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71500000013

第13章 希望的曙光(2)

在和我交谈时,赵文华的手机曾多次响起,这个戒掉了毒瘾的年轻人确实很忙,除了担任村民组长还在从事建筑、运输、茶叶、粮食等方面的经营,精明强干、很有经济头脑的他,一年的收入已经上万元,摆脱毒品的魔爪后,他又重新走进了致富的行列。

我们正聊得热闹,一位皮肤黝黑、头发斑白但身体壮实的汉子含笑走了过来,他上身穿着米色的体恤,下身是绿色的军裤,脚上是凉鞋,看上去很有精神,赵文华向我介绍:“这是我们的联防队长钟跃阳。”

钟跃阳说起话来粗声大嗓,知道我在了解吸毒戒毒的情况后便大声说:“我过去吸毒吸了20多年,注射海洛因也有两年多,戒毒时曾经休克了四五个小时,现在我已经5年多没有碰过毒品了!感谢政府,要不是政府来动员戒毒,我可能已经死了……”

“你咋会染上毒瘾呢?”

钟跃阳摆了摆手:“还不是见大家吸我也去吸,前前后后曾经抓到戒毒所和劳教所去过5次,放出来后总是过了一礼拜又吸。每次被公安局放回来时,还要按我们这儿的风俗,先杀了牛‘驱鬼’,把晦气驱掉才能被允许进寨子。驱一次鬼总得花千把块钱吧,所以我一见派出所的人就会往山上跑……”

“这20多年吸掉了不少钱吧?”

“改革开放后我在外面打工搞建筑,挣了40多万,那时的40多万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买了汽车和推土机。后来染上毒瘾了,毒资每天从100多元增加到300多元,1万6千多元现金不到两个月就吸光,一天要吸5钱鸦片和1克到两克海洛因,汽车4000元就脱手,十几天吸完了,推土机也卖了……工作组来了后我知道再这样下去,生活真没办法了,想想自己的后代,他们以后怎么办?想来想去终于下决心戒毒。其实只要真有决心,毒品是能够戒掉的。现在我儿子当兵后从西藏复员回来,正准备结婚,已经领结婚证了。”说到这里钟跃阳响亮而舒心地笑了,“我们全家4口人,每年收入1万多元,正向小康水平奋斗哩!戒了毒后我又能劳动了,种茶、养蚕、跑运输,还义务当联防队长,参加寨子里的管理……”

在毒品泛滥的时候,澜沧县的农村出现了许多讨不上老婆的“光棍”,本地的姑娘谁愿意嫁给吸毒的人?她们纷纷外出打工了。外地的姑娘又不愿意嫁进来。南角河也是这样。戒毒后,赵文华去年(2005年)30岁时结了婚,一个多月前妻子刚生了个女儿,他当上了父亲。

我提出要去赵文华的家看看他的孩子,他高兴地答应了。我们沿着寨子里开满鲜花的小路走进了他的家。房子是簇新的砖瓦房,而且装修过,屋里摆放着沙发和25英寸彩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还有鲜花和净化水桶。电视机里正在播放《西游记》,妻子在家里休息,小女儿按当地的习俗,围着襁褓坐在一个小小的背篓里,瞪着一对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毫不畏惧地望着陌生人,可爱极了。

能干的赵文华如今又有了自己的汽车,是一台标致牌小轿车。我让他站在自己的“坐骑”边照了一张相,他的表情很阳光。

经过几年艰苦的工作,澜沧县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由4000多人下降到两千多人,还出现了一批“无毒”的乡、村。中央决定从2005年到2007年在全国开展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后,澜沧县正进一步推广“三不离、三带头、三结合”就地戒毒的经验,他们认为,对于边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是一条投入小、成效显著的途径,而且对于遏制艾滋病蔓延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访扎记

澜沧县的探索是极其有益、极有价值的,特别对广大贫困地区农村的吸毒人群意义更大,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迪。

除了澜沧县的“就地戒毒”新思路,一些志愿者和民间组织也进行了各种探索。云南思茅地区李继东创办的重生厂即是一例。

身材高大的李继东是当地的个体户,29岁,由于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得多,而且有着不正常的肥胖。他的父亲是一位警察,曾在戒毒所工作,可能是子承父业吧,李继东对戒毒以及与注射吸毒相联系的艾滋病也产生了浓厚的关切。李继东依靠开修理厂、代理某牛奶产品等曾挣下百万家产,2003年他便投资创办了专门救助吸毒人群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重生厂,收容了近200名吸毒者,其中90%以上感染了艾滋病毒。对这些人他采取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办法,不能随便出入,但衣食无忧,没有歧视,从事一些没有指标、力所能及的劳动。

