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0600000034

第34章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选读(10)

问人心至虚。不容一物。理在何处。安得不说理障。曰人心至虚。不容一物处就是理。异端之所谓理。误指物而言。吾儒之所谓理。正指不容一物者而言耳。

人心之初。惟有此理。故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此时固容不得一毫残忍刻薄之念。亦容不得一毫纳交要誉之念。残忍刻薄纳交要誉虽不同。同谓之欲。故谓心之本体。容不得一毫欲则可。谓容不得一毫理则不可。盖人心之初。惟有此理。岂可说容不得。或问如何是理。曰。即所谓怵惕恻隐之心是也。

疑思录

格物即是讲学。不可谈玄说空。

自慊二字甚有味。见君子而厌然。正自小人自家不慊意处。安得心广体胖。故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君子慎独。只是讨得自家心上慊意。自慊便是意诚。便是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闲。

问天命之性。曰。如孩提知爱。是谁命他爱。稍长知敬。是谁命他敬。这都是自然而然的。故曰天命。又问此率性之道。非天命之性也。如何是天命之性。曰。孩提如何便知爱。稍长如何便知敬。这必有所以知爱敬者在。

此盖是父母初生时。天已命之矣。岂待孩提稍长后才有此爱敬哉。知此则知天命之性。

外省不疚。不过无恶于人。内省不疚。才能无恶于志。无恶于人。到底只做成个乡愿。无恶于志。才是个真君子。

论语一书。论工夫不论本体。论见在不论源头。盖欲学者由工夫以悟本体。由见在以觅源头耳。中庸则直指本体源头。以泄孔子之秘。如论语论夫子之道。曰忠恕而已矣。而中庸则曰忠恕违道不远。盖论语之论道。指其见在可道者言。中庸之论道。直指天命率性之初而言也。不然。忠恕即一贯之道。而曰违道不远何哉。论语论德曰据于德。中庸则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盖论语之论德。

指见在可据者言。中庸之论德。直合于天载之初而言也。

不然。暗然知几。即君子之德。而曰可与入德何哉。如水一也。论语指其见在。如江河。如池沼。皆水也。中庸则直指山下出泉。原泉混混而言矣。

大庭广众中。如一人称人善。一人称人恶。则称人善者为君子。而称人恶者为小人。一人称人善。一人和之。一人阻之。则和者为君子。而阻者为小人。一人称人恶。一人和之。一人不答。则不答者为君子。而和者为小人。以此观人。百不失一。

从心所欲。便不逾矩。从耳目口体所欲。便逾矩矣。

孔门以博约立教。是论工夫。非论本体。学者不达。遂以闻见择识为知。故夫子不得已又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直就人心一点灵明处。点破知字。此千古圣学之源。若闻见择识。不过致知工夫。非便以闻见择识为知也。故曰知之次。知其知。知其不知。是本体。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是工夫。辟之镜本明。而拂拭所以求明。非便以拂试为明也。以拂试为明固不是。谓镜本明不必拂试。亦不是。故圣人说出本体。正见得功夫原非义外耳。

仲尼颜子之乐。乃所以乐道。非悬空去别有个乐也。禅学盛行。将此道字扫而去之。只悬空以求此乐。其弊至于猖狂自恣而不可救。孟子曰。理义之说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分明说破道之可乐如此。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是人性皆善。而告子强制之使恶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不得于言。不得于心。心上自是不安。自是过不去。自不容不求于心。自不容不求于气。此正是真心不容已处。所谓性善。所谓良知也。如此真心。正当操存而培养之。乃反强制之。岂不谬哉。不得于言。要求于心。就求于心。不得于心。要求于气。就求于气。不必去勿。此之谓率性。

故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人心虚灵。是非可否。一毫瞒不过。凡该行该止。此中自有权衡。若肯凭着本心行去。使件件慊于心。

便是集议。便是自反而缩。此正孟子得统于曾子处。

己溺己饥。若过于自任。不知此一念。就是乍见孺子入井。怵惕恻隐之一念。人人都是有的。如不敢承当己溺己饥之心。难道亦不敢承当恻隐之心。

问心一耳。以心求心。岂心之外复有心耶。两物对则计校生。两念横则意见生。求之为言。不几于憧憧往来耶。日。不然。心非物也。以心求心。非两念也。能求之心。即是存。不能求之心。即是放。求之云者。不过自有而自照之耳。非心之外复有心也。洗心正心。存心养心。

