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04000000028

第28章 子罕第九 怎么样作好一个人(2)

8.知识的最高处就是“无知”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乡野鄙间的人来问我,我头脑里空空的没有知识。我只是把他所问的问题正反两面都仔细分析后,而穷尽了问题罢了。”

【说明】孔子“多能”吗?他自己否认了,“空空如也”。这与《述而》第二十四节中孔子所言是一个意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丘:《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三禁》:“刚强而虎质者丘。”《汉书·息夫躬传》:“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颜师古注:“丘,空也。”《广雅·释诂三》:“丘,空也。”丘字本义为“空”,意思是:“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有什么对你们隐瞒的吗?我对你们确实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言说给你们的原故,是因为我已经说完了。”空空如也。这就是孔子真正的修养,非常高的修养。俗话说“半瓶水响叮当,一瓶水摇不响。”一个瓶子装满了水似乎也就是空的了。其实,知识的最高处就是“无知”,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主观的东西存在就是学问的最高境界。只有是空空的,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象天一样空,才容纳得下宇宙。但孔子说自己“空空如也”,也是实话,他学习的、继承的是“周礼”,发扬光大的也是“周礼”,他自己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新的主义。所以,就他自己而言,是空空的,他没有将所学的东西填满自己的心胸而自满而不再学习其它的东西。但他怎样解决问题呢?孔子举了个例子,其实很简单,把问题的正反两面都仔细分析了,而穷尽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后,问题也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孔子没有拿出个什么办法来,也没有运用什么逻辑学、价值学、控制论、优选法等所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只要把它分析透了,也就解决了。

9.不敢自比为圣人

【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译文】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没有出现八卦图,我就算了吧,没有什么可说的。”

【说明】孔子怎么样证明自己是无知呢?孔子就说我没有看到凤鸟飞来,也没有看到黄河里出现八卦图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是无知的。因为在古代传说中只有圣人能看到凤鸟或是能看到河图洛书,这实际上就是说,孔子不敢自比为圣人,不敢自比为有高智慧的人。因为他们创造出有《易》之类的人类智慧结晶的思想,是一般人不可攀比的,也是我不可攀比的。孔子的谦虚是真诚的,也更是值得我们仿效学习的。

10.健康的心理观念和正确的思想品德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见到穿国家制服而衣冠整齐的官员与见到盲人,他们要来见孔子,即使来的人很年轻,孔子也必然要站起身;要是从他们身边走过,也必然要快步急走。

【说明】这是《论语》的编纂者们追述孔子行为的一段注解,是用来表明孔子之自认为“无知”而尊敬他人的谦逊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孔子并没有以自己博学多闻而骄傲自满,而高傲自大,瞧不起其他人。这种事情,从文字上看来很平常,似乎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但如果深入研究下来,就会觉得这些事很难做。看到“齐衰”的人,我们现在很难起同情心,但孔子一见,即起同情心;同情他们丧失了亲人,为他们感到惋惜。而见到“冕衣裳者”时,就象我们现在看到国旗一样,必然应该致敬,以崇敬心看待;但我们现在的人看到穿国家制服的国家官员,还会有这种崇敬心吗?对于盲人,孔子则是以同情心、怜悯心来看待;而我们现在的人如果看到盲人,就如视而不见,甚至还嫌他们挡了自己的路。当然,还是有不少人会帮助盲人过马路躲汽车的。如果是同龄人或是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有这些同情心、崇敬心、怜悯心,那就比较容易;但如果是年龄小于自己的人,我们往往也就容易生起傲慢心了。所以孔子“见之,虽少必作”,也就很难得了。《论语》之记载这些事,并不是无事可记了,无话可说了,而是想通过孔子的这些言行举止,力图表明一个人的心理观念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是不健康、不平衡的,即使他有以上这些行为,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可能有长时期的良好行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长时期地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有能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也才会具有这些同情心、崇敬心、怜悯心。孔子之提倡“仁、义、礼、智、信”,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从这段论述看,他确实是做到身体力行的。

11.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喟然长声叹息说:“老师的思想学问,我越仰望它就觉得越高,越钻研它就觉得越深。望远处看好象它就在前面,一忽儿好象又在后面去了。老师遵循着一定的次序很善于诱导人,让我博学于文化文明等文献典籍,约束我以社会行为规范,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行。我用尽了自己的才智,好象是有所成就,高高直立,与众不同。但我想要象老师一样,却找不到遵从的道路。”

