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07400000011

第11章 皇家学会新会员

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牛顿

(一)

牛顿的单身宿舍位于三一学院的教堂边上。夏季,那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十分幽静。每到深夜,宿舍周围万籁俱寂,只有“唧唧”的虫鸣。然而,牛顿的窗内依然烛光摇曳,窗户上映着他忙碌的身影。他亲自设计研磨抛光机,研磨金属材料,力求金属镜面光滑无暇。从早到晚,他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教堂旁边的小路上偶尔会出现三两个晚归的人。他们望着牛顿映在窗户上的身影,悄声议论道:

“艾萨克一定是疯了!他这样下去会把自己折磨死的。”

另外一个人回答说:

“科学需要献身精神。或许,艾萨克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又有一个人叹息道:

“或许如此吧,我们就等着看他的伟大成果吧。”

在研究反射望远镜期间,牛顿遇到了众多的技术问题和困难。但在牛顿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前,这些问题都一一迎刃而解了。在给皇家学会一位会员的信中,牛顿写道:

我从您上次来函中得知,贵会的一些成员正在寻找一种适用于较大反射望远镜的金属合金。请您听从我的劝告,在他们寻找一种坚硬耐用的合金材料时,不要挑选那种布满微孔的材料。尽管一种材料从外表上看可磨得很光洁,但微孔四周却比这块材料的其他部分要磨损得快些,因此这块看起来磨得很好的材料却不能进行有规则的反射。

我再补充一点,研磨粉或其他磨料都有十分尖利的微粒,如果这些磨料本身不是十分精细的话,它们就会在金属面上划出细小的缝痕。

1668年秋季,牛顿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的模型。这架望远镜只有0.15米长,直径更小,只有0.025米。但它的效果却十分理想,足以将物体放大40倍,已经达到了长达2米的折射望远镜的效果。用这个小不点,牛顿观察看到了木星的4个卫星和金星的盈亏现象。

尽管这架反射望远镜并不完美,但这个新生儿还是令牛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牛顿在笔记上写道:

由于材料低劣,镜面磨得也不够光洁,这个望远镜没有1.83米长的望远镜看得那样清楚。但我想,用这架反射望远镜可以看到和那种0.91米或1.2米长的望远镜一样多的东西,特别是用来观察发亮的物体时尤其如此。我非常清晰地看到木星及其卫星和金星的盈亏现象。

这台小型反射望远镜问世之后,牛顿写了一篇简短的报告。一时间,科学界对这种“小不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皇家学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要求牛顿正式做一架给他们看看。牛顿答应了这一要求,但他精益求精的性格使他直到1671年才制造出第二代反射望远镜。

第二代发射望远镜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一架望远镜了。当时,英国王室非常崇尚天文学,国王查理二世对牛顿制造的反射望远镜非常感兴趣。当年秋季,这台望远镜被送到查理二世的手中。查理二世爱不释手,把玩了老半天,一个劲地称赞道: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艾萨克真是一个天才!”

皇家学会将这架望远镜视若珍宝,并向全世界公布了牛顿取得的成就。至今,牛顿亲手制作的这架反射望远镜依然珍藏在皇家学会的博物馆里。上面标着刻着一行小字:牛顿爵士亲手所造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得到国王的赞许和皇家学会的推崇之后,牛顿的名字立即在欧洲传开了。1671年12月23日,索尔兹伯里的主教萨拉姆和牛津大学天文学教授瓦尔德联名提名牛顿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候补委员。

(二)

1671年末,皇家学会的秘书奥登伯格亲自给牛顿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刊印一份反射望远镜的制造说明。他在信中说:

“亲爱的艾萨克·牛顿先生,一个你不认识的人因为被你的创造力折服而写了这封信……”

奥登伯格敦促牛顿公开制造反射望远镜的说明,以便赢得公众的认可。在公开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习惯刚刚形成的年代里,人们对抄袭的可能性十分警觉。奥登伯格告诉牛顿,在三一学院见过反射望远镜的外国人很可能会篡夺牛顿的研究成果。他说:

“新发明被假装旁观的小人从发明者手中抢走的事情发生得太频繁了!”

