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2100000005

第5章 特稿(4)

稍知蒋介石统治风格的,都会同意其政敌毛泽东的一句评语:“此人是历来不知感恩的。”或说这也是毛夫子自道,但用于观察蒋把马一浮收入囊中,却可理解,因蒋对马转眼以幕僚相待,况且马一浮只是点缀帝治的花瓶。

可悲的马一浮。在他的《复性书院讲录》卷一,大讲“国学即六艺”,特别强调孔子《春秋》,应如董仲舒所说,旨在“因行事加王心”,“王心者何?即道心也,天理也”,“志在《春秋》,此志即王心也”。接着又引《庄子》,又引《孟子》,下及宋初至晚清诸说,力证“王心”合乎孔孟之道。可惜他讲得再卖力,也未能上达天听,谁敢以此迂说去干扰委员长抗日反共联美的大计呢?待到马一浮发现蒋介石、陈立夫为书院设置的董事会,其任务是监督他讲学是否出格,绝非待以“帝师”之礼,反而如同奴隶总管,不禁甚感失落。

一九四一年,马一浮五十九岁,主讲复性书院已至第四期。此前他力邀至书院任教的熊十力,因与他见解相左,由相骂到相违,绝裾他去。他的另一个同道梁漱溟,又于前一年在北碚创办勉仁书院,约熊十力主讲,致使复性书院生员流失。更令马一浮不堪的,是重庆政府教育部,于此年下令要书院填报讲学人员履历及所用教材,说是备核,实则将复性书院降格为部属“国立”院校之一。马一浮因而发作,拒填报表,又致函教部,斥其违背蒋陈对其以宾礼相待的诺言,要求辞职。董事会未窥委员长旨意,当然力予挽留。马一浮保住了面子,却心灰意冷。次年行年六十,便宣布“鬻字刻书”,不再受领复性书院薪水。但直到抗战结束,书院迁回杭州,马一浮仍属书院的山长。一九四七年,马一浮六十五岁,才得书院董事会同意,废书院为智林图书馆。他也由此结束了主持复性书院讲席长达七年的生涯。

所以,倘说马一浮主讲复性书院,发抒己见不过三个多学期,那是可以的。但倘说马一浮在复性书院讲学,仅维持一年八个月,则不合历史实相。

马一浮在复性书院由得意到失落,关键在于复性书院是蒋介石钦定的复古文化机构。蒋介石在大陆统治二十八年,设置文化机构无数,除中央研究院外,没有一所大学或研究所不是半途而废。复性书院不过是其中一所很小的国立学院,当初设置无非为了安置蒋介石、陈立夫的一名浙江同乡。这名同乡享有“国学大师”名声,在蒋陈控制教育的中统(C.C.)眼里,尚有利用价值。然而马一浮认假为真,不明蒋陈借其打传统牌的机心,竟以“帝师”自居。及至身处蒋陈政治囊中,发现实际地位,不过是蒋介石政治弈局中的一名过河小卒,绝非当初期待的帝师王佐,已经噬脐莫及。

此后马一浮没有追随蒋帮跑往台湾,留在大陆而荣膺浙江文史馆馆长。但理想与现实相距更远。尸位素餐十多年。至“文革”次年,遭批斗而以八十五岁高龄骤逝,那是后话。

朱维铮2007年11月12日夜

火一样燃尽自己的师复

傅国涌

师复是谁?

大约两年前,李洁在《文武北洋》出版之后从青岛来杭州寻访近代名人的故迹,他感兴趣的是名人故居和名人墓。在一位本地向导的陪同下,他走马观花,一天下来,斩获颇多,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在西湖边的一家宾馆,他给我看他拍的照片。他说在西湖烟霞洞旁有一个“师复墓”,墓志铭就刻在摩崖上,从依稀可辨的字迹可知,师复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好像姓刘。我那时对师复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倡导无政府主义的那个刘师培。

师复本名刘绍彬,因立志反清,光复故国,改名刘思复。信仰无政府主义后,连姓氏都废弃不要,改名为师复。三个名字代表了他短暂一生的三个不同阶段。一九二三年,他的生前好友重修其墓,由郑佩刚撰文、王思翁书写的墓表镌刻在崖石上。如今墓虽不存,碑却留下了,对其人其事作了简略而有力概述:

师复为人道主义者,生平谋炸悍将,厉行革命,被锢三年,出而组织东方暗杀团。辛亥而来,舍其单纯破坏,转而为自由社会主义宣传,创晦鸣学舍、世界语研究会及心社。旋发刊《民声》杂志,淬厉自刻,尽瘁其主义,呕血而死。死年才三十有一,不终其纪。痛矣!君于公历一八八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生于东亚之广东香山县,以一九一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殁于上海,同年葬于浙江西湖之烟霞洞,越八年而修其墓,以志不忘。