【说明】这是颜渊对孔子的“无知”、“空空如也”的评论。孔子真的是“无知”、“空空如也”吗?肯定不是!但孔子的思想学问高到什么地步、高到什么水平呢?颜渊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来形容孔子之博学无边无际,不可捉摸。也就是说,不知道孔子的学问到底有多深,深不可测,就好象这天空是空的,但又蕴含着许多的实体一样。这是颜回对孔子的赞美与仰慕与敬佩。当然,人的学问是有止境的,一个人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但孔子的谦虚好学,却是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容纳得下具体的实物。若是心胸填得满满的,怎么还能容纳其他知识呢?而骄傲自满的人,其心胸却是填得满满的,好象他全懂了,一切都明白了;其实,他是由于装满了也就无法再容纳其他的了,就好象一个杯子装满了白开水,再拿一些果汁来,它就无法再装进去一样。孔子的谦虚,就是将自己的心胸放空敞开,成为虚的,才能源源不绝地永远地装进新的知识,所以他的学问知识就是没有止境的。

正因为学问知识没有止境,孔子才能“循循然善诱人”。他自己在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学问知识,也在循着一定的次序引导和帮助别人探索和寻求新的学问知识。“博我以文”,不仅是教育学生要博学多闻、博览群籍、博闻强记、博古通今,而且还要约束于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否则光是“博”了,而无视于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个人就可能成为“书呆子”、“书蠹”,而于社会无益,于国家无益,于人民无益。

在这里,颜回也象曾子一样自我反省了一番,他说孔老夫子教育我好多年,我都感觉到自己很不错了,“如有所立卓尔”,好象是有所成就,高高直立,与众不同,但与孔子一比,才发现自己差得很远。自满了,好象是自己的心胸装满了,而看孔子,却是空的,“空空如也”,还能容纳得下更多的东西。自此,颜回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无法跟从老师的思想道路。

这一段话,虽然是颜回对老师的赞美与敬佩,但却表现出孔子虚以待人的求实的学问态度,表现出孔子提倡与追求“仁、义、礼、智、信”的崇高精神境界。

12.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泊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译文】孔子病得很严重,子路就让门人弟子来充当奴仆。在病情减轻期间,孔子说:“我生病这样久了,仲由这小子使用欺骗的方法,我这里本来是没有奴仆的,而仲由用了奴仆。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而且我与其死于奴仆的手里,宁肯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死去。而且我死了后即使不能得到大葬的礼节,难道我就会死在道路上吗?”

【说明】通过本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家庭的境况。在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家里都使用有奴隶或奴仆。而且,都是以奴隶数量的多少来互相攀比的。也就是说,我奴隶多,我就富有,你奴隶少,你就比不上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孔子作为一个鲁国的大夫级官员或是作为一个很博学的大知识分子,家里多少应该是有几个奴隶的,然而实际上却没有!所以,由此观之,孔子在一生的生活中,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也没有象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请个保姆来照顾生活。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孔子和家里人自己动手。这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很落魄或是显得很贫穷,但这种做法却体现出孔子真正平凡的本色以及他那人人平等的思想。

由于奴隶数量少或者是没有奴隶而使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不能享受大葬的礼节,孔子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自己不会死在道路上也就够了。而所谓隆重的丧葬礼仪,只是一个虚名,满足人的虚荣心而已。人都死了,还要那个隆重的礼仪有什么用呢?当然,孔子不是反对举行葬礼,在《学而》与《为政》篇中,孔子多次提到过“孝”,即是在思想上能继承前人之志,而不在于什么隆重不隆重的礼节。所以,本节是继前面的论述,再一次表现出了孔子平凡而普通的本性与本色。只有将生与死看得很淡泊的人,才会有如此广阔的胸襟。

13.知识是拿出来用的

【原文】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子贡说:“有一块美丽的玉石在这里,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呢?”孔子说:“把它卖掉,把它卖掉!我在等待商人啊。”

【说明】孔子认为自己是个很平凡很普通的人,然而子贡却认为,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其学的知识却是有如美玉,所以他以美玉为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当然懂得子贡的比喻是指什么,而且孔子也认为,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是不能也不应该藏于椟中的。人学知识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要拿出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或者说,学了知识也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因此,知识是拿出来用的,藏于椟中而不用,这个知识学他干什么?但知识为谁所用,就是一个大问题。古代君王为政权故,都要收罗人才以利其统治;尔后官僚大臣以及一方长官都要收罗人才为自己所用,那么,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贪官污吏,或是贡献给忠臣良将,这都是每一个有知识的人都必须慎重考虑的事。这也是子贡要找“善贾”之意。而孔子却不提“善贾”而只提“贾者”,为什么?在春秋时期的这个时代,孔子认为已经没有“善贾”了,都是邪恶的商人。孔子认为自己所学的是继承周文王为人民的思想,而现在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是在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既然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在为自己而不为人民,孔子也就认为自己是不会为他们服务的了。但现在的史书都是这样评价:“孔子为了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他出门总带着拜见君主委质为臣需用的贽物,每到一国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他曾非常自信地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从未得到这样的际遇,最好的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则备受冷遇。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484年,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已年近古稀,情知理想已无法实现,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意思是孔子一生都在“待善贾”,而可“待价而沽”。其实不然,他之“待贾者也”,只是说,贡献吧,贡献吧,我将向人民贡献我的知识。也就是说,孔子所“待”的“贾”者,其实就是“人民”。其周游列国,其实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对民情的体验与考察。(参看《子路》)

14.环境无法改变美玉的性质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搬迁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破旧狭窄落后,怎么住法呢?”孔子说:“君子去居住,那还会有什么简陋呢?”

