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04500000026

第26章 火在曼延(6)

罗发看出了父亲的心事,在旁劝导说,没有国何来家?现在国民党政府如此腐败,不摧毁它,百姓何时见天日?再说,部队首长已考虑周全,你年事已高,不想参加起义,可以到香港去居住,只要把武装交出来就行。

罗佛金毕竟是识大体者,他把手往桌上一拍,毅然作出决定,谢同志,我听你们的,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把全部武装交给你。谢鸿照一听,喜形于色,他没想到罗佛金这么快做通工作。他激动地握住罗佛金的手说:“罗乡长,我代表九龙人民谢谢你。

位于英德西部的九龙乡金造村,西连当时的清远县城、广宁、四会,北通阳山、连县、曲江、乳源等县,是北江的交通要道。这里群山连绵,山道险恶,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月14日晚上,罗佛金率其所属三个排的全部人枪回到九龙金造村,与谢鸿照、罗发等共同策划起义行动方案。

1月16日,在金造村的起义部队大会上,由谢鸿照当众庄严宣布:金造武装起义了!

罗佛金这次起义,共交出轻机枪3挺,长短枪100多支,人员80多人,其中他另一个儿子罗星也参加了起义,而他本人,经梁嘉亲自批准,安排到香港居住,并供给其部分生活费,直到解放后才回乡。(可惜的是,由于解放初的过“左”思潮,罗佛金、赖煜这两位起义有功人员竟被当成反革命分子镇压,直到三中全会后才给予平反。)

金造起义后,起义部队和边纵调来的部分骨干,连同九龙地区原有的游击队合编,宣布成立连江支队英、清、阳边人民解放大队,罗发为大队长,谢鸿照为政治委员。起义部队以金造村为大本营,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整编和训练部队,加强戒备,投入战斗。

在第一次作战会上,司令员梁嘉简单明了地布置具体的军事行动,欧新部队负责攻击黄花、明迳两个乡公所。马奔、小陈部队负责攻击九龙乡公所及警察所。

为了解九龙起义的经过,笔者特地采访了今年已是79岁高龄的丁日初(当时叫丁八),丁伯原是珠纵第二大队的小队长,曾多次立功。这次九龙起义,部队首长把他作为军事骨干调到起义部队任中队长。他回忆说,梁猛熊是大土匪出身的英西“剿共”总指挥,一个反动透顶的家伙,他“狡兔三窟”,有多个住处。那天我们打听到他弟弟在其老家乌泥坑村结婚,估计他会来。我带一支小队伍潜伏在村庄附近的山头。当天晚上,梁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好不热闹。半夜时分,待曲终人散,新人睡着后,我们偷偷接近梁猛熊家的那幢三层楼的房子。这里戒备森严,有机枪守候,我准备了两个炸药包,威力究竟有多大我当时心中也没数。我叫爆破手先把一个小炸药包放到楼的墙角上,点燃导火线后迅速撤离。谁知,没响。这时楼上的敌哨兵发觉,不断用手电筒照射,开枪扫射,无法再接近。我当机立断,叫爆破手换一个位置,从楼后安置大的炸药包,其他人掩护。爆破手点燃导火线后,马上返回,我刚叫声“卧倒!”随即轰隆一声惊天动地大爆炸,梁猛熊的整座楼房被炸翻,梁猛熊那个会使双枪的大老婆及梁的弟弟等,全都从楼上掀落到地面,可惜梁猛熊本人不在家。这一仗,毙敌3人,伤敌4人,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30余支,子弹1万多发,并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老百姓,同时烧毁了敌碉堡。

九龙武装起义,端了梁猛熊的老巢,梁猛熊连滚带爬地跑到英德县长周文浩家报丧。周文浩大为震惊,安慰梁猛熊,马上调集重兵,铲平九龙土共,为他报仇。

1949年2月13日深夜时分,周文浩带领英德地方武装600多人分两路偷袭金造村,一路以保警大队长张隆为首的县保警大队300多人,从正面进攻;一路由梁猛熊和国民党自卫队陈成英率领200多人,从侧面配合张隆。

