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2000000026

第26章 【教育·出版】(3)

四门学指的是国立学校名。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在洛阳立四门小学,因初设于京师四门,故名四门学,后与太学同在一处。立四门博士四十人,助教十二人。四门学始于此。北齐改四门小学置,隶国子监,设博士、助教各二十员,学生三百人,教授学生五经文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学生三百六十人。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罢。唐代的四门学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设士、助教各六人,直讲四人,有生员一千三百人,五百人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为庶人子弟之俊异者。教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允许低品阶官员及庶人子弟就学。宋承唐制,于庆历三年(1043年)设四门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和±庶子弟入学,一年一试,三试不中者出学,但不久被废。

国子监六馆是哪个朝代的教育形式?

唐代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分为东西两监,分别设在洛阳和长安。唐代国子监下分设六馆,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律、书、算三学馆是培养专才,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用来培养通才。

六馆入学的资格不同。第一等的是国子学,入国子学者须是唐朝三品以上显贵的子孙,“外藩”学生非皇子王孙不得入;太学为第二等,入太学者是唐朝五品以上官僚的子弟;四门学,供唐朝七品以上的低级官吏子弟入学就读。

国子监的所有学生都是公费就读,食宿全部由唐朝政府供给。不过,学生入学时要给老师送礼,一般情况就是一壶酒、一束干肉再加一段布帛而已。唐朝规定:国子监学生每年进行考试,考试及格即为“及第”,若再通过吏部的“释褐试”就能出去做官,但连续9年考不中就要退学。

学士、硕士和博士源于何时?

(1)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南北朝以后,学士是指司文学撰述的官员。唐代翰林学士是文学侍从之臣。明代翰林院士、翰林侍读、侍讲学士是词臣的荣衔。明朝末年设有典礼院,亦置学士。学士现在专指文入学者。作为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时,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授予,属于第一级学位。

(2)硕士。名称最早起源于五代,《五代史》记载:“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硕士,在古代是指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硕士作为学位,大学毕业生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学习2~3年,成绩合格,论文通过者,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授予,属于第二级学位。

(3)博士。此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公议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职,是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古代的博士大体有三种职责:一是侍奉朝廷,备皇帝顾问,参与朝政;二是负责保管朝廷的文献档案,从事编撰著述;三是传授学问,培养人才。而现在博士是我国现行的第三级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机构学习和研究3年,成绩合格,论文通过者,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授予。

鸿儒指的是什么?

“鸿”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鸟,故有“大”的意思。“儒”泛指学者,读书人。鸿儒是汉王充提出的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他将人才分为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论衡·超奇》)他以此反对当时经学教育所培养的“章句之生”,认为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博通古今、善于思考、能著书立说的“鸿儒”。

历代学校的名称主要有哪些?

(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至于“校”,《说文》的解释是:“从木,交声。”其原意为“木四”,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在这里,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

(2)庠。音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寡人之与国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另外,商朝的学校名称还有“学”、“右学”、“左学”、“序”等。

(3)序。孟子认为,“序”就是射的意思,从文字学角度来解释,“序”从“广”,金文的“序”字,像人在“个”中射箭的样子,以表示习射之所。大致来说,军事教育是序的重要教育内容。

(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5)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的称谓起源于何时?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方法不尽相同。汉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考试分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更定课试之法,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

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封建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唐代中央官学的旬试、岁试、毕业试;宋代太学的三舍试法;明清国子监一年积满八分为合格的积分试法。

书院是指什么?

书院为乐育人才之地,是我国古代公众教育制度的一种,类似学校的教育机构。官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古代书院都有教学行政组织、领导班子,有学田作为经费来源,经济独立,供学生膳食并按所制定的院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有序的教学和生活。

书院的主持人古称“掌教”或“主讲”,明代称“山长”,谓其尊同山岳。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廷明令“废除科举,广设学堂”;“改书院、办学堂”的改革措施,从而福州各书院也就逐渐转为改办学堂讲授新学,书院自此全部消亡。

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有哪些?

