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8400000044

第44章 陶谦临终让徐州(1)

驱逐了名气很大、野心也很大的袁术,曹操来不及休息,便将目光瞄准了徐州的陶谦。这一次和打袁术一样,属于自卫反击战,因为陶谦带人来抢他的地盘了。

陶谦(132—194),字恭祖,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人。

陶谦的运气实在不好,当时捧他的人实在不多,踩他的人却委实不少,如写《三国志》的陈寿、写《后汉书》的范晔、著名的人物评论家许劭,等等。大家众口一词把他贬得一无是处,似乎他这个人不文不武,宠信小人,浑身就没有一个闪光点。这样的人活该被曹操气死。

但实际上,陶谦是被冤枉的,他其实是一个很厚道的人。他和曹操一样,都是治世之能臣,但不同的是,曹操治来治去把自己治成为乱世之奸雄,而陶谦终究只是个好人、好官。所以,我要在这里给陶谦平个反。

陶谦和刘备的身世有许多相同之处,父亲都当过县太老爷,但都早早去世了,据说陶谦还是一位孤儿,童年实在没有幸福可言。

刘备的父亲去世后,他脚踏实地地当起了劳动人民,打草鞋、卖席子,一切从零开始。但陶谦就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他一天到晚就知道贪玩,是个淘气鬼。陶谦虽混,但也混出了名气,不光全县城的小朋友都知道他,连许多大人也知道他的大名。

淘气的孩子往往是最聪明的孩子,只要聪明才智用对地方,只要醒悟了,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陶谦醒悟得实在有点儿晚,直到14岁时,个别发育快的孩子都长成大人了(一些帝14岁就开始行加成人冠礼仪,如汉献帝),发育差点儿的,也步入青春期了,除了叛逆一点,也该懂事儿了,可陶谦还是小顽童,依然懵懵懂懂地拿绸缎当红旗(犹缀帛为幡),招摇过市,在一群屁大孩子中称王称霸。

不过,等他醒悟了,就开始交好运了,而且是人人做梦都想的桃花运。之所以能交桃花运,那是因为他有许多男人没有的优势——长得帅。一天,在大街上,陶谦恰好被以前的苍梧太守甘公看见,便被他叫到身边闲聊了几句。甘公对陶谦是越看越顺眼,最后毅然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

得知这一消息后,甘夫人生气了。要知道陶谦在当地可是坏出了名堂的,怎么能把女儿嫁给这种二杆子呢?甘公呵呵一笑,像算命先生一样胸有成竹地说:“怕啥,我看那孩子长相那么有特点,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我们的女儿跟着他不吃亏。”甘公的眼力不错,懂事后的陶谦与以前判若两人,进步很快,很快就步入官场。

但是,在社会上混的陶谦是个二杆子,在官场上混的陶谦还是个二杆子。一般说来,有二杆子精神的人都是很能混的,但陶谦这个人却很不会混,具体表现就是我行我素,毫不给人面子,当然也包括长官在内。比如说,他当舒县县令的时候,太守张磐既是他的上级,也是他父亲的朋友,人家有意要栽培他,可他却毫不买账。有一次聚会,张磐让陶谦跳个舞助助兴,陶谦却坐在那里玩深沉,竟然不为所动。但领导的兴致很高,再次要求他进行才艺表演。没法子,陶谦只得极不情愿地站起来,只象征性地比划了两下应付了事,而且他脸上的表情很生硬,比人家欠他钱不还还难看。

“怎么回事啊你,身体转起来啊?”太守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了,提醒他说。是啊,你不对艺术高度负责,也得对领导高度负责啊。可陶谦就是不转。这下算是把老领导得罪到家了。好在陶谦官运亨通,领导也没给他小鞋穿。

这次得罪的是太守,下一次,他得罪的却是总理级别的三公,为此还差点儿去坐牢。中平二年三月,北宫伯玉、边章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陶谦以扬武都尉的身份与名将皇甫嵩一同出征。后来,皇甫嵩被人弹劾,领导换成了没有带兵经验的张温。虽然这个新领导也很看重陶谦,可陶谦却很不看起他,死活不买人家的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

被手下人小觑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张温却毫无办法,因为他指挥得的确糟糕,部队老打败仗,自己自然硬气不起来。所以,对于手下人的闲言碎语,他也只好虚怀若谷,一一笑纳了。

问题是领导都让步了,陶谦却还不识趣。班师回朝后,张温让他行酒,这个二杆子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借酒撒酒疯,故意揭领导的伤疤来恶心大家。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毕竟是军队的领导,要收拾不知天高地厚的刺头易如反掌,脸色胀得像猪肝一样的张温随后在皇帝面前“美言”了陶谦几句,皇帝便打发他去边疆手拿大刀、长矛为祖国站岗放哨了。