天还未亮,敌人悄悄从牛岗栋登山,直达枫木营对面山制高点狮头顶,然后向作为金造屏障的庙角山制高点扑来,企图一举攻下这个屏障,居高临下袭击我方主力部队。

由于敌人行动诡秘,到达狮头顶时才被守卫在这里的民兵发现。

情况异常危急。此时主力部队——边区纵队东风团正在离金造较远的西牛附近农村发动群众,起义部队——太阳队又驻守莲塘下村,距庙角山也有大半天路程,把守阵地的只有八位民兵。

面对数百名来犯之敌,八名民兵没有退缩,交出阵地。他们一边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和敌人周旋,一边迅速派人向主力部队报讯,请求增援。

周文浩见只有民兵把守阵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以为一举就能攻下。可是迎接他们的是一阵阵弹雨和飞滚而来的山石。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威力无比,打得这些平时只会横行霸道、鱼肉乡民的县保警队队员和联防队队员东逃西窜。

梁猛熊对游击队端了他的老窝怀恨在心,他见队员撤退,大怒,用枪逼着士兵们再次向庙角山进攻。民兵们英勇沉着,再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战斗打了一个上午,庙角山阵地仍牢牢掌握在民兵手中。

此时起义部队得到敌人偷袭消息,大队长罗发派廖火率领机枪班迅速前来支援,于下午进入阵地。

攻了大半天,竟没有拿下一个小小的庙角山阵地,敌人恼火了,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八勇士和机枪班战士沉着应战,敌人无法攻下庙角山阵地,只落得到被毙伤20多人的惨局。

战斗持续到深夜,突然山后枪声大作,边区纵队主力“东风团”从天而降,分成两支突击队包抄到狮子顶背后,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坚守在阵地上的民兵见援军到达,一齐呐喊,周文浩惟恐腹背受敌,只得仓惶指挥部下逃离了狮子顶。

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垮了,金造军民雀跃欢呼,受到极大鼓舞。

为防止敌人再次进攻,边纵司令员,政委梁嘉、独立团长欧新和太阳队队长罗发等来到金造村。共同设计防御工事的安排。罗发在现场上介绍说,未来的阵地将这样设计:有坚固的堡垒,堡垒之间有环山的堑壕和连接各阵地的交通壕,这样在战斗打响时能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壕外有栏栅;栏栅外的险要之处布满喂毒的竹钉。加上这里有险要地形作依托,可以说是布下天罗地网。

梁嘉听了满意地点头说,这样布置阵地,非常好,但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单靠部队的力量是不可能在敌人到来之前建好的,我们要发动广大群众来参加。

号令一下,附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以金造村为中心的各村寨,家家产户,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忙碌着,夜以继日地为部队挖战壕、筑堡垒、做栏栅、削竹钉、布竹钉阵。军民同心合作,两个晚上就完成了削十几万支竹的任务,五天时间就完成金造周围的阵地布置。金造村后山,挖了齐胸深的环村战壕,战壕下面布满竹钉;金造对面的庙角岭阵地则利用大松木外加草皮做了个大碉堡,碉堡外是战壕,战壕外是木栅,下面是满山遍野的竹钉。其余各村庄,不论前方后方、左侧右侧,均积极设防。同时,民兵们日夜巡逻,防止敌人再次偷袭。

敌军那边,也在积极备战。县长周文浩自知自己的“豆腐兵”对付不了共军主力和起义部队太阳队,于是,他亲到广州,请求省府派兵增援。此时,宋子文已下台,新上任的省主席薛岳一听,共军游击队主力流窜到英德,马上从省保警抽调一个营的主力给周文浩,务必清剿土共。

2月18日,以省保警17团2营(欠第五连)为主力,伙同县保警第一、二中队,联合梁猛熊等地方武装约1000余人的“进剿”队伍,由国民党营长魏冠中和自卫总队副队长陈成英在西牛坐镇指挥,从牛岗栋山顶沿山开进,直奔狮头顶阵地,开始了第二次“围剿”。