我国最早的大学——太学,创建于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24年)。据载,是汉武帝为教化子孙而创办的,主要传授儒家经典。

我同最早培养数学人才的学校——算学,创建于隋文帝时期。

我同最早培育军事人才的学校——武学,创建于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

我国最早培养医务人才的学校——医学,创建于南朝元嘉二十年(443年)。该学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系统教育的一所专科学校。

我国最早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外语馆,成立于明代永乐年间,由宫廷翰林院创办。

我国最早的女子学校,于1896年6月1日由中国女学会在上海创办,开始只有16名女生,仅2年就停办了。

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

古代有哪些专科学校?

中国古代教育,除建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系统外,还设立有专科学校,培养各种实用的专门人才。早在东汉时,就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直到明、清,曾设立过律学、医学、武学、阴阳学、算学、书学、画学、玄学、音乐学校、工艺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它们的教师、教材、教法、生徒及管理制度等都有比较完备的规定。这些学校培养出不少专业人才,对发展中国的自然科学、法学、文艺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并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鸿都门学是指什么?

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因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建于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土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专攻辞赋、小说、尺牍、字画。为中国古代专科学校之始。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律学是指什么?

律学是中国古代学习法律的高等专科学校。中国最早提出创设律学的是南齐的廷尉孔雅硅。他于齐武帝永明九年(491年),上书要求国学置律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经过策试,优秀的可擢用为执法官职。他的建议虽被采纳,但并未实行。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年),仿宋设学馆,招纳后进,置五经及律学博士各1人,这是律学成为专门学校的开始。隋文帝时虽设律学,但不像其他专科隶属国子寺,而属于大理寺管辖。唐代从武德初年始置律学,隶国子监,中经高宗两次废置,于龙朔二年(662年)恢复后,隶属详刑寺。从此律学才得到稳定的发展。

宋初依唐制置律学博士,掌授法律。神宗时锐意改革旧制。有鉴于当官的没学过法,典狱者未习过狱,所习非所学之积弊,十分重视培养有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的人才,于熙宁六年(1073年)下诏在国子监设律学。置教授4人,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学生毕业后,经过新科明法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律学从梁武帝创立,直到宋末,其间虽几经兴废,仍然延续了700多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专科大学。

阴阳学是指什么?

阴阳学是唐、元、明三代的高等天文专科学校。唐代天文学附设于司天台,按业务范围分科教学,有天文、历法、漏刻三科,元代中央不设阴阳学,皆为地方学校,中央设司天台,掌管天文事宜,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诏诸路设置阴阳学,直隶司天台。按当时儒学例,设教授员,凡阴阳之人归其管辖。

学科有天文及术数,教材有《占算》、《三命》、《五星》、《周易》、《六壬》、《数学》等书和《三元经书》——婚元、宅元、莹元。凡艺术精通者,每岁呈报省府,并赴都举行会验,成绩相符者,由司天台录用。这一专科具有浓厚的迷信性质,与唐代医学中的咒禁科相似。明代因袭元制,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置中央和地方两级阴阳学。地方阴阳学分别由府正术、州典术、县训术任学官,其他皆同元代的制度一样。

算学是学习珠算的学校吗?

算学是中国古代培养数学人才的专科大学。始建于隋文帝时期(589~604年),是中国最早的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的专门学校,隶属国子寺,后停办。唐贞观年间,大兴学校,于贞观二年(628年)重建算学,二年后又废置,将其博士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年)再置算学,并改隶秘书局。设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通算学,年龄在14~19岁者皆可入学。学习期限为9年。学生毕业后,可参加科举,唐代科举设算学科,其考试内容针对算学课程而定。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刊“算经十书”于秘书省,供学生学习。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设置算学,隶太史局。入学分命官、庶人两种。学生210人,较唐代规模大,教学内容与唐制无多大变化,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等为本科。本科之外,还要占一小经或一大经。毕业考试及待遇,均与太学同。

宗学是古代的贵族学校吗?