见两个人的关系如此紧张,就有和事佬赶紧出来说话了:“陶谦平时还是有点儿本事的,您老和他计较个啥,把他当酒疯子看待得了。”张温一想也是,便派人追回了陶谦。

陶谦回来后,别人告诉他:“你随随便便出口伤人,侮辱国家领导人(三公),情节是严重的,性质是恶劣的,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现在领导大人大量,网开一面,你还不赶快给领导道个歉。要不是领导大发慈悲,你只有啃黄沙、喝西北风的份儿。”

陶谦当时很乖,满口说我听你的。那人见陶谦认罪态度良好,就又去对张温说:“经过我们耐心地说服教育,陶谦已经提高了认识,深刻反省了自己。他正准备上门负荆请罪,您可一定要接见他。”

后来,张温果然在宫门外见到了陶谦。正当他准备洗耳恭听陶谦发自肺腑的忏悔时,陶谦却大大咧咧地向他走来,不但脸上毫无悔意,反而把脖子一扬,说道:“我自己知道去感谢政府,怎么会感谢你呢(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换句话说,就是我能有今天,关你屁事!

呵呵,真是二杆子啊,翻脸就不认人,但张温这次被弄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只是自我解嘲地说:“恭祖(陶谦字恭祖)痴病尚未除邪?”并主动把他拉到一边喝酒,进行感情联络。

中平五年十月,徐州、青州的黄巾军死灰复燃,而且规模更大,闹腾得更厉害,其他人没辙,朝廷只好委任陶谦为徐州牧去收拾残局。

陶谦这个人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他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人为将,很快就把黄巾军赶出了徐州。但陶谦绝对想不到,被他赶跑的这些人还会打回来的,而且是以还乡团的名义。

陶谦接下来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治理好这块饱经战火的土地。徐州经过战乱,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已经凋敝不堪。怎么办?这可是最考能力的事情,闹不好,手下的老百姓再次揭竿起义也不是不可能。

要说陶谦这人真是治世能臣,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屯田。

在许多有关三国的书籍中,人们对曹操屯田的事迹往往津津乐道,殊不知,在三国时代,第一个想到通过屯田解决粮荒的人是陶谦,他比曹操早整整6年!只不过,成王败寇,随着他淡出历史舞台,他的功绩也随之被人忽略了。

中平六年,陶谦表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因为陶谦知道自己虽然贵为徐州牧,但初来乍到,人地两生,要想立足,必须先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尤其是当地的实力派以及社会名流。否则,自己就是光杆司令,别想成事。事实证明,陶谦的眼光是很准的,陈登这个人是用对了。

陈登,字元龙,下邳(治今江苏邳州)人,性格桀骜不驯。25岁时,陈登就开始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令。陈登虽然年轻,但干劲十足,作为典农校尉,他竟然能亲自到田间地头考察土壤状况。有如此有敬业精神的农垦司令,屯田的结果自然是“秔稻丰积”,百姓安居乐业。

老百姓饿肚子的问题解决了,按说也可以歇歇了,但陶谦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人,他还想解决老百姓的意识形态问题。在和黄巾军打交道的这几年中,陶谦发现人们之所以跟着黄巾军混,除了为了吃饱肚子,还是因为张角太能忽悠,所以,解决老百姓的意识形态问题很重要。

很少有人知道徐州是道教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发展,道教在徐州当地的影响是很大的,为此,陶谦决定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但道教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要想一下子肃清它对人们的影响很不现实,想通过放一两部宣传片、贴几张标语、开几场群众大会就消除它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陶谦认为,对付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好手段就是启用另一个庞然大物——佛教。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大概是在东汉。由于东汉的许多皇帝都信奉佛教,比如汉桓帝、汉灵帝,因此,佛教在当时绝对是很受官方欢迎的。

当时,陶谦手下有个叫笮融的下邳相督管广陵、下邳、彭城的运粮工作,是个财神爷。他在陶谦的默许甚至是授意之下,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修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浮屠(佛塔)寺,可容三千余人。他还经常叫老百姓没事就去诵读佛经。这还不算,政府还出台了一项惠民政策:凡是信佛者皆可免役。当老百姓一听信佛竟然有那么大的好处,不用政府动员,便纷纷奔走相告,把信奉佛教变成了自觉行动。

为什么老百姓一听免役,就如此积极?因为他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为此,我在这里需要说一说东汉老百姓的税负情况。而要说清楚老百姓的税负,就必须先说说当时的户口管理制度——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既是一种户口管理制度,也是一种税赋制度,在历史上很有名。简单地说,凡是被正式编入国家户籍的平民百姓(商人、官员、皇亲贵戚除外)对国家都负有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田赋和人头税两种。