皇家学会的秘书奥登伯格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在英国内战期间,他曾作为外交使节到英格兰执行克伦威尔交付的外交使命。从那时起,这位出身传教士的学者就开始与英格兰的一些学者建立联系,如约翰·弥尔顿(1608-1674)、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等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皇家学会的核心成员。

成为皇家学会的秘书之后,奥登伯格便开始利用普通的邮政系统和他当外交使节时期建立起来的外交官员网络,接受来自遥远城市的信件,尤其是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到了1665年,奥登伯格开始批量印刷皇家学会与欧洲着名科学家的通信,寄给皇家学会会员。这就是皇家学会会刊《哲学汇刊》的雏形。

作为皇家学会的秘书,奥登伯格一直把制作和传播这份科学杂志视为自己的事业,直到他去世为止。《哲学汇刊》自从开办以来一直都是牛顿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

因此,牛顿十分欣赏奥登伯格的才华。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学术环境,牛顿并不打算接受皇家学会会员的提名。尽管一些有经验的天文学家认为牛顿的发明比传统的折射望远镜放大的倍数大,但也有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宣称,他们用牛顿的望远镜根本找不到天体。

与此同时,皇家学会的重量级会员罗伯特·胡克(1635-1703)甚至向他的同行们宣称,他早在1664年就造出了一架更具威力的望远镜,而且比牛顿的望远镜更精巧,直径只有0.025米。只不过由于当时瘟疫横行,他才没有继续他的研究。但至今人们也没有找到胡克在1664年造出反射望远镜的证据。科学史家们认为,胡克很可能是出于嫉妒才这样说的。在胡克的眼中,牛顿在科学面前还是个孩子。但现在,这个孩子的科学成已经远远超过了他。

牛顿在给奥登伯格的回信中,以非常谦逊的口吻写道:

我很惊讶您对我的发明的安全问题这样关心。其实,至今为止它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当皇家学会提出愿意资助我的发明时,我必须说明它已经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了;而对我来说,我并不渴望公开这一发明。因此,我希望继续把它作为的私人物品,就像我过去连续几年里做的一样。

有趣的是,牛顿在两周之后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接受皇家学会会员的提名。1772年1月6日,牛顿给皇家学会秘书奥登伯格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

我对萨拉姆主教提议我为候选人感到荣幸,我希望这个荣幸将因我被选入皇家学会而进一步赐与我。果真如此的话,我将通知您:以我卑微的努力促进你们的哲学计划的实现,竭力证明我的谢意。

1月11日,牛顿因为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射望远镜顺利地进入了皇家学会,成为了中的一员。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科学活动的中心,云集了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从此之后,牛顿不但与英国科学的领导机构有了密切的联系,也成为英国最有名望的学者之一。

(三)

成员皇家学院的会员之后,潜心于科学研究的牛顿很少到伦敦去参加学会的例行会议。不过,他遵守了对奥登伯格的诺言,写了一份反射望远镜的制作说明。在一次例会上,奥登伯格亲自朗读了牛顿的信。1672年2月,这封长信被刊登在了《哲学汇刊》上。

不久,牛顿在出席皇家学会例会时,公开宣读了他的论文《关于光和颜色的新理论》。这些理论是牛顿在伍尔兹索普的故乡避难期间形成的,后来又有所发展。牛顿在文中指出:让太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后照在暗室里的棱镜上,在对面的墙壁上会得到一个彩色光谱。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在这篇论文里,他用微粒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这是牛顿首次公开发表论文,然而它却没有获得一致赞同。在皇家学会中颇有威望的罗伯特·胡克和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直截了当地表示了他们的不同意见。

一俟牛顿宣读完毕,胡克就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

“艾萨克·牛顿先生,我们知道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对您的工作,我们很钦佩。但是,我们同样注意到,你的这些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论据充分的理论。”

胡克一句一顿地说着,房间里静得出奇。只要胡克讲话,没有谁敢弄出什么响声来,大家都担心这位坏脾气的科学家会当众对自己发火。

胡克刚刚说完,惠更斯又站了起来。当时,这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患上了重感冒,嗓子有些沙哑。他的声音很低,但却十分有力。他说:

“艾萨克·牛顿先生,您认为您的方法能解释所有的颜色现象吗?”