皆是此意。若以求心为两念。则心谁去洗。谁去存养。亦不几于两念耶。如此必舍置其心。任其憧憧往来。而后为何思何虑矣。有是理哉。

问操则存。似涉于有。舍则亡。似沦于无。其失一也。不操不舍之间。有妙存焉。何如。曰。不操便是舍。

不舍便是操。势无两立。岂有不操不舍之理。此便是要舍的说话。问操似助。舍似忘。不操不舍之间。才是勿忘勿助。曰。勿忘勿助。都是在操字上说。有事是操处。勿忘勿助。是操之妙处。

有夭有寿。是常事。而人多以夭为变。以寿为常。

有毁有誉。是常事。而人多以毁为变。以誉为常。有得有失。是常事。而人多以失为变。以得为常。以至贫富荣辱皆然。常变一也。分常变而二之。则贰矣。故人生终日营营逐逐。有多少畔援欣羡处。那一件不从二字上生来。若能勘得破。夭寿乃人生常事。何有于毁誉得失贫富荣辱乎。便是不贰。便是修身以俟之。

论学书

率性是本体。尽性是工夫。率性。众人与圣人同。尽性。圣人与众人异。如见孺子入井而怵惕。此率性也。众人与圣人同。至于扩充以保四海。此尽性也。圣人便与众人异矣。知爱知敬为率性。达之天下为尽性。不忍騟觫为率性。爱百姓为尽性。皆是也。率性无工夫。尽性有工夫。尽性者。即尽其所率之性。由工夫必合本体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乃率性之道。而仁乃天命之性。

天命之性不可见。而于恻隐见其端。由其端以窥其体。而本体之善可知。故曰性善。

得其体。则其用自然得力。但不言用。则其体又不可见。其谆谆言用者。欲人由用以识体耳。既由用以见其体。又何用之非体。性体原不睹不闻。然必不睹不闻之时。乃见性体。如见孺子入井。见牛騟觫。此时固有怵惕恻隐之心矣。然未见之前。岂遂无是心乎。未见之前之心。不睹不闻。正以体言。正以天命之性言。既见之后之心。有睹有闻。便以用言。便以率性之道言矣。故于不睹不闻之时。然后识性体。果不落于睹闻也。若谓共睹共闻之时。而不睹不闻者自在。虽已发。而根柢者固未发也。

又何必论时。不知不睹不闻之时。而共睹共闻者亦自在。

虽未发。而活泼者固常发也。又何为专以不睹不闻为性体乎。未见入井。而胸中已涵孺子。未见騟觫。而眼内已具全牛。先天脉理。旁皇周浃。故曰至善。

不睹不闻。莫见莫显。原就时言。而道即在其中。

彼丢过时。而专以不睹不闻为道体。则可睹可闻鸢飞鱼跃。独非道体耶。若是则工夫专在于寂。动处感处。可以任意。纵有差错无妨矣。

近世学术多歧。议论不一。起于本体工夫。辨之不甚清楚。如论本体。则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众人与圣人同。论工夫则至诚尽性。其次致曲。圣贤与众人异。论本体则人性皆善。不借闻见。不假思议。不费纤毫功力。当下便是。此天命率性。自然而然者也。论工夫则不惟其次致曲。废闻见思议功夫不得。即至诚尽性。亦废闻见思议功力不能。此戒慎恐惧不得不然者也。如以不借闻见。不假思议。不费纤毫功力。为圣人事。不知见孺子入井。孩提知爱。稍长知敬。亦借闻见假思议费功力乎。可见论本体。即无思无为。何思何虑。非玄语也。众人之所以与圣人同者。此也。若论工夫。则惟精惟一。好问好察。博文约礼。忘食忘忧。即圣人且不能废。矧学者哉。若不分析本体工夫明白。而混然讲说。曰。圣学不借闻见。不假思议。不费纤毫功力。虽讲的未尝不是。却误人不浅矣。必讲究得清楚明白。从此体验。愈体验。愈浑融。造到无寂无感无安无勉地位。才与自然而然不费纤毫功力之本体合。此圣贤相传之正脉也。若论工夫而不合本体。则泛然用功。必失之支离缠绕。论本体而不用工夫。则悬空谈体。必失之捷径猖狂。其于圣学。终隔燕越矣。

