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6700000028

第28章 长恨歌之物华天宝(三)六宫专宠

画外音:

唐玄宗费了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封为贵妃。比照皇后对待,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妃子,唐玄宗心满意足,宠爱有加。但是日子久了再好的伴侣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就在天宝五载也就是玄宗册立杨贵妃之后不到一年,他们俩人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感情风波。那么这一次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唐玄宗和杨贵妃又是怎样处理感情风波的呢?

蒙曼:

就在天宝五载的七月,唐玄宗因为杨贵妃“妒捍不逊”,一怒之下就把杨贵妃给打发回娘家了,咱们说“妒捍不逊”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又嫉妒又凶悍还不听话,我们知道后宫美人多,彼此嫉妒也是常有的事,杨贵妃这个时候那么嫉妒的人是谁啊!从小我们看戏听故事,可能好多人就要说了,是不是那个叫梅妃的女人啊?梅妃是何许人啊?好多朋友都知道,有一本野史叫做《梅妃传》,就讲梅妃姓江名采苹,是福建人。当初不是武惠妃去世嘛?唐玄宗闷闷不乐,高力士就到全国去海选美女去了,还没选着杨玉环呢?先选到江采苹了,这江采苹呢,她不仅仅是一个美女,她还是一个才女,从小九岁的时候就能够背整本的《诗经》,她这个“采苹”的名字就是从《诗经》里取来的。长大之后更是诗词歌赋无所不通。高力士就把她给带回唐玄宗身边了,开始对她也非常宠爱,但是后来不是杨贵妃出场了吗?那么梅妃在跟她斗法的过程中就渐渐地失宠了。渐渐失宠,谁都不甘心啊,两个人就在那儿打嘴仗,打来打去当然后来还是杨玉环胜了,梅妃越来越受冷落可是越来越受冷落唐玄宗毕竟是一个风流天子,他有的时候还是旧情难忘又去私下里幽会梅妃。那么就在有一次的约会过程中正好就让杨贵妃给抓了一个正着。杨贵妃可就不干了,对唐玄宗是连损带挖苦。一下子把唐玄宗给惹恼了。这就是所谓的“妒捍不逊”。野史说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杨贵妃被赶出宫廷去了。是不是呢?虽然说梅妃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这个事情也讲得有声有色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恐怕不是真的,梅妃这个人恐怕根本就不存在,为什么呢?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咱们从文献角度讲,唐朝的这些笔记小说乃至于后来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等这些靠得住的史书,对于梅妃都没有提到哪怕只言片语,梅妃真正出现在史书之中已经是在南宋时期,而南宋距离唐玄宗时代已经过去好几百年,所以说这里头非常有可能是编故事。这是第一个理由,文献上不靠谱。

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第二个理由我们知道按照《梅妃传》的说法,这个梅妃不仅自己长得文弱而且特别瞧不起那些长的胖的人,所以才指责人家杨贵妃长得胖,骂人家胖丫头。可是我们也知道,按照唐朝的审美习惯,喜欢的就是像杨贵妃这样丰满艳丽的女人,对于说那种瘦弱文静的美人的追捧,那是宋朝以后才有的风气。如果说梅妃真的生在唐朝的话,她恐怕还得每天加餐增肥,她哪能瞧不起人家长得胖的啊。这从社会习俗上来讲也不靠谱。

那么第三个理由,如果按照《梅妃传》的说法,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又去专宠梅妃了,他的感情空白已经填补上了,那还何必再去惦记自己的儿媳妇,冒那么大的人伦风险非要去娶这个杨贵妃呢?

因为这三个理由,我们觉得梅妃的故事并不可信,她恐怕不过是宋朝人,为了和杨贵妃做对比,而发明的一个文学形象,就好比说有西施就一定会有东施一样。是一个文学想象的产物,那如果说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的话,杨贵妃当然也就用不着去嫉妒她了。

画外音:

蒙曼老师认为,梅妃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杨贵妃妒嫉的决不是她,但是我们知道,杨贵妃号称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无与伦比,难道还有人压过她的美貌。在唐玄宗面前和她争宠吗?杨贵妃妒嫉的到底是谁呢?