惠更斯紧紧地盯着牛顿,不等他回答又继续道:

“不,不能,你不能解释……”

惠更斯没有说完,胡克又接过话头说:

“而且,除了您的理论之外,别的理论也是可能解释这一切的。”

胡克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的波动说也可以解释光的传播和折射等问题。胡克认为,光的传播与水波的传播相似,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光的颜色则是由其频率决定的。牛顿和胡克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对笛卡尔的光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笛卡尔在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曾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

牛顿没有否定胡克的“波动说”,也没有偏执地坚持自己的微粒说。胡克的质疑确实指出了牛顿颜色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如他的微粒说无法有效说明颜色和薄板表面的距离究竟有多大关系,而恰恰胡克的波动说却可以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

牛顿意识到了微粒说的这一缺陷。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积极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希望用事实来回答胡克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牛顿构建了意义重大的新理论——关于透明薄膜的彩色现象。在阳光下,云母片或肥皂泡等薄膜上都会产生一些美丽的色彩。牛顿发现,有些材料的薄膜产生的是某一组彩色,而另外一种薄膜产生的则是另外一组彩色。这就是所谓的“牛顿环”现象。

牛顿发现,当他把一块透镜放在另一块平板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上时,在接触点的周围会形成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些交替出现的光环后来被称为“牛顿环”。

他还观察了球形玻璃与平面玻璃靠近时,彩色光环与球面和平面之间空气厚度的关系。牛顿发现,厚度越小,色环的宽度越大;反之,色环愈窄和愈密,彩色光环按日光谱顺序呈周期性排列。

又一扇大门向牛顿敞开了,兴奋不已的牛顿高兴得几夜没合眼。他必须抓紧时间,抓住机会,进一步验证这些新理论。牛顿开始把各种各样不同的透镜引入他的实验,以使实验多样化。他甚至用水打湿透镜,使得空隙层不是由空气,而是由水组成。

此外,牛顿对由棱镜的光谱中分离出来的单色光产生的“牛顿环”现象也做了研究。在他那间旧得不能再旧的暗室里,牛顿睁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阳光穿过棱镜后产生的光环。他发现,单色光产生的环扩展到透镜的最边缘的地方,红光造成的圆圈明显地比蓝光和紫光造成的圆圈大。随着光的色彩的改变,这些圆也逐渐扩大或缩小。

经过反复的实验,牛顿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些环的来源是明显的,即玻璃间的空气。按照它的不同的厚度,对同一种颜色的光有些地方倾向于反射,而其他地方倾向于透射,在同一地方既反射一种颜色的光,又透射另一种颜色的光。”

同类推荐
  • 梁漱溟

    梁漱溟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

    《程十发传》是“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之一种。本书用乡情篇、阅世篇、谈艺篇三个部分,记录了程十发对故乡之眷恋、其人生经历之曲折、其对艺术之见解和探索。程十发不囿于前人成就和门户之见,汲取民间和外国绘画的养分塑造自己的风格。他在政治风波中备受冲击,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幽默和关心别人的性格。作者郑重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和采访传主及其亲友,写就此部书稿。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可考而又评论精彩的传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花开在秋季

    花开在秋季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些疼痛,关于爱情,关于未来,关于成长。而最精彩的青春,就是伤痕累累后,依然可以嫣然一笑。致8090后最真实的青春。
  • 影后归来,前夫签名请排队

    影后归来,前夫签名请排队

    在权承瑾眼里,樊语就是一个满嘴谎言、不择手段的女人,不但设计嫁给她,将他心上人害成植物人,还婚内出轨生下野种。在她弥留之际,他更是掐着她的脖子让她早点去死。可是当她真的死了,他却又慌了……五年后,她霸气回归,成为炙手可热的娱乐圈宠儿,势要手撕白莲花,脚踏白眼狼,走上人生巅峰!
  • 我真不是妖