安那其主义思潮在中国

“无政府主义”本是日本的译法,高一涵主张译为“无治主义”,辜鸿铭主张译为“无王主义”,巴金等人干脆用译音“安那其主义”,无论叫什么,都不能否认在十九世纪那曾是一股世界性的思潮,俄国十二月党人的慷慨悲歌,伴随着他们流放西伯利亚路上的漫漫风雪,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理想曾激动过几代青年,《面包与自由》等都成了传世的经典,也是几代年轻理想主义者的口号,活了一百零一岁的巴金就是他们在东方的传人。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亲口对斯诺说,他年轻时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二十世纪这一思潮初传中国,就打动了一些寻找精神出路和民族出路的读书人,李石曾、吴稚晖、张继、刘师培、张静江等一度都曾热衷于此,《天义报》、《新世纪》、《衡报》、《人道》等中文期刊先后在日本和巴黎问世,那个时候无政府主义思潮是和“驱除达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浪潮纠结在一起,密不可分的。那时,包括蔡元培、马君武、马叙伦、杨笃生等人都曾写过一些介绍文章。(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中就包含了许多对无政府主义式的梦想。)

民国初创,多元格局出现,各种政党、报刊蜂起,中国社会党当中以太虚等代表的一派信仰的就是无政府主义,出版过《社会世界》、《良心》月刊等,并另组社会党,很快被袁世凯取缔。影响最大的当数师复,他创立的“晦鸣学社”与《民声》周刊,系统地介绍了克鲁泡特金的思想,组织了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被看做是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奠基人。

等到“五四”时代,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各种刊物应运而起:《进化》、《劳动》、《自由录》、《民风》、《新生命》、《闽星》、《奋斗》、《劳动者》、《自由》等等。《民国日报》着名的“觉悟”副刊上也发表过太朴等人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文章。毛泽东等人热衷过的新村运动,匡互生在上海创立的立达学园都带有安那其实践的痕迹。少年巴金就是那个时候,在并不中心的、也不沿海的四川信上了这一“安拿其主义”思潮的。(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办了《半月》,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当他在这个杂志十七号发表《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时,他只有十七岁。杂志被军阀查封,是他第一次尝味到专制的滋味,但他没有丧气,当年九月一日,他的《爱国主义与中国人到幸福的路》又在新办的《警群》上发表,开篇提出“现在中国的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一般的青年人处在这种势力下面,被他弄得全无生气,力量薄弱的只能顺世堕落,不敢稍有反抗,稍有血气的也只有忍气吞声,听天于命”。他说这个主义最令他满意的就是“重视个人自由,而又没有一种正式的、严密的组织”。他远去巴黎就是去取安拿其主义真经的,他的《爱情三部曲》就贯穿着安拿其主义追求与幻灭的淡淡忧伤,到后来,他还怀念着早年的那些同伴。……他的《我的幼年》有深情而无奈的回忆,这是他百年挥之不去的一个梦影。)

此时,离师复之死已有好几年,但无政府主义的信徒们一直忘不了他,他的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坚忍不拔的个人魅力,他的苦行僧作风,他的大刀阔斧、冲锋陷阵的勇气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都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闯开了一条路,虽然这一思潮最终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洪流中渐渐枯竭了,但我们否定不了包括师复在内那些青年的热情、热血和理想情怀。那一激动过无数热血青年的思潮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更不是见不得阳光,而毋宁带有更多理想主义色彩,其核心其实是人道主义,尽管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幻想的成分。今天,我们可以不认同他当年的信仰,却也不能不佩服他身上那种人格力量。《民声》周刊上有师复的大量文章,可见其战斗的豪情,和为主义牺牲生命的那股子劲。他生前的文章,有一九二七年出版的《师复文存》。在整个安拿其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中,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回溯这股思潮,就不能回避这个人物。

也曾热血侠少年

刘家在香山是个大家族,被称为“水楼刘家”。他的父亲就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在维新运动期间创办了当地第一所新式学校,组织了“天足会”,允许其女儿留天足,带头下河游泳,还每年印赠小册子,宣传废科举、兴学校、开矿筑路,被看做香山县第一个新派人物。他有兄弟姐妹十三人,他排行老四,受他的影响,几乎都或多或少参加了无政府主义的活动。

他十五岁中秀才,名列全县第一,到广州应乡试,亲眼目睹科场黑暗,从此产生厌恶心理,不再应试,他后来对弟弟刘石心说:“看到考场的黑暗情景,才使我认识到政治非改革不可。”

从此,他开始独自研究小学和诸子,做了大量的笔记,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如天元、八线等,尤其有深入研究。一九○四年,师复先赴香港,再到日本留学,一九○五年他参加同盟会,还学会了造炸弹。回国后,他为了提倡革命,在香山创设演说社、阅书报社。那时风气未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盛行,禁止女子读书,他不顾种种反对和非议,其中包括知县郑荣和人称“何老虎”的大乡绅何玉铭(鼎元),借助清廷鼓励兴新学的机会,靠私人集资在香山创办了第一所女学校——隽德女校,提倡女权,使当地女子有上学的机会。他到香港创办过《东方日报》,宣传反清,鼓动风潮。