“给我炸!”梁猛熊恶狠狠地下令。敌人向庙角岭碉堡连发十二炮,“轰轰轰”,硝烟过后,只有两炮命中碉堡。因为碉堡是大松树做的,只见尘土飞扬,碉堡依然完好如初。“轰”的一声,第十三炮飞来,击中金造村的一座炮楼,穿了一个直径有七八十公分大圆孔,但无一人伤亡。

当时,边区东风团仍然隐蔽在靠西牛方向的龙潭坑一带活动,太阳队则在金造村后山到太平水、桐油坪训练,金造村只有80多名民兵防守。战斗打响后,指战员和民兵利用坚固的工事沉着应战。边区东风团立即派杨巨、丁八率铁流队、力强队和飞鹰队回到庙角阵地,和民兵们一起与敌人对峙,开展阵地战,战术上迷惑敌人。

敌人进攻的主要武器是日本造的轻机枪和德国造的重机枪、六O炮等,我军主要是轻机枪和手榴弹。敌人五次组织步兵向庙角岭冲锋,均被击退。

敌人无可奈何,发起铲竹钉行动,企图拔掉障碍物。我机枪手李火打得兴起,大喊一声:“丢你老妈的!”端起机枪,跳上战壕,狠狠地扫射,当场击毙敌人10余人。多次交锋,敌人伤亡80余人,于是竖起白旗要求停火收尸。

文化教员梁仁喊话,同意敌人收尸,停火一个小时。

这时,金造群众不顾生命安危,趁着“休战”火速给指战员运送饭菜茶水弹药。

敌军再次开火,我方突击队攻打狮头顶高地,用掷弹筒袭击,敌人机枪阵地顿成哑巴!下午2时,部队组织反攻,迂回部队从背后袭击,腹背受敌的敌人乱作一团,怕被围歼,无心恋战,于下午4时杀开一条生路仓惶而逃。这些省里派来的兵比那些“豆腐兵”好不了多少,留下的是被击毙17人、击伤80余人的败绩,落得个逃之夭夭,第二天天未亮就逃回英德县城。

两战皆失利。敌自卫总队副队长陈成英恼羞成怒,大发雷霆,说炮击游击队不中,游击队一击即灵,骂手下官兵通“敌”,掏出手枪,将丢失轻机枪的士兵枪毙。

国民党省府当局对两次“围剿”的失利很不甘心,薛岳命令刚从淮海战役南逃的全部美式装备的守路部队胡琏兵团153师调来473团混合英德、清远的部分地方武装,约3000余人,配备了八二炮、六O炮、轻重机枪等精良武装,从东、西、北三面包围金造,发动了第三次规模更大的进攻。

3月5日早上八时,战斗全面打响。敌人以猛烈炮火袭击我方庙角阵地,数百发炮呼啸而来,打得阵地硝烟四起,沙石飞滚,天昏地暗,炮火过后,在轻、重机枪掩护下,敌人组织了数百人的轮番进攻,我指战员和民兵利用工事和居高临下的地形,加上10多万支浸了牛尿的有毒竹钉钉在险道上,英勇抗击,打退了敌人多次冲击。

战至傍晚,敌人想玩弄花招从北侧偷袭主力阵地,被我方识破,粉碎了其阴谋,阵地依然在我方手中。

两营进攻苏坑的敌人同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80多名军民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沉着勇敢,凭借石山岩洞的有利地形,机智地打击敌人。民兵们点燃了五百磅的土炮向敌人开火,敌人料不到有这一手,当场毙命18人。宽阔相连的岩洞,巍峨耸立的石山为我们英勇的民兵提供了御敌的好工事,他们四处打击敌人,弄得敌人毫无办法,只得用炮火盲目射击和虚张声势地叫喊。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敌人仍无法攻下苏坑……

独石寨是一个非常小的村寨,只有八户人家,12个民兵,然而一个营的敌人攻了一天不能前进半步。民兵们利用有利的独石山地形与敌人周旋,阻止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的规模是空前的、残酷的,当地群众未曾见闻过,但他们临危不乱,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作战,他们抢救和护理伤员,送饭送水,抢修工事,巡逻放哨,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金造村的民兵反而越战越勇。老百姓说要人有人,要力出力,要粮给粮,老少齐上阵,出门父子兵。