蒙曼:

我觉得这时候,杨贵妃嫉妒的对象可能不是任何一个个人,而是唐玄宗的那种花心。为什么这样讲,唐玄宗不是风流天子吗?他虽然这时候已经得到大美人杨贵妃了,但是人嘛就是得陇望蜀。他还觉得不满足,还想把天下的美女都搜罗到自己的后宫里来,怎么样才能够把所有的美女都网罗到自己身边来呢?天宝年间也是繁荣过度了,唐玄宗没别的事了,就设立了一个职位叫花鸟使。采花问鸟的那么一个使者,让宦官当,那究竟采的是什么花?问的是什么鸟呢?这花鸟都是一个代称,它指的就是民间这些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好,花鸟使一出去看民间谁长的漂亮,就把她给弄到后宫里来。做唐玄宗的宠妃的候选人。那好了,这样一下子,杨贵妃就不干了,因为你说如果唐玄宗在当时,有苗头喜欢上任何一个具体的人的话,那她都有目标啊!都可以根据这个人的情况进行防守反击啊,可是现在,花鸟使今天弄来一个,明天弄来一个,后天又弄来一批。这等于说她的潜在对手是无穷尽的啊,这千年防贼可比千年做贼难多了。心累啊,所以杨贵妃这儿不干了,发火了。那么她发火了,这就属于妒捍不逊了吧,唐玄宗也发火啊,他想我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啊,后宫佳丽三千人是我应得的权力了,当年武惠妃那么得宠,唐玄宗不照样生了30个儿子30个女儿吗?可见没少寻花问柳啊。怎么到你杨贵妃这里就不行了呢?你一个妃子难道比我皇帝还要大吗?一生气在气头上就把杨贵妃给送回娘家去了。

可是那我们得考虑一下了,杨贵妃的娘家在哪儿啊,我们讲过,她的生父杨玄琰早死了,到她当了贵妃这时候,他的养父杨玄璈也死了,两个父亲都没有了,娘家又在哪儿呢?我们不是讲杨贵妃她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吗?父亲死了,长兄如父就送她哥哥家去了。他哥哥叫什么?杨贵妃的哥哥叫做杨銛,因为杨贵妃得宠,他当时已经升到三品官了,好,送他们家来了,杨銛一看,贵妃被送回来了,他马上心就慌了,什么意思啊?皇帝是要休妻还是要怎么着啊?杨銛这儿慌了,还有一个人比他更慌,谁啊?就是唐玄宗本人啊,心慌啊,唐玄宗在气头上是把杨贵妃给赶走了,可是把她送走之后呢,他又觉得身边空下来了,你看贵妃在的时候,他背着贵妃偷偷摸摸地去约会这个美女,约会那个美女,他有点冒险的刺激感,有快乐,可是现在贵妃走了,他可以大大方方追求任何一个美女了,他反倒觉得没劲了,武惠妃刚死时候,那种空虚寂寞的感觉又回来了。他可不想再尝一遍那种滋味啊!

杨贵妃不是早晨被他送回娘家去了吗?转眼中午到了,宦官就把这个御馔,皇帝吃的饭叫御馔,把御馔给唐玄宗端过来了,唐玄宗当时哪有心情吃啊,不吃,他不吃还不要紧他还看着身边的人都不顺眼了,这可就苦了那些伺候他的宦官,这些人不知道自己哪一句话哪一个动作就会惹恼皇帝,反正是动不动就挨一顿打。把那小宦官吓得不敢往玄宗身边凑。在这种情况下,高力士就看出名堂了,高力士毕竟是老奴才,跟唐玄宗那么多年他什么不了解啊,他觉得啊,玄宗脾气这么反常就是因为其实他心里已经后悔了。但是呢?他是皇帝啊,碍于面子他又不好说出来,这时候就得旁边有人替他转一个弯了,谁来替他转这个弯呢?高力士本人就是责无旁贷的了。他就上奏唐玄宗,跟他讲贵妃咱们是很仓促打发出去的,她哥哥事先也没有得到消息,所以肯定也没有准备好接待工作,贵妃到她哥哥家里肯定是衣食不周,咱们要不要把贵妃院里那些陈设玩意儿给她送过去呢?