中国古代皇族子弟学校。西汉平帝时置宗师,教育宗室子孙。北魏武帝时设皇宗学。唐高宗为宗室及功臣子孙设立小学。宋初,宗学由诸王附设在王宫里面,属私立性质,由王室聘请儒师教8~14岁的皇族儿童。宋徽宗崇宁三年,分别在南京、西京设立两敦宗院,以原各王宫的大小学教授为宗学博士。置大小学教授2人,专教皇族子弟,称为“宗学”,并改私立为公立。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又于临安设立宗学,专教南宫北宅之子孙,后来隶属于宗正寺,规定生徒百名,同宗学情形相似的诸王宫学、内小学,也是贵胄子弟学校。明朝的宗学在两京所属地方,凡属宗室年未弱冠的世子、长子、众子及将军中尉等官的子弟,皆可入学读书。

清代也设宗学,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每旗各设宗学一所,每所学校用满汉老师各一名。凡是10岁以上,未封官爵的宗室子弟都要进入宗学学习。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顺治皇帝为了防止宗室子弟“汉化”而忘记祖宗1日制,便下令专学满文。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命宗室里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子弟年满10岁者在本府中读书,这时的宗学已名存实亡了。雍正二年(1724年),恢复了宗学,订立宗学制度,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子弟,18岁以下者都可入宗学读书。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又撤销汉教习,好让宗室学生专心“国语骑射”的学习。嘉庆四年(1799年)朝廷又恢复了汉教习一职。

中国古代也有留学生吗?

古代中央官学的学校制度比较完备,形式多样,特别是太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积极促进了中国与亚欧诸国文化交流。

根据二十四史有关部分及《南雍志》、《国子监志》等史籍记载,中国唐、明、清等朝代的太学、国子监或其他专科学校,都有外国留学生留学。其中,以唐代的外国留学生最盛。日本、新罗、高丽等同都派遣子弟和臣子入唐留学。留学生入唐后,先进入国子监学习。据《日本书纪》和《大日本史》所载遣唐使诸家传记中统计的日本入唐留学生就有18人之多。外国留学生也可以像中国学生一样参加考试,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新罗的崔致远都是结束学业后,又通过了唐朝国家的官员选拔考试而步入仕途的。

宏文书院是何时设立的?

宏文书院是中国留日学生预备教育学校。清光绪二十五年九月(1899年10月)由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创办于东京神田,初名亦乐书院。20世纪初,校址迁至东京,改名弘文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学。后因避乾隆“弘历”名讳,改此名。

以普通科为主,兼设速成科。普通科修业3年,授以日本语及普通学科,第三学年分为文科、理科两部,毕业后升入高等专门以上学校。速成科分师范、警务、理化、音乐等科,修业期6个月至1年半不等。学级编制以学生籍贯为主,班名前冠以省籍。学生多寄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后增设分校多处。宣统元年(1909年)停办。先后肄业之留学生计7192人,其中毕业者3810人。黄兴、鲁迅、陈独秀等曾肄业于该校。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指的是哪四个书院?

同类推荐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世界神秘文化

    世界神秘文化

    巫医、巫师、巫术,从远古的喧嚣中走来,星相,吸血鬼、炼金术,在幽暗中绽放神秘的光彩,是冥冥中的蛊惑,是宇宙的安排,让人们顾影徘徊。
热门推荐
  • 予卿一世安然

    予卿一世安然

    她以淡然自若之姿出现在乱世中,一手医术妙手回春,文韬武略,信手拈来。他一身戎装征战沙场,智理朝堂,外抵强敌,内抓奸细,心怀大义,为山河,为百姓,一心为天下大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次相遇,他与她,在乱世中相识,相知,相爱。
  • 重生独宠之首席的妖孽妻