【说明】美玉终究是美玉,不论将它放在哪儿,即使是放到“九夷”这种地区或者是更边远的地区,它还是一块美玉。地区的环境无法改变美玉的性质,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真正的品质。这是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对子贡将人比喻为美玉,而孔子亦将美玉比喻为人的一种教育上的方式方法。这段师生间的问答很有意思,子贡自比于美玉,想求“善贾”而“待价而沽”,而孔子却想将这块“美玉”放到边远地区去,以再确定到底这是一块美玉还是一块普通的玉,亦或是一块石头。真美玉即使是放到环境恶劣的地方,仍会是美玉,不会改变其性质;而若是假玉,就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变得与普通的石头毫无分别。一个人同样是如此,“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哪儿他都会做一个君子。思想不坚定的人,也就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求“善贾”而“待价而沽”

【原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开始整理音乐,使《雅》、《颂》各自归于它们本来的位置。”

同类推荐
  •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很好玩儿的书。讲故事的人好玩儿,故事好玩儿,故事里的人也好玩儿。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经历很多自己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遇到的囧事或傻事,就像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听着刺耳,但又不得不从容接受。而生活向来是欺软怕硬,你弱不禁风,生活就会欺负你;你加强小宇宙,生活就反过来当你孙子。谨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被生活欺负的草根大众。
  •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辜负人间不值得

    辜负人间不值得

    她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女性,也被视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她与李唯建谱写了民国“惊世”恋情。文风细腻多感,风格堪比郁达夫。《辜负人间不值得》是一代才女庐隐品读人生之作。在庐隐所处的时代,能活着就已不易,更何况是随心而活,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奢求,但是庐隐做到了。庐隐有两段婚姻,每一段在现在看来都可谓惊世骇俗,然而对于庐隐,那只是她的真性情……她曾说:“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我。”可见,这个随性率真的女子的人生,也是有无奈和悲凉的。对于当时的社会,庐隐也是少数有清醒认识的女性之一,她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那时的“血与泪”。读庐隐的散文,便是跟她一起能认清世界,还能活在当下、活成自己!
  • 隐居日记

    隐居日记

    该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时间顺序编排的图片,另一部分则以文字描述我遭遇的人物、事件与情感。前者用来表现自然生灵之神奇,后者用来体现人生滞涩的甜和美。
热门推荐
  • The Railway Children

    The Railway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妻约33天

    妻约33天

    结婚当天,老公成了自己的妹夫,而她成为众矢之的,人人口中的荡妇。他是S市只手遮天的神秘大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步步靠近她,从而算计她,救她于水火之中。一纸妻约,他要她的心救他心爱的女人。当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他搂着他心爱的女人温情默默。五年之后,她华丽归来,身旁站在未婚夫,而他手里却牵着一个迷你版的小宝宝,站在她面前,“宝宝,叫妈妈。”
  • 成皇霸业

    成皇霸业

    奇怪的意外导致周寒穿越,让他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国君,且看一名没有做过领导者的上班族,是怎样学习成为一名国君,带领自己的国家争霸天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是男人的梦想,身为一国之君,怎能没有?文臣武将,任你能力多大,都得向自己低头行礼,这是男人的志向,怎能没有?
  • 冥冥之中悠悠我心

    冥冥之中悠悠我心

    妖姬,令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一朝为人所叛,穿越至异世,遇他,是冥冥之中的缘定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网王之小朋友我爱你

    网王之小朋友我爱你

    她本是商场上雷厉风行的天才,被人寻仇殒命,不料穿越到网王的世界,还穿成了一个小朋友!老天,要不要这样对她啊?意外中,和迹部景吾杠上,她训斥他,他竟然嫌她小,没有权力说她!那好吧,她会让他见识到,生理年龄不代表心理年龄!迹部景吾,你等着接着吧!
  • 创世升级

    创世升级

    天地之间,共分两界。世界之中,三族之上,便是吾。吾可毁天,也可灭地。
  • 一点小随笔

    一点小随笔

    别人总说我瓜,其实我一点也不瓜,大多时候都是机智的一逼
  • 谁说败局已定

    谁说败局已定

    本书主要是收录了近、现代国内外著名文学家最为经典、也最能体现其风格的、经过时代磨砺依然闪烁着光芒的散文。有对已故名人知己的缅怀和追忆,有对世间万物花鸟虫鱼的心爱与思索,有对读书的深切感悟和深刻认知,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探讨,等等,是一套不可多得极有文化深度的散文分类精选集。
  • 神异志之凤凰

    神异志之凤凰

    东华帝君和鸟族小公主的爱恨情仇,这个算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