提了这么一个建议,投石问路这是,唐玄宗一听正合了他的心意啊,赶快说送吧送吧,送了多少呢?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一共送了100多车过去,那么送完了这些陈设啊、玩意儿啊,唐玄宗还指责起高力士来了。说你想得太不周到了,光送用的怎么行啊,这贵妃肯定吃也吃不好啊,我这儿正吃饭呢?把我的御馔分一半也给她送过去。高力士一看,玄宗就这点出息啊,心里都笑翻了。既然他已经明白玄宗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吃完午饭再磨蹭一会儿不就到晚上了吗?皇帝这一天饭都没有吃好,总不能让他觉也睡不好吧?这时候呢?高力士就再次出面了,跟唐玄宗讲,你看,贵妃是早晨送出去的,现在闭门思过已经整整一天了,想来对自己的错误已经有深刻的认识了。我们惩罚不是目的,教育不才是目的吗?现在教育这个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我们还是把贵妃给接回来吧。

你别看当时天宝年间了,唐玄宗听大臣的建议往往听不进去,但是高力士这个建议,他马上就从善如流接纳了,赶紧去接。可是当时已经是晚上了要接人有难度啊,有什么难度啊,唐朝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它是实行宵禁制度的,一到晚上所有的门,宫门也好、坊门也好、都得关上,没有特别通行证是谁都不能开的。这事难不倒玄宗,玄宗马上写了一道墨敕,交给禁军了,让禁军出马去接。大家一看,皇帝的卫队拿着皇帝的条子出来执行公务,哪个门敢不开啊。就这样禁军一路护送着就把杨贵妃给迎回来了。

可能有人要说了,唐玄宗这么着急干嘛啊,第二天早晨接不是一样吗?这你就不了解他的心思了,首先,玄宗是度日如年啊,这时候早一分钟都有早一分钟的效果,绝对不能拖延这个时间,再者说了晚上接也有晚上接的好处啊,他的面子丢得少一点嘛。你想啊,晚上去接就算是有人知道也只有宦官、禁军这些自己亲近的人知道,如果一大早再去接,好家伙全城人民都知道了,皇帝刚把妃子送出去就受不了了。又这么着急接回来,这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放啊。

那么皇帝这时候派人去把贵妃接回来了,其实就等于说皇帝已经先行认错了。杨贵妃怎么表示啊,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的记载,贵妃回宫之后是伏地谢罪。她跪在地上也跟皇帝承认错误,唐玄宗一看,贵妃这是给我面子啊,更加高兴了,一把拉起来安慰了半天。两个人和好了。唐玄宗这时候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决心要痛改前非了,怎么样痛改前非呢?就是从此眼睛只盯着贵妃一个人。再不往其他地方看了。那么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从此之后,杨贵妃就更加受宠了,后宫里其他的人再也别想往皇帝身边站了。

画外音: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第一次感情风波不但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反而让两个人更加离不开对方,这样一来,杨贵妃高兴了,可怜的是那些刚刚被花鸟使采择进后宫的美女们,她们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就直接打发到各处离宫、别馆去看房子去了,一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但是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四年之后,就是唐玄宗天宝九载的二月玄宗又一次把杨贵妃送回了娘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蒙曼:

对于这次事件,就是《资治通鉴》上记载的还比较多了,但是也只有六个字,写的是“杨贵妃复忤旨”。又不顺着皇帝的旨意办了,怎么叫忤旨?怎么叫不顺着混地的旨意了?历来有两种说法,流传比较广。

一种说法是这次可不是人家唐玄宗花心了,这次是杨贵妃出轨了。怎么回事呢?《杨太真外传》这是一本野史,这本书记载,天宝九载二月的一天,杨贵妃背着唐玄宗偷偷地吹起了唐玄宗的大哥宁王的一根紫玉笛。结果一下子还被唐玄宗看见了,唐玄宗一看勃然大怒。马上就把杨贵妃给赶出宫去了。可能我们在座都不理解了,吹一根笛子至于吗?其实啊,这是古代人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所谓杨贵妃吹宁王的笛子是指杨贵妃跟宁王有染,这个事情,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张祜,这是唐后期的诗人了。他写了一首诗,写得就比这个露骨多了。这首诗叫做《宁哥来》是这样写的: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什么意思呢?雾气腾腾的后宫之中,杨玉环躲在一个珠帘之后,正在想心事呢?她到底在想什么呢?她惟恐别人猜到。可是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怕别人知道,别人要是知道了,就越来跟你开玩笑。这时候呢?宫里豢养的一个小丑啊,看杨贵妃在那儿发呆,他就跟她开玩笑了,他忽然往西边一指大喊一声宁王来喽,杨贵妃虽然心里不太相信,但还忍不住往西边看了一眼,宁哥真的来了吗?这诗写得多么艳情啊。直接了当的讲杨贵妃跟宁王有染啊。你想,宁王是唐玄宗的大哥嘛?杨贵妃是他的爱妃,如果爱妃跟大哥有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的话,唐玄宗当然是要生气的了。当然是要把妃子赶出去的了,可是这事是不是真的啊。这事它百分之一万的不是真的啊,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宁王李宪,唐玄宗的大哥已经在开元二十九年就去世了,那到天宝九年宁王都死了十年了。杨贵妃怎么会跟一个死了十年的人有染呢?所以这个说法肯定假的。