李继东说话粗声大嗓,很“牛”,他说:“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也不让他们到外面去传播疾病,这就是我对付艾滋病的办法。”

经过当地卫生部门的联系,我去到了重生厂,这里不像“工厂”,倒像乡村,只有守大门的狗和铁丝网提醒我们这里并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办公室很简陋,门前有青草、绿树和鱼塘,一派田园风光。一群人正在空地上搬砖,动作都很慢,好像在“消遣”和“锻炼”,李继东介绍说“他们正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李继东颇为自豪地让我参观了办公室后面狭窄的库房,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里面竟放着几十台没有开箱的电脑,他说这是准备让大家玩儿的,“我们正在筹建中国重生网哩。”

谈话时,汽车拉来了一位艾滋病人,女性,是从附近一个县来的,由于已经进入疾病发作阶段,患上了艾滋病人最常见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人已经消瘦得皮包骨,全身不断地颤抖,根本无法站立,是家人把她抬下汽车的。李继东不平地告诉我:“她是无辜的,老公吸毒,感染了艾滋病,又传播给她。她愿意到我这儿来,我也愿意帮助她。”“她的病还能治好吗?”我问道,李继东白了我一眼,没有作答。

后来我们到了一间小平房里,里面躺着一位艾滋病人,也是骨瘦如柴。他曾是汽车驾驶员,感染艾滋病毒后又染上了肺结核,由于单位和家人都不管他,连饭也吃不上了……李继东把他拉到了重生厂,又派专人给他煮饭、熬药,现在病情已经有了好转,病人告诉我:“在天气好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到外面晒晒太阳了!”

我们走过了一间门窗紧闭的小屋,李继东说里面关的是一个医生,患艾滋病后疯了,只好把他关在房里……

厂里的吸毒者和感染者谈到李继东时,都对他充满了感激,他们都叫他“东哥”,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认为“这里比戒毒所、劳教所好,比哪里都好”,“东哥就像我们的再生父母一样,他办了这个事,我们不会再到社会上去吸毒了!”他们已经成功地戒掉了毒瘾。

2006年李继东被公安部评为“民间十大禁毒人士”之一。而不断增多的人员和进入发病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让李继东原本富裕的家庭变得贫穷,他已经卖掉了自己工程队的施工机械和3辆汽车。为了支持李继东的事业,2005年思茅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120万元帮助重生厂度过难关,2006年公安部决定以后每年给重生厂补助60万元,当地政府还计划,从别的方面给予扶持。

无独有偶,四川成都30岁的张龙——这个曾在戒毒所当过管教的年轻人,在做生意当老板之后,又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吸毒人群。他专招吸毒人员当员工,家里还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吸毒人员,几年时间下来,他借给吸毒人员、被吸毒人员骗去的钱财至少有30万元,然而他“痴心不改”,准备开通一条“戒毒热线”,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说:“我想真真正正为吸毒人员做些事情。”

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人吸毒?确切的数字谁也弄不清楚,只知道从掌握的情况看来,其中近70%是青少年,这是令人十分不安的信息。

在考察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期间,我曾参加过一次感染者每月的例会,参会的20多个人都是吸毒者,绝大部分是通过静脉注射感染艾滋病毒的。他们脸色不好,身体消瘦,会前纷纷向医生述说着身体的不适,有的发低烧,有的长期腹痛和腹泻,有的腿上的疮口溃烂,整个小腿都变成了青紫色,上面满是大大小小的瘢点,一些瘢点已经溃烂成核桃大的脓疮,都是静脉吸毒留下的痕迹……

一位女性感染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个子高高的,有1.7米左右,极瘦,穿着短袖上衣和长到脚踝的裙子——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掩盖腿上注射吸毒留下的疤痕,她剪着男人一样的“寸头”,唇膏涂得很红,脸上有许多黑点。她是和丈夫、孩子一起来的,丈夫也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大家笑着说她是“稀客”,我问她:“你去外地了?”她坦率地回答道:“我卖了点毒品,被关了,今天上午11点多才放出来。”大家让她“请客”,她便掏出20元钱,两个男人出去买回来一大包荔枝,大家分吃了。

这些人基本都是“无业”、未婚或离异,一些人搞点小偷小摸,一些人做点小生意,也有人贩卖小包毒品,因此大家对这种行为以及被抓被关都习以为常了。

难道毒瘾真的无法戒脱?

