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2000000016

第16章 【政制·法制】(2)

皇帝每天必须上朝吗?

我国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称为大朝,大朝是一种隆重的典礼,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如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大朝”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和商定国政。另一种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主要文武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如宣布政令、决定重大军政行动等。这种朝会,并不是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全部,因为并非所有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如唐玄宗天宝年间以后贪于酒色,怠于朝政,白居易的《长恨歌》护墙中有句云:“从此君王不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不一定均须在朝会中处理。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皇帝是最高的决策者与行政首脑,其下分文武百官,分工管理各方面的政务。皇帝只需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了。一类是非日常性的政务。如外族入侵、内部叛乱和大的天灾,或出现有关官员依据定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皇帝拿出处理办法来或对制度进行某些更改,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决策,通过朝会处理,但也有不上朝会处理的。所以说古代皇帝的朝会只是他进行封建统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全部。

古代皇位的继承有几种方式?

皇位的继承和替代,是皇帝制度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从我国古代皇位的传承情况看,大致可分为同姓相继,异姓相代两种。

所谓同姓相继,是指皇位的继承,世世代代只限于在同一始祖的父系后代中进行,这是皇位继承的世袭制。而历代皇位的世袭,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1)预立太子。历代皇帝后妃众多,子孙满堂,为避免皇子之间因争夺皇位而祸起萧墙,预立太子则成了皇位世袭的核心。从汉到明,各封建王朝无一不将册立太子看做一件国家大事,常举行十分隆重的典礼。立太子的法则,基本上有两条:“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

(2)密定皇储。由于公开预立太子,往往容易引起其他皇子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不满,常酿成宫廷之争。清圣祖康熙,下诏废预立太子之制,改由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写下遗诏,秘而不宣,待驾崩后由大臣当众宣诏,被立为皇储者即刻登基。

(3)内禅于子。这是指皇帝未曾驾崩,而主动让位于子而自成太上皇。如唐玄宗李隆基于安史之乱后逃到四川成都,太子李亨未得玄宗允诺,即在宁夏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遥尊还在成都的其父李隆基为太上皇。后安史之乱平,玄宗自四川返回长安,只得默认事实,被迫做起了太上皇。

(4)逼宫夺位。封建社会皇位至尊,故觊觎者众。父子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杀戮者不绝于史。著名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了杀害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外,还势逼唐高祖李渊让出皇位。

(5)异姓相代。这是指皇位是以外戚、权臣、后宫的身份得到的。如西汉末年的王芥、东汉末年的曹丕、南朝的刘裕、北周的杨坚,他们分别以“禅让”的形式建立了新、魏、宋、隋朝代。而武则天则以皇太后身份,废黜了李唐皇室,自立为帝,改国号日“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种以戚臣身份夺得皇位,则是皇位继承的又一种形式。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武帝、魏文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日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呢?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他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3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越南末代皇帝于2002年在法国病逝。开国、治国、亡国,朝代之兴衰起落,都和皇帝分不开。君王已成了历史名词,中国再不会有皇帝,留下大量史料让后人去挖掘。要研究中国历史,就必须从“皇帝学”人手。

什么是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他所创立的各项政策制度中,影响最大的有两项,其一为在北方修建长城,其二为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由此便实现了封建国家权力的集中。犹如在一道无形的长城,终于形成现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又在新得到的边地设置郡,当时郡的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又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但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郡县的设置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立刻就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封建诸侯还是全面推广郡县制。有些人认为秦朝如要长治久安,就应该和周代一样推行分封制。而廷尉李斯反对,他认为末年的诸侯互相侵扰,战争连绵不断,完全是分封制造成的恶果。秦始皇最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总结了前代的教训,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使整个东亚大陆联为一体,不可分割,影响深远。

秦统一之初,全国设三十六郡,后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增至四十六郡。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由中央任命,掌管一郡政治、经济、军事与司法等事务。其下属有郡丞、郡尉、监御史。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县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则称县长。县令(长)主管县内政务,同样由中央任命。其下属县丞、县尉分别协助县令(长)政务、司法和军事。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亭下设里。乡设三老,分别为有秩、啬夫、游激,分掌地方教化、民政、诉讼、治安。这一套制度,后世虽屡加变革,但基本精神却相沿两千余年。

兄终弟及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兄终弟及,就是兄长死后,其王位由弟弟继承。在夏代之前的传说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采取“举贤不举亲”的禅让制。尧传舜、舜传禹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夏代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行,但以父死子继为主。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也是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但以兄终弟及为主。

商代后期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局面,所以逐渐以立嫡为主。周初实行宗法制,建立了严格的王位继承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历史上由兄终弟及得到皇位的有多位皇帝,如汉文帝,是因为哥哥惠帝孱弱,吕氏专权,后来大臣周勃、陈平支持刘恒,灭诸吕后之后即帝位。

分封制起源于何时?