这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不成立了,还有没有别的说法啊?还有,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次杨贵妃忤旨被赶出宫,不是别人的错,纯粹是她的姐姐惹的祸。她的姐姐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上集说过,杨贵妃是有三个亲姐姐的,这三个姐姐长得一个比一个漂亮,但是命运都很一般,都没有小妹那么幸运,她们都是年纪轻轻嫁了人,又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了。杨贵妃得宠之后呢,就把这三个姐姐都接到了长安城里。唐玄宗既然宠爱杨贵妃嘛,对她的三个姐姐也都是高看一眼,特许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不仅如此,唐玄宗还把这三个姐姐都封为国夫人了。其中,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封为虢国夫人,三姐封为秦国夫人。在这三个国夫人之中就属这个二姐虢国夫人长得最漂亮也最风流了。怎么叫风流啊,当时一般贵夫人出门不都是坐车吗?可是虢国夫人不行,她偏要骑马,而且骑车她在脸上还没有任何的遮挡,当时贵夫人即使骑马也是要稍微遮蔽一下的,可是虢国夫人就露着一张漂亮的脸左顾右盼。

我们知道唐玄宗是一个有豪情的皇帝啊,一看这个美人不爱红妆爱武装,他就对她有特别的好感,特别好感好到什么程度?还是刚才写宁哥来的那个诗人张祜又为他们的事情写诗了。张祜这个诗是这么写的,叫《集灵台》他说呀,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什么意思?虢国夫人太受宠了,一大早就骑着马进宫了,她觉得那些脂粉会掩盖她的天生丽质,因此只是稍微画了画眉毛,素面朝天就去见唐玄宗了。这个诗的意思还是很明确,说虢国夫人跟唐玄宗的关系不大正常。你想如果这个事是真的话,杨贵妃当然也不干啊,肯定要跟唐玄宗吵,一吵可能又忤旨了被赶出宫去。这事是不是真的啊,这个说法我觉得也悬,为什么呢?

第一个理由:从文献上考虑,说唐玄宗对大姨子虢国夫人有非分之想,它的直接文献来源就是张祜的这首《集灵台》,就是“虢国夫人承主恩”这首诗,可是张祜是一个什么人啊,咱们看他一会儿写杨贵妃跟宁王有染,一会儿又说唐玄宗跟虢国夫人有染,这个人的人品就值得怀疑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报的娱记啊,他是惟恐天下不乱啊。他的职业就是制造这些绯闻啊,那他说的话这个可信度就很低了,这是第一点。文献不可靠。

第二点:我们设想,如果说虢国夫人真的和唐玄宗有染的话,以后他跟杨贵妃相处起来肯定会特别尴尬,可是我们现在从正统的文献看来呢?整个天宝时期,杨贵妃和她的姐姐相处都是非常融洽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证,虢国夫人和唐玄宗还是很清白的。顶多他们彼此欣赏一下而已。

那好第三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啊,这个虢国夫人确实是有情夫的,只不过不是唐玄宗而是另外一个大人物,这个人谁,我们以后还要讲到,反正呢?说虢国夫人在这儿插了一手,横刀夺爱这个说法也是不成立的。既然现成的两种解释都不成立,杨贵妃到底是因为什么忤旨的啊?

画外音:

关于这一次杨贵妃被赶出宫的原因史书的记载很少,虽然野史上有各种猜测,但蒙曼老师认为,这些都不足为信,那么既然野史的记载不可靠,那么杨贵妃这次为什么会被赶出宫呢?这一次唐玄宗还会像上一次那样主动妥协吗?