田赋表面上看很轻,为十五税一,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由于东汉的许多田地都掌控在豪强地主手中,农民往往要从他们手上租种土地,所以,国家的优惠政策往往只让地主受了惠,而地主对农民收多少田租国家是不管的。所以,农民被剥削的程度往往是很高的,被收三成田租很正常,个别地方竟然可达五成。东汉末年,由于灾害频繁,农民为生活所迫,只好把仅有的土地低价卖给地主,导致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国家明文规定的田赋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对广大无地农民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除了田赋,还有人头税,这个连看上去都不美了。在东汉,人头税包括口赋和算赋两种。口赋是对7岁~14岁的儿童征收的,每人每年20钱,此外,还有三钱的战争附加税(马口钱)。算赋是面向广大15岁~56岁的成年人征收的,名义上也属于军费性质(当然,不打仗也得交),每人每年120钱。这样算来,正常年景下,一个家庭包括老人(56岁以上老人免税)和孩子一年的税收大约是300钱,大体相当于现在的150多元。而对于那些不入籍的商人、奴婢等人,人头税还要加倍。

为了增加人口,多收取人头税,东汉统治者提倡早婚早育。如果不响应国家的号召,就要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比如,东汉法律规定,对于年龄在15岁~30岁之间还未出嫁的老姑娘(按现在的标准其实也不老),要多收五倍的人头税,什么时候嫁出去,什么时候降下来。所以,那时有姑娘的父母最着急的事就是给自己的女儿快速找个老公,否则,可能是要破产的。

和广大适龄女青年相比,当时的男同胞日子更不好过。因为23岁~56岁成年男子除了要交人头税,还要服徭役,包括劳役和兵役两项。劳役就是更卒,意思是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要到县上无偿为政府打一个月工,干些修路、架桥一类的活计。如果不愿去,也可以,交钱就行,一次交纳三百钱(一说是二千钱),政府找人帮你打工,叫过更。此外,成年男子一生中要服兵役两年,每年还必须戍守边境三天,如果本人不愿意去,可以交纳若干钱雇人代服,这就是所谓的“更赋”。

这样算下来,压在东汉老百姓头上的既有田租、人头税,还有徭役,加起来就比较吓人了。一句话,东汉老百姓的负担是很重的,到了东汉末年更是如此。

除了信佛能免役,到了佛教的浴佛节,政府还在寺院外大摆酒宴,招待群众,排场搞得分外隆重(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凡是到场的群众都管伙食,尽管敞开肚皮随便吃就是了。这下好了,看热闹的、准备遁入佛门的,甚至还有冲着那顿伙食而去的人是络绎不绝,竟然达到万人!

这样一来,没过多长时间,在徐州的地界,佛教竟然成功地取代道教成为流行时尚,不光是老百姓信奉,就是政府官员也身体力行,自觉信仰佛教。许多地方上自太守、王国的国相,下至黎民百姓,个个吃斋念佛,俨然是虔诚的佛家弟子。

信佛了,自然不闹事了,老百姓不闹事了,自然天下无贼了,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进步。要知道,那时正值东汉末年最混乱的时期,除了农民军时不时搞武装游行外,全国的军阀每天都在上演全武行,全国早已乱成一锅粥,徐州的秩序能如此井然,实属不易。

除了屯田、推广佛教,陶谦还任用了一批重量级人物,比如徐州的首富糜竺。此人养有僮仆、食客近万,并且是个地地道道的有钱人。这样的实力派陶谦当然不会放过,于是他想方设法拉糜竺出山当别驾。所谓别驾,就是别驾从事的简称,是刺史的主要副手,因为和刺史外出时,配有自己的专车,所以称为别驾。

和刘备一样,陶谦是很爱才的,不同的是,只要是刘备看上的,他都诚心诚意地聘请,跑多少冤枉路都无怨无悔(比如请诸葛亮);而陶谦就比较性急,凡是他看上的,恨不能马上挖过来为我所用,如果实在请不动,来点儿暴力也无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张昭。

陶谦看好张昭,把他作为茂才(秀才)推荐给朝廷。前面说过,举茂才一个州一年就一个名额,十分稀有,所以,被推荐为茂才的人差不多就是现在的省状元了,一旦上榜就有官做。但张昭却并不感冒,他可是有名的牛脾气。

陶谦一听张昭不买他的账,顿时火冒三丈:“瞧不起我啊,抓起来!”幸亏有人积极营救,张昭才免去牢狱之灾。按说被陶谦收拾了一回,两人应该是仇人关系了,可陶谦病死后,最哀痛的却是张昭,他还写了一篇悼文,对陶谦的政绩做了高度评价。

对于陶谦的为人,《三国志》是颇有微词的,基本上都是说陶谦有眼无珠,能人不能用,尽用奸邪小人,把徐州搞得乌烟瘴气云云。这么说的潜台词就是,你这号角色被曹操灭了也是活该啊。