    重生独宠之首席的妖孽妻

    她,本应该拥有最完美的一切,却尽数毁在她最疼爱的妹妹手中,直到死在那个雨夜,她才明白自诩聪明的她实际上却愚蠢到了什么地步,重活一世,她发誓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不再受蒙骗,不再让爸爸一个人孤独的在医院逝去,让那些狼子野心之人付出他们应有的代价,本来以为自己是因为复仇而回来,可是谁能告诉她,冷不丁救回来的男人赖着不走了是怎么回事。他,商界大佬,神秘且强大,魅力值与财富值成正比。当他和她相遇,他的世界从此不再孤寂,她也不再是孤身一人奋斗,遇见了他,她才明白有人撑腰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这是一本重生复仇文,也是一本彼此温暖的豪门总裁文。
  • 星际游轮之寰宇晨曦

    星际游轮之寰宇晨曦

    披着萝莉皮的老妖精,被穿越大神扔到科幻世界中,被各种大坑砸扁后,小宇宙爆发努力往上爬的故事。(随兴趣而写,不定期更新。)
  • 星光璀璨:华丽的落幕

    星光璀璨:华丽的落幕

    她执念太深,他顾虑太多。刘昕韵在她情窦初开的十二年里,一心一意的爱着一个名叫李俊宸的男子,为他做过各种疯狂的事,情之深重,十二年后的今天,当她的爱情终于开花结果时,命运的齿轮却再次无情的将她打入深渊。李俊宸从来不知道有一个女孩居然默默的喜欢了他十二年,将她伤得遍体鳞伤之后一切真相层层的展现在自己面前,那一刻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经离不开她了,那个无怨无悔爱着他的人已经不在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他认识她,她却不记得他了,他们的故事又将怎样改写?
  • 原罪与救赎

    原罪与救赎

    背负着违背天道的罪孽,在一次次的轮回中妄图得到救赎。如果这是神的惩罚,却又该向谁祈求命运的怜悯?破碎的屏障已经被打破,剑尖划过染红的土地,腐朽的东方王朝在暴风骤雨中摇摇欲坠,是被战争的洪流淹没,亦或是在此涅槃重生。飘摇的帝国,坎坷的身世,凋零的爱情。想要反抗,想要解脱。可这一切却在命运女神轻笑间的拨动中,走向早已注定的终点。。。
  • 总裁霸宠小青梅

    总裁霸宠小青梅

    在十一岁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小竹马,二十一岁了,遵守约定来到落晨集团,开始了与小竹马的爱情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医刁妃

    邪医刁妃

    她是国际最神秘组织的王牌杀手,毒医双绝、本领滔天,却为了心中最后弥留的一丝正义,葬身火山之中。她是云昭国五大家族之一的木家小姐,修为低下、愚笨无知,脸上一块血色胎记惊悚可怖。被心爱之人当众羞辱,饮恨自尽。当最强王者的残魂堕入异世,再睁眼,天地色变,风云骤起!“木槿月疯啦!”废材苏醒、国无宁日,大陆之上,人人惊恐。神器神兽为她所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苍天要挡,必逆天而行!【女强男强配角强,强强碰撞】【神器神兽连连看,绝不龙套】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斗商高达180

    斗商高达180

    你可能遇到过智商180的人......但你知道斗商180,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吗?作为东凌武校唯一一个斗商超过180的学生——聂冷就是被全校师生宠溺的大宝贝!导师们呵护他,关心他,细心地教导他!学姐们温柔地陪他聊天,请他吃饭和看电影,就怕他心情不好!对他非常不爽的学长们......也一个个前仆后继地被他打趴下,成为他的经验值!为了让他早日成为将才,带队出征,征战全球,为校争光,众人真是操碎了心!【全新版本的武者世界!新奇,欢乐,热血,燃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