蒙曼:

其实我想这就是宫闱秘室的秘密之处了,如果我们谁都知道的话,那还叫宫闱秘事吗?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当时的具体细节了。可是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引起了他们的纠纷,但是我知道这件事保证是杨贵妃的过错比较大。为什么,因为啊,从唐玄宗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上一次唐玄宗有错的时候,他把杨贵妃赶走了,不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当天就又把贵妃给接回来了吗?可是这一次呢?他把贵妃送走之后,他就没动静了。他一没动静了杨家可真着了急了,你想杨氏当时满门富贵不就是因为一个杨贵妃吗?如果杨贵妃这一失宠的话,他们不就是树倒猢孙散吗?可是现在想来皇帝正在气头上啊,杨家人不好出面啊,怎么办呢?这时候杨家赶紧请说客去了,请了谁啊?他们请的那个说客,是一个户部郎中叫做吉温。这个家伙以心机深沉伶牙俐齿著称。吉温受杨家之托,就真的去找唐玄宗了,找到唐玄宗他就讲,“妇人识虑不远,违忤圣心,陛下何爱宫中一席之地,不使之就死,岂人辱之于外舍邪。”什么意思呢?他说贵妃就是一个妇女嘛,头发长见识短,她要是真的冒犯了陛下了,陛下想杀她,那杀她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她毕竟是你的妃子啊,是内人,你要是想杀死她,也得把她放到宫里来杀死,你怎么能够让她在外面忍受外人的羞辱呢?吉温说了这么一席话。大家觉得吉温的这一席劝解好不好呢?

吉温太有水平了,为什么,首先一下子就把这个内外之别给勾画出来了,他跟唐玄宗讲,杨贵妃跟你那是一个内部的关系,要在内部处理,别人都是外人,这一下子把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拉近了,另外呢?这话的落脚点落在哪儿啊,落在回宫这件事上,既然你们两个人之间这是内部矛盾,解决也只能是在宫里解决,你怎么能让她流落到外面呢?果然,唐玄宗听吉温这么一说大为感动。马上又绷不住了。赶紧又派了一个宦官去看杨贵妃去了。那么唐玄宗派宦官去看杨贵妃了,杨贵妃什么反应啊?杨贵妃哭得和泪人一般。本来这次唐玄宗赶她出宫几天都没搭理她,她也觉出问题的严重性来了,是不是玄宗不再要她呀,可是现在一看宦官又来了,她知道皇帝又想着她呢?她心里能不激动吗?光哭还不够,杨贵妃当场就剪下了一缕头发交给这个宦官了,跟宦官讲: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

什么意思呢?我本来犯了死罪了,皇帝没有处死我,还把我送回娘家了,我很感激。但是无论怎么样吧,反正我以后永远也见不到陛下了,我想跟他留一点东西表一表心意。可是留什么呢?我身边的所有的这些玩物都是陛下赏给我的,我不能再回赠给他,只有我这缕头发是我的父母给我的,是属于我自己的,现在就请你把这缕头发献给陛下吧。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嘛,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头发的看中程度可比今天的人要重视多了。中国古代管夫妻结婚叫结发。为什么不就是结婚的时候新郎和新娘头发要挽到一起吗?这就代表你们两个从此是一家人了,那现在呢?杨贵妃是想用这缕头发表达我对陛下的这番心意。但是永别了。唐玄宗一看见这缕青丝,他又不行了,所有的怨气、不满、矜持、又都烟消云散了,他哪里真舍得跟贵妃诀别啊,马上又把高力士给派出去了。还是你会办事,还是你把她再给我接回来吧。光接回来还不算,就从这次风波之后,这两个人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有着最重最重的分量,他们是谁也离不开对方的。好了,这就是《资治通鉴》里所说的,唐玄宗从此对杨贵妃“宠待益深”了。就是更加地爱她了。

画外音:

杨贵妃是幸运的,她没有像其他后妃那样,一旦和皇帝闹翻就被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杨贵妃两次被赶出后宫不仅没有损失什么,反而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宠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他们两次的感情风波中,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蒙曼:

我觉得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方面的问题,就是经过这两次出宫风波的考验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得到升华了。本来我们说过,唐玄宗把儿媳纳入后宫,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人伦丑剧,但是随着这两次出宫风波,他们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变了,本来唐玄宗觉得杨贵妃就是这么一个美人,我是皇帝我就非要把这个美人搞到手,可是经过这两次事情之后,他发现杨贵妃怎么心思这么单纯啊,她身在后宫居然不懂得服从,居然不计较后果。这在后宫之中是绝对难得的性格啊。就好比一缕清风吹进了唐玄宗的心中。从此感觉不一样了,那好,杨贵妃也是一样啊,以前呢?她就知道这个唐玄宗权力太大了,足可以左右她的生活,可是通过这两次风波她也看出来了,这个皇帝也有着正常人的感情。他是真心实意地喜欢她,离不开她是爱着她的。那么彼此他们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变了,感情变了。他们的关系也就变了。以前我们讲皇帝和后妃的关系,我们经常用到的两个词,一个叫得宠,一个叫失宠。这两个词就意味着皇帝是绝对的主宰,而后妃只是一个被动者。

可是在唐玄宗和杨贵妃这儿就不一样了,他们呢?也会像平常夫妻一样吵架,吵了架之后太太也回娘家,而不是被打入冷宫,分开之后呢?他们也会彼此思念,也会努力和好。总之呢?这个皇帝并不显得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妃子也并不显得永远是低眉顺眼的,他们之间呢?更像是平常的一对夫妻。那一千多年以来,我们为什么能够忽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关系中的那种人伦污点,而原谅、同情、甚至是歌颂,他们之间的爱情啊。不就是因为在这里头,看到了那种身居高位者的平常心吗?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点。经过两次风波感情在升华。

那么我们要说的第二点是什么呢?是杨李之间的爱情,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感情,因为他们有了这样的一种关系,那么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很难避免的外戚问题,在唐朝就又出现了。

仗着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杨贵妃的哥哥姐姐都骄横跋扈起来了,我们举个例子,就是天宝九载的正月十五,杨贵妃的哥哥姐姐他们都出去赏月去了,正好这天晚上唐玄宗的女儿广平公主也带着家人出门来观灯了,这两家人就在西市的门口碰上了,西市大门窄,容不得两家同时进出,怎么办呢?这杨家的家奴就想争道,想先进去。争道他就想催马走得快一点,一鞭子就照着马打下去了。可这鞭子没准,这鞭子梢儿居然抽到广平公主的身上。而且还就把这个公主连打带吓的让她滚下马来。公主从马上掉下来了,驸马赶紧去扶,这时候杨家人应该怎么办啊,合理的做法应该是赶紧跳下来赔礼道歉是不是?可是杨家人当时厉害啊,他们根本没管,纵着家奴接着打这个马,又有几鞭抽到驸马身上,把驸马都打伤了。第二天公主肯定是要跟皇帝去诉苦,唐玄宗倒是把杨家这个家奴给打死了,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把这个倒霉的驸马给贬官了。谁让你得罪杨家人了。我们看杨家人在皇帝心目中居然有如此重要的分量比自己的儿女都重要了,这些官员可就都知道门道了,他们就纷纷给杨家人送礼。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惟恐居后,朝夕如市。”说杨家人门前就门庭若市了,大家争前恐後给他们送礼了,这就意味着,杨家的人要逐渐登上政治舞台了,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呢?第三个问题,因为杨贵妃的专宠,唐玄宗的宫廷生活也越来越奢侈了。杨贵妃是美人啊,美人得配好衣服啊,当时,给杨贵妃做衣服的织工和绣工就有七百人之多。那么除了穿好之外,杨贵妃还得吃得好,我们开头不是讲了吗?杨贵妃是南方人川妹子,喜欢吃荔枝。可是长安城不产荔枝啊,怎么办呢?那就从南方往过来运吧,为了给贵妃运一筐荔枝啊,沿途好多的人,好多的马就累死在运输的路上。这就是杜牧所说的啊,“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博美人一笑,多少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啊,那么情真意切而又志得意满的唐玄宗和杨贵妃还会玩儿出什么新花样来呢?我们下集再讲。

同类推荐
  • 大夏手机王

    大夏手机王

    “在伟大的大夏皇帝指导下,大夏军队气吞万里,一举攻破金军主力!”——来自大夏手机头条的置顶消息。“哐哐哐哐,惊雷,我惊天修为给你来两锤,紫电……唉唉,别走别走啊……”——来自大夏手机直播的某位主播的深情挽留。“春天来了,又到了……又到了日理万机,理政的好时节啊……”——来自大夏皇帝的朋友圈。欢迎进入——大夏手机王!(括弧:本书不严谨,不考究。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 窗间月

