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56800000019

第19章 周文(7)

⑧恭世子:这是晋人在他死后给予他的谥号。据谥法,能够敬顺事上曰“恭”。

【鉴赏】

晋献公是一个多内宠的国君,而他宠幸骊姬已然到了唯言是听的地步。当骊姬诬蔑世子申生要谋杀献公时,献公便听信了,因而要诛杀申生。这时的申生既不愿表明心志,也不愿出逃求生,反而处处为父亲家国着想,最终含冤自杀。本文所记即为申生死前与公子重耳的一段对话以及他向老师狐突作诀别的一番言辞。

文中首先写道公子重耳劝他向献公揭露骊姬的阴谋来洗刷“弑父弑君”的恶名,但申生考虑到献公年事已高,生活中不能没有骊姬,一旦将其阴谋揭穿,父亲不但生活上失去所欢,心灵上也会遭受沉重打击,因而不同意这样做。接着又写重耳劝他逃亡,但他仍是不同意,认为献公既已认定他“弑父弑君”,即便走遍天涯也会遭到人们唾弃。这两次否决都表明其处境只有一死,而对他来说,只要献公能安乐地度过他的晚年,自己虽含冤负屈也是死而无怨了,从而展现了其对献公不但没有丝毫的怨意,反而一心为父着想的至诚至纯的孝心与宽厚善良的本性,极其感人。

写他向老师狐突诀别时,一是自悔当初未听其劝,导致如今背上一个“弑父弑君”的罪名;二是希望狐突在他死后能为晋国君老子少、国家多难的情况着想,出来为晋图安邦定国服务,表现出申生临死之时还念念于身后君国命运的从容与至忠。

文章短小精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臣孝子的形象。其实申生被害故事,《春秋》《左传》《国语》《公羊传》《□梁传》都有过记述或评论,但《春秋》略而不详;《左传》所记虽较全面,但也只详于叙述事实的经过;《国语》以写骊姬的阴谋暗算最为详实,近乎写骊姬阴谋外传;《公》《□》则重在解释《春秋》的笔法。本篇写在《左传》《国语》诸篇之后,要想把这个尽人皆知的题材写得不落俗套、给人以全新感受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由于作者所选角度得当,因而所写内容甚至比前两书更为深刻感人。这主要是文章能抓住申生的善良无辜这一点来写,并能选择他与重耳对话和与狐突诀别这两个典型事件,描摹他面对必死的处境如何从容就义,既不怨恨献公,也无仇视骊姬之词,且对与之争夺太子位置的骊姬之子奚齐,也毫无半丝敌意,反而对他未来的处境十分关切。文章就这样通过上述自表心曲的一些言辞,集中写出了世子申生的善良无辜、至忠至孝,笔端流露着深厚的惋惜与同情,声哀而词缓,催人泪下。

■ 妙评

申生归胙六日而后置毒,此事甚易辩。然骊姬敢贸然行之者,盖知献公欲杀申生已久。申生不敢愬公,亦不肯察也。迨既负弑逆之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不得不追念狐突前此劝其出奔为见几之语,所以濒死而使人辞诀耳。然语语不忘君国,真觉一字一泪。《左》《国》《公》《□》,皆逊其妙。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二

短篇中写得如许婉折,语语不忘君国,直觉一字一泪。合《左》《国》《公》《□》观之,方见是文之神。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三

谗言深惑君心固不可谏,恶名误传邻国又不可亡,事已无可奈何,百计莫如一死。独其惓惓身后不忘君国,叮咛嘱托,然后捐生,是诚忠纯孝、从容就义者矣。然非得此妙笔,不能传写得出。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三

■ 曾子易箦(选自《礼记·檀弓上》) ■

曾子寝疾,病①。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②。

童子曰:“华而睆③!大夫之箦与④?”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⑤”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⑥。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⑦。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⑧!”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⑨。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⑩!”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11}。

【注释】

①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寝疾:卧病。病:病得很重。

②乐正子春:曾子弟子。乐正,乐官名,时子春任鲁公室乐官。曾元、曾申:曾子之子。

③华:有文采。睆(huǎn):有光泽的样子。

④箦(zé):竹编床席。

⑤瞿然:惊视、显得神情不安的样子。呼(xū):虚弱而疲惫的叹息声。

⑥季孙:鲁国的三卿之一。我未之能易也:即“我未能易之也”的倒装。易,换。

⑦夫子:指曾子,为曾元对他的敬称。革(jī):危急。变:动。

⑧幸:希望。

⑨爱人以德:指爱一个人则以礼义来严格要求他。细人:不明事理的人。爱人以姑息:指爱一个人只是以苟且求安来迁就他。

⑩得正而毙:做到合乎正道而死。斯已矣:这也就够了。

{11}反席未安:放回到床席上还未放安稳。没:同“殁”,死亡。

【鉴赏】

这篇短文记述的是孔子弟子曾子临终前发生的一幕感人的故事。礼,是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周代实行严格的等级礼制,不同身份、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规矩,事事都讲求合乎礼法。鲁国正卿季孙氏曾送给曾子一个大夫专用的席子,曾子接受了这一馈赠,这在当时是不合乎礼制的。临终前,经人提醒,曾子幡然醒悟,不顾病危,坚持要求将席子撤下来,在床席刚刚更换完毕之际,就无憾而终了。孔子弟子中,曾子一向以严守礼法、慎于做人而闻名,“吾日三省吾身”即出自他口。本篇通过曾子临终换席一幕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曾子对礼法制度的重视和认真,乃至于临死不懈,只须一息尚存,便当闻过则改。