    我真不是妖

    我只是去星际留了个学简介:木雕师白岚从星际穿回来了。白岚和一头龙相了个亲,从此生活变得奇怪,直到有一天,一群形态各异的非人类站在白岚面前:“嫂子!”白岚:“……”龙抱着一堆金砖,半膝下跪:“媳妇儿,嫁给我吧。”白岚:“……”小片段:有一天,白岚用自制的科技元素小木雕释放了大火。一小妖路过,惊为天人:“大嫂子,原来您也是妖啊!”白岚:“不,我不是。”众妖:“您是。”白岚:“……”
  • 命运枷锁1落花散瓣

    命运枷锁1落花散瓣

    命运,总会给人们开许多的玩笑。一位被尼尔西亚称为生物天才的孩子,刚刚经历了那短暂的欢笑时光,就被无情的命运打落仇恨的地狱......他和她是否可以永远在一起?那改变世界的神,是摧毁一切,还是拯救所有?秋天的落花散瓣,一次次落在孤寂寥寥的大地,大红衣袖长袍,又是谁拾起这些,期望拼凑出一个幸福?世界有仇恨极恶,会有善良的人门存在吗?命运枷锁第一部落花散瓣,尽请期待。
  • 红颜劫,劫红颜

    红颜劫,劫红颜

    红颜劫,劫红颜,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早知如此,我宁愿当初被你淹死,也决不让你救我。“宝宝,我错了,复婚吧”“对不起,我没结过婚!”“不,你是还没离婚,落跑老婆,我要抓你回来!”
  • 四爷的心尖宠妃

    四爷的心尖宠妃

    ‘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穿越是个技术活。而显然叶枣技术一般。被自家便宜舅舅骗进人家府里做小妾也就算了,为毛是四爷府上?还是个侍妾,这怎么混?起点太低,出身太差,筹码太少!大BOSS血太厚,小BOSS个个要命!左思右想,装贤惠会死,因为前有乌拉那拉氏。装泼辣会死,因为后有李侧福晋。生儿子不能养,不生儿子没依靠,这日子怎么过都是个愁!好不容易从府里混进宫里,上头还有一位太后娘娘嫌弃她长得不庄重!还好四爷不嫌弃,并且暗戳戳的就是喜欢她长得不庄重!叶枣的目标是好好过日子,锦衣玉食高高在上。
  • 飞来横宝:全系天才庶小姐

    飞来横宝:全系天才庶小姐

    【文转枫华绝代,笔名北兮,这坑弃了不会更啦!笔名北兮求收藏谢谢!!】传说夏枫是护国公的八庶女;传说夏枫是全紫逸大陆的第一天才;传说夏枫是岚国第一美人;传说夏枫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传说夏枫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传说夏枫吃人不吐骨头,冷血得很;传说夏枫不近男色……她是21世纪全能杀手,被爱人逼得自杀。一朝穿越,遇上无赖王爷卖萌娃。“母妃母妃!爹爹说你是珞儿的娘亲,真的么?你可不能骗珞儿啊!”“这个……纱珞啊,你枫儿姐姐我只比你大十一岁啊!还没和任何一个男人亲密过啊!怎么会是你爹爹的皇子妃呢?”做了两世处的她,莫名其妙多了个两岁女儿。什么情况?她还是处啊!
  • 诡异鬼忆

    诡异鬼忆

    半夜叫你别回头,你脚下的影子不是你,月圆之夜为什么能见到死去的伙伴,那坟地的小孩是谁家的?诡异带你穿梭灵异,领略神经的敏感,敬请期待吧!
  • 青梅竹马恋之爱李一生一世

    青梅竹马恋之爱李一生一世

    李易峰和这本书的女主角是青梅竹马,他和女主角一起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在一个班的,他每天送女主角回家,因为他们是邻居,且女主角是个路痴,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