吾儒之学。以至善为本体。以知止为工夫。而曰致知在格物。可见必格物而后能知止也。格物乃知止以前工夫。丢过物格。而别求知止之方。此异端悬空顿悟之学。

非吾儒之旨也。

善利图说

或问孔子论人。有圣人君子善人有恒之别。而孟子独以善利一念分舜两途。何也。曰。孔子列为四等。所以示入圣之基。世之学者。徒知以舜分究竟。不知以善利分舜。不知发端之初。一念而善便是舜。一念而利便是。出此入彼。间不容发。非舜与之间。复有此三条路也。君子善人有恒。造诣虽殊。总之是孳孳为善。大舜路上人。孟子以善利分舜。自发端之初谕也。孔子以圣人君子善人有恒分造诣。自孳孳为善之后论也。且为善为舜则为人。为利为则为禽兽。舜之分。人与禽兽之分也。学者纵可诿之曰。我不为圣。亦可诿之曰。我不为人哉。或曰。学者不幸分辨不早。误置足于利之途。将遂甘心已乎。曰。不然。人性皆善。虽当贼之后。而萌蘖尚在。养此几希之萌蘖。尚可为尧舜。一时之错。不能限我也。或曰。学者既在舜路。亦可以自恃乎。曰。不然。一念而善。是平地而方覆一篑也。一念而自以为善。是为山而未成一篑也。未成一篑。总谓之半途而废耳。便是无恒也。或曰。世之聪明之士。非乏也。功名文学之士。又不少也。岂见不及此乎。曰。舜跖路头。容易差错。此处不差。则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章功名。益成于美。就处一差。则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差。而文学功名益济其恶。故不可不慎也。

文选唐曙台先生伯元

唐伯元字仁卿。号曙台。广之澄海人。万历甲戌进士。知万年县。改泰和。升南京户部主事。署郎中事。进石经大学。谓得之安福举人邹德溥。阳明从祀孔庙。疏言不宜从祀。六经无心学之说。孔门无心学之教。凡言心学者。皆后儒之误。守仁言良知新学。惑世诬民。立于不禅不霸之间。习为多疑多似之行。招朋聚党。好为人师。后人效之。不为狗成。则从鬼化矣。言官劾其诋毁先儒。降海州判官。移保定推官。历礼部主事。尚宝司丞吏部员外文选郎中。致仕卒。年五十八。先生学于吕巾石。其言性一天也。无不善。心则有善不善。至于身则去禽兽无几矣。性可顺。心不可顺。以其附乎身也。身可反。心不可反。以其通乎性也。故反身修德。斯为学之要。而其言性之善也。又在不容说之际。至于有生而后。便是才说性之性不能无恶矣。夫不容说之性。语言道断。思维路绝。何从而知其善也。谓其善者。亦不过稍欲别于荀子耳。孟子之所谓性善。皆在有生以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何一不可说乎。以可说者谓不能无恶。明己主张夫性恶矣。

以性为恶。无怪乎其恶言心学也。胡庐山作书辨之。耿天台谓唐君太和治行为天下第一。即其发于政。便可信其生于心者矣。又何必欲识其心以出政耶。慈湖之剖扇讼。象山一语而悟本心。然慈湖未悟之前。其剖扇讼。故未尝别用一心也。唐君以笃修为学。不必强之使悟。孟我疆问于顾泾阳曰。唐仁卿何如人也。曰。君子也。我疆曰。君子而毁阳明乎。曰。朱子以象山为告子。文成以朱子为杨墨。皆甚辞也。何但仁卿。泾阳过先生述之。先生曰。足下不见世之谈良知者乎。如鬼如蜮。还得为文成讳否。泾阳曰。大学言致知。文成恐人认识为知。便走入支离去。

故就中间点出一良字。孟子言良知。文成恐人将这个知作光景玩弄。便走入玄虚去。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至于如鬼如蜮。正良知之贼也。奈何归罪于良知。先生曰。善。假令早闻足下之言。向者论从祀一疏。

尚合有商量也。

论学书

伏读抄中解格物。有曰通天地万物而我为主。推此义也。可以知本。可以格物矣。赠友人曰。自求见本体之说兴。而忠信笃敬之功缓。遂令正学名实混淆。而弄精魂者藉为口实。又曰今人好高。只不安分。为斯言也。虽贤圣复起。不可易矣。乃其要归在明心体。其语心体曰。此心自善。安得有欲。而于程子善恶皆天理。与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二言。反疑其伪。此混心与性而一之。盖近代好高者之言。而尊信心学之过也。窃尝读大易至咸艮二卦。而见圣人讳言心。读鲁论至子贡赞夫子。而见圣人罕言性命。