为了帮助吸毒者戒除网瘾,各地公安部门和戒毒所做了大量工作,对吸毒人员采取了严厉打击和强制戒毒的措施,但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某戒毒所一位42岁的女性吸毒者(也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曾含泪对我说:“我们能戒掉毒瘾但戒不掉心瘾,我总是辗转在戒毒所之间,也被劳动教养过,出来后不久又开始吸毒……我想去打工,但社会不要,我悲哀、绝望,生活没有目标,国家能不能成立一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和感化我们呢?”

怎样才能科学而正确地帮助吸毒者戒掉毒瘾?

一位戒毒所的干警说:“过去我们对吸毒人群一直采取的是打击和强制戒毒的办法,现在国家应该反思这种办法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国外主张对吸毒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打击了这么多年,也‘强戒’了这么多年,吸毒人群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种效果难道不应该反思?”

某市一位从事禁毒工作的领导干部是一位好读书、好写文章的人,他曾这样分析道:

“吸毒者是病人,怎么办?在我们的禁毒条例、治安处罚的有关规定中都把他们作为‘违法’,成瘾就要强戒或劳教。美沙酮也是毒品,现在采取美沙酮替代是不得已的措施。国家已经锁定用美沙酮帮助吸毒人员摆脱痛苦、减少疾病传播,但是与公安执法还有一定矛盾。公安部门有查缉毒品和吸毒者的指标,于是与美沙酮替代、针具交换都有冲突。

“中国是数字出官员,总是搞‘指标考核’。搞‘严打’是想用搞运动的模式取得成效。其实,追求短期效益是一种‘政绩腐败’。公安部门总是在不断地搞各种‘行动’,但社会治安问题并不是警察一家就能解决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我们不断加强了打击和惩处,用高压手段剥夺吸毒者的自由。但强戒改不了吸毒,我们确应反思这种手段是否有效。吸毒的原因有好奇、误导、同伴的影响、失业、失学、失恋等等,毒品毁坏了他们的健康,毒瘾让他们痛苦,他们也是受害者,对他们应该有人文关怀。前些年这种观念不敢说,现在可以讨论、可以反思了。

“我们这里的领导理念比较开明,艾滋病的干预措施没有公安的支持,单靠卫生部门是办不了的。对搞针具交换、送消毒药的人抓不抓,我们局长的态度很明确,不处罚‘同伴’,要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只要持有‘同伴教育’证件的人便给他们建立档案,不视他们为吸毒人。正是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全市一年才发出了十几万只清洁针具,对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对美沙酮治疗我们也进行了扶持,早在2003年我们就在工作计划里提出要支持美沙酮。具体说来如何支持?我们把被查处、被强戒的名单都提供给卫生部门,在戒毒所里也倡导采用美沙酮替代。对那些刚服用美沙酮的人,我们规定可以给予20天的‘缓冲期’,在这个期间即使偷服了海洛因也放。这是人性化的体现。有的地方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门槛订得很高,包括曾被两次强戒、曾被劳教、有长住户口、年满20周岁等等,我们没有这些门槛,把审批权主动交给卫生部门,让卫生部门把关,经过他们审查,认为可以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城区禁毒办填表备案就可以了。”

近年来,我国学习国外经验,在吸毒、性工作者(包括女妓和男妓)等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开展了“同伴教育”。“同伴”指的是与高危人群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有共同语言、互相能沟通的人,由于他们易于接近一些隐秘的人群,对一些极私秘、极敏感的话题能够深入交换意见,因此在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咨询、干预工作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爱无涯,但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公民能像澜沧县和李继东、张龙等人一样,满怀爱心地奉献和探索,帮助更多的人挣脱毒魔,重新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如果真如此,不但吸毒人员幸甚,国家和社会也幸甚了。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我的牧羊日记