傍晚,敌人发动三面进攻。午夜时分,敌人用信号弹指挥,向庙角岭发动总攻击,并派一小分队摸上庙角岭制高点的后面,用机枪、冲锋枪封锁民兵突击队的退路。民兵组织强有力的阻击队伍,全力消除后退之患,同时加强大芒窝山制高点的防卫力量,以防背腹之敌。战斗直至凌晨,敌人虽有大量伤亡,但仍继续增兵。战斗在继续,形势对我方大为不利,毕竟敌我对比太悬殊了。为保存有生力量,以求以后消灭更多的敌人,纵队首长根据形势果断地作出了决定,实行坚壁清野,掩护群众转移,部队撤出战斗,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作战略转移。

部队和群众迅速行动,向太平水、黄基塘、大洞、黎洞等地转移。沿途上部队指战员和群众互相照顾、互相关心,鱼水相依,井然地离开险地,一路上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连小孩的哭喊声也听不到,平安地转移到目的地。

为保障部队和群众安全撤离,负责掩护的小分队和民兵一路进行阻击战,拖延时间,加之险要地段有以前布下的浸毒竹钉,天色已晚,敌人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他们毕竟是被打败过的惊弓之鸟。

翌日,敌人用枪炮轰击金造村,随后搜索性进村,实行“三光”政策。游击队和民兵住过的地方被洗劫一空。来不及撤走的老百姓约80余人被杀(其中34户被杀绝),烧毁房屋100余间,被抓的妇女惨遭兽行。金造村罗天的妻子是该村妇女组长,在金造保卫战期间,积极发动组织妇女为部队挑水、磨米、煮饭、削竹钉,并冒着纷飞的炮火亲自上庙角山阵地,给战士们送饭送水。敌军攻入金造村后被捕,受到严刑拷打,逼问部队去向,但她坚贞不屈,不吐真情,最后被禽兽不如的敌人轮奸至死……

这次金造村武装起义,国民党英德县长周文浩想趁起义部队立足未稳,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先后三次调集重兵攻打金造村。敌军的三次进攻兵力从600余人增加到3000余人,而我们部队只有不到600人;武器装备,敌人配备有八二迫击炮等轻重武器,而我方只有轻机和步枪。时间从2月3日开始到3月5日晚上各处部队和群众相继安全撤离为止,共抗击了敌人的三次疯狂进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兵民是胜利之本。有无畏的战士,英勇的人民,共同合作,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四、误战机出师未捷,罗汉塘冯光牺牲

罗汉塘的冬天并不寂静。虽经风剑霜刀的肃杀,草地枯黄一片,林子里落叶树木显得光秃、单调,让人油生怜意,但在大绿色的背景下,依然蕴藏一片生机。

走在林子中,踩在厚厚的落叶上,软软厚厚的。鸟叫声时断时续,偶有“沙沙”枯枝掉落的声音。抬头望去,光秃的枝头上,悬着三两个干而未落的野果,凭吊着西风。忽地,“倏”的一声,几只不怕冷的小动物掠过,消失在草丛里。

冬日的黄昏,在河边常会见到水鸟,在悠悠地晒着太阳。寒冷的时候,动物们一般都躲在洞里窝里不出来,实在饿得慌时,才有一两头大动物在林中游动。北风紧时,山里的孩子喜欢在夜间放一碗水在露天的瓦檐上,早上起来便成一碗厚厚的冰片,用舌头舔舔,凉凉的,甜甜的。

同类推荐
  • 青春纪80

    青春纪80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有人曾告诉刘墉,他手上有一颗星星状的纹路,所以可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而刘墉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也有这么一颗小星星,我们就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每一个超越了命运的人,都抓住了自己手中的那颗小星星。本书是刘墉先生又一部至真至美的感性之作,集诗、书、画、摄影于一体,全面而立体地展示刘墉的人生轨迹,引领我们探寻他柔软温热的内心,发掘他辛辣人生哲学的根源。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漫话丰子恺(蠹鱼文丛)