文章仅用了150余字,就记述了一个情景动人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短小而精悍。开头“曾子寝疾,病”一句直叙入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接下来写乐正子春等人在一旁守候的场面,既说明曾子病情的危重,也写出了人们对他病情的关注,是对上面“病”字的进一步描写。接着转向写隅坐而执烛的童子,顺带点出时间是在夜晚,而由于有了烛光,才使他看到席子的“华而睆”,才引起了他的疑和思,并最终使他发出了“大夫之箦与”的疑问。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答的过程文章只用了18个字作概括,似易实难。童子的一句话,打破了场面的沉寂,把人们从对病人的关注中唤醒,情节上顿起波澜。先是乐正子春立即加以制止,企图将之平息,唯恐惊扰了曾子,更怕曾子知晓后有所行动,这对病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不料还是没能瞒过曾子,引起他“瞿然曰‘呼’”,当听到童子重复前话以后,便立即要求曾元为他易箦。曾元考虑到曾子病情严重不能移动、提出“幸而至于旦”的说法,却遭曾子严厉批评,于是不得不顺从其心意,“举而易之”。整个故事以童子的一句话为转折,情节愈来愈现出起伏曲折,直至出现“反席未安而没”的场面才告结束。

全文以曾子为中心,先写其“病”,后写他要求易箦。在病与易箦的矛盾中,他坚持的是易箦,要求的是“得正而毙”。文章正是把他放在这样的矛盾中来突显其严于律己、恪守礼法,至死不懈的美德。而一句“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更对他毕生的为人和追求作了精到而意蕴深远的总结,曾子的形象由此神情毕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妙评

篇中摹写处,无不曲肖神情,自是千古奇笔。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二

宋朱子云:“季孙之赐,曾子之受,皆为非礼,或者因仍习俗,尝有是事,而未能正耳。但及其疾病不可以变之时,一闻人言,而必举扶以易之,则非大贤不能矣。此事切要处,正在此毫厘顷刻之间。”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三

易箦以得正,小中见大,一生德行,于此完全无憾。而行文之妙,则针线细密,神情宛肖,简老之中,姿态横生。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三

■ 有子之言似夫子(选自《礼记·檀弓上》) ■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①?”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②。”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③!”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④。”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⑤!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⑥。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⑦。’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⑧。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⑨。’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⑩。”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11}。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12}。”

【注释】

①有子:名若,孔子学生。问:当作“闻”。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位。夫子:指孔子。