惟书有之。人心惟危。言心也。即曰危。安得尽善。道心惟微。言性也。既曰微。安得无恶。故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则危之至也。曰性相近也。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近且几希则微之。至性犹未易言善。况心乎。然此心性之说也。而未及道也。心性不可言。道可言乎。道与心性。至孟子言始详。为告子也。今之天下。不独一告子矣。惜乎世无孟子也。然不可不为足下一言之。盖闻之。言学者惟道。道阴阳而已矣。言道者惟天。天道阴阳而已矣。阳主始。阴主生。阳多善。阴多恶。天且不违。人犹有憾。孰谓善恶非天理乎。阳必一。

阴必二。一则纯。二则杂。氤氲荡焉。人物生焉。孰为恶不可谓性乎。然则易言继善。孟子言性善者。何也。其本然也。有始而后有生。有一而后有二。此书所谓维皇降衷。程子所谓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者也。既始矣。焉得不生。有一矣。焉能无二。此书所谓惟天生民有欲。程子所谓才说性便己不是性者也。然则学何为为善也。阳统阴。

阴助阳。则内阳而外阴也。故中故善。阴敌阳。阳陷阴。

则内阴而外阳也。故偏故恶。此书所贵精一执中。程子譬之水有清浊。而入当澄治者也。然则恶在其能善也。天地间一切覆载。而必有以处之。以人治人。以华治夷。以贤治不肖。以大贤治小贤。天于是为至教。君子一身。万物咸备。而必有以处之。以己及人。以亲及疏。以贵及贱。

以多及寡。以先知觉后知。以大知觉小知。以有知觉无知。人于是为法天。此书所谓天生聪明时乂。程子所谓天理中物有美恶。但当察之。不可流于一物者也。是故恶亦性也。是有生之性。是才说性之性。性之所必有也。虽物而无异。性必善也。是天命之性。是不容说之性。性之所自来也。虽入而难知。故孟子曰。声色臭味安佚。性也。

恶可谓无恶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乌得不性善也。

性所同也。君子所独也。学为君予谋。不为众人谋。众人待君子而尽性者也。君子者。天生之以尽人物之性。参天地而立三才者也。如何而可不知所自也。是以不谓性也。

是以道性善也。言性之精。莫如孟子。继孟子者程子也。

吁。亦微矣。微故难言。虽然。性犹形而上者。形而上者虽善犹微。心则形而下矣。形而下者。敢概之以善乎。性具于心。而心不皆尽性。性达诸天而人不能全天。天人合。心性一。必也大圣人乎。故曰尧舜性之也。其次致曲。必反而复。故曰汤武反之也。复必自身始。故又曰汤武身之也。又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性之者不可得矣。

得见复焉者可矣。复焉者不可得矣。得见频复者可矣。位禄寿昌。孰不荣羡。食色利名。孰非斧斤。断之不能中焉。不易适而好忘。动而多侮。倏忽晦明。毫毛人鬼。夫是之谓心明。是之谓明其心体。(答孟吏部叔龙书。

元旧有心身性命解。大约谓性一天也。无不善。心则有善不善。至于身则去禽兽无几矣。故自性而心而身。

所以贤圣。自身而心而性。所以凡愚。是故上智顺性。其次反身。故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身之者反之也。

同类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某初中刚刚举行了一次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不仅看到了未成年人的理想,还肃清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的因素。他们认为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
  •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绩,伴随而来的是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和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一所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优秀的高校,并不希望高校出现一方面强一方面弱的现象。
  •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角色理论、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的基本理论、校本教师培训。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热门推荐
  • 浴火.重华

    浴火.重华

    绝色女子初为复仇救亲而来,满腹心机,步步为营,历尽千辛终夙愿达成,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走入了黑暗漩涡,面对深爱自己之人几次舍命相救终离去,相爱之人历经千辛终相守最终沦为对立之强敌,在黑暗中轮回,在守护中重生,爱最终将归于何处…【飞雪漫幕落银苍,倾世绝恋盛名扬,相知相守一世望,情之一字心中藏】
  • 江东瑜乔传

    江东瑜乔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却有一份儿女情长。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本文说的,就是周瑜与小乔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