    我的牧羊日记

    一名逃离都市的瑞典学者,“半路出家”成为牧羊人,记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心境转变。1021个牧羊的日子,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牧羊需要全心投入,无法当作兼差来看待。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克瑟·林登开始觉得不是他在养羊,而是羊儿们在守护着他……通过与羊儿的相处以及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了内心的和平,同时对世界上的小奇迹进行了敏锐而有趣的沉思,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感知自然界自发的一切,同时也教会我们认识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 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作为生命和艺术密切相关的散文,因其深刻的哲理和感悟,敞开了崔宏生命里所有的花瓣——痛苦、兴奋、苦难、爱情、温暖、欢乐的回忆。这些花瓣又如老街疏桐,桐下就座,坐间闲谈,精致散漫,所有的语言和情愫因他内心的真实和虔诚而获得一缕缕光芒。
  • 二月晴朗

    二月晴朗

    虽然一位成都的朋友乘我前往成都出差的时候极力向我推荐陈思宇和他的作品,但我固有的经验告诉我,一个正在读高中的中学生是写不出多么有分量的作品的。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我在白夜酒吧里等来陈思宇的母亲之后,被彻底改变。而我之前的不屑一顾,也因此变成了不好意思的惊叹声。我没想到一位高中生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的,当一个人用传统文化武装了自己的灵魂时,我们除了能看到他文字的厚重,更能从中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锐利与锋芒。相比之下,我除了发出“嘘”的一声惊叹之外,竟然失态到没有说一句溢美之词。
  • 高天厚土

    高天厚土

    本书是庆祝盐池解放70周年献礼图书,收集了60多位作家讴歌介绍盐池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惊世邪妃之废柴太猖狂

    惊世邪妃之废柴太猖狂

    她,火玫,一出生就带来了大火,成了世人眼中的怪物,为了生存,她成为了组织中最厉害的杀手。她,云千瑶,云城城主嫡女,却从一出生就痴傻呆滞,凝聚不了任何灵气,是众所皆知的废柴!当二者合二为一,灵魂成为一体。天临大陆势必掀起一场狂风暴雨,天翻地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髓术师

    髓术师

    髓,奇恒之腑也。弃命髓得天力。不行走天下,却是去踏天。不定时更新,没有存稿习惯。
  • 神女狂妃:太子殿下别傲娇

    神女狂妃:太子殿下别傲娇

    任云真觉得自己好命苦啊,娶了个日日磨他的神女做太子妃,天天拿个破碗让他献血,能怎么办?咬牙,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默的目击证人

    沉默的目击证人

    身为一名法医,第一案发现场,没有人比死者更加清楚。现场的蛛丝马迹当真能确保真相就是真相吗?当真,就那么万无一失呢?我所看到的现场,才是真相。
  • 导游基础知识阿正

    导游基础知识阿正

    自己记录文本,于他人无意义。自己记录文本,于他人无意义。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栀子花开的冬天

    栀子花开的冬天

    【某辞旧文:青梅竹马的暗恋日记支持一下~】(高冷清冷禁欲系学长X可爱呆萌小学妹)他们的爱情长跑长达4年,从校园到社会,从校服到婚纱,他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见证了彼此的变化。在他们结婚的那天,一朵栀子花在冬天缓缓绽放……
  • 都市丹王

    都市丹王

    吃了增加几倍力量的大力丸,能解百毒的解毒丹,甚至可以改变人体质的洗筋易髓丹,当然还有可以要人命的毒丹.......一个神奇的小鼎,一位上辈子因为意外而成植物人的男子,回到年轻时代的故事。铅笔的书友群:93164899,我来了,你在哪?(看看吧,或许你们会喜欢上的。)
  • 最浪莫过小王爷

    最浪莫过小王爷

    在某一天霍青黛终于下定决心跟他好生活,日子美满,生活幸福。但是为什么才成亲三月有余就物是人非?她有着自己的尊严、荣耀,这辈子绝对不会让人骑在她脑袋上为非作歹,所以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后来她离开了那名声显赫的小王爷苏叶,跟着相思子收了他的樘阁,“砍”了他的左膀右臂,这时候夫君算什么?管他的,自己开心就行。不管礼节、不管尊卑,她的生活渐渐有了自己的颜色。当一根根丝线迁入这段感情当中又有谁能理清关系,意料结局?“从此我就是船,你就是帆,不管前路如何你我二人终将共存亡”或是喜,“不知阁下哪位,如此这般不合礼数,凄冷离去亦非我所愿”亦或是悲。悲悲喜喜终不是旁人所能抉择……
  • 爱美的小蜻蜓

    爱美的小蜻蜓

    本书是作者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中精选汇编而成的,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不仅引领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文学世界里自由翱翔;还可以让你感悟到深刻的哲理,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