分封制是我国古代国君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周时期,普遍推行这种制度。商代分封的诸侯有侯、伯等称号。西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了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的后裔,在“迁殷顽民”的同时,把周天子的兄弟叔侄及某些有战功的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一个地区。这种“封邦建国”的做法,是为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各地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要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义务。春秋战国以后,历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封,虽其性质不尽相同,但这制度除起了维护历代中央政权统治的作用外,也对发展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商周都有哪些官制?

商朝,王廷里设有百官(总称“多尹”)辅佐商王进行统治。百官大体有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二是宗教官,其中管占卜的叫“多卜”、“占”,充当人神之间媒介的叫“巫”,为国王发布文告命令的叫“作册”(或称“史”);三是事务官,主要是管理各种奴隶的“小臣”,如王廷中的奴隶总管叫“宰”,管手工业奴隶的叫“司工”等。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高,权力很大,百官又叫“内服”职官。商王朝中心区以外设置的官吏,有侯、伯、男等,称为外服官。

周朝的官制是在商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管理组织和制度。辅佐周王治理国家的,相传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职责是总管百官,权力最大。三公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员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在地方机构上,实行的是封建诸侯制。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形成世卿世禄制。这一体制对于稳定和巩固周初中央政权的统治,促进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势力强大,王权相对削弱,终于导致春秋时期诸侯互相兼并争霸的局面,官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

宰相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后来,“宰相”一词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官职称号。宰,主持;相,辅助。因此宰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的正式官名有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政知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

黄帝至西周时期已有“相”、“百揆”、“宰”等名称的记载,职务在于辅助君王处理政务,这可看做是丞相的雏形。随着政事的增多,国君难以应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至秦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正式创立。秦朝实行一相制。汉袭秦制,至吕后专权,为了分割丞相权力就增加了一个丞相,称左丞相和右丞相,以右为尊。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无法容忍丞相地位的尊崇,设置尚书一职,丞相地位虽高,却无决策权,只有听命行事的份儿,此后相权长期被皇权压制。而尚书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三省六部的确立,权力仅次于皇帝。丞相只作为优礼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权。南宋时,朝廷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是中书省的长官。辽金元亦同。明代朱元璋初也用丞相,位高权重的丞相又得罪了皇权,朱元璋借胡惟庸阴谋作乱之机彻底废除丞相,丞相作为官职至此寿终正寝。后来的内阁首领还习惯上被人们看做丞相,但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他们再也没有丞相那么大的权力了。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取李斯的建议,在朝廷设置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以皇帝为尊,下有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九卿是中央行政机关分掌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具体行政事务的,位居三公之下。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位居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推恩令是谁提出来的?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嫡长子世代相传形成一方势力,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在全国颁布“推恩令”。具体做法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新封侯国不在诸侯国的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直属于中央。

推恩令的实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实际上却减少了诸侯的封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范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权。

尚书是多大的官?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尚,执掌的意思,所以尚书在齐、秦国也称为“掌书”。秦朝时,尚书成为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为低级官员,主要职责就是掌政务文书。西汉时,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地位渐高。成帝时,五位尚书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务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主官尚书令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经过魏晋的发展,至隋唐,尚书台改名尚书省,各曹改称六部,尚书成为最重要的重要机构。宋代之后,行政全归尚书省。元明清时期,尚书亦为朝中重臣,但随着皇权的加强,已不复隋唐时的位高权重。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

司马是古代官员名。四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置大司马,后世用做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汉代大将军营五部,部各设置军司马一人。魏晋至宋代,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明、清两代称府同知为司马。

《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九江郡,隋代设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州刺史的别称,当时实际上是闲职。

都有哪些帝王曾到泰山封禅?