历史是人写的,是人都是有倾向的,而《三国志》明显是向着曹魏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揭开层层迷雾,寻找历史的真相。

《三国志》上说,“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事实上,陶谦对这个赵昱是很器重的,先让他当别驾,后又将他推举为茂才,当了广陵太守。由此可见,陶谦对他也是非常信任的。

同类推荐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守望麦田

    守望麦田

    本书以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为视角,围绕房子讲述了一连串的故事。为了房子,两小无猜的米勒和青美不得不分开;为了房子,青美选择了和拥有四套房子的镇长的傻儿子结婚;为了房子,大蛇不惜利用自己的妻子和镇长交换;为了房子,镇长最后深陷囹圄;为了房子,玉梅雇凶杀人……作品以小见大,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带出一份沉重的思考和警醒。
  • 有人必须死

    有人必须死

    大罗国要举办汇集天下名器的“天下第一冷兵器大会”。鱼南国蠢蠢欲动,先把色艺双绝的花梨安插在大罗国大元帅之子的身边;杀猪匠周小铁从边城而来,他除了一把宝刀,还带着父母的血海深仇;卧底琴初九漂洋过海而来,她除了一把好琴,还带着整个凤凰岛千人的生死秘密;草寇曹云鹏为杀大王而来,梦想成为英雄,却败给儿女情长……这些无足轻重的小卒在刀尖行走,每走一步,都在脱离执棋人的掌控,走向猝不及防的结局。
  • 梦的尽头,爱的谜底

    梦的尽头,爱的谜底

    离异的单身母亲朱燃自接到前夫景雪平的死讯开始,便陷入一系列情感和事业的巨大危机。朱燃怀疑前夫诈死,因为不肯原谅她曾经的欺骗,躲在暗中实施可怕的报复计划。她四面受敌:所在公司的融资计划陷入僵局,神秘的富豪投资人竟是朱燃闺密曾经的未婚夫,亦是朱燃年少时深切仰慕的对象——当年正是妒火中烧的朱燃施计拆散了他俩;急于告别过去的朱燃卖房筹款移民,想带着儿子远走高飞,不料最信任的情人竟是假冒的移民顾问,骗走了她全部身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度梅

    二度梅

    该书写的是唐朝梅良玉与陈杏元的爱情故事,梅父遭宰相卢、杞陷害,梅良玉在盛开梅花被狂风全部吹落的当晚设祭,祈祷梅花重开二度、父冤得以昭雪。后来,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陈历经患难,终得圆满结局。“梅开二度”从此广为流传。
热门推荐
  • 闪婚不过三代

    闪婚不过三代

    她的上两代,都是二十岁成家。她二十岁时,也遇到了让她心动的男人。只是那个男人比较特殊。豪门之子,却常年流放在赌城;父母和弟弟相继被人杀害,追查途中他自己也中了毒。比较悲催。台面上的身份,没露脸时是赌棍,露脸后是集团总裁,真正的身份,却是和美国军方合作的帮派“龙魂”老大;太过神秘。桃花运超旺,她只是稍稍和那个男人对上眼,就挨了耳光,被绑,被喂毒药,被迷昏,被追杀……麻烦不断。这样的男人,她还要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打死我也不上天

    打死我也不上天

    前世,白决兢兢业业地求仙问道,历尽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是大非,终于被逼疯。洒金血,剜仙骨,散尽三千功德,魂飞魄散,镇压朔方。救苦救难一世,死无葬身之地。然而,何方“神圣”与他卷土重来之机?阴谋?阳谋?我自谋定不动,任尔天地东西三七二十三洲……白云深处有人家!【纯爱预警】#剧情向,大长篇#
  • 仙旖

    仙旖

    “仙路荆棘,灾劫不断,红颜白发,亲朋寿尽。”“也许你放弃了很多,却注定成空。”“也许不经意间的一个瞬间,你就倒在了这条路上。”“也许。。。”“百死,而无一悔!!!”
  • 皇后随朕回宫吧

    皇后随朕回宫吧

    她从天而降,竟然砸晕古代皇子,成罪魁祸首,被关天牢!幸而行刑之前,皇子清醒,她逃过一劫,却不料又卷进了几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的夺位之战?她千辛万苦,终于带着心爱的皇子回到现代,却不明白皇子也有野心!当他以江山为聘,跪地求婚,她能否忘记伤害,与他回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狼侠

    铁狼侠

    五年前他是科学精英,因一份科研文件连连同父母在内遭遇暗杀;五年后的今天,身体经过超级科技改造的他强势回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天使也疯狂

    网游之天使也疯狂

    逗比天使欢乐多。圣天使落雨在被执法队长陷害后来到地球,偶遇逃婚的米欢,且看天使与富家小姐米欢的欢乐游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