    漫话丰子恺(蠹鱼文丛)

    《漫话丰子恺》是作者叶瑜荪历年撰写的有关丰子恺的四十篇文章的结集,主要谈及丰子恺的思想、人生、艺术,对一些史料错误也有所考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丰子恺是我国漫画家、散文家,艺术成就极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 萧红文集:呼兰河传+后花园+白面孔(套装共3册)

    萧红文集:呼兰河传+后花园+白面孔(套装共3册)

    本套装包括:《呼兰河传》包含萧红两部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经典名篇,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于死的挣扎。《呼兰河传》是其自传体小说,以率真细腻的笔调,再现童年时代东北农村的生活《白面孔》为萧红散文合集。《后花园》收录的是萧红短篇小说,包括其第一篇小说《弃儿》和最后一篇小说《小城三月》。书中所涉多为弱势人物,或描写他们的爱情,或讲述他们的抗争,或摹状庸常生活里的麻木……题材广泛,主旨多样,按创作时间的先后加以编排,全方位展示了萧红在文学上的开拓尝试。
热门推荐
  •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西顿动物小说精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配以精美的插图,对故事加以生动的诠释,使它们能感染和启迪更多读者的心灵。童话式的讲述手法将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的内心世界,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别人、珍惜生命。
  •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没有考不上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看38位“学霸”家长如何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高考状元。书中提到的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省市,经历各不相同,却都反映着同一个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不说教,可复制,38位状元家长教子经验倾囊而授,助你培养自家的高考状元。
  • 闲妻不下堂

    闲妻不下堂

    娶了个扶弟魔,好不容易让小舅子过上了好日子,这还没完,小舅子不想养的儿子他养了,小舅子不能干的事他干了,再这么下去,家里面的那个闲妻他都不想要了。忙碌了大半生,好不容易等来岁月静好,下堂,没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掌心里的氟西汀

    掌心里的氟西汀

    相逢即是缘,还是劫。庄柒很爱玩游戏,拥有别人羡慕不已的红运,打BOSS做任务,总会摸到最好的东西。时常会被全服追杀,学会逃命和躲藏Bug地图的办法,也就常常没有人能够追杀她。突然有一天,榜一的土豪大神,突然护仔了怎么办?当然是不能动,转眼间怎么成了榜一大佬媳妇?全服女玩家当然不同意。更重要的是,她居然也是大佬,还是隐藏最深的那个。然而榜一大佬,摸了摸她脑袋,搂到自己怀里:“这位,是我的媳妇,请多指教。”
  • 三炼仙途

    三炼仙途

    一炼毁自身,二炼凝己神,三炼,无可匹敌!猪脚从一盛气凌人的天才,到被陷害废尽修为,被放逐的他,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奋斗史,但是从此在军队,学院,门派,乃至大陆渐渐的留下了一段破碎无数人眼球的传说。。如果你喜欢一个努力奋斗,用着自身的聪明,毅力,执着去一步步的走向神坛的猪脚,那么,虚位以待欢迎入座围观。。(PS:偷偷告诉你,努力+运气+毅力=三炼仙途)
  •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是一本文学随笔。作者张佳玮是专栏作家,活跃在豆瓣、知乎、天涯、虎扑、《一个》等网络和平面媒体。目前旅居法国巴黎。
  • 御龙在天:三国龙战

    御龙在天:三国龙战

    敦煌。狂风卷起黄沙,伴随着校场上士兵们的呼喝声,拍在张奂花白的胡子上。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字然明,今年已经七十余岁了,依然甲胄在身,骑在一匹灰马上。长剑出鞘,高举在空中挥动着,时而指向西北,时而指向东南。西北方有匈奴,有羌人,张奂一生戎马,为护大汉,不知击退来犯者多少次;东南方有洛阳,有大汉皇室,还有把持朝政的宦官,张奂有心除之,却无力回天。
  • 过河小斌

    过河小斌

    天下不是哪个种族的天下,人与仙,魔和仙,只是生命形态不一样,天道公平,却又无情,过河小卒也能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