封禅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上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祗的一种宗教仪式的活动。据记载,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进行过封禅活动,沿至秦汉,封禅遂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仪礼臻于完备。

封禅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

同类推荐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本书囊括的国学精粹,包含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及发展,也收纳了古代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精华,以及影响中国的12位历史人物。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热门推荐
  • 这位刀神来自地球

    这位刀神来自地球

    王朝末年,诸国混战,强寇在侧,世间不宁。天地异变,灵气重现,群魔乱舞,刀神降世。一位来自地球的年轻人穿越到灵气复苏的古代世界,却在囚禁中度过了三个年头,当他冲破囚笼,重获自由,将会在这世间留下怎样的传说?
  • 深空大领主

    深空大领主

    圈地!养羊!搞事!人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原本是游戏《深空》顶端玩家的秦朗,却在人生巅峰时,跑到遥远的无人区,引爆了一颗据说能引发时空倒流的炸弹。于是……他就穿越成为了游戏开服前,一名“已死”的NPC……“别跟我谈钱,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练级是什么?我一直都是满级啊?”“你不去搞事,难道等着事搞你吗?”“成为BOSS的乐趣,就在于不管你多强,我都是你爸爸,嘿嘿嘿……”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穿越者在星辰大海里浪翻天的故事。至于玩家……兄弟,听过秦老怪的羊圈吗?(本书不是无女主文,普群群号:871751366)
  • 龙洲纪事

    龙洲纪事

    万物初始,宇宙一片混沌,世间有一片昏暗的蛮荒之地。在这里,日月星辰不再轮回,极西一轮苍凉明月,极东炽乌暴烈燃烧,明灭交界之处,怪石嶙峋,枯树连枝,遍地沟壑,一片死气沉沉中找寻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直到一天,一条盘旋飞舞的巨龙定居于此,龙生九子,化为龙洲九部,神分五国,魔拓四界,以极中三千若水为界,毗邻而居。若水以极南万丈高山圣雪山为源,三曲九转二十八弯,入极北五杀山而终。若水之东,神族中天国,北海国,南岭国,西丘国,东岩国,五国分立,分而治之。若水之西,妖界,冥界,鬼界均对魔界俯首称臣,魔族独大,其势锐不可当,妄图灭神族,一统龙洲。人族混居于龙洲各处,受神魔统领。
  • 智慧咖啡在飘香

    智慧咖啡在飘香

    本书通过幽默、机智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并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哲理,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活出真的自我。
  • 万古毒帝

    万古毒帝

    天庭之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龙脉相传,唯我永生!
  • 穿越之顾少要把酒言欢

    穿越之顾少要把酒言欢

    有人说,言欢是娱乐圈的异类,好似样样精通,没有她不懂,演不了的角色。某欢高冷一笑,本将军‘自古’便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了百官,打得了流氓,做得了女红,舞得了江山,装得了纨绔,演得了流氓。某顾姓男子扶额一叹,要是老天为什么没有给她情商这个东西呢?结果就是……某欢一个戒备的瞪着面前的俊美男人道“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顾美男邪魅冷笑“我只要把酒言欢!”
  • 神逆轮回

    神逆轮回

    从杀手到少年,从少年到武者,从武者到天才!这里是神源大陆,以源力为能量,以热血铸英豪!从山沟中走出的少年,逐渐登上高手之巅。可别小瞧我杀手之名!
  • TFBOYS:爱在公寓

    TFBOYS:爱在公寓

    一幢并不奢华的公寓,两间普普通通的套房,住着七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就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看似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幽默故事。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某年某月,某时某地,仔细留意花瓣飘来的方向吧,没错,那个地方就叫做:“爱情公寓”。本故事让你体会到爱情公寓的小说版~一到四那个浪漫的故事仍在继续,欢迎回到爱情公寓~
  • 美女校长的贴身杀手

    美女校长的贴身杀手

    绝色校花将他推倒在床,“李崇宗老师,你就从了我吧。”美女主任拉着他的领带说:“流氓,我看上你了,走去我办公室!”被美女所围绕,李崇宗撑着额头,沉声道:“美女们,晚上再约!”
  • 傲娇校草:宝贝,深深吻

    傲娇校草:宝贝,深深吻

    “老公……老公……”“不准喊我老公!”莫名其妙和一个16岁的丫头订婚,还要同居培养感情,叶大少爷表示不爽极了。直到某天,他品尝了她香甜的小嘴,又无意中看见她洗澡。从此他看她越来越顺眼,不仅狠揍了欺负她的人,更是撕烂了别人给她的情书。小丫头不服气,“叶展拓,你混蛋霸道不讲理!”叶大少爷邪肆一笑,扣住她细软的小腰,捏住她的下巴,“宝贝,骂我的后果很严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