角色与自我管理、第二篇管人与激励、第三篇技术与生产、第四篇营销与服务、第五篇财务管理与利润管控、第六篇企业文化与员工守则。
  • 给你个门店,你该怎么管?

    给你个门店,你该怎么管?

    作者总结15年的门店管理经验,讲述了一名店长的成长故事。故事中揭示了门店管理的真相,从店长如何定位、如何建立制度、如何营造氛围,到如何定价、如何保证成交率等,层层深入,覆盖门店管理的各个方面。书中语言直白、内容实用,真正告诉店长们:给你个门店,你该这样管。相信本书可以给即将成为店长或在门店管理中有困惑的人提供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饭店与物业服务案例解析

    饭店与物业服务案例解析

    本书的特色,在于取材于服务中真实确凿的事件,并对每一个案例做出简洁的分析和解剖,在论证了服务中的问题后,又从实际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目,通谷而又实用。
热门推荐
  • 穿书之狂虐渣渣

    穿书之狂虐渣渣

    叶晚舟穿进了一本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书中书中的自己是女主首城首富叶氏集团现任当家人是自己的爸爸自己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孩子未婚夫又是首城唯一可以于自己家一比的江家的独子江沉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偏偏喜欢上了男配秦楼用尽手段去追求他可最后被闺蜜唐柔利用到死才知道秦楼和自己的好闺蜜唐柔早就搞在一起要利用自己搞垮江家和叶家!
  • 妖妃,逮住

    妖妃,逮住

    No.1【“宇文峟柒,我喜欢你,但你不是我可以用命守护的女人,我心底还有一个女人,我爱的是她。对你仅是绰绰有余的喜欢。”他冷眼待她,将她希望统统扼杀。】NO.2【“为了救你而替你受伤?我不爱你,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替你受伤?”多米诺骨牌阵上她无心伤他,她再燃希望,却再一次落空。】NO.3【“宇文峟柒,我爱你,进了贼窝还想逃么?休想!”那夜,他醉酒他侵占她所有,她半夜逃脱,只留一条短信:尚宫,我喜欢你,但你不是我可以用命守护的男人,我心底还有一个男人,我爱的是他。对你仅是绰绰有余的喜欢。】她孤军奋战恶势力,从容接受死神洗礼,而他在死神面前劫持她,许她一世繁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遇君花开时

    遇君花开时

    曾经听闻,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否则余生都无法安宁度过。却又听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你终是年少时的欢喜,那个夏天的一笑倾城,终究沦陷了我的少年时……
  • 全能少女成团宠了

    全能少女成团宠了

    众所皆知的废物小姐,洛家大小姐,突然立志说,我要好好读书了,听闻此人消息的人都是哧笑一声,在这墨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出了一位,废物大小姐,还是一流世家的小姐。直到后来,洛大小姐参加一种比赛,众人皆问:如何?他们打心眼里不信她能赢。洛大小姐轻飘飘的丢了一句:这种比赛简直soeasy。众人:你觉得我信吗?比赛出结果的时候,评委说道:恭喜洛小姐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众人:???不过他们只是认为是巧合而已!洛大小姐进娱乐圈后,众人皆吐槽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洛大小姐根本不会演戏。直到洛大小姐捧回来一个金马影后奖。众人:???这次众人吃了教训了,都纷纷拜倒为洛大小姐的舔狗之一。众人皆知的还有:洛大小姐的最佳舔狗便是那位爷和洛大小姐的几位亲戚
  • 致我的顾大大

    致我的顾大大

    “成绩没我高,人没我帅,打也打不过我,骂我你又不敢!你觉得我凭什么和你在一起?”林亦婷不屑的看着眼前这个不要脸的一直缠着她的男人。顾白想了想说:“我可萌可贱可风骚,主要是我还能暖被窝!”怎么办,林亦婷对这个类似于无脊椎动物有点脑瓜疼……
  • 少年异人

    少年异人

    上一任接引道人为何离奇死亡?二四之乱又是啥?平淡的校园生活,随着苏尘救下一位貌美如花的少女而打破,这一系列谜团接踵而来,身为第九任接引道人的他,该何去何从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木子义凡之罪

    木子义凡之罪

    本书根据个人真实亲身经历所著,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诉说着自己的过去。
  • 缘起缘灭缘又聚

    缘起缘灭缘又聚

    “我恨你”这是莫寒留给蓝邪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她此生的最后一句话——带着疲惫和决裂。不错,她恨他,她也爱他。她怨他伤了她,但她忘了,是她最先伤了他。白雪皑皑,漫步在雪地上,任风吹起三千青丝。回首从前,究竟是谁伤了谁,谁又伤了谁,已然分不清。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成功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主导或推动成功的产生,能否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手中。本书着眼于此,讲述了成为既被重视又受欢迎的职场与生活达人所必备的技能及心态,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成功者对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