    窗间月

    只有永恒的江河日月没有不变的帝国王朝可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末年有明末这么悲哀每次看到关于明末的记述都有想捶墙痛哭的冲动清兴明亡无疑是煌煌华夏之至暗时刻...人性往往在最暗处才展露得最真实有些人在暗处满目疮痍拖着千疮百孔的灵魂苟活于世而有些人在暗处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穿越了时空明末那些闪亮的名字卢象升、秦良玉、孙承宗、徐光启、王在晋...是我中华的脊梁每读到这样的人物依然感到热血沸腾感到一种荡涤心灵的力量尽管那个时代底色浓黑悲凉但人性的光辉始终璀璨如日月不灭如江河
  • 楚氏风流

    楚氏风流

    少男情怀总是诗,作为青江县烈日村黑手党党中央总书记的小混混楚汉,江湖地位自不待言,窃以为人生巅峰不外如此。任他打破头也不会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砍当今皇上的脑袋。“这事不怨我,怨只怨皇上命生得不好。”楚汉冷笑道。“这孩子只怕是真疯了。”楚家现任最高领导人德叔道。
  • 宋缔

    宋缔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虽大寸土必争,举国弈棋,我愿为卒! 本文不太监不烂尾……欢迎试毒!
  •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东汉末年,《大乱炖系统》凭空降临神州大地,无数不同时代,不同阵营的名臣猛将被强行拽入黄巾叛军与东汉王朝的纷争当中,关羽战秦琼、李元霸单挑吕布,张良智斗诸葛亮……一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来得猛烈与持久的大混战一触即发,而朱武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野鸡大学生,常年安逸于享受和平生活,乍然登上这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娘不是我之人鬼殊途

    新娘不是我之人鬼殊途

    她,林碗君,性子刚烈。不拘世俗!为寻真爱,离家出走,当爱出现时,却已是人鬼殊途……
  • 紫竹林之恋

    紫竹林之恋

    一个菩萨坐前的童女,在一次去紫竹林收集竹叶露水之时,碰到了一个在竹林修炼未成人型的小青蛙,由于青蛙的可爱,让童女起了凡心,进而都被打下凡尘,经过了几世轮回的凄美爱情故事!
  • 逃之夭夭:一岁太子妃

    逃之夭夭:一岁太子妃

    一个被未婚夫下毒穿到小娃娃身上的女人。遇上总是捏着她脸蛋跑来跑去的皇帝,遇上冰清玉洁如莲花般的太子长兰伽罗。遇上进宫行刺皇帝未果把她抓去冥殿山的杀手锦寒。但是每一次她都能逢凶化吉。中朝国的圣兽天落凤凰选择的是未来的君王,可她林晓白不想要当君王啊?!
  • 木槿初开

    木槿初开

    那年初夏,木槿花开,他们初次相见。“你好啊,妹妹,我是林离。”她对上少年的笑语吟吟。零碎的记忆,被锁的魂魄,前生的因果,今生的轮回,终究还是逃不过......“阿槿,我不会让人伤你分毫,哪怕要违抗天道……” “愿穷我毕生之力,不如轮回,换她一世安然……” 前生纠葛,今世纠缠,换来的是永远的泯灭还是生存?往事如烟,依稀记得那年木槿初开,最初的悸动,想要,护你一世安然,永恒美丽,不惹尘埃......
  • 花沫情仲

    花沫情仲

    掌握他人生死,腹黑霸道的少爷,世家手下的一座皇家校园,被父命令来管理。”不是她来巴结我,是我选中了她“
  • 白衣和青龙

    白衣和青龙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让我在赞叹古人计谋的同时心有不甘,我赞叹孔明的三国格局,又为他晚年顽固惋惜;我崇拜子龙孤胆长枪,又为历史上真正的子龙感到落差;武圣关羽为什么不可以一生无敌?无双吕布就真的没有儿女情长?奸雄曹操难道要一直顶着奸字?我希望用我的想象和文笔描写出大家心中的三国,用我心中的不甘满足大家对英雄的幻想。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武凌天

    真武凌天

    万古的迷局,不解的身世,惊天的阴谋,凄婉的爱情,不散的友谊……少年凌辰,走出大荒。踏至尊之路,登武道绝颠,笑万界众修,凌九天之上!且看凌辰,谱写一曲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