②丧欲速贫:失去官位以后,只想穷得快些才好。死欲速朽:死了以后,只想腐烂得快些才好。

③是:此,指上面“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话。

④参:曾子自称其名。

⑤甚哉:像得很啊。甚,极。

⑥桓司马:指桓魋(tuí),春秋时宋人。司马:掌军政之官。椁(guǒ):棺材外套的大棺材。

⑦靡:奢侈。愈:好,胜过。

⑧南宫敬叔:鲁人,名阅,鲁大夫孟僖子之子,曾失去官位而离开鲁国,后返鲁,载着货宝朝见鲁君。

⑨本句意为:孔子说,与其像他那样拿着货宝行贿,倒不如在失去官位以后快点贫困好。货:行贿赂。

⑩固:坚持。

{11}制于中都:指孔子在鲁国做中都宰时制定法规。

{12}司寇:掌刑狱、纠察的官。荆:楚国的古称。先之以子夏:先派子夏去楚国了解情况,看看是否适于去应聘。

【鉴赏】

本篇所记,为孔子弟子有子、曾子、子游就如何理解孔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话而互相切磋的情况。孔子平时同学生谈话或回答学生问题时,由于时间、地点、对象和所针对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同一命题往往有不同的回答。因此要确切地了解其说话的本意,就不能不了解他说话的背景以及所针对的问题。孔子重礼制,对仕途官位、死丧礼仪看得很重,见有人为丧礼大肆浪费、为求仕大肆行贿,便用“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来表达自己的不以为然与愤慨。之所以称赞“有子之言似夫子”,主要是因为有子能不片面地、不孤立地去了解那两句话的意思,而是把它与孔子的一贯思想言行联系起来考察,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同类推荐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自己所厌倦的倒是要尽量避免。《蔡澜说人生:世间事 贵痛快》一书中,有小泉八云、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横山大观,也有普通的僧侣、摄影师、厨师;有濑户内寂听、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将”“妈妈桑”、时装模特、女编剧……说人生,无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该懂得赚懂得花。我的哲学,做什么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为别人,为了认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么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们趁年轻一定要学多几门学问才行。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间事,贵痛快。愿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辉,有趣,有味。
  • 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随笔集,全书分“忆往事,抒情怀”“看世界,散怀抱”“觅情趣,悦心智”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50余篇。既有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也有对人物和风景的描写;既有感性抒发,又有知性叙述。弘扬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提出在海南建特区;海南实行准经济特区政策;中央给予海南优惠政策;正式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走出汽车事件的阴影等。
  •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为马南邨的散杂文集,精选其经典散杂文作品五十余篇,内容既关照社会现实,又旁征古今中外的史事。其文风犀利、直刺现实,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读之不但发人深省,且有益于增长见闻,是当代散杂文作品的典范。其中,《不求甚解》一文被选入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热门推荐
  • 战惑

    战惑

    重生,复仇,厌战,世仇,诡谲的宗族,莫名的传说,险恶的江湖,凄美的爱情。只因生在特殊的时代,一切为谜,又紧紧桎梏着每个人,挣脱或屈从,牺牲还是抗争?誓不为奴,翻身为将,天赋异禀,智计百出,憨厚的外表下藏着不屈的狂野。
  • 风尘晤

    风尘晤

    茫茫江湖录,悠悠刀剑篇。素衣红尘外,名马紫陌边。恩仇萍水事,悲欢雪泥缘。白头复相顾,一笑风尘间。
  • 变动前夕

    变动前夕

    地球被突如其来的天降陨石砸开了它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上世纪最著名的南部小镇凭空消失事件掀起了一系列不正常的调查,(也就是陨石坠落的地方)在人力物力得到巨大的匮乏后,上头被迫终止了这次调查,而在几十年后,地球科技不断的在进步,一位自称是15禁区军方的上校找到了这些科学精英之中的翘楚。再次重启了这个计划,当他们正准备揭开这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时,一名失踪了三十年的矿工带领着一支神秘军队而来,企图吞噬全世界,偶然因为这个世界而诞生的超级英雄们不得不反击。神奇的是这支神秘军队竟然能做到资源无限化作战,为了彻底弄清其中的秘密,在世界即将被吞噬之际,上校果断组织了一支神秘的小队在科技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进入南部小镇的大门,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危险在等着他们。在这里你们将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生活在几万米之下的地形人,以及被族系刻意通过基因改造的异鸟人,覆盖了地球百分之90的深海域人。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大陆面积只是整个地球的一小部分,地球也仅仅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宏大的世界观,最精密的布局,打响通往最高文明的战争,一切为了生存,多位英雄的诞生。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就能看到生机。
  • 布羽的时间领域

    布羽的时间领域

    流淌着的咒语被无情地吟唱,时间永不停歇,更是无望逆流,男孩孤落的背影,聆听直至她最后一枚音符摔落。抬起头,却哼唱起了休止符后不曾有过的篇章,停止或是倒退,我只能延缓时间的离去,但是——尚若你在某天告别,我会,驱散这荒谬地符文,公平地将我的余生予以世间一切,也许还能挽回零点零几秒的忧伤……
  • 瓦窑夫人

    瓦窑夫人

    豪门女子,贵族夫人,旦夕之间,风云突变;被逐出门,有家难回;幼女三人,嗷嗷待哺;父仇母恨,茫然无着;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叱咤风云,翻江倒海;可歌可泣,可悲可叹!一个柔弱的娇贵女子,上演着她的人生传奇,对抗着她的无奈命运,也做了一件让她悔恨终生的事。
  • 神魔战三国

    神魔战三国

    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可是,同时穿越的不止我一人,有朋友,也有敌人。三国从此不再一样。历史从此改变了轨迹。但是,敌人为什么这么强大?居然都会修炼,居然还有魔兽!这还是原来那个三国吗?什么,织田信长来袭?时空完全错乱了啊!这还是原来那个三国吗?自然是,为何如此?谜团渐渐揭开……
  • 可笑的人们

    可笑的人们

    一部爆笑讽刺的短篇小说集,各种各样的脑洞大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读不到,想象快乐,坚持欢笑
  • 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多的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中央执行委员新成员简介、热点聚焦、党史细节、四大之后的重要会议等栏目全面客观的展现了四大是如何通过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进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青春之夏

    青春之夏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那些素面朝天的城市,那些洗尽铅华的容颜,在命运的齿轮翻滚中,全部沦陷,从今以后,擦肩而过的人,各自辗转在不同的命运里,各自匍匐在不同的伤痕中。当火车隆隆的碾碎我们明媚的青春,有没有,难过的,哭了...
  • 重生之轩彦本纪

    重生之轩彦本纪

    风流一生的富二代,终究还是死在了权谋和女人的手里,幸而命运并没放弃他,重生之后的他,将会继续花天酒地,还是选择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重新来过,让自己不负命运的再次垂青,也不负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