一九○七年,革命党人要在钦、廉举义,广东提督李准凶狠残暴,是最大的障碍,他决心除掉李准。他带炸弹秘密来到广州,等待暗杀的机会。有一天,探听到消息,李准要出来,他预备在其必经的路上动手。哪知还没出门,安装雷管时,炸弹就轰的一声爆炸了,头、胸、手到处是伤,血流如泉,但他还是忍痛站起来,将其他炸弹扔进了溺壶里。幸亏隔壁的医生、也是革命党人伍汉持赶来,在警察赶到前烧毁了他写给家人的书信、文集等。他先是被送进医院,因担心家人受惊,他不肯吐露真实姓名,自称“三水李德山”,做化学实验不慎爆炸。有一朋友不愿他死在敌手,想给他毒药自尽,因为监管太严,没有机会,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伤势渐愈,但左手被医生割断,从此成了一只手。(可别小看他的一只手,以后办《民声》印刷部,一只手排字、印刷、摇机,什么都能干。有人担心他做事不便,想帮他,他总是婉拒。有朋友做了一联:“稚晖五体投地,师复只手回天。”前一句,是吴稚晖写给师复信中的话。)

他伤好以后,多次提审,他都没有吐露实情,却被原在香山知县、时为李准幕僚的郑荣认出。李准曾想亲自提审,因为巡警道和他争权,不许提解才罢,最后只是以嫌疑犯而移往香山县监狱监管。

这样一个敢于暗杀清廷大员的热血少年,在狱中两年多,始终不屈,以读书自娱,写了《粤语解》、《佛学大意》、《狱中笔记》等,有些还在好友郑彼岸主办的《香山旬报》上发表。《粤语解》对古今粤语的本源、流变等都作了考究。他还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起草了《改良监狱议》,呈给正在筹划改良狱政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受到赞赏。期间,女学教师出身的女友丁湘田从香港亲赴香山,在他家住了五十多天,试图组织革命党人,武装劫狱营救他,他坚决不同意,认为这一计划行不通。为救他出狱,上下疏通,他家因此破产。一九○八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宣统即位后大赦天下,香山一千多人联名保释,他才得以于一九○九年底获释。

同类推荐
  •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热门推荐
  • 血霎天魔

    血霎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
  • 我家小店通神庭

    我家小店通神庭

    意外穿越的陈寻成为能去往神庭的杂货店主,然而白雾弥漫,无边无际的神庭没了神灵,只有一卷天枢图,一根倒塌半截的玉柱。荒凉的神庭,还成了众多天魔觊觎的美食……
  • 年少淸狂

    年少淸狂

    我命由我不由天,白伟走上一条逆天之路,不为别的,只为能保护自己该保护的人!
  • 怪话集

    怪话集

    宋虞一个背景神秘的小妖,为寻年幼收养自己的师傅,在人间流浪千百年,顺便打打怪欺负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连名带姓的一句“宋虞”????“师傅,你怎么就死了?”????“我不入轮回谁入轮回,徒儿,你要好好做妖,不要打架。”????“相公你站在那看什么呢?”????“阿虞真好看。”????“还是师傅好看。”????“?”????“还是相公好看!”????宋虞仰天长叹“我最亲爱的师傅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啊!”????某人,笑~
  • 武极神王

    武极神王

    惊世妖瞳乱天地,绝世神体破乾坤。六道沉沦,万世无天帝。诸圣并起,神王执寰宇。乱世争雄,唯我掌天!十大旷世圣体称雄,谁敢与之神体争锋?一个身怀惊天秘密的少年始于蝼蚁群,崛起天才林,傲苍穹,踏九霄!至尊归来星河动,武极神王战诸天!
  • 呆萌小甜心,霸道恶魔吻上瘾

    呆萌小甜心,霸道恶魔吻上瘾

    原本天真纯洁的夏染,因为自己的男朋友离开了她,因为学校里的人时不时的来找她麻烦,就变成了一心只想报复的魔女,顾逸宸决定要把夏染变成原来的模样……夏染患上癌症,知道自己的生命要结束了,她很后悔没有亲口告诉顾逸宸“我爱你!”直到顾逸宸找到她时……
  • 春冬的

    春冬的

    在不同的平行宇宙,有着不同的时间和时态,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相互依。
  • 易烊千玺之青春的懵懂

    易烊千玺之青春的懵懂

    这本书的女主韩珈怡和男主易烊千玺从初中同学然后高中分开直到大学在相遇成了校友而两人却是学长学妹的关系,女主为了闺蜜放弃男主的追求,而后来经过种种事情的发生,男主女主修于正果。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从中国文学历史画卷中采撷了部分精髓,从散文、赋、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览,从远古时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当今喧哗的收集网络文学,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进行详细介绍。
  • 懵懂的青春谁最狂

    懵懂的青春谁最狂

    他是江氏集团的唯一继承人,他高冷霸道是所有女生心中的男神,没有人敢和他叫板……她是林氏集团的公主,因受不了家庭的束缚,隐藏身份,来到了学校……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青春的冒险旅程……