    本书介绍了曹操的乱中取胜之道、反败为胜之法、借人成功之典、征伐平定之范、治政善能之要、立身处世之诀、雄韬霸略之经等。
  • 某美漫的超级赛亚人

    某美漫的超级赛亚人

    本书又名『从漫威开始穿越!』穿越世界:龙族(绘梨衣),超神学院,一拳超人,七龙珠,遮天……穿越到漫威世界的汤修有着超级赛亚人血脉,然后开局就能变身?还有被定义为超级罪犯该怎么办?各路超级英雄都要打我!明明我只想先赚小钱钱的!所以不要逼我啊,我愤怒起来,地球都在旦夕之间!
  • 灵之花

    灵之花

    他与她原本并蒂相连,一灵为花、一灵为叶,原本以为可以一花一叶一世界,明明约定好的,却不想沉睡醒来,她却什么都忘了。忘却前尘往事,忘了曾经的并蒂同生的恋人,奋不顾身的投身到一场阴谋当中。她原本以为那是爱,却临死才发现自己妄为仙灵。竟然也同世人一般,被自己的眼睛所蒙骗,绝望之际转身投入一片火海。一人身死覆灭,却留下诅咒,让所有人为此而纠缠不清。有人为此倍感遗憾,有人为此受尽折磨,也有人在其中巧弄机杼,更有人深陷局中不知其自身姓名,也有人至真至性为爱不惜飞蛾扑火。
  • 帝君劫色:妖妃饶命

    帝君劫色:妖妃饶命

    丫丫的,我不过就是烧了你几座皇宫,打了你几个妃子,有必要这样陷害我吗?王爷就了不起吗?既然你对她不仁,我又何须再义?我非得搅得这天下的男人为我贪嗔痴怨,六根不净才甘心。等等,你能不能别再吃回头草?如今我很忙,真的很忙,既要夺天下,还有捞钱财,没功夫应付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玩转韩国

    玩转韩国

    ◎强【起点第四编辑组组签约作品】◎烈【娱乐至上】【书号:1024593】◎向【全新娱乐体验即将隆重推出】◎您【娱乐至上交流群号:3524097】◎推【更多精彩韩国娱乐情节内容】◎荐【倾情奉献期待您的试读体验】
  • 福满农门之彪悍农女妖孽夫

    福满农门之彪悍农女妖孽夫

    天生神力,随便山上转一圈,就能吃饱喝足,发家致富。原身居然饿的皮包骨头,两个弟弟妹妹,更是饿晕了过去,家里一贫如洗,爹断了腿都没钱医治?穿越而来的现代鬼医,无语的牙疼。罢罢罢,既然穿越而来,她就是原主,这陌生古代山村农女,她就当一遭。先展露天生神力,一脚踹断颗百年大柳,震慑一下,再上山打死那只咬断爹腿的大虫,卖钱小发一把。随后顺手资助个未来状元,再养个未来首富,穆晚医治爹爹,照顾弟妹,以自家为中心,开始基建,打造自己的田园养老基地。关于基地,首先,各色农作物要努力发展一把。其次,美食一条街得弄一条。最后,各种信息覆盖之下,可以被搞出来的现代高科技,都搞一把。为了美好的明天,穆晚风风火火,在古代玩的超开心。有人问:极品亲戚怎么办?穆晚嘿嘿一笑:撕极品小菜一碟,瞧,不用她亲自下场,就叫极品们乖乖的!话音刚落。一号小弟抄起狼牙棒:敢欺负我晚姐!二号小弟抄起大环刀:听说有人想欺负我晚姐?……某个发现,追妻之路,路漫漫的年少猎户,摇身一变,成为妖孽皇叔,把人往怀中一圈,宣誓主权道:“晚儿,娘子,我的!”
  • 背叛的青春

    背叛的青春

    我叫赵钱,大学生今年考上的。我们在大学的生活比较无聊,打一打游戏过电日子,百无聊赖。比养老还没有意思,现在我的生活目标是改变,希望改变得更加有意思一点。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进食堂的时候被一个不认识的人撞到了。回到寝室后,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牛仔裤的口袋里有一个U盘。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可是我没有穿越,仅仅只是多了一个U盘,里面存了一本小说,写得很好。为了弄清楚小说的来源,我查了不少地方,找到了一个没有人住的空房子。越发诡异起来,可是想一下,最后就明白了,谁离你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